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第四卷 命运的关键 >

第20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第四卷 命运的关键-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无需为增援爪哇而努力,以免削弱缅甸或澳大利亚的防御。 
  摆在当前的主要问题是澳大利亚军的目的地在哪里好。 
  如果形势还好,有可能在岛上驻扎军队,并能在有利条件下迎击日军,那么,我将毫不犹疑地主张采取冒险的行动,如同一年前我对希腊所采取的行动那样。当时我想,我们有争取到遏止德国人侵略的大好机会,不管结果如何,我依然认为冒险行动是适当的。在目前情况下,我必须提出:我认为,无论从战术和战略的观点看来,冒险行动都是不适当的。我也充分认识到所涉及的种种政治方面的因素。…… 
  关于此事,我作了这样的备忘录: 
  首相致伊斯梅将军,转参谋长委员会          1942年2月17日 
  我相信,要采取与韦维尔将军的主要意见相反的行动是不可能的。就个人来说,我同意他的意见。最好的办法似乎是: 
  (1)如果澳大利亚政府同意,便将澳大利亚这个先行师调到缅甸。 
  (2)其次,用原来留给第二澳大利亚师的船只,取道孟买,将第七十师运往缅甸。路过锡兰时,留下一个旅。 
  (3)一俟有运输工具可用,尽速将其余两个师运回澳大利亚。 
  (4)派W.S.第十七号运输船队载运增援的高射炮部队,来确保亭可马里,并派这支运输船队的剩余船只驶往仰光。 
  关于韦维尔将军打算如何使用爪哇现有的兵力,我不清楚。是要使他们同荷兰人一起抗战到底,以推迟沦陷的时间,还是另有企图,要把他们调往别处呢?在我看来,这倒比前面几个问题更值得争论一番。 
  我对罗斯福总统说: 
  1.韦维尔关于新加坡的沦陷和日本人在苏门答腊强行登陆所造成新形势的电报,谅你已看到了。我们今日将在国防委员会,明日将在太平洋作战委员会上讨论我们的处境问题,我们会将我们的建议通知你们。在苏门答腊和爪哇进行有效的抵抗,最好能有好的前景,否则,就会发生要不要把全部增援力量调到仰光和澳大利亚去的问题?看来澳大利亚政府颇想要求把他们的两个师调回澳大利亚去。我不能长久加以拒绝。目前在巴勒斯坦的第三师大概也要相继撤回。在我看来,目前最重要的地方是仰光,唯有它能保证同中国的联系。你也知道,韦维尔已经正确地把预定在本月20日到达那里的英国装甲旅调开了。明天,三军参谋长将通过军事途径把我们讨论的结果告诉你。 
  2.利比亚的一场战役已迫在眉睫,隆美尔大概会采取攻势。我们希望我们能取得好的战果。昨日初步的空战打得很好。 
  韦维尔将军未曾料到,对我们最后根据地爪哇的进犯,竟会在2月底以前开始;按他现有的力量和可能得到的补充来说,没有什么胜利的希望。因此他建议将在途中的澳大利亚部队全部调往缅甸。18日,紧挨爪哇东边的美丽的巴厘岛沦陷了;过了几天,我们所剩下的唯一的与澳大利亚进行空中联系的基地帝汶岛也被占领了。这时候,海军大将南云的那支以珍珠港事件闻名的快速航空母舰舰队,此时由四艘大航空母舰组成,并在战列舰和巡洋舰的支持之下,在帝汶海出现了;19日,又对达尔文港密集的船只进行了毁灭性的轰炸,造成大批伤亡。在这场为时短暂的战役后一段时间里,达尔文港已失去作为基地的价值。 
  我们现在都知道,日本发起对爪哇的进攻日期是2月28日。18日,由五十六艘运输舰以及一艘强大护航舰组成的西方战斗分队,离开了法属印度支那的金兰湾。19日,由四十一艘运输舰组成的东方战斗分队也驶离苏禄海的和乐岛,前往巴厘巴板,于23日到达。21日,我们的联合参谋部通知韦维尔将军:爪哇应由岛上已有的部队保卫到底,不另增派援军。他还接到命令,要他将司令部撤离爪哇。韦维尔回答说,他认为美、英、荷、澳司令部应该解散,而不是撤退。这一点得到了同意。 
