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枭雄 >

第457章

天下枭雄-第457章

小说: 天下枭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昨天中午,杨师道得到确切消息,卢楚等人已经说服了皇泰帝,准备接受李密的投降,这便使杨师道十分紧张,他意识到一场兵乱将至,他连夜带着妻儿逃离了洛阳城,来兄长杨恭道这里避一避。
  杨师道昨晚赶了一夜的路,也考虑了一路,尽管他也听说兄长投降了李渊,但杨师道本人却想去太原,原因很简单,他的亲妹杨佩华化名江佩华,嫁给了杨元庆,被封为楚王侧妃。
  而且他曾担任五原郡太守,有很强的丰州人脉,和崔君素、杜如晦、张庭等北隋高官关系都很不错,他相信自己能得重用,说不定还能入相。
  但有些话他要和长兄杨恭仁交代一下,杨师道的妻子在去年病逝,留下两个年幼的儿子,由他的小妾白玉娘照顾,这次逃出洛阳,一并将他们带了出来。
  马车缓缓在郡衙后门停下,这里是太守府宅,府门前十分忙碌,十几辆马车装满了大大小小的箱笼,几十名衙役正在帮忙搬运物品。
  杨师道心中微微一怔,大哥这是要搬家了吗?正好杨恭仁从大门内走出,安排他的书箱。
  “大哥!”
  杨师道喊了一声,杨恭仁一回头见是三弟,他愣住,三弟不是在洛阳任礼部尚书吗?怎么来弘农郡。
  “大伯!”杨师道的两个儿子也车窗探头向他招手。
  杨恭仁呵呵笑着迎了上来,伸手摸了摸两个侄儿的脑袋,对杨师道笑问道:“你怎么不先写封信来,再晚一个时辰,我就要走了,你到哪里找我去?”
  “大哥是去哪里?”
  杨恭仁笑了笑,“这里说话不方便,去屋里说吧!”
  杨恭仁吩咐家人将马车牵进府,又命人把妻子找来带孩子,他则带着兄弟进了书房,杨恭仁和杨师道是同父异母,而且杨恭仁要比师道大十岁,虽然如此,他们兄弟间的感情却非常深厚。
  两人进书房坐下,杨恭仁便问:“洛阳出什么事了吗?”
  杨师道叹了口气,“卢楚一帮蠢人引狼驱虎,洛阳要估计要兵变了。”
  杨师道便将卢楚说服皇泰帝准备接受李密投降之事说了一遍,他叹息道:“王世充是心狠手辣之辈,他岂肯束手就擒,必然会先下手,南隋朝廷迟早要改姓王了。”
  杨恭仁沉吟一下道:“不如你跟我去长安吧!李渊已封我的户部侍郎,我也可以保你为太守。”
  杨恭仁注视着兄弟,杨师道摇摇头,“我决定去太原,想请兄长给我弄一艘船。”
  杨恭仁沉思良久,终于答应了,“也好,将来杨元庆和李渊尚不知鹿死谁手,我们兄弟确实要给对方留一条后路。”


