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重生之大总统 >

第25章

重生之大总统-第25章

小说: 重生之大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看是亲爸爸回来了,赶紧请老爸上座,重新回宫当摄政王。

    大院君本来就是亲中国的,对大清朝忠心耿耿,李鸿章本来不想派人插手,但花房义质回国汇报后,日本马上派出海陆军一千四百人,气势汹汹赶往朝鲜,要帮闵妃讨回公道。

    朝鲜这时毕竟是中国的地盘,和东北又很近,不能任由日本人撒野,李鸿章便派淮军另一外虎将、驻守登州的吴长庆率精兵一千五百人,搭乘福建马尾造船厂造的三艘军舰和一艘运兵船,火速开往汉城。

    考虑到宋骁飞光绪元年和刘铭传去过朝鲜,痛扁过日本人,吴长庆又和袁世凯的生父袁保庆是八拜之交,李鸿章便奏报朝廷,任命宋骁飞为淮军帮办,襄助吴长庆入朝平叛。淮军帮办相当于一个四品官,宋骁飞一下子官升三级,开始展露锋芒。
第五章 进军汉城
    光绪六年初,宋骁飞带着秋伊,从水路到了烟台,又雇了一辆马车,从西门进登州城和吴长庆会合,一起去朝鲜。

    登州城在咸丰年间就开放为了通商口岸,中外商贩和客栈不少。春风拂过,一路上空气里充满一股湿润的鱼腥味。

    那天,宋骁飞在马车上闭着眼睛休息,脑子里却起了强烈的狂飙,他对朝鲜历史的了解,仅限于泡菜和几件印象不深的大事件,而且这次大院君政变的时间好像也因他和刘铭传上次去朝鲜而提前了,也就是说历史的车轮易辙了,未来是什么样子,有点难以预料了。

    宋骁飞在李鸿章幕府历练了四五年,已经长成一个成熟干练的青年,他努力让自己镇静下来。过了半个时辰,马车停在了登州的水师提督府官署,那是一栋德国人建造的红房子,门口也有石狮,中西合璧。

    当时已经是下午,宋骁飞进到客厅,里面已经坐了五六个人穿灰色长袍的人,其中一人身体硕长,浓眉大眼,右眉上方还有一颗小黑痣,胡须灰白,大约五十出头的年纪,他身后还站了一排精神奕奕的戎装将领,一律站得笔挺,红顶花翎,穿箭袖马褂,腰佩军刀,脚下黑色战靴。

    宋骁飞来之前就做过功课,知道此人就是刚荣升水师提督的吴长庆了,他也是李鸿章手下的一员虎将,字筱轩,足智多谋,好读书,爱人才,时称儒将,跟袁保庆交换过拜帖,便上前行礼,道:“慰亭拜见筱轩叔叔!”

    吴长庆和袁世凯多年没见了,此时见到宋骁飞,感觉有些不对劲,但又说不上来在哪,便说:“贤侄,七八年不见,你比从前瘦了,声音更粗犷了。”

    宋骁飞一听,吴长庆和袁世凯七八年没见乐,也就放心多了,拿出李鸿章的介绍信,递给吴长庆,道:“这些年,生父和叔父相继过世,而且袁家中落,不比从前,日子也需精打细算了,自然比以前瘦了。至于声音,我喉结都粗了一圈。以后还仰仗吴叔叔照顾。”

    吴长庆说,这个自然。他接过李鸿章的信,一看,大赞宋骁飞:“后生可畏,贤侄果然长大了,年轻有为呀,一下子就官居四品,你爹九泉之下,必定很宽慰。来,我给你介绍在场的兄弟。”

    这时,坐着的人便都站了起来,都是吴长庆的幕僚,他一一介绍,首先介绍了一位瘦高个秀才张謇,江苏南通人,二十七岁,幼时有神童之名,但就是考不中举人,宋骁飞对这位历史上著名的大实业家抱拳笑道:“我也是两次科举未中,你倒是和我同病相怜。”

    后面的一排都是中年的淮军营官,有前营管带、记名提督黄仕林,后营管带王得功等,宋骁飞朝他们行礼,两人假装没看见,无视他。他俩都是武官,从太平天国时期就跟着吴长庆出生入死,对宋骁飞这样的“空降干部”,尤其是幕僚出身的文职官员很轻视。

    吴长庆看出宋骁飞没有受到欢迎,但也不好训斥他们,便道:“仕林、得功,将门出虎子,慰亭以前就在朝鲜大败过日本人,你们不要小瞧他。此次入朝,我准备让他当中营管带,你们三人每人领一营五百人,谁英雄谁好汉,到时候战场上见分晓。”

