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霸星-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字长蛇阵,
二龙出水阵,
三阳开泰阵,
四门兜底阵,
五虎争胜阵,
六丁六甲阵,
七星北斗阵,
八卦四向阵,
九宫连环阵,
十门金锁阵。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眨眼间又是两年,这些兵经过乾星的调教,个个都能当将使,天龙山成了名副其实的藏龙卧虎之地,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到了后文书,小乾星多亏了这些弟兄,那些都是后话,咱暂且不提。
单说这一日早晨,众人正在大厅议事,山下有人来报,说襄阳城贴出告示,当今天子,四帝仁宗赵帧发出皇榜,在天下招贤纳士,广交天下英雄。只因东边倭寇年年犯边,到宋朝有缺少名将,于是,天子龙颜大怒,才要招兵买马,并定于明年五月初五在东京汴梁城立下武科场,征招天下英雄,领兵挂帅,*倭寇,扬天国风威。闻听此言,了尘和尚就是一笑,乾星,是你出山的时候了。乾星自然心中高兴,原来这几年,他不但武功大有长进,又在了尘和尚那学了不少兵法,还得到了一些佛家的高深大发,并且,乾星这个人敏而好学,举一反三,这工夫又上了一大截,正愁着无处施展,这回好,机回来了,心中暗想,学好文武艺,货卖帝王家,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一定得好好利用,自己得心中大志可成,真可谓:
千年难得极星降,
春秋冬夏苦难当。
扬精蓄锐整旗鼓,
原为中华守边疆。
文武一身上沙场,
哪怕凶神与豺狼。
只为中华伸正气,
留下美名万古扬。
欲知乾星此去成破利害,且看下回分解。
第六回 寇犯边仁宗大怒 武科场初露锋芒
话分两头,各表一支,单说大宋天国京都,东京汴梁城,此时,正是四帝仁宗天子背北面南,天下百姓无不安居乐业,中原大国正是兴旺,个个小国,年年敬供,岁岁称陈。唯有东洋倭寇,也就是当今的日本,连年起兵造反,经常骚扰东海渔民,宋仁宗天子不愿意以刀枪相见,大动干戈,只是忍一忍,今年晚冬,倭寇不知天高地厚,居然称我大宋不备,举全国之兵,一举夺下了夷州岛,也就是现在的台湾,消息一传到京城,仁宗天子是勃然大怒,立刻升坐八宝金殿,一时钟鼓齐鸣,不一会,满朝大臣全都赶来,有的还不知道什么事,众文武文东武西位列两相,什么左班大丞相,倒座南衙开封府府尹包拯包文正、大理司正堂温雁博、刑部正堂杜文辉,书秘院掌院严查伞、门下院掌院荣文烈……等等等等,满朝文武跪倒在地,三拜九叩,山呼万岁,仁宗天子在正中央,端坐九龙口,“众卿家平身”,君臣大礼过后,仁宗天子将战报公布于众,问众卿家有什么高论。就在这时,忽听底下:“臣启万岁!”,仁宗往下一看,正是自己的一员老将,人送外号铁帽子王爷,岳恒,“陛下,老臣虽已年高,但筋骨尚好,此番,老臣愿领兵挂帅,扬我天国风威,借天子五色祥云,将那小小倭寇一网打尽,老臣恳请陛下准奏!”听罢,不但众臣子举大指称赞老王爷的赤胆忠心,仁宗天子也深受感动,回想当年,铁帽子王爷岳恒为了抗击大辽,渴饮刀头血,困卧马鞍桥,为我大宋立下了汗马功劳,此番仁宗天子实在不忍心再让老元帅重会沙场,一信让他在家养老,天子就没出声。就在这时,又有人启奏,众文武一看,正是老太师,庞吉,也就是西宫娘娘庞赛花的父亲,这老家伙专门与众位忠臣作对,仰仗着自己的女儿,再朝堂之上横行霸道,见他摇头晃脑:“陛下,老王爷年岁已高,本应该在家以养千年,老臣家中有二子,正是庞龙、庞虎,自幼在家学习文武艺,现已长大成人,文武精通,不如让他们领兵挂率,为国尽忠,报效皇恩!”仁宗天子自然高兴,他哪里知道,此时,庞吉已经接到了倭寇的大礼,就是要窜取兵权,里应外合,一举推倒大宋,自立为王,登基坐殿,仁宗天子刚要应允,就见包拯出班跪倒:“吾皇万岁万万岁,此事使不得,我大宋雄兵百万,三朝天子苦心经营,怎么能凭老太师三言两语,就轻易交给一个小辈,又没有领兵的经验,恐失利于沙场,对我大宋不利,老臣以为此事需要从长计议!”