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独尊-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倒是知晓一处,有一件可以锻造仙剑的天材地宝。”
无尘子看着秦川,眉间一抹笑意,“而且如能成功锻得,必是天下间一件横空出世的绝世神兵。只不过,便看你敢不敢去。”
“天材地宝?”
秦川疑问道。
“就在山下岳阳城中,盏茶时间便到。”
“那便走呗,有何不敢?!”
一声轻笑,秦川自也没有什么畏惧。前世自己早已纵横天下,虽然此生实力差了些,也没有什么可怕的,更何况身边还有一个无尘子,就更是来去逍遥了。而且,对这天材地宝,秦川当然感兴趣。
绝世神兵?
当初想的,不就正是这般么?
……
鹤鸣峰下,以西百里。
有一城池,谓之岳阳。此为中原之西最大的一座城池,且濒临西疆,乃是重要的隘口,也算有几分繁华。
此刻城中街道上,师徒二人并肩行着。
为了避免潜在城中的修真人士认出自己,秦川仍然易容伪装了一番,一件正统的道袍,也显几分清新飘逸。只不过,却是不知无尘子带自己到这繁华的城中来作甚,天材地宝,怎会落在俗世之中呢?
“师父,莫不是要到别家去抢?”
秦川忽而问道,有些不解。
“是。也不是。”
无尘子模棱两可地答了一声,仍然不与秦川多言。
行了半晌,二人来到城西一座府邸之前。抬头望去,只见府邸依山而建,颇显庄严,大门上悬一巨匾,标明了此处的主人。
“韩家?”
二人远远立在大门对面,秦川不由问了一声。
常州之地略显贫瘠,修真宗门算不得多,其中颇有名气的,便数这岳阳城的韩家。只不过,这韩家也鲜少与中原其他宗门来往,在中原也极少出现,对这个世家的了解,也并不多。
“不错。”
无尘子应道,“此峰后面,有一深潭,古已有之,谓之困龙滩。我说的那天材地宝,便是位于困龙滩中。”
“……师父,这是抢别人家的东西啊。”
秦川无语地道了一声,不由怀疑鹤鸣峰上的诸多奇材,是不是都是无尘子在中原四处搜刮来的……
“你的命,不也是我从金虚子手上抢来的么?”
无尘子白了秦川一眼,继续道,“此天材地宝,世间仅有,韩家不知来历,更没有能力掌控,你取与不取,自行决定。”
“那还是要了吧,别浪费了。”
秦川讪讪道了一句。
随即,灵识散出,在这韩家四周巡视了一圈。却探得此处空间之外,竟然有一层牢不可破的真元结界,只要有人闯入,是否有机关绞杀之阵尚不可知,但绝对会立即被发现出踪迹。
“师父,先把这结界破去吧。”
“我破不了。”
“不是吧,我还以为师父你神通广大,来去自如呢。”
秦川轻叹一声,似有几分失望,却也好像有着几分笑意。看来,自己的这个师尊无尘子,也并非站在修真巅峰之人。
“啐!此结界为韩家先祖设下,世间何人破得?”
无尘子啐了一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且不说道行如何,纵是把我此刻一身修为给你,我也有百种办法可以诛杀你,我比你活了这么些年,却是白活的么?人家古人设的坎,又岂是后人轻易能过的?”
“明白了。”
秦川点了点头,不再言语。
无尘子这般说法,也是对的。自己,不也是靠了前世多活那几年的经验与见识,才走到今时今日么。
“你与我一同借故进了韩家,取得东西后,再闯出来。”
道了一声,无尘子袖袍一甩,大步朝着韩家大门行去。秦川撇了撇嘴,似如一个仙长的道童一般,跟在师尊的背后。
别的不说,这绝世神兵,自己无论如何也要取。
韩家不同于中原别的世家,似乎与俗世也无几分牵连,独居一处,不与外人来往。倒像是一个同姓之人建立的宗门。
行至门前,便是一个门卫阻了过来。
“呔,你二人来我韩家作甚?”