卷十五 风起云涌河东道 第二十三章 火油风波
  黄河内,一队由三十艘大船组成的船队正沿着黄河北岸疾速向东航行,风帆扬起,西北风强劲,使大船航行如飞,渐渐地,将北岸一座座山岭抛到身后。
  “禀报王爷,前面就是河北县了。”
  第二艘大船上,杨元庆站在船舷边眺望着延绵不断的山势,旁边是这艘船的掌舵人,姓钱,一个五十余岁的老船工,在黄河上已经航行了四十年,皮肤黝黑,橘子皮一般的脸上沟壑纵横,布满了岁月的沧桑。
  杨元庆顺他手指方向望去,只见东北方向出现了一个很大的隘口,隘口中修建了一座城池,那里便是河北县,几个月前,李世民的大军便是从这里撤回了南岸,此刻紧靠河北县的黄河边上已经停泊了数百艘大大小小的船只,这是从各地征来的渡船,一次可以运送上万士兵。
  杨元庆是从风陵渡过来,风陵渡那边由李靖率领两万军队已做好了渡河的准备,而杨元庆则率领两万余军队在河北军渡口一带驻扎,他们并不急于发动对黄河对岸的攻势,而是在等待时机。
  事实上,杨元庆并不太愿意南下和唐军血战,他的军队需要休整,而攻打弘农郡并不符合他的战略计划,他只是想把李渊逼回关中,然后将王世充这支力量扶持起来,他便可以寻找机会发动对河北的攻势。
  时间已经到了十月初,天气开始变得寒意十足,杨元庆望着滔滔黄河水,又问船工老大,“一般黄河的结冰日期是什么时候?”
  “一般是在十一月中旬,现在还早,至少要在一个半月后,那时黄河便冻得结结实实,也不用行船,直接可以走到对岸。”
  杨元庆点点头,还要一个半月,确实还早,这时,船队开始减速,慢慢向河北县码头驶去,迎面一艘小船驶来,船上有士兵大喊:“总管可在船上?”
  有士兵指向第二艘船,小船驶了上来,靠近船舷,一名报信兵焦急禀报道:“启禀总管,巡哨的士兵刚刚在黄河中拦截到两艘满载火油的大船。”
  这个消息让杨元庆也微微吃了一惊,怎么回事?居然在黄河上查获装满火油的船只,哪里来的火油,要运给谁?他立刻追问道:“运火油的船只在哪里?”
  “就在码头边上,那两艘大船就是!”
  杨元庆顺着士兵手指方向望去,只见在码头上停着两艘大船,船上站满了全副武装的士兵,杨元庆立刻命令船老大道:“靠上那两艘大船!”
  船老大调整方向,杨元庆乘坐的船只缓缓靠近了两艘被拦截的货船,这是两艘千石货船,在黄河上很常见,船夫和船主都已被抓捕,船只货物都被隋军控制,杨元庆跳上大船,立刻有一名校尉上前单膝跪下禀报,“禀报总管,我们查获这两艘船内都各装载了五百桶火油。”
  “审问过了吗?这些火油从哪里来,要运给谁?”杨元庆阴沉着脸问道,火油是极为重要的军事战略资源,延安郡的油井有专门的士兵看守,他想不通黄河上居然有运火油的船只。
  “回禀总管,我们已经审问过,这两艘船都从靠近潼关的阌乡县出发,他们要进入永济渠,将火油运到幽州去,我们审问过船夫,他们也不知火油是从哪里来?我们抓捕时,有几名唐军士兵抗拒而被杀,说明这些火油是唐军的物资。”
  杨元庆一言不发,走进货仓,货仓排列着密密麻麻的木桶,几名士兵正在清点物资,货仓弥漫着一股火油的腥臭,火油也就是石油,从井里流出后,在专门的油脂池里沉淀数日,便能得到比较轻质石油,适合于燃烧。
  其实杨元庆心里明白,高颎之子高德弘曾在蜀中为官,他告诉自己,蜀州也有火油井,漆黑如浆,取之不竭,当地村民用来照明,还用来治病,自己利用火油几次大败突厥人,满朝皆知,李渊他们难道会想不到吗?
  其实不止李渊,所有的势力都在四处寻找火油井,区别只是找得到和找不到,像窦建德的降兵便招供,窦建德也在四处寻找火油,但一直找不到。
  李建成几个月前攻下延安郡时,他们并没有派重兵去守护延安郡的火油井,裴行俨轻而易举地夺了回来,那时杨元庆便隐隐猜到,李建成之所以不看重火油井,只能有一个解释,那就是他们已经掌握了火油资源,这个资源应该在蜀中。
  今天这两艘船证实了他的猜测,唐军果然有了火油,很明显,李渊是想把火油运给幽州罗艺,以抵抗自己对幽州的进攻。
  “把船东带来上!”
  很快,士兵们将一名中年男子抓上船,他便是这两艘船的船主,他听说运的东西是军用禁品,吓得他腿都软了,跪下连连磕头,“将军饶命,我们只是民船,被他们雇佣,我们只管运货,别的什么都不知道啊!”
  “我来问你,你们之前已经有人运这种东西去幽州了吗?”杨元庆注视着他问道。
  船东慌忙摇头,“阌乡县的船只一共五十多艘,大家彼此都认识,我们的船是第一个被他们征用,之后有没有我们不知,但之前肯定没有。”
  杨元庆一颗心稍稍放下,又问:“你们怎么去幽州?我是问你们从哪里进入永济渠?”
