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良陈美锦 >

第234章

良陈美锦-第234章

小说: 良陈美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倒是宠辱不惊的。

    张居廉那边的人看到张居廉这样对梁临,更不敢和陈彦允搭话了。三三两两走到他前面去,有些和陈三爷交好的,或者是做过他的部下,都朝他拱手笑笑。户部侍郎李英慢慢停在他身边。这李英是陈三爷亲手提拔的,原在湖南常德做知府。他轻声说:“下官这话虽然多余,却也想说……您也不必在意张大人,下官无论如何愿为您效犬马之劳。咱们这些人知道您的好。”

    陈彦允听后看了看他。

    其实陈彦允心里很清楚,他和张居廉关系不佳,肯定会影响到他在张居廉派系中的地位。所以他也不在意这些事。倒是想不到竟然还有人是倾向于他的,除了他自身的原因,肯定还有张居廉的原因在里面。估计很多人也看不惯张居廉现在的行事风格了。

    他低声说,“不是说话的时候……李大人先往前走吧。”

    李英才应了是,往前走去了。

    陈三爷就落在了最后面,他走得很慢。只是身旁无人,显得背影有些孤独。

    叶限看到陈彦允落在后面。就慢慢跟了上去。“陈大人似乎瘦了些啊,没有吃好吗?”

    陈彦允回头看叶限。笑着说:“我倒是觉得世子爷好像长胖了些。”

    叶限说:“我吃得好睡的香,没什么忧愁的……不过陈大人恐怕有点发愁了吧!前几天还和你亲亲热热,参加你儿子的洗三礼。现在就横眉冷对了。别人看了也依壶画瓢,视你陈三爷如洪水猛兽了。要是昔日风光不再了,你陈三爷该怎么办呢?”

    “世子费心了。陈某更艰难的时候都有过,风光不再也不算什么。”陈彦允淡笑看向前方。

    “世子爷去看过周浒生没有?”叶限突然说。

    他也不是真的要陈三爷回答,微微一笑继续说:“还好有张大人这么个舅舅,不然周浒生从大理寺出来,肯定要脱层皮了,哪里还能像现在这样呢。就是可怜刘新云了,难得的一个清官……”

    “世子爷想说什么?”陈彦允轻声问。

    “只是和陈大人闲聊而已。”叶限答道。

    陈彦允只是笑笑:“陈某的权贵不用世子爷担心,多谢世子爷的好意了。”

    他拱手先走一步,朝前方走去了。

    叶限皱了皱眉。陈三好像真的不在意张居廉一样,难道是他猜错了?这其实是陈三的谋划?那他究竟要谋划什么?

    朝会按例没有什么大事。

    陈三爷站在文官的第二列,张大人正在说河西走廊屯田一事:“……微臣前几年推行开垦荒地,以解决河西军粮不足的问题。如今土地清丈之后,河西屯田多余一万余顷,征税多出十万石粮食,已足够满足甘肃镇守军之需。北方蒙古各部和西番又正在交战,不扰边疆,国泰民安。”

    朱骏安坐在龙椅上,清秀的脸上出现几分笑意:“那还是张大人的功劳在里头,如此以来,主持开垦的工部司庾、户部司庾皆进官一等,奖励黄金五百两吧。”

    文华殿大学士兼任礼部侍郎姚平出列,道:“微臣有奏。”

    朱骏安看殿头官一眼,殿头官就高声道:“奏。”随即引奏官接了奏折,先递给朱骏安过目。

    姚平继续道:“微臣请为张大人加太师衔。张大人劳苦功高。鞠躬尽瘁,多年来辅佐皇上,掌邦治,良政为民。而今天下安康,百姓富足。张大人辛勤功劳也足见成效。且张大人曾为帝师,盖有太宰之贤。太师之名名副其实,故微臣为张大人请太师之衔。”

    陈彦允抬起头,只能看到张居廉官服上的仙鹤纹,也不知道他现在是什么表情。

    又有几位官出列同意了姚平的提议。

    朱骏安也抬头看了看群臣。张居廉原来就加封的是从一品的太子太师衔,那还是先帝在时加封的。如今他功高至德。要请加太师衔了。虽然只是虚衔,但是这地位的尊贵又不一般了……

    朱骏安看向张居廉正要说话,张居廉却跪下道:“臣有异见,臣为皇上操心乃是臣子本分,着实不用这些虚名。还请皇上三思。”

