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毛泽东一起感受历史-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南方水田,以致到10月底,虽生产出170多万部,却只销出80万部,还退回十五万部;没有退回的,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只能挂在墙上无法使用的“挂犁”。1958年2月在政治局扩大会议谈及此事时,毛主席也说过:“双轮双铧犁在北方还可以,在南方是名声很臭。这个东西对不对?现在看起来不对。”纲要规定,从1956年起,5年到7年内基本扫除城乡居民中的文盲(以识汉字1500个以上为标准)。在批判“右倾保守”,“提前实现工业化”的膨胀空气下,实现这个目标的时间,到某些省里变成了4年和5年,到某些县里又变成了3年和2年,到某些农村就变得更短。现在看来,不仅将5年到7年任意缩短是冒进,纲要关于5年到7年的规定本身也是冒进的。在我们这样贫穷落后的大国,要指日消灭文盲,谈何容易!
由于党中央、国务院从年初开始,大力压缩基建指标,从防止冒进到明确提出反对冒进,一股来势很猛的盲目冒进势头总算被遏制住了。1956年的经济发展,总的说来还算是健康的。据统计,1956年实际完成的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28。1%,基本建设投资比上年增长2%,是“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最高的一年。能不能把这个增长速度笼统地称为冒进呢?不能。因为这一年增长速度所以这样高,有以下两方面的客观原因:
第一,上两年农业丰歉的影响。1954年长江、淮河流域和华北平原遭受洪灾,全国农业歉收,许多农产品减产,其中棉花比上年减产9%,即减少220万担。我国那时工业极为薄弱,轻工业原料90%左右来自农业。农业丰歉对第二年轻工业生产、财政收入和基本建设投资有重大影响。由于1954年农业歉收,致使1955年地方工业的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利用,其中棉纱生产能力只利用75%,棉布、食油生产能力只利用62%,面粉56%。最为严重的是卷烟工业,只利用24%。轻工业减产,加上粮食供应紧张,这又影响重工业生产,影响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的安排。因此,1955年工业总产值仅比上年增长5。6%,基本建设投资增长幅度也低,使这一年成为“一五”期间工业发展速度最低的一年。这就为1956年的工业和基本建设高增长提供了一个“低基数”。这是一重影响。另一重影响就是1955年农业丰收,其中棉花产量从1954年的2130万担猛增到3038万担,一年增产棉花908万担。棉花和其他工业原料作物增产,就比较充分地把纺织工业和其他轻工业的设备开动起来,推动了整个工业也推动了基本建设投资的高增长。
第二,“一五”期间苏联承担的设计项目,头三年到货的设备很少,主要集中在第四年、第五年即1956、1957年到货,这也促使1956年基本建设投资骤增。
即使除去上述两项正常因素,年初安排的基本建设投资和工业生产计划的增长速度也还是偏高的。如果不是党中央、国务院及时采取正确的方针,遏止来势很猛的冒进倾向,而是一个劲地反对“右倾保守”,只讲多和快,不讲好和省,那么,1958年“大跃进”那样的大灾难。就有可能会提前到来。
但是,正因为来势很猛,冒进势头还只能说是基本遏止住,并没有完全遏止住。后来总结,认为1956年经济工作中的冒进,主要是三条:基本建设投资虽几经压缩,还是多用了20来亿元;由于职工人数增加过猛,工资改革控制不严,工资福利支出多用了10来亿元;由于支持新成立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农贷多发了几亿元。我在第19篇中讲到,从1953年以来,我国预算执行情况,年年都有结余。可是,1956年不仅没有结余,反而出现赤字10多亿元。1957年1月8日到10日,毛主席在颐年堂召开小范围的会议,座谈1956年的经济工作。陈云、富春、先念同志和我,我们四人的发言,都一致认为1956年“冒了”。陈云同志提出要防止建设规模超出国力的危险,会后加以充实,1月17日在省市自治区书记会上讲了,这就是他后来收入文选的那篇著名文章《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富春同志的发言认为,1956年计划冒了,执行中也冒了。