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仲谋天下-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交州过渡吴国已经好几年,就算隐藏的再深的野人,也被从老鼠窝里面揪了出来,交州还算太平,这一部分的兵力也可以释放出来的了。
“的确,交州也可以出兵数万,直接北上荆州!”孙坚点点头:“这方面的兵力可以从桂阳直接杀上长沙,可以一举拿下荆南,直入赤壁战场。”
徐庶微微一笑,然后继续拱手。目光划过一抹锐利的光芒,提议的道:“不过交州兵马这几年探索深山野人,脾性有些野,曾经数次因为补给不足,大闹交州,而交州兵力乃是当初江侯所统辖。江侯更得人心,相比平州幽州,臣认为,江侯更应该去一趟交州!”
徐庶这话一出,朝堂三公猛然之间对视了一眼。
丞相府的张昭,太尉府的程普,还有最新建立了监视百官的御史台,权力在握的御史大夫张纮,这三尊都是朝堂老手。他们心中都明白,这东侯府要出招了。
“伯符,汝如何看?”孙坚闻言,面无表情,只是看了一眼孙策,淡淡的道。
这句话仿佛在问他,也仿佛在考核他。
“父王,儿臣认为不妥!”
孙策深呼吸了一口。站出来,拱手。道:“交州兵力也是吴国兵卒,自从全国的兵力改编之后,就没有说谁是谁的手下的说法,军令如山,不遵从者,杀无赦!”
“江侯此言差异。交州兵卒虽然有些野性,但是对吴国也是忠心耿耿的,只不过是环境所致,而且如今西征在即,阵前斩兵。乃是不好之征兆!”
徐庶淡淡的道。
“徐县令说的对!”
周瑜从张昭身后走出,对着孙坚,拱手的的道:“不过,在吴国,除了的江侯之外,还有一人勇武非凡,可镇压交州兵力,率兵北上。”
“何人?”
“后将军黄忠!”周瑜知道徐庶想要的是什么,说这么多不就是想要江侯府一脉全力把黄忠推上左路军主将的位置吗?
徐庶表现出来的意思,这就是一个交易,你们想要坐上右路军主将,就必要的把黄忠送上的左路军的主将之位,不然一拍两散。
为什么是黄忠?
在东侯府一脉的大将之中,黄忠不是唯一的,比如前将军贺齐也是一方大将,不过黄忠是荆州人,他为主将,对于荆州有很大的打击。
他也不介意,毕竟只要的孙策拿下的幽州和平州的这一部分兵力,成为右路军主帅,他们也算是旗开得胜了。
“哦?”
孙坚眯眼,目光宛如刀子般锋锐,扫过众人,特别是在的江侯府一脉和东侯府一脉的官吏脸上扫过。
朝堂的博弈,这两个派系的人越来越有默契了,让他都有些惊异。
“汉升。”孙坚想了想,看了一眼黄忠。
黄忠是荆州人,如果让黄忠亲自统兵,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这对荆州的打击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末将在!”
黄忠闻言,直接一步站出,对着孙坚,拱手而行礼。
“汝可有信心能镇压的交州野性难训的兵卒乎?”孙坚低下头,目光栩栩生辉,死死的凝视着黄忠,若有冷意的问道。
“禀报大王!”
黄忠躬身,很自信的道:“末将麾下,三千黑甲精骑乃是一等一的精兵,皆然山越人出身,莫将能凭借三千黑甲精骑,训练处五万山越人兵力,交州的兵卒就算野性在强,也强大不过山越人,末将有绝对的信心!”
当初投降的山越人之中,已经让他操练出的数万精兵,如今就屯兵丹阳,算是的吴国的一部分精锐兵力。
“很好!”
孙坚闻言,微微一笑,作为一个武将,他喜欢的黄忠的自信。
他站起来,目光看着众大臣,半响之后,才沉声的道:“此战,孤任命孙伯符为的右路军大将,立刻前往幽平而州,筛选十万精兵,返回江东!”
“诺!”
孙策目光一亮,拱手回礼。
“黄忠!”
“在!”
