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去的使节-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傍晚,他们到达了乌里水的右贤王廷。
乌里水位于金山①的北坡,也是由山顶雪水融化而成的,水势颇为浩大。在清晨的阳光照耀下,乌里水像条明亮的彩带。河的两岸,草儿一片亮绿,牛羊群在草丛中散落,羊身上的白毛简直像天上的云彩片絮。大小数百个穹帐在山麓和河的两岸草坡间扎起,整个图景优美而恬静。
右贤王的穹庐是野牛皮缝起来的,异常坚固,比一般的穹庐要大四五倍,十分气派。在作为中帐的大穹庐两侧,还有10余个小一些的穹庐,都是作为右贤王起居用的。今天要在这里正式接见汉使,因此大穹庐前铺着一张红色毛毡,毡上还有羊皮的篷盖,篷盖下面是一张胡床和左右两排皮垫子。右贤王坐在胡床上,两侧皮垫子依序坐着他的侯、相、将都尉、当户、且渠和王廷附近的裨小王。帐外稍远处竖立着巨大的祭天金人像,两列长长的卫卒持刀肃立。
这个右贤王在汉史上是个有着浓墨重彩的人物。
大汉国的臣民百姓第一次听到右贤王这个可怕的名号,是在39年前的孝文帝时代。那年5月,匈奴右贤王入河南地,侵犯和劫掠了本听命于大汉帝国、居上郡②边塞自保的游牧人。大汉皇帝诏令丞相灌婴发兵车千乘和八万五千骑趋高奴③击右贤王,皇帝还亲临太原郡鼓舞汉军将士们的士气,右贤王才被逐出塞。第二年,傲慢的野蛮人的首领匈奴冒顿单于遣使臣兮雩浅送信至汉廷,除了请求和亲,却说:“汉的边地行政长官侵犯和侮辱了右贤王,右贤王不向单于报告,听信了后义卢侯难氏等人的计策,和大汉国边地行政长官对抗,断绝了双方君王的盟约,离间了兄弟般的亲密关系。汉皇帝责备我们的书信来了以后,我们就遣使者到汉廷去报告详情,而汉廷却扣留了我们的使者,不让他们回来; 同时汉廷也不遣使者到匈奴来说明情况,因此两国误会至深。现在因为我们的小官吏破坏了汉与匈奴长久和亲的盟约的缘故,我毫不犹豫地惩罚了右贤王,命令他攻击对匈奴不恭、举措无礼的月氏人。据说,月氏人是最强大的游牧人,他们自称是太阳的子孙,永远不可战胜。但右贤王却托上天的庇护,证明了匈奴人才是真正的太阳的子孙。右贤王所部将领和士兵都很英勇,马匹也强壮有力,因而消灭了月氏顽抗的兵卒,使他们的臣民完全降服。右贤王和他的士兵又乘胜平定了楼兰、乌孙、呼揭以及他们旁边的26国,都将他们划归匈奴管辖。那些会弯弓射箭的人,都合并为一家,归属于草原上的最高主宰冒顿大单于了……”这封信名义上是责备右贤王,其实是炫耀他的赫赫武功。从此以后,“右贤王”这个匈奴名号在大汉国上下可谓妇孺皆知。这个可怕的匈奴首领后来又多次率领属下的野蛮人侵凌大汉国的西北边境,杀戮甚多。
右贤王有圆而极硕大的头颅,他的脸很宽,两颧高而肤色红黑,鼻翼撇开,眼睛突出像杏仁一般,射出可怕的威严的光。他穿着一件宽大的、两旁开口、下到腿部的皮袍,所系腰带两端垂在前面,露出黄金的饰件。在他的肩上披着一条毛皮的短围巾,头上戴着皮帽子。
张骞手持旄节,一步一步地走向右贤王,随着愈来愈清楚地看到他的长相,心里涌起一股说不上是害怕还是奇怪的感觉。这就是几十年前攻灭了曾强盛一时的月氏部落,迫他们西迁,将月氏王的头颅拿来当饮器的右贤王。他的声威震慑了西域26国的所有游牧人和野蛮人,他甚至让汉帝国的西北边境几十年来处在惊恐不安之中,无数的边民和财物被掠夺出境。正想着,张骞走到离右贤王几步远的地方,于是施了礼,朗声说道:“大汉皇帝所遣,中郎张骞谒见匈奴右贤王。”
出乎张骞的意料,右贤王没有立即应答,指了指旁边空着的座垫,示意张骞坐下。
右贤王廷里的且渠雕渠赤乌,是老上单于的当户雕渠难的弟弟,曾随他的哥哥出使到过长安,能操流利的汉语。在今天的这个场合,右贤王令他帮着传译。
张骞说完话之后落了座,等着右贤王的反应。他的心里像锅里煮沸的水一样,迅速想出一个又一个应对方法。显然,经过这场变故,原先想好的以汉天子的名义责备右贤王,要求他遣贵人赴汉的计策已不适用,弄不好要激怒右贤王,更别说厚赂右贤王左右近官的路子还没打通。
21 暴露使命
“汉使西行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右贤王一边问着,一边用锐利的眼睛紧紧盯着张骞。
果然名不虚传,几乎征服了漠南西域所有游牧人和野蛮人的右贤王具有非凡的洞察力。张骞想不到自己穷于掩盖的隐衷一下子直露于匈奴人的面前。侍立一旁的甘父紧张地看着张骞,等着传译。右贤王左右大小官员,包括从伊吾庐开始就与张骞同行的大都尉呼衍骨突都一起注视着他。右贤王见张骞迟疑,又紧逼着说:“汉使能否告诉我非专为传诣右贤王而来吧?”
