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宋王朝:烽戎底定(第二部)-第1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用不着这么想!”刘采苹语调婉和。“皇上虔心事神并没有错,更不会冲撞哪路神仙。不论大臣们怎么样,大宋朝的万世基业不是越来越巩固了吗?凡事总得往好处想才是。”
不管刘采苹怎么劝,赵恒的情绪一直没扭过来,长叹一声,说道:
“看来大中祥符的祥瑞没有加于臣僚啊!朕打算改年号了!”
“好哇,如今是大中祥符九年,九为阳数之极,正是该改年号的时候。”刘采苹顺着赵恒说。“陛下想改成什么呢?”
赵恒仰头思索了一会儿,说道:“改叫天禧吧。昊天的天,新禧的禧,让昊天赐我百僚万姓多些福禧!”
刘采苹赞道:“这个年号吉祥!臣妾再说句笑话,天禧嘛,就是让神灵给皇上添些喜庆,也是个喜兆!”
“真是光阴似箭啊!”赵恒突然长叹了一声。
“皇上怎么发起慷慨来了?”刘采苹见赵恒一脸苦笑,问道。
赵恒说道:“朕这些年忙于国事,不知不觉忙白了头发!皇后知道朕今年多大岁数了?”
“今年是皇上的本命年,臣妾怎么能不记得?四十八岁,正是年富力强,皇上为何倒生了顾影自怜之心?”刘采苹试探着问。“皇上是不是想立太子了?”
赵恒顿时像吃了兴奋药,说道:“皇后真是朕的贴心人,凡有所想,必合朕心!受益如今虽未成人,可朕只有这么一个皇子,以后也再难有了,所以朕想把此事早些了却,也好让百官万民心里踏实!”
“皇上从小是个精细人,臣妾当然赞成!不过皇上既然想改元天禧,索性就把立太子的事移到明年再添喜,也好避开皇上的本命冲克!”
“也好!”赵恒并无异议。一提到受益,很自然又问起其母李静婵:“李才人的病情好些没有?”
刘采苹频频摇头,答道:“李才人的病情难以痊愈了。这阵子时常独立谵语,还时常大骂陛下无情无义,对她不再行幸,污言秽语,不堪入耳。此事陛下就不必再烦躁了,交给臣妾管束吧。”
“她本是个沉静寡言的斯文人,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赵恒既哀又怒。
“皇上有所不知,女人心性,越是沉静寡言,心事就越重;心事越重,就越容易做出格之事,说出格之语。倒不如有话就说的人,不至有所郁结。”刘采苹搬出一套人生感悟,劝赵恒不必再为李静婵挂心。接着又问道:“王丞相一病不起,皇上打算用谁接替正宰啊?”
“须得老成持重之人为朕弹压百官,否则又不知要朕费多少心!”赵恒徐徐说道。“寇准被朕闪了这么多年,心性也该磨圆了,朕正在考虑是否把他召回汴京。”
“陛下,万万不可!”刘采苹立即反对。“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寇准从刚中进士起就不买长官的账,从来都是目空一切,甚至不把皇上放在眼里。皇上切不可好了伤疤忘了疼,更不要相信什么性子磨圆磨方的说法!”
赵恒知道寇准得罪过刘采苹,没想到过了若干年,她还反对得如此坚决,有些茫然,问道:
“朕也没说一定要用寇准,可如今百官中有威望的还能有谁?”
“恕臣妾直言!”刘采苹急不可待地说道。“陛下回忆这些年,自从寇准出京后,大事小事,哪一件不是王钦若为陛下操持?朝廷十年无事,祥瑞四起,边境宁和,不都是王钦若的功劳吗?此人在百官中固然有些微词,但有一条道理皇上心里要明白:做事越多,落的埋怨就越多。皇上需要的是为朝廷做事的人,而不是像寇准那样没事挑事儿的人,皇上一定要三思而行!”
