那座曾经血殇的墓-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十四章 李家祠张李初交锋
第二天一早,昨日永卓的事,看牛儿的山歌就有得唱了:
“该嘿煨乌鸦想扒凤凰灰偷鸡不成蚀把米粪薯发毛霉不霉”
树祥家屋大,树祥住东屋,永卓住在西厢,永卓的伙伴在永卓公房聊了一夜,树祥公都没有发觉,不但没有发觉,就连那些人是什么时候入屋的,树祥公都不知道。树祥公因为忙的疲累,所以第二天起晚了点,那伙人早已作鸟散了。
树祥公是十分反感永卓那帮狐朋狗友的,都是些下三滥之徒,好吃懒做,终日就知道出入于那些赌场饭档,为人买些香烟洋火,跟人站场收债,正事不做,但好歪门邪道。树祥公常吿诫永卓少和那伙人交往,永卓明的不来,就来暗的,在树祥公面前装着和那些人没什么事儿,背地里关系却甚是密切。
昨晚,那伙人就是趁树祥公睡了,才从后门溜进来的。
打开后门的就是永卓。
蛇有蛇路,鼠有鼠路。那伙人在外面学了两声猫叫,永卓就懂得走去后门开门了。
五更平旦,那伙人就散去了,树祥公哪得知觉?
树祥公吃过早粥'旧时农村财主虽然有钱,但吃食还是以粥饭为主,恒才公够有钱了,出墟入市,袋里还装了个芋头,饿了就咬几口',正想出田头里看看,正在此时,春祺公和兆延公、文辉公就来了。
树祥公忙将春褀公三人迎进屋里。
树祥公当然明白着春祺公他们的来意,想到昨天永卓的事而来,所以特别热情,喊人斟茶备酒。
事实上,昨天雄盛从舅家回来,听说了秀英姑的事,除了发了一通火,也无可奈何。
那年代,正所谓“有钱有势”,你有钱了,就有势了。在村中,李姓人比张姓人多,树祥公比雄盛有钱,而且树祥公在政府里识的人多,隔三差五,政府还要来人向恒才公和树祥公借粮度饥荒的,用以赈济灾民。如此,你雄盛公还能怎样?只有咬落了牙齿往肚里咽,叫秀英姑以后多加小心罢了。
丫环端上茶来。春褀公说明来意,树祥公又为难起来了。
“这样吧!”树祥公说,“我和春褀表台先前都说过了,此事真不是我一个人就能决定的,事关重大,我们还是到祠堂商议吧!我叫来几个人和你们商谈,他们同意,我是没有意见的,俭德公墓又不是我树祥一个人的。”
树祥公说的合情合理,春褀公三人只好随树祥公到“李氏祠堂”。
树祥公将春祺公三人招呼到李氏祠堂中厅坐下。又叫看守祠堂的去找树生公、茂伟公、茂庆、茂荣、茂池等人。
人员未到,兆延公和文辉公就离座去看中厅屏风挂着的那些李姓历代子孙获取功名的琳琅满目的牌匾,啧啧连声。
“你们李族果然是风生水起,人才辈出。”兆延公称羡着说。
“你们张姓人还不是文风鼎盛,精英不断?”树祥公得意地掂着下巴下的羊山胡说。
“比不上比不上,”兆延公以退为进地笑,“差远了、差远了。”
“你们张姓廷纶公,人中豪杰,亦为我李姓人之楷模啊!”树祥公拱手说。
“惭愧惭愧,”兆延公说,“廷纶公果然是人中豪杰,但并非是我火明公一房的,我火明公一房,但得有人有廷纶公一半官大,也知足了,也不至于现在火明公后人,如此不济。”
树祥公突然听出兆延公的话,好象是话中还有话的,言下之意,似乎是说你李姓人还不是凭着祖上的福荫作大,我张姓火明公房头如果祖上留有根本,今日就不用低声下气来求你了。