再不答腔是不行了,又迟疑了片刻之后,张骞狠下心来,扬起头说:“奉大汉皇帝之命,汉使通使月氏。”此话一出,张骞的心一下子落了地,他感到一阵轻松。
“哄”地引来一串诧异和谑笑之声。右贤王和左右近臣私语了一阵,然后带着轻蔑的口气说:“月氏已灭,月氏王的头颅被我送给了大单于,汉使还有什么可通?”
“汉使闻眩雷、伊列①尚有西迁的月氏余众。汉使只知使命,不计其它。”
右贤王的嘴角又咧了咧,说:“可是你为什么要说是传诣右贤王呢?”
张骞忍住右肩的疼痛,挣扎着站起来,躬身说道:“伪言传诣右贤王过河西之地,此乃汉使自行为之,非汉天子之意。汉使约束下属不严,使其攻击大都尉于不备,汉使请右贤王恕罪。”
这回,轮到右贤王踌躇了。他低头想了想,月氏余众逃至伊列水西奔,想不到这位出使的汉人也侦听到了。他目前正有一个由乌孙人与匈奴人联兵再次攻击月氏余众的计划,放汉使通月氏,岂不是增强了月氏人的抵抗意志?想到这里,他心头陡起一股杀意,像对付月氏人、胡人、西域诸国许多君长一样。但当他抬起眼来,看着这个胆量超群,气度不凡的年轻汉人时,心头涌起一股怜惜之意。再说,汉使所持是大汉皇帝的旄节,激怒了汉廷,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正踌躇间,呼衍骨突好像看出了右贤王的心思,未经允许就对汉使说道:“且不说汉使部众犯匈奴人在先,汉使难辞其咎。不过,既然奉了汉天子使命,过了匈奴地,哪能不谒见大单于?只要单于首肯,汉使只管西去。倘不谒大单于汉使径去,于礼不合,右贤王只好阻拦汉使。”
这样的结果倒令张骞感到有些意外,他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陷入新的忧虑之中。总算没有死在这个可怕的右贤王的手里,而那也许是更可怕的单于王廷又在等着他。右贤王重重地点了点头,望着张骞,显然他已同意这样的处置。张骞却装作无可奈何的样子说:“既如此,请右贤王即刻发导诣送。”
右贤王似笑非笑地说:“汉使,不要逼我。不日我就要到龙城朝会,自会带你前往。”
张骞赶紧道:“汉使只知各为其主,非强右贤王。”
右贤王干脆用汉语说了出来:“张骞,你还不明白我给你机会了吗?”
张骞不说话了。显然右贤王的话是对的,处在他这样的位置,将疑有不轨之事的汉人不杀而交给单于,这是他惟一能做的最大让步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22老贵人的肺腑之言
又过了半月有余,张骞的箭伤已完全平复了。他每天在营帐里将息,偶尔也出来晒晒太阳,从长安出来时他那白皙的脸庞现在已经变得和匈奴人一样黑红了。这天,右贤王终于要出发到龙城参加朝会了。张骞让张顺传令拔营,带领自己的从骑和右贤王大队一同前往。
告别时,留守乌里水的大都尉呼衍骨突拍拍他的肩膀,说: “年轻人,好自为之吧!”呼衍骨突斑白的头发在风中纷扬,他用有些不舍的目光望着这个年轻人,仿佛还不够似地又加了一句: “有些事情,是可以变通的。”说罢径自离去了。
这句话让张骞想了很久,直到他走了很长距离看不到右贤王廷的穹帐时还在深思。这是嘱咐呢,还是有所暗示?但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自己肯定博得了这位老匈奴贵人的好感。可这又有什么用呢?