赵恒知道王钦若已取得了刘采苹的信任,所以那次在丁谓家饮酒,他曾暗示丁谓未必能轻易动得了王钦若。如今刘采苹变本加厉,居然想让王钦若接替王旦主持政务,这与自己的想法差得太远!王钦若是个很能干的人,但这几年,他也看出王钦若是个智术太过的人,换句话说,他是个能把自己弄得团团转,又找不出他什么毛病的人,赵恒早想过对他敬而远之了。如果按照刘采苹的意思提拔他当正相,谁能保证他以后不玩出些不利于己、不利于国的新手段?不过刘采苹说的也不无道理,这几年里,与其说王钦若是个参知政事,倒不如说他才是真正的宰臣,因为所有的大主意几乎都是他拿的,王旦顶名是个正相,实际上倒像是王钦若的副手!想到这里,他虽然有些不情愿,也不想与刘采苹争。再说王旦被抬回家里,周怀政来看他时,他还觉得有些力气,也能少许进食。到了傍晚,渐渐感到腿脚胳膊越来越乏力,五脏六腑也像各自移了位置,说不出来的一种痛苦,心嘭嘭地猛跳,似乎要跳出胸腔才舒服,头上不住地出虚汗,其子王素以湿巾擦拭,旋拭旋出。他预感到生命快要终结了,于是强撑着一口气吩咐儿子: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五十五回 皇后渐干外朝政(6)
“素儿,速去把杨亿学士叫来,为父要他替我写一篇遗表!”
王素哽咽着答应了一声,不敢耽搁,急忙奔到杨亿府第,把杨亿接到家中。
“丞相!”杨亿进门,见王旦气息微弱,惊愕地说:“丞相身体一向结实,怎么跌了一跤就卧在床上了?”
王旦强露出一丝笑意,说道:“外强中干耳!”喘了口气,又问杨亿道:“本相与杨学士还算是朋友吗?”
“老丞相怎么能如此说话?杨亿草莽庸人,怎敢和丞相大人称论朋友!”杨亿谦让一句,又道:“承蒙丞相青睐,下官愧悚无地,不知丞相有何见教?”
王旦一边示意王素去取纸笔,一边和杨亿聊着:
“本相知道你和寇准交情甚厚。我死之后,寇大人还会重居相位,所以有几句话要与你说知。寇大人性情褊急,同僚期间,几乎没讲过本相一句好话,这一点你也有所耳闻。今上天为鉴,本相告诉你:至今日为止,本相从没说过寇大人一句坏话,日后寇大人回朝,你代我向他致意,就说我王旦奉劝他改改那副急脾气,免得总被小人抓住把柄。”
见王旦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杨亿连忙止住:
“丞相放心,下官牢记在心了。丞相先歇着吧!听下官叨叨几句。”
王旦咧咧嘴角,问道:“你要说什么?”
“丞相要劝寇大人不被小人抓住把柄,下官猜想丞相所说善于抓住别人把柄的小人是王钦若和丁谓,对吗?”
王旦没有做声,半晌,对王素说:“把笔交给杨学士!”
杨亿抓起笔伏在案上,不敢再看王旦。只听王旦用虚弱的声音说道:
“我只说几个意思,杨学士帮本相润色吧。第一是告诉陛下:王旦在政府十八年,从枢密副使直至宰相,未曾受人一文钱贿赂,也未曾为亲友谋过一官一职。我死之后,子侄不必受荫为官,让他们走科举之路。第二是希望陛下日亲庶政,任用贤士。人言未必可信,昊天未必可亲。凡事须有准的,便可直行。”说到这里,他特地嘱咐杨亿把后两句话原样保留给赵恒看。杨亿立即明白了:这两句话是暗藏机关的:人即丁,言即谓;所谓“人言未必可信”,是告诫赵恒不要轻信丁谓的话。“昊天”更隐讳一些,《尚书》里有一句“钦若昊天”,所以这句话是在告诫赵恒:王钦若不是可以亲近倚重的大臣。末一句显然是劝赵恒任用寇准,只要寇准说可行的事,便可以去做了。
杨亿借王旦府上两易其稿,看看天晚,与王旦洒泪告别。
王旦闭目休息了一会儿,初时脑子里还闪现着自己捧着那可笑至极的天书金匮登上泰山、走进河东后土庙的场景,慢慢地,什么画面也没有了,只剩下一片漆黑。他感到自己已经走进了另一个世界。没有感觉,没有痛苦,就这样走了!走啊,走啊,不知为什么,他突然又看见了前方的光亮,初时像是门隙间透出的阳光,只有一线,慢慢地扩大扩大,竟成了一片光明!脑际又出现了两张脸,一张是王钦若,一张是丁谓!他睁开眼睛时,已经是第二天的清晨了。他迫不及待地歪了歪头,见王素等三个儿子都守候在自己床前,心里好一阵欣慰。
“父亲,感觉好些了?”王素抢先问道。
王旦眨了一下眼,表示听见了。看来他今天情绪不错,神色也很安详,虽然声息较弱,毕竟又开口了:
“你们近前来,为父有话要说!”
三个儿子凑到王旦身边,王旦一一看过他们的脸,嘱托道:
“为父自知留日无多,有些后事,你们要按为父说的去办!”