他还使用了“冲昏头脑”的话。先念同志的发言,从财政预算角度上讲,认为1956年“冒了”30—35亿,其中库存减少25亿,银行透支10亿。我的发言,则列举了1956年经济生活中的一系列问题,例如,基建投资过多,挤了市场;消费资料增长赶不上人民的需要;工资福利的增加,超出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等等。凑起来共10个问题,也可以说是1956年冒进在经济工作中的10种表现吧!我们四人的发言,毛主席作了详细的笔记,即现在中央档案馆保存的题为《谈经济问题时主席的笔记》。毛主席在我的发言部分标了一个题目:“薄一波十条”。
第五部分第143节 “反右”及“大跃进”(5)
6月人代大会通过了1956年国家预算之后,周总理立即把自己的精力转入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议的编制工作。这是为八大准备的一个重要文件,也是1956年反冒进抓的第二个题目。
如前所述,1955年夏天,国务院在北戴河召开重要会议。各部在会上不仅提出了1956年计划指标和15年(1953—1967)远景计划设想,而且也提出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指标。国家计委加以汇总后,于10月5日,连同15年长期计划设想一道,报送到中央、国务院。但是,也如前所述,在11月间,毛主席提出《农业十七条》和随后部署各方面批判“右倾保守”思想之后,各部不约而同地把在北戴河提出的“二五”计划方案否定了,重新提出了“二五”方案或把“三五”计划改为“二五”计划。例如:粮、棉、钢产量指标,有关部门在北戴河汇报时提出,1962年粮食产量指标4600亿斤,棉花产量指标4300万担,钢产量1100万吨;批判“右倾保守”思想之后,粮食指标增加到6400亿斤,棉花指标增加到7000万担,钢产量增加到1200万吨。1956年1月14日,国家计委将各部修改后的“二五”计划方案汇总报告中央。34个部委汇报时,各部和计委是按照修改后的方案向毛主席汇报的。
毛主席对各部修改后的方案是满意的。但认为钢产量指标还低,他主张1962年“把钢搞到一千五百万吨”,“三五”期间再翻一番,搞到3000万吨。因此,计委后来又计算过以1962年生产钢1500万吨为目标的“二五”计划方案。由于方案向毛主席作过汇报,等于得到毛主席首肯,要落实修订就更困难了。
周总理1956年11月10日在八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回顾编制“二五”计划建议中的困境时说:由于钢、粮等指标过高,“各部、各省市就要跟上去,煤、电、油是这样,机械工业是这样,这样就根本没有法子平衡”。八大开幕在即,尽管6月的人代会已批准经济发展要实行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但有关部门却迟迟拿不出一个符合这个方针的“二五”计划草案来,周总理很着急。
7月3日到5日,周总理连续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计委报送的两个“二五”计划草案。周总理指出:“第一方案冒进了”,第二方案也是“不可靠的”,“危险的”。就1962年产粮6400亿斤、产棉7000万担的两个指标,周总理说:合作化后,虽然农业增产的“积极因素增加了,但消极因素并未减少”,“水、旱灾害总要起作用”。农业生产指标“算高了,农业税、轻工业利润、基本建设投资和财政预算等一系列数字都要受影响”。周总理、陈云同志和我主张把钢产量也降下来,我们都不赞成把钢产量作为衡量工业化水平的惟一尺度。钢少搞些,别的就都可以少些。经过3天的讨论,周总理强调:“现在要精打细算,搞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案,作为向八大的建议”。
会后,计委又一次调整“二五”计划方案。在7月17日的国务院会议上,周总理再次指出:计划必须“建立在稳妥可靠的基础上。计算生产能力,除人力条件外,还必须考虑到物资等其他条件”。在这前后,他还同计委工作人员反复计算各项指标的可行性。在周总理的关怀和帮助下,计委于7月下旬编出一个新方案。
8月3日到16日,周总理、陈云同志在北戴河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查计委新编出的方案,对部分指标作了调整。回京后又邀集计委具体主持计划修订工作的同志推敲了一遍,才提交给中央。