走向大单于的龙城,无异于走向龙潭虎穴,也是走向不为自己所掌握的命运呵!走了10余天后队伍开始穿越寥无人烟的戈壁荒野。50余骑的汉卒无精打采,一路上虽不乏水草粮秣,但汉卒们看到紧紧裹住他们的千余骑匈奴人时,心中的愁思自不待言。有一天,张骞刚从颠簸的马背上打磕睡中清醒过来,突然想到那亡命东奔的几十骑驿卒,从那以后再没消息,究竟他们有多少人能逃脱右贤王遣的飞骑追杀?是死在弓矢之下,还是被罚作匈奴人的奴隶?逃归汉土又能如何,大汉的刑律能饶过他们吗?本来就身负重罪,如今使命未成而逃归,一旦被官府发现,岂不要被处死?想到这里,张骞有点可怜起他们来,而当他看到自己手中的旄节时,不由得苦笑了一下,他现在到底是什么身份?是匈奴人的俘虏,还仍旧是大汉皇帝派遣的使节?
23龙城之会
龙城其实是一片石岗,处在接习水①畔的荒野。岗前有一片平沙,围绕着石岗的有历代匈奴单于和亲贵的土冢,因此这里是匈奴人心中的圣地。石岗上面是所谓的三龙祠,就是每年龙城大会诸王长祭天地鬼神的场所。
张骞随右贤王参加大朝会的队伍经过20多天的行程赶到龙城时,诸部匈奴王长差不多都到齐了。单于的大穹庐已经高高地立了起来,在单于的后面,依次结起诸王长的穹庐。计有左贤王,左谷蠡王,右贤王,右谷蠡王;然后就是左右日逐王,左右温禺庐王,左右斩将王这些亲贵。再往后就是浑邪王、休屠王、楼烦王、白羊王、卢耆王、题王、奥王、西域王、折兰王、速濮王、卢胡王、稽且王、瓯脱王、屯头王、郝宿王、蒲阴王、左右温禺王、句龙王、东胡卢王、高汤王、乌丸王、姑夕王、因淳王、酋涂王、楼专王等万骑王长及单于廷的左右相、左右大将、左右骨都侯、左右大都尉、左右当户、左右且渠等贵臣,还有众多的裨小王及各王臣属世官贵人等。匈奴游牧大行国每年大的活动主要是这几项: 每年正月,诸王长要在单于的王廷作小型朝会,举行春祭。5月,诸王长要赶到龙城参加大朝会,祭祀祖先、天地、鬼神。到了秋季,还要举行林大会,考核人丁和牲畜的数目。
这天,龙城大朝会如期举行,正是百草吐绿的季节,人和牛羊都处在一年之中最兴奋的时刻。接习水河畔,聚集了上万人的匈奴诸部王长、官属贵人及其从骑,热闹非凡。
巨大的祭天金人像立于石岗之上,像前摆满了羊头、牛头、野猪头、奶酪等祭品。绘有鹰、狼、熊、虎等图案的彩旗在像后两侧猎猎作响。伴随着隆隆的鼓声,军臣单于对金人像连叩三首,祈祷匈奴行国日月永存,水丰草茂,牛羊肥壮,人丁兴旺。祭毕,8名巫神捧着骷髅头,手持人臂股骨跳跃着,唱着,上演着被后世人称为“萨满舞”的舞蹈。3名奴隶,大概是月氏人,或者楼兰人,胡人,被绑至金人像前跪行,然后被拉出远处斩首,首级置于金盆上,放在金人像前。嗣后,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直至最小的王长依次到金人像前叩拜,围观的匈奴子民也虔诚叩拜,默祝草原安泰,不要让大雪和瘟疫夺走人畜的性命。
庄重的祭天大礼结束,军臣单于坐回自己镂金的胡床上,在自己的大小阏氏、婢妾和王长亲贵的陪伴下观看盛大的百戏之舞。
txt小说上传分享
24最高首领的威仪
单于头顶的篷盖上,草原的风招展着黄色的麾旗,庭前有铺地的驼毛大毡。单于的胡床和左右亲贵王长的座垫就放置在毡上。军臣单于两鬓已然斑白,却显得十分精神,威武异常。他穿了一件黄缯做的短褐色的上衣,背后和前心缀着两片橙黄色的黄金锁子甲,戴着一顶黄色的金貂帽,腰间配一把很短的匕首,是汉地名家所制。汉使张骞的座垫紧靠在单于左侧,他的身后是站立着的甘父和张顺。单于右下手的一个皮垫上,坐着曾于汉文帝时远使长安的且渠雕渠难,他已经很老了,算是单于的传译。张骞穿着整齐的官服,仪态沉稳,一动不动地挺直身子坐在皮垫上,偶尔才用眼角的余光看看军臣单于。与其说这人欢马腾的龙城之会吸引了他,倒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