三个儿子一齐哽咽点头。
“为父入仕以来,惟谨惟慎,兢兢业业,没做过泯灭良心的事,对得起天地祖宗。可惜当了宰相以后,后悔没有在天书降临这件事上劝谏皇上,致使王钦若、丁谓等人,又是封禅,又是祭后土,祭祠老君,还要建玉清昭应宫,一发而不可收。上天惩我,竟让为父死在这无谓的进谒大礼上,实在是为父罪有应得!身为宰相,迁就佞人,这罪过为父生前是无法赎回了,我死以后,你等务请僧人为我剃度为僧,敛以袈裟,为父到了阴间,还要苦行苦修,以赎罪愆!”
三个儿子听罢失声痛哭!王素抓住王旦的胳膊,断断续续地说道:
“父亲一生仁爱为本,不曾伤及一草一木,更不曾伤害一人,何必要出此言!”
“素儿,你还是不明白为父的心痛!”王旦吃力地说到这里,接不上气了,只得歇息。没等王旦再说,院里传来门吏的声音:
“老爷,皇上来了!”
“皇上?”王素等惊得一跃而起,急忙出了寝屋到外头迎驾。
赵恒阴沉着脸走到跪地的王素面前,说道:
“尔等平身,把朕送来的五千两银子收好!”
“不不!家父有嘱……”
“王丞相呢?”赵恒不等王素说完,急急问道。
王素起身,引领赵恒走进王旦的卧房。只见王旦张着口像要说什么,没来得及,便咽气了。
“呜呜呜呜!”寝内寝外哭成一片,不知过了多久,王素才颤抖着爬起来,轻轻将王旦的两唇抚好,悲泣着对赵恒说:“臣王素知道父亲要说什么。”
“丞相要说什么?”
。 想看书来
第五十五回 皇后渐干外朝政(7)
“他一定是听见陛下赏赐银子的话,嘱咐臣等切不可收!”
。 想看书来
第五十六回 王丞相堕入陷阱(1)
按照刘采苹的建议,天禧改元之后,赵恒便张罗着立受益为皇太子的事,这一次大臣们都没有异议,意见空前一致,赵恒十分高兴,所以还没到大礼之日,他又和刘采苹商量为受益封王爵和选师傅两件事。第一件事两人很快达成了一致:根据宗正卿和太常礼院的提议,受益当晋封大国之爵,前朝李煜那个南唐在诸国中最大,归宋之后,金陵府改名叫升州,所以受益被封为升王。至于选师傅,是历朝历代传下来的规矩,只要立太子,就要在满朝高官中寻找德行学问俱佳的老臣兼任太子太师和太子太傅,简称师傅。按赵恒的意思,想让还没复职的前参政王曾和翰林学士杨亿干这份差事,他认为这两个人都是既有人品又有学识的直臣,不料刘采苹却提出异议,她认为王钦若是新任宰相,太师之职非他莫属,至于太傅,她提议让一个赵恒从未入眼的人干,此人是谁呢?原来是前吴越国王钱俶的儿子、翰林学士、新提升的枢密副使钱惟演。
说起钱惟演,应该是天禧改元后满朝关注的最热门的人物了。此人在太宗朝一直默默无闻,钱俶死后,他也没有弄出什么声响,只因会写一手锦绣文章,所以一直干知制诰,后来升为翰林学士。别看他从来不出头露面,可心里十分有数,大概是由于出身吴越王世家的缘故,所以对朝廷、宫廷之间的关系看得清清楚楚。他一直想巴结刘采苹,总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可巧前几年刘采苹的哥哥刘美死了老婆,钱惟演抓住时机立即托人说媒,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刘美。这刘美就是早年那个银匠龚美,刘采苹进宫之后,赵恒赐他随刘采苹姓刘了。钱惟演明白,能巴结上刘美,就等于巴结上了刘采苹。就因为这层关系,钱惟演得到了许多,也失去了许多,主要是失了人心。比如早年他和杨亿等学士都在王钦若手下编纂《册府元龟》,那时候钱、杨关系还很融洽,经常诗酒唱和,后来还把这些唱和诗编成一本诗集叫《西崑酬唱集》,在士大夫中间流传甚广,甚至成了不少后进之士学诗的楷模。后来钱惟演的眼睛总盯着权势人物,杨亿开始讨厌他了。前一阵子赵恒让杨亿草写丁谓升任参政的圣旨,杨亿托病不愿写,给周怀政出主意,这道圣旨最好让钱惟演写,因为他可以把这道圣旨写得花团锦簇,那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