正在这时,苏联的意见来了。8月17日,苏联计委主席巴依巴科夫和第一副主席帕乌金约见我在莫斯科的国家计委主任李富春同志,转达苏联政府对我“二五”计划草案的意见:积累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例,从“一五”的22%跳到“二五”的26%,对这个飞跃感到惊奇;“二五”投资比“一五”增长两倍,太大了;苏联因金属材料供应很紧张,而且还有工人罢工问题,对中国要求供应设备的生产很难保证;所提具体项目尚在研究,希望中国同志了解苏联的困难。9月1日,苏共中央正式给我党中央复信,认为我“二五”计划草案拟定的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是紧张的,而比较正确的做法,就是要考虑现实的可能性,很谨慎地确定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复信明确表示:中国要求苏联在“二五”期间为109个新建企业提供技术援助,苏联将尽量予以满足,但所需设备,要从1961年起才能开始供应(某些项目1960年开始供应),更早地供应设备是不可能的。苏联的答复,对周总理主持修改的“二五”计划草案被中央采纳起了有利的作用。
国务院最后敲定提交给中央的“二五”计划方案:1962年粮食产量指标为5000亿斤,棉花产量4800万担。同1955年北戴河汇报时提出的指标比较,粮食产量只增加400亿斤,棉花产量只增加500万担,就是说,基本维持主管部最初设想的指标,但是,同1956年1月14日国家计委汇总上报的方案比较,差别就大了。其中:粮食指标比1月14日方案减少1400亿斤,棉花指标比1月14日方案减少2200万担。1月14日方案指标偏高,无须拿后来的实践证明(1962年由于天灾人祸,生产极不正常,也无法证明),仅从国家计委汇总上报时提出的条件,就可以看得出来。国家计委提出:如将1962年的粮食指标定为6400亿斤,棉花指标定为7000万担,需要的条件是:大力开荒,兴修水利,大量增加化肥,大力推广《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中的有关增产措施。所提开荒一条是:在完成“一五”预计开荒9000万亩的计划以后,“二五”期间要求开荒2亿亩,1956年到1962年每年开荒3300万亩,1962年全国耕地面积达到18。3亿亩。别的条件先不说,仅这一条就无法做到。我国东部、中部地区耕地后备资源有限,宜农荒地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的边远地区,开发垦殖需要大量投资。据周总理的算法是:开荒1000万亩,当时需要投资5亿元;如每年平均开荒3300万亩,每年就需要投资16。5亿元(1956年的财政收入只300亿元左右)。这在当时无论如何挤不出来。相反,国务院敲定的指标,就比较扎实了。1957年的全国粮食实产量为3820亿斤,国务院敲定1962年达到5000亿斤,五年增产粮食1180亿斤,每年平均递增200多亿斤,在正常情况下,这既是可以做得到而又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而把1962年粮食产量指标定为6400亿斤,则五年内要求增产粮食2580亿斤,每年平均增产500多亿斤,这是很没有把握的。1957年的棉花实产量3000万担,国务院敲定,1962年达到4800万担,5年增加1800万担,每年平均增加360万担,这也是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做得到而又不是轻易能够做到的;而把1962年的棉花指标定为7000万担,5年内要求增加4000万担,翻一番还多,平均每年增产800万担,这无论如何是办不到的。
9月初,周总理在审阅、修改中央委员会准备向八大作的政治报告稿时,发现别人在铅印稿中将1962年的粮食产量指标改为5200亿斤,棉花产量指标改为5200万担。他按国务院敲定的指标,将粮食指标改为5000亿斤,棉花指标改为4800万担,并在旁边注明:“粮棉产量是经过多次商议并与陈云同志谈过的”。
国务院敲定的粮棉生产指标,为毛主席所采纳。9月13日,毛主席在第三次审定周总理关于“二五”计划报告稿时,发现1962年粮食产量指标为5300亿斤(这是别人改的),毛主席批示:“五千亿斤为宜”。
工业方面的指标,有的取得一致意见,有的意见未能一致。经商定: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