。说完,包丞相转回头,瞧了老太室庞吉一眼:“老太师偌大年纪,还为国事操劳,深为众臣子感动,但请太师别仰仗着年高就可以在朝堂上乱说一气,真的要是庞龙得了兵权,恐怕老太师又要升官了吧?!”(太师要是再升官,那就是皇上了),仁宗天子看包拯陈词慷慨,又见老太师脸色被包拯说的一会红一会白,心中也生了怀疑,于是,于是又问包拯,以包爱卿之见……?老丞相向前进身,双膝跪倒:“陛下,以老臣所见,大宋江山虽在盛世之时,但因多年不打仗,国力空虚,缺乏良将,开国的老将们年事已高,不能再领兵挂帅了,故老臣以为,应设立武科场,招贤纳士,让国家的文武奇才有机会为国尽忠报效”,天子闻听此言,转过头来又问老太师庞吉:“老太师意下如何啊?”庞吉虽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因为包青天草桥断太后,立下大功,皇上赐给他三口铡刀,又有上方宝剑,更何况有李太后撑腰,连皇上都敢打,而且自己作恶多端,心中十分恐惧,不敢再自作主张,只得同意,但是,心里头却暗暗恨上了包公。
两日之后,仁宗天子刷下圣旨,命铁帽子王爷岳恒、左班大丞相包拯在皇宫正门武凤楼前立下武科场,比武选状元,胜利者领兵挂帅。最后一天,皇上要御驾亲临,八月十五开擂,八月二十点炮出征。
话分两头,他们怎么摆擂咱们暂且不提,翻回头,再说夷州岛,也就是现在的台湾,这个地方本来由镇海都督熊天霸镇守,只因倭寇成我大宋一时不备,一举夺下夷州城,熊天霸为保卫国土,当场阵亡,以身殉国。但如今倭寇虽然在夷州岛,却不敢轻举妄动,故中原一切正常,如今,正是三年一次的大考,也就是考状元,仍然按照惯例,五月初五进行。
翻回头,再说天龙山,了尘和尚早年开始闯荡江湖,经验丰富,见自己的老兄弟乾星这么有出息,文武全才,心中甚是高兴,因为多年在内地生活,自然知道考状元这等大事,于是决定带着小乾星到东京去试一试,乾星自幼受到名人的传授、高人的指点,熟读四书,精通五经,书、数、礼、乐、御、射无一不通。乾星当然珍惜这次机会,与了尘长老一合计,在天龙山也没什么事,不如出去见见世面,张张知识,于是,将山上的事料理一下,剩下的教给天龙山七侠,与了尘长老认上大道是直奔京城。一路上与了尘和尚打打闹闹,弄得老和尚哭不得笑不得,没办法,自己是大哥,就得让着点弟弟,一路谈笑风生。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小乾星顺利进入考场,他除了在卷子上写了自己的真名之外任何时候都没暴露自己的名姓,至于考场上的细节与本书关系不大,咱们不必细述,答完了卷子,他们回去了,京城可忙上了,问官批卷,五官准备武科场,包拯包文正及其部下是两方面都得忙活,你像他的差官什么张龙、赵虎、王朝、马汉、耿春、杜顺、姜凡、黄茂、勇金刚张爆、双刀将马龙、开路鬼乔宾、闹海云龙胡小继等等等都两头不见日头,他们怎么忙咱们不必细说,书说简短,这一日,就来到了八月十五。
单说中秋节,这一天东京汴梁城是秋高气爽,天公作美,天空万里无云,正是不凉不热。就在皇宫武凤楼前五朝门门口建起了一座高大的擂台,这座擂台台板距地面有三丈多高,背北面南,大小有五丈见方,按着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和东、西、南、北分为八卦四向。台板有两寸多厚,柱子都有碗口粗细,非常结实。擂台前面竖起一块云牌,擂台后面设有上场门和下场门,门上挂着门帘,帘子上绣着青龙*。再往周围看,四外边是旗幡招展,正中央最高的大旗上挑起一个斗大的“宋”字,旗下是人山人海,那年头没有世界杯,没有电视,擂台就是最热闹的事了,有的人为了占据个好地方,头好几天就来了,天也不冷,打个地铺,就在地上睡了。
人们的喧闹过后,此时日挂中天,到了正晌午时,就听见擂台上铜锣一响,钟鼓齐鸣,之后,咚!咚!咚!三声炮响,众人打凉棚闪目观瞧,见擂台正中央走出一个人,这人这个威风,但见:
金盔金甲皂罗袍,
五缕长髯胸前飘。
袖中醉卧青龙剑,
腰中悬挂屠龙刀。
身前身后存杀气,
百步之内邪自消。
昔日领兵战沙场,
今朝替天选英豪!