    黄仕林大笑:“打败日本人的肯定是刘六麻子,瞧瞧眼前这位公子哥,油头粉面,细皮嫩肉,我敢拿我的头上顶戴打赌,他一听到枪炮声估计就吓尿了。”

    王得功也凑热闹,道:“我跟着黄大哥赌了。”

    在场的将士和幕僚除了张謇,都一脸嘲笑。初来咋到,当然不能被人看扁了,否则以后没脸混了,宋骁飞不动声色地道:“看来黄大人,王大人都很喜欢赌,咱们来点大的,也别赌头上顶戴了,有种就赌项上人头吧。”

    这话一出,连吴长庆都大吃一惊,这年轻人看似文弱书生,行事却果断刚毅,有勇气,对宋骁飞刮目相看。

    黄仕林被宋骁飞一激将,一拍胸脯:“赌就赌,谁怕谁呀,到时候就请吴大人裁定,看我们前中后营谁的功劳最大。”

    宋骁飞问王得功:“王大人呢?”

    王得功默不作声。

    二月初七,一切军需物资都准备妥当。早晨,在登州的港口,远山近水都陷入一片浓雾当中,“威远”号、“泰安”号、“镇东”号、“日新”号四艘待出发的军舰一字排开,汽笛长鸣,升火待发。

    宋骁飞在“日新”号炮舰上,这时吴长庆带着一人走了过来,“贤侄,看看是谁来了。”

    宋骁飞一看,竟然是丁汝昌,他从朝鲜回国后就被李鸿章调到北洋水师差用,他这次带了闵妃的特使金允植前来相助。老朋友相见,寒暄了一阵,三人便一起上了“日新”号炮舰,吴长庆和张謇等人上了“威远”号。

    军舰需要先到烟台港口去加煤,所以尽管当时狂风夹着大雨,四艘船还是按时出发了。去烟台的路上,宋骁飞跟金允植详细了解了朝鲜当时的内政,搞清了朝鲜有两大政治势力:“事大党”效忠宗主国中国,“开化党”亲近日本。

    在战场上,快一分钟就多一分胜算,日本又离汉城比较近,四艘船在烟台加完煤之后,加大火力,冒着黑烟,不舍昼夜地往汉江疾驶。

    过了五天四夜的狂奔,船到了汉江边,当时天已经黑透了,无边的天空下了大雨,汉江上风高浪急,军舰剧烈摇晃,士兵虽然披了雨衣,但是太薄,一个翻头大浪打来,人就像落汤鸡了,有的淮兵脚跟没站稳,船体一晃身子就滚到船舷,宋骁飞也是抓紧了船上的铁环,才没有被晃倒。

    吴长庆原本命令哪艘船先到江边就马上登陆,直奔景福宫,“威远”号、“泰安”号、“镇东”号先后到了,却没有登陆。吴长庆心里有一些疑虑,不知道日本人有没有先到汉城,万一日本人先到了,在岸上设下埋伏,清军就自投罗网了。

    黄仕林和王得功见吴大帅的船都没动静,也不愿去冒那险。宋骁飞朝他们俩人大喊:“登陆宜早不宜迟,一旦日本人到了,占领了景福宫,制服了大院君,就没我们什么事了。你们前营和后营要是不敢上去,我带中营的兄弟们先上了。”

    黄仕林摇摇头说:“你想逞英雄你就先登陆吧,我可不会拿兄弟们的性命开玩笑。”

    王得功也退缩,随声附和:“你要去送死,你就去吧。就算是头功,也要有命享才行呀。”

    宋骁飞心急如焚,等风浪小了一些,即刻命令士兵们跟他登陆。考虑到这次登陆风险确实比较大,吴长庆的意思,是让淮军自愿选择上不上岸。让宋骁飞尴尬的是,捻军平定后,淮军近十年靠着李鸿章这棵大树,粮饷充足,有点偏于安逸,血性已经和当年李鸿章创建时期不可同日而语,加上对宋骁飞这个“空降”管带没有信心,“日新”号约五百名淮军中,只有丁汝昌和二十多个兵表示可以跟着上岸瞧一瞧。