  “回禀将军,汲郡那边走淇水进入永济渠查得很严,每艘船都要盘查,我们从来不敢往那边走,一般是从河内郡的温县进入永济渠,然后就直接北上。”
  杨元庆点点头,他已经不需要再问下去了,唐军绝对不会只运两艘船的火油去幽州,后面肯定还有,也不仅是火油,还会有别的军资,他当即吩咐身旁亲兵:“立刻赶去河内郡找徐将军,就说是我的命令,命他严格盘查每一艘北上船只,一艘也不能放过。”
  亲兵答应一声,立刻上岸赶去河内郡了,杨元庆感到很庆幸,今天幸亏拦截住了这两艘船,否则他将来和罗艺交战时,就会面对对方火油的袭击。
  杨元庆赞许地对巡哨校尉道:“这次你们拦截有功,每人赏百吊钱,记你甲等功一次!”
  校尉大喜,两次甲等功即可升一级,他单膝跪下谢恩,“谢总管封赏!”
  船主脸都吓白,原来这位将军就是传说中的杨元庆,他砰砰磕头求饶,“杨总管饶命啊!小人再不敢给他们运货了。”
  杨元庆随即吩咐校尉:“把火油卸下,这两艘船就地征用,让他们立功赎罪!”
  ……
  虽然李渊也拥有了火油在杨元庆的意料之中,但他心中还是有些感慨,一次火油风波使他意识到了军事技术在战争中传播的迅速,像火油,一旦它在战争中发挥了威力,那么所有势力都会急切地寻找它;还有沙盘,他听说王世充也开始使用了,那么李渊的军队中肯定也会出现。
  再比如在河内郡确立的医护兵方案,它能大大减少士兵的死亡,那么不久以后,其他势力中也会出现女医护兵的身影,这些都是无法避免,关键还是看士兵的战斗力,将领的统帅能力,以及钱粮支援,运输能力,兵源富足等等硬实力,这些才是打胜仗的保证。
  火油迟早会被各个势力普遍用于战争,这在杨元庆的意料之中,火油只是一种资源型武器,不是什么秘密,李轨就使用了火油和薛举作战。
  但他还有真正的王牌部队,他的陌刀重甲军,那才是别人难以学会的杀手锏,重甲的炼制和新型陌刀的打造,这才是他的绝密技术,他决不能让任何人学会。
  杨元庆的行军元帅府位于河北县县城内,由县衙临时改成,他刚走到府门前,一名亲兵上前禀报,“启禀总管,从前的杨太守回来了,正在军衙内等候。”
  “杨师道吗?”杨元庆微微一怔。
  “正是他!”
  杨元庆大喜,杨师道居然回来了,这个消息顿时将火油风波给他带来的不快一扫而光,他翻身下马便快步向军衙内走去,一进门便正要遇见了杨师道。
  杨师道也看见了杨元庆,他眼睛里的神情有些复杂,有一种重回的尴尬,也有心中的忐忑不安以及对未来的期望。
  他慌忙上前施礼,“师道参见楚王殿下!”
  杨元庆连忙扶住他,轻轻在他肩头捶了一拳笑道:“这次回来,若再想逃可就没门了。”
  杨师道心中涌起一股暖意,杨元庆并没有因为他这几年的离去而变得冷淡,就仿佛他昨天才离去,他也按耐不住心中的喜悦笑道:“我离去时你曾说过,假如有一天我想另找一条出路,就来五原郡,太守的位子依然给我留着,我可以随时来就任,所以我这次回来了,继续去当我的五原郡太守。”
  杨元庆拍了拍他的肩膀,摇了摇头,“你不用去五原郡,我有更好的位子留给你,你跟我来。”
  杨元庆转身向官房走去,杨师道也跟了进来,两人坐下,杨元庆又命亲兵上了茶,这才坦率地问他,“这次你来,是投奔我杨元庆,还是投奔杨侑?”
  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杨元庆必须要丑话说在前面,因为杨师道的身份不同于一般人,处理得好,他将来能成为自己最大的助力,但处理不好,他也会成为自己的阻力,他在关键问题上的态度不容含糊。
  杨师道微微笑道:“你看我是先来找你,还是直接去太原找杨侑?”
  杨元庆也忍不住笑了起来,他只是要把话说清楚,其实他心里也明白,以杨师道的智慧,他不可能去助杨侑,尽管他是皇族,他也会向前看,而不会去留恋一个旧王朝。
  “好吧!先给我说一说洛阳的情况。”


卷十五 风起云涌河东道 第二十四章 临战增帅
  长安太极宫两仪殿内,一场关于救援弘农郡的紧急朝会正在这里召开,两仪殿是内朝,是举行小朝会之地,只有一些重要大臣才有资格出席这里的朝会。
  李渊坐在高高的玉阶龙榻上,因为昨晚一夜未眠的缘故,他双眼里布满了血丝,精神显得有些憔悴。
  “各位爱卿,先议第一件事吧!关于军属换重臣之事,各位爱卿觉得是否可行?”
  两天前,杨元庆命太常少卿薛收出使长安,提出用窦诞、宇文歆、刘政会三人以及李叔良和夏侯端的尸首,换取在李叔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