老将军一叫丹田一力混元气,在台上喝道:“呆!”,“各位父老乡亲,倭寇犯我大宋,朝中特设武科场,让我中原大国的各位豪杰得以尽忠报效。各位不管来自何方,从师何处,门庭高低,只要愿意辅佐大宋,都可以登台打擂,上台之前,请先在台口标名挂号,然后各位英雄就可以上台了,废话少说,开—擂—!”铁帽子王爷岳恒话虽不多,但字字千金,说完,一抖袍袖,退回后台。
此时人群之中又开始骚乱,半天没人上台,有半碗茶的工夫,见差官把一张大纸高高挂起,上写“河南,高双清”时间不大,就见一人,穿青挂皂,剑眉虎目,在台上做了个揖,高声喊喝:“谋家不才,河南高双清,曾经学过几下拳脚,不为夺帅印,为的是认识几个朋友,愿打头阵,不知哪位朋友奉陪?”话音刚落,就听台下有人大喊:“切莫猖狂,谋家来也!”见台下一个红脸大汉,“蹬蹬蹬”甩大衩来到擂台之上,“吾乃山东王天棚,人送外号炸海龙,愿意奉陪!”于是当场动手,二人走行门、迈过步就战在一处,他们俩都没拿家伙,赤手空拳,见两个人二臂齐摇,上下翻飞,也就是二十几个回合,就听见“啪!”台下观众定睛观瞧,王天棚一个没留神,被高双清一脚踢倒在地,这下就算败了。王天棚一轱辘身起来,头也不回是跑下擂台。单说高双清,一看自己打了胜仗,洋洋得意,心里别提多美了,这才叫做人前显贵傲里夺尊,又高声喊喝:“各位父老,可能刚才有人没听清,我再说一遍,我来自河南嵩山脚下的小霸王桩,我姓高,叫高双清,有个小小的外号‘清风太岁’”,其实那是刚才他自己封的,话还没说完,就听底下有人叫道:“小辈莫狂,俺来了”,众人见一个三十多岁的黑脸大汉手里拿着一条手巾,书说简短,话不投机,当场动手,这个还不如上一个,也就是五六个照面,被人架一掌打到后背上,从台上给打下去了,更是没脸见人了。他刚下去,高双清还没等说话,就听有人说:“来来来,咱们俩伸伸手”,一个人是应声跳上擂台,三丈多高,直接跳上来了,高双清一看就知道这是个硬手,还没问姓名,二人就战在一处,这两个人开始的时候一招一式,大伙都能看清,可到了后来,两个人身形乱转,一般人都辨认不出哪个是哪个,
这回可真是
大宋此番选良才,
风雨大兴乱尘埃。
龙虎相斗争大印,
不分敌友拿命来。
两个人打得这个好看,不一会,一百多个回合过去,日头都开始往西偏,都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此时高双清眼珠一转,计上心头,何不以巧招赢他,他打着打着,故意脚下不稳,“唉哟”一声,跌倒在地,大汉只顾高兴,上来就打,哪成想这招里有诈,刚一哈腰,被高双清一脚正踢到小肚子上,往后倒退了好几步,从台上掉了下去,高双清使了个鲤鱼打挺,从地上一跃而起,又赢了一阵。台下就是一阵大乱,有的叫好,有的为那位大汉遗憾。
在这么大规模的擂台上连胜三阵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咱们说得很简单,其实,已经打了两个时辰了,人的体力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擂官宣布休息,高双清擦了把汗,下擂台休息去了,过了一顿饭功夫,云牌一响,休息好的高双清气宇轩昂是走上擂台,准备下一场鏖战。台下的老百姓一阵热烈的掌声,“好,够英雄,有勇有谋……哗”
此时,一个手里拿着玉笛的小童子来到台上,众人一看,这孩子长得这个漂亮,就像画上的仙鹤童子,这孩子一不通名,二不报姓,上来就伸手,高双清只得奉陪,本以为连胜三阵,自己这两下子不含糊,更何况是个孩子,可依真伸上手,他可傻眼了,小童子伸胳膊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