“我崇升公之后还不是如此,”树祥公故作用病相怜地说,“先人是代代都有人物,到我‘树、茂’字辈,人才就凋零了,到‘永’字辈,才又得出一个小小师长,幸得白长官看得起,才能拿得出来。”
树祥公的意思是最明白不过了,我们现在也大有人才,并不是凭藉祖上的荣光才有今日,你不求我,有本事你放马过来。
兆延公脸色有变,接着就“哈哈”笑了起来。
树祥公也朗声而笑。
两人心照不宣地笑着,春祺公和文辉公见兆延公和树祥公大笑,也跟着笑了起来。
正笑之间,茂伟公到了,春褀公、兆延公、文辉公赶忙停住了笑,出到拱门前迎接。
“表台们春风满面,必然是有好事相益邻舍。”茂伟公假装什么都不知道,笑着对春褀公三人说。
“茂伟表台真是风趣。”兆延公说,说着又笑。
“果然儒子风范也。”文辉公赞茂伟公说。
“见笑,见笑。”茂伟公谦虚地说,又让兆延公三人入厅里去坐。
兆延公三人只在客座坐下。
接着茂庆也来了,不多久茂池也到了,隔会儿树生公也近了,陆陆续续的人都到齐了,兆延公三人一个个迎入,大家见面坐定。
因为昨日兆延公和文辉公到树祥公府上作过客,起初,双方都还客气。兆延公从包里拿出一本族谱,摊开族谱介绍缘由:明宣德元年【1426年】,火明公为避海盗之乱,从福建蓿肫侥希∩隙纱澹撩餍铝辍1431年】,火明公病故,先埋于大歇岭,三年后宣德九年'1434年'执金【将先人骨骸重新收殓】,葬于梅令瓦窑坪【当地殡葬风俗,先埋后葬】,不想还未及年,瑶民又乱,战事频发,兵匪皆恶,尤以西江沿岸为甚,火明公三个仔伯庆公、仲庆公、季庆公举家四避,多年未及祭拜,待十数年后,战事稍息,火明公已寻迹不见,伯庆公不服,就居在梅令,时常寻找,三兄弟约定,无论百年千年,就要寻到。又到祟升公于明天顺【1457…1465】年间迁到梅令,崇升公比伯庆公晚十多年才到梅令,其间梅令村梁姓人比崇升公还来的早。
今李族重修俭德公墓,挖出“张”字青砖,故怀疑张氏“火德公墓”就在“俭德公墓”碑界内,甚至有可能是在俭德公墓下面。
“你们意思是说,”茂庆站起来,“是我们俭德公占了你们火明公的宝地了。”
“没这意思没这意思,”春祺公笑着说,“你我都这大年纪了,我虚长老表几岁,过半百啦!没一世都半世了,老表也应近四十了,说话何如此之重?我们的意思只是希望你们李族大姓大量,能体谅体谅,让我们在俭德公墓碑界内找找,希望有幸能找到先人遗骨,对我们火明公后代子孙也有个交代。”
“祖宗之墓岂能容他人乱挖乱掘,”茂庆面露冷笑,说:“你认为打得赢,就来挖吧!否则,别做这梦。”
“老表怎说这话?”春祺公还是陪着笑,“乡里乡亲的,喊打喊杀,成什么话?凡事都好商量,打打杀杀,有什么益处?况且谁赢谁输,谁能肯定?我火明公之后,只是梅令伯庆公后人不争气,人丁比你梅令李族人少,但外面仲庆公、季庆公后人,人口也上千数,若打起来,流血陈尸,对谁有啥好处?今日冦占我河山,杀我同胞,若然要打要杀,何不就去打日冦,还可立功报国,光宗耀祖,你我相打,何用之有?”
“如果不流血陈尸,”茂庆说,“依你们刚才所说的,你家祖坟甚至有可能是在俭德公墓下面,那么,是不是假如在我俭徳墓界内找不到,就要掀开我俭德公墓去找了。”
“这。。。。。。”春祺公一时语咽,许久才笑出一句,“老表说那里话!我们也没说过有此意吧!”
