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军:皮旅全纪实-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蚰希谐そ煜眨恢Ч戮黄扑蔷圆靠赡艿模蚨被蛳虮保炕苹雌皆妥莺峤淮淼暮恿鳎巯抡腔泼酚昙荆珊邮遣靠上胂蟮摹D敲粗挥形ㄒ坏姆较颉妫胫髁Ρ车蓝郏炎繁蚨跚嶂髁Φ难沽Γ嬗械�4个军,还有反共老手顾敬之的地方武装。十几万大军,历时半年,打下了几十道铁箍,以区区数千之旅疲惫之孤军闯如此雄关,无疑是以卵击石。
“为了服从整体利益,掩护主力突围,即使要付出重大牺牲,夜在所不惜。”皮定军掷地有声地说。于是,方案确定了,向东突围。
但是如何突围呢?这确实石个难题,向东突围,以个阵地以个阵地硬攻,突围30里,还能剩下多少?题目摆到呢桌面上,但谁夜不敢去碰它。这几个人,都算得上是沙场老将了,经验可谓多矣,但如此棘手难题还是第一次遇到。真是一语重千斤呀!大家在屋里几乎坐了一天,然而,还是沉默。黄昏得颜色透过窗户纸钻进了屋里,西边传来了隆隆得炮声,这是主力已经开始强越平汉铁路了。这炮声提醒他们,主力越过铁路后,就该他们行动了。可此时,他们还没有想出保全自己得良策。
终于有人提出:
“集中火力,选择敌人两军得间隙强行突破,劈开一条血路,沿着大别山脊向东插。”这个方案一提出来,马上有人反对:
“这样一来,就马上暴露了我们的企图,我们很难脱身。”有人又说:
“向东南,直奔大别山腹地,这样走还可以避开伪商城县长顾敬之的土顽势力。”这条路,皮定均夜考虑过,他还派人去实地侦察过,但是地形复杂,必须强占高地,而且很难做到避实击虚,只能硬突,敌人十几万人马,怎么夜能把你堵住。又有人提出:
“多箭头突围,到指定地点集合。”
“这是取消主义。”皮定均严峻地说:
“可以化整为零,还能化零为整吗?这是逃命为主的无组织行动,是绝对不能采取的。”皮定均的严肃态度,使会议有点僵。整天没怎么说话的徐子荣说话了:
“来个回马枪:完成3天掩护任务后,我们全线出击,然后一收,在哪儿藏起来,等敌人出击,他追过去,我们再往东插。问题是一个旅,防守20多里宽的正面,怎么收?向前一个佯攻,这好办,可紧跟着哗地收下来,在敌人的眼皮底下,谈何容易?”
徐子荣的话把皮定均的思维照亮了。他立即想到了一个可以藏身的地方:刘家冲。但怎么把部队哗地收下来,他也觉得是个难题。
突围的方案有了,但实施起来的困难他心里十分明白。
这时,炮声更猛烈了,皮定均推开窗户,外面的雨点扑进来,打在他的身上,他知道,最艰难的时刻就要来了,一个注定要使他扬名,使他的部队扬威的时刻就要来了。
会开完了,皮定均回到住处,却怎么也睡不着。他躺在床上,还在不停地思索:主力已经开始强越平汉线了,他们的行动是否顺利?我们能不能完成掩护任务?我们的战抖步骤、行动计划经不经得起实践得考验?情况得发展会不会符合我们得预计?还有什么地方没有考虑周详?对于部队得阻击能力,他不太担心。有太行山的老骨干,有豫西的新鲜血液,有数十次的胜利和几次失败的锻炼与考验,有工事作依托,是能够抗得住敌人得进攻得。
他冥思苦想得是完成任务后,如何保存住这支优秀得部队、党得财富。从20多里正面上哗地一下把部队收下来,一时让敌人摸不着头脑,谈何容易?他不愿意这样再躺下去,想出去看看听听。皮定均披上油布走出大门。
门外,雨急一阵缓一阵,风横雨斜。风雨中还能隐隐听到西边传来得枪炮声。皮定均转完一圈,天已经大亮,突然,东方一团和二团所防守得阵地上空腾起成百上千个喷泉似的爆炸烟团,不用等传来声音,皮定均就知道东面的敌人开始炮火准备,大规模的进攻就要开始了。几秒钟后,响起了不断的滚雷般的响声,大地在颤抖。
