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强掠帝国 >

第75章

强掠帝国-第75章

小说: 强掠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畅很重视此次江淮之战,毕竟此地是江南军北进中原的门户所在,不尽快肃清江淮地区的杜伏威和李子通这两大势力,根本谈不上进去中原。

  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促使陆畅必须在短时间解决江淮地区的两大障碍。

  此时,宇文化及与瓦岗李密正在对峙。他们之间的战争随时都可能爆发,鹤蚌相争渔翁得利是陆畅采取的一贯手法,他可不想丧失如此大好机会。陆畅就是想当那个渔翁。

  如果此战能够顺利而快速地解决李子通与杜伏威两大军事力量,则进军中原的战略必将如期完成。

  张愚率领一万军队打着江都军陈棱的旗号率先出发了,随后,陆畅拔营,率领五万军队向邗沟进军。

  别看陆畅仅有五万军队,与杜伏威和李子通两家的兵力对比似乎并不占多大优势。

  可有一样无论是杜伏威还是李子通他们两个都不能比,那就是陆畅手中有五千骑兵。

  这可是两军决战中要命的王牌,相对于杜伏威和李子通这种草莽军队,绝对是压倒性的优势。(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一章崩溃
  杜伏威与李子通双方的战争,的确到了决定胜负的时刻。无论是杜伏威还是李子通没得选择,这二人心中怎么想不重要,重要的是江淮地区这片天只能有一个主人。

  这是你死我活的战争,两个人只能生存一个。

  除非一方主动退却,另寻他路。

  李子通输不起,杜伏威同样也输不起,所以,双方这场性命攸关的战争不死不休。

  虽说李子通处于劣势,但还能挺得住,至少后面还有援军这点期盼。当然,他李子通还不知道援军来不了了。

  若是李子通知道援军被陆畅截获,肯定会立刻选择退出这场战争,哪怕是远离江淮地区,他也不会留在此地等死。

  杜伏威的兵力略强于李子通,而且,援军已经离此不远了,差不多也就半个时辰的路程。

  于是,杜伏威咬住李子通不放松,不断加强攻击力度。

  战争打到现在,其他手段都没有用了,偷营劫寨这些老把戏用烂了,双方的神经绷得紧紧的,根本不给对方留下漏洞。

  能决定战争胜负的也只有硬碰硬的厮杀,冷兵器时代战场上的厮杀相当野蛮,维持一天不败的唯一手段便是用生命填充。

  双方每一天的战争都是从数千人对阵,逐渐增兵,最终发展到万人以上规模的厮杀,可见兵力消耗甚巨。

  今天也不例外,临近午时,战场上,双方各自增兵到万人,战局异常惨烈。

  杜伏威的援兵已经抵达,以往到了午时双方都会收兵,下午再战。可今天杜伏威不想罢休,准备一鼓作气击败李子通。

  于是,江淮军又开始增兵了。

  左右两翼各出兵五千,准备侧击李子通的阵型。

  对面的李子通见杜伏威增兵了,当然不会示弱。因为,杜伏威的军队一旦从侧翼夹击,战场上这一万人的军队必败无疑。

  李子通刚要下令增兵,突然一阵马蹄声响打断了李子通正准备下达命令的举动。

  “报,大事不好,江都陈棱出兵邗沟东岸,截断了我军归路。”

  “什么?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情,陈棱的江都军有多少兵马?”

  “报将军,陈棱的江都军总共有一万人马,刚刚完成布局。”

  坏了,竟然是在这个节骨眼上,这……这该如何是好?

  最担心的便是陈棱这个不确定因素,而且陈棱还选择这种最关键的时刻。

  尼玛,果然还是被他坏了好事。

  李子通没了章程,歪头看了看谋士毛文通。

  “先生,你看这事咋办?”