“孤现在任命汝为的左路军的主帅,率领镇守三万山越兵,赶赴交州,联合交州兵力,共计八万,自苍梧而出,拿下荆南!”孙坚道。
“诺!”
黄忠松了一口,拿下这一个主将的任务,对他的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荣耀。
昔日他仓皇逃出的荆州,如今怒马鲜衣,他要率兵雄兵,一路杀回荆州。
“大王,臣还有一事禀报!”眼见要退朝了,这时候徐庶又站了出来。
“说!”
“臣得丞相府所看重,监管西征三军之后勤,如今已经兼任为西征辎重监督将军,分身乏术于金陵要务,难以维持金陵县令的职责,所以臣恳请,辞去金陵县令一职位!”徐庶拱手,坚定的道。
“辞去金陵令?”
孙坚闻言,有一些意外,不仅仅是他意外,在场很多人都意外。
金陵,吴国都城,这个县令,如果按照实打实的权利,相当于九卿的位置。
东侯府居然肯把这一个位置拱手让出,孙策周瑜等人更是面色露出了一抹的灼热的光芒,目光湛然。
这可是一个好机会!(未完待续。。) 江东,七月。
整个月都没有看到晴日,依旧是一片茫茫的滂沱大雨,沥沥而下,让整个江东都笼罩在一片的阴霾的天色之下。
钱塘江。
这一条江河乃是会稽和吴郡的交接江河,连接着的东海的海湾,潮起潮落,有着一种十分壮阔的景观。
但是如今的天降大雨,已经半月有余,雨水始终不停,涨潮不消,堤坝不堪承受,已经发生了连续数次决堤,淹没的两岸的田地房屋,死伤无数。
“步骘,吴柳坡段的堤坝可已经补好?”
雨水之中,孙权整个人湿哒哒的站在的河岸旁边,面容阴霾,目光死死的看着不断涨起的河水,冷声的问道。
他替父巡逻水灾之区,钱塘第一站。
但是情况比他想象之中还要严峻的多了,并不是安抚人心那么简单,如今的决堤的问题都没有解决,后续的问题,根本无从入手。
在他身后,钱塘江两岸的七八个县的县令如今都站立着,孙权没有撑油伞,他们也不敢的撑伞,一个个淋得好像一个落汤鸡。
“君侯,钱塘人力不足,如今堤坝依旧没有补好!”步骘是昔日的江东书院的佼佼者,也是第一批毕业的学子,位列钱塘县令。
在江东书院的一系学子之中,他算是一个人物。
昔日的江东书院三杰,准确来说,都是不错的人才,陆逊凭借着世家的帮助,攀爬的最快,如今已经贵为的金陵县丞,再进一步。就是县令。
而苏门,寒门士子,毕业之后,远赴边陲,在辽东可干的有声有色,也是镇守一方的县令。一步之遥,已经有人提名为辽东都尉。
步骘,他也算是才华横溢,脚踏实地,在江东书院的三杰之中,算是唯一一个专注内政的人才,一步步走到的会稽大县钱塘的县令。
“在钱塘江的附近可有兵营?”
孙权咬着牙,双眸有些赤红,天灾**。**可挡,天灾难料,即使是在科技发达的现代,水患也是江南的一大无解之难题。
如今决堤却迟迟未能补上,在这么下去,后面恐怕受灾的人更多。
如今因为决堤,死伤已经接近的三位数。
“禀报君侯,会稽的萧山。有一处兵营,驻扎会稽的一千郡兵!”步骘站出来。想了想,才拱手的道。
自古以来,并没有用兵马来干这些的补堤坝的事情,大材小用。
但是孙权问了,他就回答。
“韩刚!”
孙权可管不了这么多,如今只有补堤坝才是第一位。
“在!”
“汝立刻持吾之令牌。立刻去一趟萧山兵营,把三千郡兵调遣来,协助钱塘将士,务必在今天之内,堵住决堤口!”
孙权的东侯令和孙策的江侯令都有调遣在万人之数一下的各方兵马的权利。
“诺!”