※        ※         ※ 
  随着事态的充分发展,我看到结局已在眼前。 
  首相致韦维尔将军            1942年2月20日 
  1.保卫美、英、荷、澳战区的全盘计划,显然因敌军在各方面的迅速进展而受到了影响。业已决定,以现有的部队以及正在途中的若干部队为爪哇战斗到底,并将主要增援力量调往缅甸和印度。总统正打算由美国照顾澳大利亚的侧面,而由我们集中全部力量防守或收复缅甸和滇缅公路,当然这是指尽一切可能延长爪哇抗战以后的事情。他也认识到锡兰的极端重要性,因为它是我们海军卷土重来的唯一途径。 
  2.我推测,麦克阿瑟将军如果放弃了[科里几多尔],未必不会来照顾澳大利亚方面。你还没有告诉我,在不得不撤离爪哇时,你的总部将迁往何处。 
  3.我本人的意见是,由你重新担任印度总司令,让哈特利将军①回到他的北方司令部。从这个中心地点,你就能够使我方整个的对日战争活跃起来。 
  ①当韦维尔将军前往美、英、荷、澳司令部就任的时候,艾伦·哈特利爵士被任命为印度总司令。 
  2月21日,我接到韦维尔将军悲观的回答。 
  恐怕美、英、荷、澳战区的防御已经崩溃,爪哇的防御也不能维持很久。防御一向取决于空战。……现在投入的任何力量都不足以延长斗争;问题主要的是你宁愿挽救什么。 
  ……我看这个总部不再有什么作用了。…… 
  最后,谈谈关于自己的事。我像过去一样,你认为派我到哪里去最恰当,我就十二分愿意到哪里去作出最大的努力。 
  我在这里辜负了你和总统,换一个比较高明的人也许已取得了胜利……你如果认为我调回印度去能起最好的作用,我当然愿意从命。不过你最好还是先征求总督的意见,谈谈我的威信和影响经过这次失败是否仍能维持下去,因为,这两点在东方是极其重要的,再谈谈哈特利及其继任者在北方司令部有何困难。 
  我想到离开这些刚强英勇的荷兰人,就很难过。我真愿意留在北地,同他们一起奋战到底,如果你认为这样作会有所帮助的话。 
  致最好的祝愿。恐怕你正处在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不过,我知道你的勇气会出色地把它克服的。 
  就我的观感所及,我一向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对于军事指挥员不应该从效果方面,而应该从努力工作的质量方面加以判断。我没有对美、英、荷、澳战区抱过幻想,现在我只打算挽救缅甸和印度。我们郑重其事地而又恰当地请韦维尔承担这场暴风雨般的灾难,他能够以镇静而坚决的态度来勉为其难,这是我所钦佩的。有些人就会找一些理由来婉言谢绝,或者在接受一个棘手的、希望渺茫的任务以前,提出种种办不到的条件,因为,任务完不成,只会在公众面前败坏他们的名誉。韦维尔的行为符合陆军最优良的传统。因此,我回复说: 
  首相致韦维尔将军            1942年2月22日 
  当你不再指挥美、英、荷、澳战区时,应即前往印度。我们要求你重新担任总司令的职务,从这个主要基地上继续对日作战。 
  你也许需要一位副司令来分担你的日常工作。这个问题可以等你到达德里以后再解决。其他一切考虑都是次要的。 
  我希望你能了解,总统和华盛顿的联合参谋部,还有我和你在此地所有的朋友,对于你能不顾恶劣的形势和不利的条件,出色地指挥美、英、荷、澳战区的作战,作出了很高的评价。 
  韦维尔答复道: 
  我们暂定2月25日离开这里。对于你那封宽大厚道的来电,对你再度把印度军区交给我的那种信任,我实在感激之至。如果哈特利能留任副总司令,帮助最大。 
  25日,他又来电: 
  今晚,我将同皮尔斯一道前往科伦坡。从那里,我将按哈特利给我的复电,飞往仰光或德里。 