“在我俭德公墓碑界内找不到你火明公就有了,”茂庆说,“到时就要掀我俭德公墓来找了。”
“老表说哪里话?”春祺公还是陪着笑说。
“哪里话?本地话,若怕流血陈尸,你就不要来乱挖乱掘,我眼里认得你是同村老表,锄头认不得你。”茂庆说完,径自走了。
茂池早已忍不住了,这时也跳起来说:“随你的便,有胆就放马过来。”说完,也走了。
协商当然没有结果。茂伟公说:“就算我们几个充许你们张姓人这么做,我族中后生也不会答应,情还情,理还理,饮归饮,吃归吃,此事真没得商量。”
春祺公只得带着兆延公和文辉公,拿着族谱走了。
读者不要以为是张姓人辩不过李姓人,春褀公辩不赢茂庆。春褀公是遇到不该遇到的人,俗话说:“秀才遇着兵,有理说不清”,就是如此,茂庆是个粗人,三言两语就发火了,你春祺公如何跟他讲理?第二:张姓人是有求而来,你不敢轻易就火,争辩就成这样了,看上去是春祺公理亏。
张姓人哪里想到,瑶民起义军和明军在瓦窑坪打过仗,明军在瓦窑坪筑工事,建炮台,泥埋了“火明公墓”,历经百年,那些泥刚被水推雨淋去,李姓人俭德公又丧了上去,张姓人更是找寻不到了。只不过这些都是多年后李姓茂亮公研究平南历史和梅令村历史才得明白的,对当时的事情并无帮助或影响。
而要破解这个谜局,又要经历怎样的一场血战,那一声爆响,得首先积压怎样的恩怨情仇。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十五章 藏龙虎两姓多高人
春祺公等人走后,大家回忆刚才兆延公的概述,觉得还是有点在理的。梅令村李族始祖崇升公,据族谱记载,确实是在明天顺五年【1461年】年间蓿矫妨睿沙缟庞帽炒掣憾搿3缟逶髂铣ど掣断刂楂Y巷竹根村,为避国难,祟升公之父蓿轿嘀葶糁薮澹焖澄迥辏缟醇叭辏抑杏鲈羟缆樱槭莆<保缟溉眉抑醒净繁吵缟馓樱悦魅裟鼙H缟悦捎氤缟嵛蚋尽Q净坊挪辉衤罚惶醣炒匙懦缟拥矫妨睿驮诿妨畲逯镒∠隆
时张、梁两姓人早在梅令定居,开荒锄垦,广有田地。祟升公少好读书,及稍长,果然衔梅报恩,聚了丫环为妻,是年崇升公十六岁,丫环三十二岁。后来崇升公官拜侍郎,将张、梁两姓人田地尽买为己有,自此,崇升公后人在梅令村开枝散叶。
依兆延公如此说,俭徳公墓错落人家墓地,也有可能,俭德公殂于明嘉靖35年【1556年】,张姓人找不到“火明公墓”了,俭德公这巧丧近“火明公墓”,界碑就围住人家“火明公墓”了。但事关祖坟风水,宗族荣辱,族人还是一致意见:敢来就打,但听炮响,都到祠堂拿枪,誓死保卫祖墓。
“谁要同意人家入墓界内掘锄,谁就是本族罪人。”树生公说。
“要不,”树祥公从开始就在主座上坐着,听着大伙儿和春祺公他们争辩,又听完大伙儿议论,这时终于开口了,“派人上平南问问仲瑶。”
仲瑶公是梅令村李族又一个响当当的人物,是平桂两县最有名的讼师。当时,仲瑶公在平南县城开有律师事务所。
前面说到的华旭婆,听不进母亲的教训和别人的劝告;收拾行李决意要走。时仲瑶公正好在村,华旭请来仲瑶公帮忙。仲瑶公到,问华旭婆:“你真不跟华旭了?”
“不跟了。”华旭婆干脆地回答。
“真不跟?”仲瑶公又问。
“死都不跟。”华旭婆昂首挺胸。
仲瑶公马上喝华旭说:“华旭,你就抱着她一同跳水坝好了,反正她不会跟你过日子了,就和她同归于尽罢了。”
黄屋前有一水坝,是用来拦甘子崖上过来的水用于灌溉和食用的,很高,曾摔死过人。
华旭果然过来,抱着老婆要去跳水坝。
华旭婆顿时脸变青瘀,慌忙保证不会走了。
那年代,仲瑶公如此做法是受人称道的,“宁亡一子、莫折一家”,无论人家夫妻如何,你能保住人家一家不散不破,你就是大功一件。
事后,仲瑶公偷偷对华旭说:“你老婆真不跟你也没办法,她真死要走,也就只得让她走,日后可要好好待你老婆,女人心软,你待她好,她就舍不得走了。”
华旭谨记着仲瑶公的话,待老婆好之又好,老婆说一,华旭不会说二,日后果然生活和祥,儿孙满堂。
东平高瑶村有王姓人家,兄弟因屋地纠份。大哥来找仲瑶公帮打官司,仲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