  毛文通也感到事情不妙了,眼下杜伏威增兵,万一战场上顶不住便是兵败如山倒,再想组织反击难上加难。

  所以,唯一的办法是先稳住阵脚再想它途。

  或者……

  毛文深眼珠子滴溜溜乱转,筹划着下一步的打算。

  “大将军,先派军队顶住杜伏威再说吧。万一顶不住,剩下的一途也只有牺牲这些军队了。”

  毛文深的话,李子通听明白了,那就是丢卒保车,自己带着残兵借机逃走。

  李子通倒是想深思熟虑,可战场上形势变化不给他思考的时间,杜伏威两翼的军队已经迫近,再不及时决断恐怕真要悲剧了。

  李子通目露凶光,一咬牙作出了决定,两翼各出兵五千军队顶住杜伏威的攻势。

  怎么说呢?成功顶住杜伏威的攻势,稳住阵脚,说明李子通临危不乱,处事果断。

  一旦此战失败,那就反过来说了,那就是慌乱中做出的昏招。

  很不幸,这一次李子通还真是出了个昏招。

  陈棱出兵截断了归路,不仅仅是李子通知道,身后的军队也知道了。

  这种消息传播的很快,李子通还在与谋士毛文深商议的时候,他身后的军队已经开始议论纷纷,恐慌的情绪在军队中蔓延。

  李子通的军队派出去了,可士气却大打折扣,士兵们心中想的不是如何打胜仗,而是如何回家的问题。士兵们一边走着一边小声议论,都在担心他们的归途。

  呵呵,军队有这种士气能打胜仗吗?

  果然,两军刚一接触便看出强弱区别。

  江淮军凶猛异常,再看楚军就差多了,许多人都想着自己的归路被截断,不知道今天能不能有命活着回去,哪里还有心思力战。

  江淮军凶猛地攻击,楚军的抵抗很勉强,甚至阵型开始混乱,畏战情绪在士兵中蔓延。

  杜伏威见李子通也增加兵力抵住自己的两翼的有生力量,观察一下,很快便发现了机会。

  楚军似乎有不稳的迹象啊,哈哈,机会难得,再加把劲说不定楚军便会崩溃的。

  于是,杜伏威再一次增兵,用绝对优势兵力压垮楚军。

  又是一万军队压上去了,这一次是分左、中、右三路支援,杜伏威今天算是豁出去了,打算一战定乾坤。

  此时,李子通刚刚开始布置军队撤离,他知道此战败局已定。

  李子通打算向东撤离,走到邗沟再向北运动,寻机渡河回去。陈棱虽然截住了归路,可漫长的邗沟岂是他一万军队所能控制的?

  所以,他李子通还有机会东山再起。

  李子通的残余军队刚刚开始撤离,战场上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变。

  李子通的中路军队尚在顽强抵抗,他们并不知道邗沟被截断的最新情报,军心还比较稳定。

  可刚刚增援的两翼军队却不一样了,本来就是勉强抵抗,杜伏威的有生力量刚一加入,左右两翼的楚军便开始抗不住劲了。

  多数士兵都在想着如何活命的事情,哪里还有心思玩命地抵抗呢?

  于是,小面积的崩溃瞬间蔓延,变成大面积崩溃,士兵开始亡命逃窜。

  此时,李子通率领着一万多一点的残军刚刚转身撤离。

  本来还想有序地撤离,采取前队变后队的方式悄悄撤出战场。谁知战场形势瞬间发生了巨变,两翼军队崩溃了。

  战场中,楚军中路本来抵抗的就很勉强,再加上江淮军的有生力量加入,局面更加困难。他们两翼的军队崩溃很快便影响到中军的士气,左右两翼空出来,中路军马上就要面临被三面夹击的局面,能不担心吗?

  随之而来的是中路军也顶不住了,渐渐地发生局部崩溃。缺口在扩大,中路军终于开始崩溃,力战变成了亡命逃窜;楚军彻底崩溃。。。。。。

  这种局面李子通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挽回不了失败的命运,形势不妙,李子通也不会在此等死,打马飞奔,带头逃命。

  杜伏威自不会放过眼前的机会,大手一挥,五万军队全线压上,全力追击李子通的三万溃军。

  李子通的三万军队亡命逃窜,杜伏威的五万军队死命追击,在通往邗沟的原野上追逐着,漫山遍野全是人。(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二章神弓一箭定江淮
  楚军仓惶逃命,狼狈不堪。