“在下一游方道人,到贵门化些盘缠。”
无尘子单掌行了个道礼,看模样似乎也没少这般行事。见状秦川也是依样行了个礼,同时与无尘子一般,尽数隐藏了一身修为,却又稍稍露出一些,伪装作初识道法的模样。
“何处来?”门卫又问。
“通州。”
无尘子答道,却也并未说明何门何派。不过,想必提及通州修道者,任何人都能与伏羲门联系到一起,再不济,也是外门之人。
那门卫紧盯着秦川二人看了片刻,似乎印证了心中所想,便随意回了个礼,将二人迎到府中。若是伏羲门人,韩家也不敢得罪了。
不过,也没过多尊敬,只让二人在一间偏厅之内等候。
“师父,看样子你经常化缘啊。”
坐在堂中,秦川笑道一声。虽说游历的道人化缘也不算稀奇,可至少自己就从未这般做过,或许,是因幼年看烦了他人嘴脸。
“少废话!”
无尘子啐了一声,却是手印一结,化出了一个元神化身。
随即,秦川也是一般,心魔化身凝聚而出,本体便是与无尘子一起,消失在这处堂中,悄悄向着后山前去。待得韩家人送来善财,两道化身在众人眼中出了府邸,二人便是成功潜入了韩家。
进来不容易,可是取得神兵,出去就简单了。
两道瞬影,身法疾行,一路向着困龙滩的方向,疾行而去。那些个修为低微的守卫,自也是无法探出二人了。
韩家府邸位于岳阳城的边缘,依山而建,后方便是一片深山密林。越过一座山峰,乃有一处低谷,四面环山,谷中正是一片深潭。潭水虽然清澈,却是深不见底,映着天上洒下的阳光,几分幽谧。
一处长廊,连接着几处山亭。
突然,无尘子脚步急停,拉着秦川,在一块巨石身后,潜了下来。
“师父,怎么了?”
秦川稍有不解,出声问道。
不过不待无尘子回答,自己也是察觉了异样。此处已进深山,了无人烟,那前方的一座亭中,却正有二人相对而谈。一个锦衣肃袍,年若四旬的男子,气息沉稳,也有几分强盛,想必在韩家地位也是不凡。
而那另一人,却是衣着怪异,不似中原人士,其散出的气息,也与中原修真一界任何一种法门都截然不同。
西疆人!
心中一阵讶然,秦川有些疑惑。
西疆以圣巫教为宗,人人都是教众,而圣巫教想要入主中原,第一道阻碍便是这韩家。故此韩家与圣巫教一向势如水火,更是纷争不断。
可是,此番为何见得二人这般平和地交谈呢?
“那个西疆人,实力不凡。”
无尘子双眉微皱,用意念传音道。
秦川没有言语。那二人似乎也在用意念传音,他们在交谈什么,自己却是无法知晓了。没准,又是一场惊天的阴谋。
只不过,关自己什么事呢?
那两个人的见面的时间也不长,短短片刻,便同时消失在了亭间。随即秦川与无尘子探起身来,对视了一眼,倒也没有言语。
此刻,还是赶紧到困龙滩去。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如此重伤,你半月能够醒来,已算不凡了。”
无尘子叹了一声,依旧坐于崖边,清凉的山风徐徐吹来,十分惬意。
那时秦川躯体受创,血肉筋骨都是伤痕累累,若非根基稳固,恐怕那副肉身已是毁了。除此之外,精血元气所剩无几,经脉内俯也是残损过半。本来,都已经断定无法救回命来了。
谁知秦川意志坚强,竟是一直硬撑着,加上无尘子用尽毕生所学,方才转危为安,从那鬼门关上又走了回来。
真不知,如此是否也是天命。
“我料你定是那传闻中,暗黑门老怪物在数十年前种下心魔宿种的孩子,你若成魔,必是中原大患。我之所以收你为徒,也正是因为这般。你体内的心魔,若不能好好驾驭,我也会如金虚子那般杀你。”
无尘子说道,眸中闪过一抹肃色。
“你可明白?”