    朱骏安觉得手里的奏折都发烫了。

    “爱卿请起。姚大人所言有理,我应该要慰劳张大人的。”朱骏安说,“请司礼监冯程山来拟旨,加封张大人为太师衔,赐黄金三千两,俸禄加番。”

    大殿回荡着他稚嫩又端正的声音;掷地有声。

    ……等朝会完了,皇上驾起,诸臣退班。

    众人均纷纷向张居廉道贺。张居廉也露出笑容,拱手还礼。

    陈彦允身边跟着詹事府詹事,笑着迈过门槛。与他低语,又远远落了一截。

    张居廉却停下来等陈彦允,微微一笑:“九衡,你不向老师道贺吗?”

    陈彦允说:“自然要的,只是想等老师有空的时候再说。”

    张居廉笑了笑:“不用等。你也明白,如果不是老师在你也没有今天。老师能让你生,也能让你死。”他这句话说得很慢。远远走在陈彦允身后的詹事都听到了,脸色微变。

    “学生知道。”陈彦允平静地说。

    “浒生的事就算了。以后老师的话,你还是听听比较好。”张居廉手背在身后,“你还不够老,要懂得顺从谦逊。其实想顺从的人是很多的。”

    陈彦允微笑:“老师教训得是。”

    张居廉虚手一指:“走吧,松蓬下还有集会,你也敬我几杯酒。”

    众人又拥着张居廉要往文渊阁去。

    有一个人正拾阶而上,先是詹事眼尖看到了,有些惊异:“那……那不是刘大人吗!”

    只看到一个着青色右衽圆领官服身影,戴二梁冠,清瘦而虚弱。

    他走得很慢却很稳,一步步登上白玉台阶,年过五旬,只比张居廉大了一岁,如今却是满头的灰白,人也好像苍老了不少。大雪不断地落在他身上,好像压得人都站不住了。

    有人又小声说:“不是正在查他贪墨一事吗,怎么还来朝会了……”

    守在皇极殿门口的侍卫上前几步:“朝会已过了,这位大人请回吧!”

    刘新云颤抖嘴唇道:“有人在午门阻拦我……不然我是赶得上的。我要见皇上,烦请通传一声……”

    侍卫应该已经认出他了,语气也不再客气了,“刘大人,皇上已经回乾清宫了。您现在是待罪之身,还是回去待着吧!再说朝会时间都过了,您也见不着皇上。”

    “有人阻拦我——”刘新云低声说,“你……你帮我传一声话……”

    他的话还没说话,侍卫就笑了:“刘大人,您年老体衰,听不明白了?朝会都散了,您回吧!”

    “我女儿要死了,我恐怕两天后也要下狱了,你就不能让我见皇上吗?”

    侍卫却不耐烦起来,推了他一把:“您有什么话我也不懂,别和我说!”

    刘新云却一个站不稳,摔倒在地上。

    侍卫没想到他身子这么弱,有点愣住了。

    刘新云却双腿一屈跪了下去,慢慢摘下二梁冠,朝着皇极殿的大门磕起头来。

    “皇上——”他怕皇上走远了听不见,高声喊道,“皇上,微臣有冤啊!微臣有冤啊!”

    嘶喊的声音颤抖着,下一句他已经抑制不住哭起来。

    “张居廉是个狗东西啊!他包庇侄儿行凶,害了微臣的女儿啊——”

    “奸臣当道啊——皇上——”

    刘新云的额头很快就红肿了,他好像要发泄什么一样,重重地一磕,顿时头破血流。

    皇极殿外太安静,这嘶哑的哭喊声空荡荡地回响着。

    天上依旧大雪飘扬。

    张居廉淡淡地叹气:“我看刘大人是痛失女儿,精神失常了。”有人要去拉刘新云,张居廉示意他不要过去,“让他喊吧,累了自己就回去了。”

    也不再理会刘新云,朝文渊阁走去。

    陈彦允看着那片刺目的血红,闭了闭眼。

    他想了很多东西,但最后什么都没有说,也什么都没有做。手纳入袖中,继续向前走。

    所有人都把这绝望的嘶喊声抛在了身后。

    ……

    朱骏安让抬轿辇的内侍停下来。“朕好像听到什么声音了。”

    冯程山过来笑着说:“皇上,您还要去给太后娘娘请安呢!要不老奴让人去看看?”