  刚开始的时候,李子通率领着军队是先往东面方向逃跑的。

  当然,他事先已经知道邗沟被陈棱的江都军给截断了,东面根本就没有出路。

  所以,李子通在跑了一段路程以后,开始转向东北方向逃窜。

  他身后的一万军队经过一阵狂奔,目前剩下的也只有五六千人,其他的士兵不是掉队便是在半路上溜号了。

  一些士兵心里很明白的,杜伏威的目标就是李子通,他们跟在李子通身后逃跑,实在是太危险了。

  李子通的目标太大了,不如趁着混乱之机溜走,另寻他路找机会回家。

  所以,越是逃亡,李子通身后的军队越少。

  后面的两万军队更惨,跑得慢的士兵被江淮军追上以后,不是被杀便是被俘,更多的人四散奔逃不知去向。

  江淮军紧紧追赶,咬住楚军不放,江淮军大总管杜伏威更是一马当先带头追杀。

  杜伏威兴奋呀,按耐不住心头的激动,这一仗终于击败了老对头李子通,今后老子便是这江淮地区的老大。

  哼哼,今天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李子通这贼货逃出去。

  打蛇不死反受其害,这道理他杜伏威懂的,所以,今天不抓住李子通杜伏威是坚决不会罢休的。

  在追击的过程中,杜伏威已经从俘虏的口中知道了,江都陈棱率兵堵住了李子通的去路。

  江都陈棱给力啊!

  这一次李子通即便是不死也要被扒下一层皮啊,哈哈,太他妈的爽了,大快我心。

  此时,午时已过,两军激战了一上午,包括楚军和江淮军都已经疲惫至极,士兵们的肚皮早都饿扁了。

  可是,在这个节骨眼上也只能饿着肚皮。

  楚军是没办法,不死命逃跑,恐怕性命难保。

  而江淮军一是因为此战大胜,士气高昂。二是因为大总管杜伏威带头追击敌军,士兵们受其鼓舞,坚定地跟着大总管身后追击敌人。

  一个时辰以后,楚军落在后面的两万军队差不多已经烟消云散了。

  李子通还没有抓到,杜伏威当然不肯罢休,紧紧追赶着李子通的五千人马,双方的距离差不多也就两里多路程。

  李子通一路狂奔离邗沟越来越近了,此时,李子通的楚军已经改变逃跑方向,径直往北方向奔逃。

  杜伏威的江淮军紧追不放,让李子通恨得牙根痒痒。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啊,若是换成他李子通恐怕也会如此。

  身后的军队数量越来越少了,只要经过有掩蔽的地方士兵们就会瞅着机会溜号了。

  李子通能怎么办呢?

  根本就顾不上了这些了哎,自己逃命要紧!

  李子通光顾着跑路,心中正恨恨不已,没注意到前方出现一只军队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李子通正在回头观望,看看杜伏威江淮军追击的情况。

  突然,李子通感觉有些不对劲了,猛然间回过头来,发现前方有军队列阵等待着他们。

  李子通大吃一惊,这一惊非同小可,差一点把李子通吓得从战马上掉落在地上。

  李子通赶紧勒住战马,举目观察,对方军队竟然打的是江都军陈棱的旗号。

  麻痹的,又是这个陈棱坏事!

  截断邗沟还不算完,竟然移兵到北方断我去路,真真岂有此理!

  哦,不对啊!

  江都陈棱只有一万兵马,布局在邗沟东面已经是一万军队了,这些军队又是从哪来的呢?

  哎吆,竟然有四五万军队,这……这……

  这该如何是好,难道真是天要亡我李子通吗?

  正在李子通懊恼的时候,对面阵营中出来一员骑马战将,大喝一声:“李子通,此路不通!”

  李子通一看这员战将,不认识啊。

  以前陈棱经常出来剿匪,都是老对手了,李子通当然认识大隋朝将军陈棱。

  江南的陆畅,他李子通不认识,仅仅是知道有这个人而已。

  “呔,你是何人,为何阻挡我军去路?让陈棱出来搭话。”

  对面的陆畅一阵冷笑,麻痹的,已经是穷途末路了,还想着自己想见谁就见谁,死去吧。

  “我是何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要送你归西!”

  说罢,举起手中的霸王弓,根本就没有瞄准,只听弓箭声响,一支巨箭迎着李子通面门而去。

  不用看,还是爆头!

  李子通死的那个惨啊,脑袋开花,脑浆散落一地,摔死在马下。

  问题是这家伙至死都不知道是死在谁的手里,你说李子通死的冤不冤?

  “呔,对面的士兵听着,李子通已死,想要活命赶紧放下兵器,跪地投降,否则,杀无赦!”

  李子通死了,而且死的很恐怖,手下的这几千士兵早已经吓得呆立当场。

  再说了,前有军队堵截,身后的江淮军追兵马上就要赶过来,都这般境地了哪里还敢反抗啊。

  于是,楚军纷纷丢弃兵刃,跪地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