  韦维尔和皮尔斯乘飞机离开万隆。为最高统帅驾驶飞机的美国驾驶员对一位进入座舱的人说:“嘿,我只有这张铁路线地图,倒也没关系,听说我们要到一个名叫‘塞龙’①的地方,这在地图上已标明了。”他们飞了将近两千哩才到“塞龙”。韦维尔在空中有一番不寻常的经历。他所遇到的致命的危险事件不下六七起,但是,他没有受伤。人们认为他是飞机上的约拿②;但是,约拿总能生还,飞机也能平安归来。这一次飞机在空中起火,但是经过机上人员一番抢救,扑灭了火焰。而没有惊醒这位总司令。 
  ①“塞龙”(Saylon)系锡兰(Ceylon)之误读。锡兰现名斯里兰卡。——译者
  ②约拿(Jonah)的故事见《旧约·约拿书》。约拿通常用来比喻遭遇不幸死里逃生的人。——译者
  韦维尔在锡兰接到下面的电报。 
  首相致韦维尔将军            1942年2月26日 
  请考虑锡兰这个重要地方是否需要一位第一流的军人,来统率三军,兼管民政;波纳尔是否合适的人选。我们不希望再有第二个新加坡了。 
  波纳尔将军于3月6日担任了驻军司令。 
※        ※         ※ 
  我给那些留在爪哇同荷兰人一起奋战到底的人员发出了下面这样的电报: 
  首相致空军少将莫尔特比       1942年2月26日 
  我向你和留守爪哇的全体英军官兵致以最好的祝愿,希望你们在目前这场激战中获得胜利和荣誉。能争取一天的时间都是宝贵的,我知道你们将会尽人力之所及,来延长这场战斗。 
  荷兰海军上将赫尔弗里克现在担任了日渐减少的盟国海军部队的指挥官。这位刚强的荷兰人从不绝望,而是不惜任何代价,也不顾对方兵力的压倒优势,继续向敌人猛烈进攻。 
  他不愧为荷兰历史上著名的海员的继承人。为了应付对方在海面上出动大批运输船队进犯爪哇,他组织了两支主攻部队,东线的一支部队在苏腊巴亚(泗水),由杜尔曼海军上将指挥; 
  西线的一支部队在巴达维亚的海港丹戎不碌,由英国舰队组成。英国舰队由“霍巴特”号(澳大利亚)、“丹内”号、“龙”号等巡洋舰和“侦察”号、“坦尼多斯”号等驱逐舰组成,曾数次出去搜寻敌人;28日,奉令经巽他海峡撤到科伦坡,数日后即平安到达。由于丹戎不碌燃料缺乏,而且不断遭受空袭,这支西线主攻部队才在这个时候撤退了。如果它们加入了杜尔曼海军上将的东线主攻部队,也只会落得同样的下场。 
  与此同时,杜尔曼在26日下午六时半乘“德雷特尔”号从苏腊巴亚出发了。随行的有“埃克塞特”号(英国)、后炮失灵的“豪斯顿”号(美国)等重型巡洋舰;“爪哇”号(荷兰)、“珀斯”号(澳大利亚)等轻型巡洋舰;以及九艘驱逐舰,其中英国三艘、美国四艘,荷兰两艘。赫尔弗里克海军上将给杜尔曼的命令是:“你必须继续进攻,直到敌人崩溃为止。”这本来是一个正确的原则,而且日本进犯的运输船队又是一个可观的战利品;但是,在这一次的情况下,这个原则忽略了敌人的压倒优势、全部的制空权以及西部主攻部队已经调开的事实。杜尔曼海军上将又缺乏一套共同的电讯密码。 
  他的命令在下达以前,需由一位美国联络官在“德雷特尔”号舰桥上译出。他要求留在苏腊巴亚的几架战斗机前来保护的紧急呼吁,没有得到反应。26日夜,他搜寻敌人,但一无所获;清早,他回到苏腊巴亚,去给各驱逐舰添加燃料。刚一驶入港口,就接到了赫尔弗里克海军上将的紧急命令,要他去进攻在巴韦安岛以西发现的敌军。 
  杜尔曼于是又率领了他那些疲惫的部队驶出海去;一小时以后,在下午刚过四点钟的时候,仗打起来了。开始的时候,还算是势均力敌。远距离的炮战没有给任何一方带来损失,日本驱逐舰的一系列鱼雷进攻也同样没有得逞。经过半小时的战斗后,有一艘敌舰被击中起火,但是过了不久,“埃克塞特”号有一个锅炉房被击中;速度慢下来,它就掉头驶回港口。它后面的舰只也采取了同样的行动。大约在同一时间,荷兰的驱逐舰“科顿纳”号被鱼雷击沉了。杜尔曼海军上将于是向东南撤退,全面的战斗中止了,只剩下驱逐舰“伊列克特拉”号企图从日本的烟幕中发射鱼雷,但是遭到三艘日本驱逐舰截击,终于沉没了。 
  “埃克塞特”号被迫停了一段时间以后,终能以十五海里的速度行驶了,后来奉命在残余的荷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