    朱骏安摇摇头:“是喊冤的声音——回去看看!”

    冯程山只得叫内侍掉头。

    等到了皇极殿,朱骏安下了轿辇。他只看到地上有一滩血。他问守门的侍卫,却说是刚才有人闹事,已经拖下去了。朱骏安紧紧地抿着嘴唇,一言不发。

    这年轻的小皇帝站在原地,冷风灌满了他的衣袖,久久地没有动作。(未完待续)

    ps:虽然只有一章,但是这章很长,内心戏也很多。。。朝堂的部分可能有点枯燥,但其实还是很重要的。
第三百三十四章 回门
    顾锦朝下午回到大兴的时候,顾家已经是张灯结彩了。

    徐氏忙得团团转,搭棚试灶、布置嫁妆的。都来不及来接顾锦朝。

    顾德昭知道了,就亲自到月门来接长女,兴致勃勃地要看外孙:“……麟哥儿跟着你来了吗?”

    外孙出生后顾德昭只见过一次,上次见还是个襁褓里头的奶娃。

    顾锦朝难得看到父亲这么高兴的样子。他穿着一件很精神的褐红色直裰,头发梳得很整齐。她笑着说:“跟着来了,乳娘抱着呢。”正好乳娘抱着长锁下车,长锁不认识祖父,睁着眼睛好奇地看他。

    顾德昭一把就把孩子抱过来:“咱们麟哥儿长得敦实!”抱着他呼了两下,长锁又不怕生,搂住顾德昭的脖子笑嘻嘻的。顾德昭更加喜欢他了,抱着外孙招呼女儿往里面走。

    顾锦朝跟在他身后进了垂花门,还没有反应过来,就看到一个人影大步朝她走来,抱了她一下,满脸的笑容。

    “长姐!”是顾锦荣的声音。

    顾锦朝把他拉开一些,端看他的脸。顾锦荣越长大就越像父亲,已经比她高了大半个头,现在他要和自己说话,还要低下头。看上去还真是个大人了。

    顾锦朝拍了拍他的肩:“你怎么回来了?”

    顾锦荣笑着答道:“我现在跟着几个先生在远游,已经不在国子监里面了。夏天还去了山东济南府,又去曲阜拜了孔子庙。”他看到了父亲怀里的长锁,长锁穿着小袄,戴着帽子。赖在祖父怀里看舅舅。顾锦荣看了好一会儿,跟顾锦朝说,“长姐,麟哥儿像你小时候啊。”

    顾锦朝笑他:“你还知道我小时候什么样子?”

    顾锦荣认真地说,“我当然记得。长姐十岁的时候在斜霄院的小花园里荡秋千。把母亲种的那株粉色的芍药花踩死了。你戴了个嵌南海珠子的金项圈,那珠子有拇指指甲大。”

    这些事顾锦朝自己都不太记得清楚了。

    她踩死过母亲的芍药花?

    顾德昭想起顾锦朝小时候的事,露出怀念的神情,笑着说:“……那时候你才到我的腰高。小小年纪,凶狠得很。还不要你母亲的嬷嬷给你梳头。”她那个时候就像离开窝的小狗,拼命龇牙咧嘴做出凶狠的样子。可能是因为太害怕,也可能是因为那时候的顾家太陌生了。

    顾锦朝还记得那个梳头的嬷嬷,她身上有股很浓的胡味,她那个时候很不喜欢这个嬷嬷。

    想到小时候的事,她只是笑了笑。

    长锁看到母亲笑。也咯咯地笑,伸着手要母亲抱他。

    顾德昭难得抱到外孙,才不会放到顾锦朝手上。“麟哥儿,跟着祖父去吃枣糕好不好呀?”他跟顾锦荣说,“你带你长姐去拜见祖母吧,我带麟哥儿去吃东西。”

    顾锦朝让长锁的乳娘跟着父亲。难得看到父亲这么高兴,就随他吧!

    顾锦荣路上跟她说顾家的事:“……二伯父回来了。”

    顾锦朝皱了皱眉问:“他不是做了东安县县令吗?”

    顾锦荣点点头:“是啊,做了半年就不行了。二伯父自己身子不好。好像又得罪了东安江家的大爷,辞官回家了。现在在家里整日和二伯母吵,要不就是去姨娘那里过夜。把祖母气得不行!二伯母原来闹着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