“呼……”
闻言,秦川长叹了一声,不知是何作想。慢慢地,又返回无尘子身旁坐了下来,望着茫茫天际,万里晴空。
心中,却是浮起几分落寞。
“弟子明白。”
淡淡应了一声,秦川盘起腿来,平息着方才有些波澜的心境。
自从回忆起京州破庙中,与上官瑶的那段往事之后,秦川也是想起了,曾经那一夜,给自己带来无穷痛苦的人,便是暗黑门的门主。
也就是,前世自己所称的“老家伙”。
这般细细想来,前世自己在落雁峰上偶遇老怪物,也并非偶然,而是其早有的预谋,只不过是激发出自己体内的心魔而已。
如此心计!
可是,这一次轮回重生,为何老家伙又不来了呢?
一阵迷惘,忽而传至秦川的心底。
似乎自从自己超脱轮回以来,这尘世之间的种种变化,都渐渐脱离了原本的轨道。仿佛因为自己的转变,一切,都在转变着。
就如原本应该是伏羲门核心人物的慕紫涵,今世也发生了这般截然相反的变故。而此刻本已重整旗鼓领导暗黑门复出的老怪物,更是不知所踪,从未出现于众人眼中,反而是一个圣子殿愈加的放肆猖狂。
这一切,还是在天道的掌控之中么?
这,也是天命么?
“任他天道如何,也改变不了我秦川的道心。”
心中浮起一抹决然,秦川也不再去想。
此刻,只待彻底疗好了伤,便起行前往西疆,寻到那魔婴花,解去诛仙令的封印。再重返中原来,重新,找到紫涵。
以后,天道如何,也与自己没有半分关系了。
……
鹤鸣峰清修的日子,过得颇快。
一转眼,已过五日。
这段时间内,无尘子施以无数灵丹妙药,本来秦川预计还要半月才能痊愈的伤势,短短五日,便已恢复如初。纵然自己前世见识不浅,但此番在这小小的山上小院之中,堪是扩了不少眼界。
那些灵丹药材,无一不是世间罕见之物,竟是让无尘子随意堆放在一件简陋的破屋之中。而后院更是种了不少奇花异草,放在中原任何一处,都是价值连城,甚至那九花玉露丹所需的九种奇花,秦川竟是寻出了六种。
不由更加怀疑,师父无尘子,究竟是何人物。
当然,秦川也非刨根问底之人,师父不说,他自然也不会问。
这世间,只需知道两种人便可。一种对自己好,而另一种,不对自己好。如此而已,何分三六九等。
“你可知,何谓修真?”
断崖之上,秦川与无尘子相对而坐,静气凝神。
今日伤势刚好痊愈,秦川便不想浪费一分时间,一番恳求,在无尘子的指导之下,再度开始了修行。
面对无尘子的提问,定了定心神。
“真者,真灵也。”
秦川答道,“修真之道,谓之‘返璞归真’。真乃本真,即道之本性。抱道守真,颐养真元,使之不为物欲所诱惑,不为杂念所困扰,使本性返复淳朴之态,与道相合,进而得道。此,为修真。”
修真之道,数千年前便已有之。
相传炎黄败蚩尤,便开创了上古盛世。其后世人敬仰上古大能者,通天彻地、无所不能,上可晓天威神灵,下可致延年益寿,故设庙筑坛祭之,香火不绝。有其人钻研修炼之道,欲效仿贤能,乃至求道之风盛行。
及至中古,有一人参日月周行之法,悟天地轮回之纲,终得其道。而后周游各地,讲学传经,将其之所悟传于世人。
最终,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形成了如今中原的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