    正当宋骁飞拿出m1847式转轮手枪,准备带这二十几人下船时,张謇乘着小船过来解了他的围,张謇表示自己愿跟着宋骁飞前去攻打景福宫,金允植也要求一起去朝鲜王宫。

    张謇一个文弱书生都愿意去冒险,加上他是吴长庆身边的“红人”,“日新”号战舰上的淮军先后有两百余人,跟着中营管带宋骁飞迅速登陆,从汉城正南的崇礼门入城了。

    后来的事实证明,宋骁飞果断登陆是正确的,他们要是再晚一个时辰,日本的军队就到景福宫了。
第六章 智擒大院君
    大清国是朝鲜的宗主国,宋骁飞带着两百多名全副武装的淮军,从崇礼门入汉城,朝鲜守军听说他们是来打日本人的,没有阻拦。

    宋骁飞问守城的朝鲜军士,日军有没有进城,得到的答复是“没有”,而且城内的“乱兵”基本已被大院君给平定了,他绷紧的神经才放松了一些,马上派人回汉江通知吴长庆的部队登陆。

    朝鲜王宫的景福宫在汉城北部,依山而建,绵延的山脉像一卧倒的巨人,给不大的景福宫增添了气势。淮军开到离景福宫十里的山脚时,宋骁飞突然勒住了战马,命令部队原地驻扎。

    金允植问:“将军为何停止不前,难道怕大院君了?大清国要是不制止,他就会废掉高宗,立庶长子李载宪为朝鲜国王。”

    宋骁飞说:“我听闻大院君是忠于我大清国的,我们带着几百淮军入王宫,反而会引起他的怀疑。不如带少量人马,前去诱擒他。”

    张謇点点头,表示同意,他说:“我们此行的目的,主要是防止日本人干涉,去多了人的确容易弄巧成拙。”

    宋骁飞的想法,不仅是来阻止日本人的,他要下一般很大的棋,把朝鲜收入囊中,作为自己一枚举重若轻的棋子,虽然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冒极大的风险,但总要迈出第一步,他回头对淮军说:“我将带二十个兄弟,去见大院君,哪位兄弟不怕死的,出列!”

    张謇猜到了宋骁飞的意图,道:“事后我将奏明大帅论功,最少赏银五十两。”

    在清朝;士兵的地位连农民都不如,大多数士兵当兵都是生活所迫,老家一般都有老婆和孩子要养,五十两白银当时是一个普通淮兵数年的军饷,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一位背着洋枪的中等个头的淮军站了出来,道:“我去!”

    宋骁飞听他的口音,不像安徽人,便说:“报上名来,哪里人?”

    那淮军道:“陈昱!湖南人。”

    宋骁飞问:“家里可还有兄弟?”

    陈昱说:“我是长子,还有一个弟弟。”

    宋骁飞说:“好,出列!家里有兄弟姐妹者优先出列,其余人等,驻守营地,等我响枪的信号,你们就火速赶去景福宫北门。”

    在景福宫的勤政殿,须发银白的大院君李昰应和庶长子李载宪坐立不安。

    大院君头戴凉帽,身穿宽松的摄政王官服,眼角深深的皱纹显示他没睡好,日军和清军赶往汉城的消息他早得知了,日军肯定是帮闵妃的,他只能寻求宗主国中国的庇护。

    但清军来干什么,大院君心里没底,大清是朝鲜的宗主国,高宗李熙是得到大清国皇帝册封的,绝对不会允许他私自废掉。而且闵妃的儿子已经得到了光绪皇帝的承认,他们来也可能是帮闵妃的,那自己和李载宪的处境就危险了。不过好在他现在还没废掉高宗李熙,只要抛弃庶长子李载宪,他就能以平定哗变士兵的名义获得大清国的支持。

    大院君望着跟自己长得很像的李载宪,抛弃他心有不忍,想跟他商量一下对策,殿外的太监来报,清军管带宋骁飞已经带兵到景福宫外了。

    “他带来了多少兵马?”

    太监回答:“不足二十人。”

    大院君一听,人这么少,应该不是来攻打王宫的,那宋骁飞到底在搞什么鬼?

    太监呈送上一封信,说是宋骁飞递交的。

    这封信是宋骁飞口述,张謇书写的,字迹相当工整,文采飞扬,大意是说吴长庆已经带了三千淮军到了汉城,必定能摆平来寻事的日军,清朝现在视大院君为朝鲜之主,所以吴大帅先来汉城见大院君,而没有去忠州见闵妃,这次吴长庆让自己作为特使,先来拜见大院君。

    大院君看了信,大喜,为了表示自己对大清国的忠心,准备亲自出宫,按最隆重的礼节迎接大清特使。

    李载宪说:“父亲,人心隔肚皮,咱们还是先摸清吴长庆的底数比较好。”

    大院君点点头,你带二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