韩刚点点头。拿着领兵,策马在狂风暴雨之中,迅速的离开的河岸。
“步骘县令,在这下面,吴柳坡的决堤,受灾的有多少村庄和百姓?”孙权深呼吸了一口,摸了一把脸上的雨水,目光有些阴鸷起来,问道。
“禀报君侯,如今钱塘江周围,四五个县城,下游一带,基本上都已经被淹没了,田地的农作物被摧毁,房屋也被摧毁,受灾百姓好几万!”
步骘紧跟在孙权的后面吗,也是雨中承受着,浑身湿哒哒的,回答孙权的问题:“死亡的人数,统计出来的,已经将近一百多人。”
“这些百姓,汝无论如何,一定要想办法安定好!”
孙权眯着眼,冷冷的道:“你要钱,我给你钱,你要粮食,我给你粮食,但是如果有一个人安顿不好,我就把你直接丢会书院去!”
“诺!”
步骘闻言,浑然一颤,面容一下子刚毅了起来。
“走,往下面去看一看!”孙权顺着河岸,往着下游走去。
“君侯,如今风大雨水,汝已经浑身湿透,还是返回县衙驿站,先休息一下吧!”一个县令走出来,有些恭敬的道。
“某受命于大王,替大王迅速百姓灾祸,岂能在此时此刻去休息,继续走!”孙权一脚泥巴,一脚污水,走在河岸之上。
“对了,附近可有谁是水利方面的专家?”孙权突然回过头,目光扫过,问道。
他们都是搞政治了,说起来对堵上堤坝,控制堤坝的承受水量都是外行,这时候钱塘江的决口如斯眼中,没有一个专业的人,还真的不好弄。
“有一人!”
步骘想了想,道:“钱塘江在最开始的涨堤的时候,在萧山县有一人曾经预测,今年堤坝会决堤,他当时还在萧山的县衙的击鼓而鸣,请求萧山县,让他们出人出力,加固堤坝,撤散下游人群,可惜当时没有人理会。”
“现在人在哪里?”
“属下多方打听,并不知晓!”步骘摇摇头,有些遗憾,当是决堤的时候,他也一直想要找出这一个人来,但是萧山县令咬口不交人。
“萧山县令,站出来!”
“君侯!”一个中年目光怨毒看了一眼步骘,战战栗栗的走出来。
“人现在在哪里?”孙权很直接的问道。
“在……在……”中年县令牙齿抖动,半天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说!”
孙权久居上位,长年行军,一言一行之中,充斥着莫大威严和煞气,一下子把中年县令的给的吓了面色发青。
“在大牢!”
“很好,这就是我吴国的官吏!”孙权冷冷一笑,有些讽刺。
“属下知错,请君侯恕罪!”中年县令是会稽的虞家的族子,连忙匍匐在泥泞的地面之上,磕头而喊。
“你亲自去一趟,把这一个人给请出来,你听清楚了,是请,不是提,恭恭敬敬的去请,他若是不满意,我就让你人头落地,明白吗?”
孙权目光有一抹冷芒划过,平静的语气十分的锋利。
“诺!”
中年县令闻言,立刻连滚带爬的走了下去。
“你们都给我听好了,作为一县之父母官,若是不能的为民做主,都给我滚回去养猪耕田!”孙权拂袖,冷冷而道。
“谨遵郡侯教诲!”
众人闻言,浑身一颤,连忙恭敬的鞠躬而行礼。
一整个上午,孙权带着一众县令,沿着钱塘河岸,走了一圈,鼓励民夫补堤,还探望的受灾的百姓,在官府搭建的草棚之中,对他们好声好气的安抚的一番。
下午,韩刚带着一千多郡兵加入的堵回堤坝缺口的行动之中,几个县城,几千民夫,加上上千郡兵,吴柳坡的决口仅仅一天的时间,被堵了回去。
钱塘县驿站,孙权换了一身衣服,接近了一个老者,这一个老者就是的步骘口中的水利专家,因为预测决堤,而被萧山县令困囚的老者。
“老朽莫丘,拜见的君侯!”
“先生莫要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