从24日中原主力向西突围,到此时已经两天了。两天,东面的十几万敌人按兵不动。他们被这些日子皮定均向东突围的“示形”迷惑住了。他组织部队白天向东走,夜晚撤回来,派侦察兵去敌后侦察地形,向老百姓打听进入大别山的道路。经过这样的调查,老百姓自然会做义务宣传员。敌人派特务到包围圈里搞情报,正好把这些全都收集起来了。所有的征候,都印证了中原军区主力要向东突围。等到真的主力向西突围了,他们却不敢相信那是主力,怀疑那是佯动,于是仍然严阵以待。24日下午、整夜,25日一个昼夜,他们就这么观望过去,为皮定均争取到了兵不血刃的两天宝贵时间。现在,阻击3天任务的最后的一天一夜,要动真家伙了。
整个上午炮声隆隆,杀声震天。
皮定均采取了支撑点式的防御体系。每个支撑点都是一个山包,每个山包都自成一体,但相互之间又火力交叉,阻止着敌人的推进。皮定均在指挥所里注视着敌人的行动。望远镜里,敌人进攻的队形象潮水一样,一浪退下去,一浪又涌上来。他可不是那种在阵地上等着敌人来揍的人。
“出击!”他向担任阻击的一团和二团下令。部队冒雨扑下山,敌人向后退了一截。可是,但反击的部队一撤到山上,敌人又脚跟脚地粘上来,靠得很近,3次出击,3次都是这样。敌人下决心要抓住这支孤旅。
“敌人盯得这么紧,怎么才能把部队收回来呢?”皮定均在思索着,他身边得参谋长体察到了他的焦虑。一直到了中午,突然出现了转机。原来忽紧忽慢的阵雨骤然变成了狂风暴雨,电闪雷鸣,一片混沌,几米之外不见人影,整个世界成了一锅粥。
这正是上天给他的千载难逢的机会。
“出击!把敌人赶得远一点,撤下来,前面留一个营。”皮定均果断地下了命令,随后,他又对作战科长许德厚说:
“你马上去一团,让他们完成掩护任务后,立即去刘家冲。记住,要在两点钟感到。”这是他第一次透露他德隐蔽点。不久,隐隐响起了冲锋号声、机枪声、步枪声。枪声减弱后,半个钟头德样子便沉寂了,只有风雨在狂虐地呼啸。一个旅,防守20多里,只用了半个钟头,就收起来了。皮旅的几千人马,悄然无声地撤下阵地,与风雨融成一体。皮定均在战争史上留下了一个杰作。
26日晚,皮旅冒着狂风暴雨出发了。当那雷电闪烁时,战士们惊奇地发现,排头兵就是他们的旅长皮定均。向西,顺着大路,几路纵队急行军。战士们睁不开眼,雨顺着脸往下流,拉开半步就要掉队,几千人手拉着手,拧成一股绳。前面出现一坐森林。皮定均一步跨了进去,战士们紧紧跟着,毫不理会地上的树桩绊人,一股作气走出了森林。到了尽头,又是大公路。铁流冲上了公路。除了几个旅的领导和团的主官,没有人知道将要去何方。西行20里,皮定均突然向南拐了个直角,抛开了大公路,被踩得稀烂得路面转眼间就被暴雨砸平,没有留下半点痕迹。
前面是一片泽国——稻田。一块块稻田全是水,比起森林来,田埂更难走。队伍里不断有人掉进水里,发出下饺子得声音。整整折腾了两个小时,走出了六七里地。皮定均又来了一个直角拐弯,一头向东扎去。这支队伍踩烂了得田埂,又被暴雨打成了原来得样子。战士们被皮定均搞糊涂了。一个弯一个弯地拐,这是要到哪里去?但他们没有一个人惶惶不安。7千人一个信念,皮定均是个长胜将军,跟着皮旅长,会走上一条通往胜利的路。
将近黎明时,皮定均收主了脚。一夜的强行军,少说也有80里,终于到了目的地。这是一个很小的村子,只有6户人家,它叫刘家冲。其实它就在白雀园的鼻子底下,转了一夜,差几里路就回到了原地。就在昨天下午,刘家冲还被敌人控制着,大概他们觉得这么一个小村庄,山也很低很小,又靠近两条大公路,这样一个兔子不拉屎的地方,绝对藏不了什么大部队,于是就在黄昏的时候撤离了。皮定均及时掌握了这个情报,并利用了敌人这个心里。
一轮朝阳,照着椅形山包,照着近在咫尺的东、南两条大公路。十几万人,几百门大炮,上千辆汽车,隆隆向西紧追,藏在树林里的7千战士都能感觉到地面在轻轻地颤动。倘若敌人的行军队伍有侧方搜索队,倘若敌人对沿途经过的那些大大小小的树林射击试探,倘若有那几个兵油子溜出队伍去抓鸡,倘若有奸细去告密――情况又会怎样?皮定均的胆量是超人的,因此,实在是不能责怪敌人的平庸,他的这一招实在是太出人意料了。
皮定均这个大魔术师把一支第五——七千人的大部队一下子变没了。不要说敌人不知道他藏在什么地方,就是跟他转了一夜的战士也是身在庐山不知庐山真面目。皮定均把部队安顿下来,他也休息了片刻,就对警卫员说:
“走,我们到各单位去看看。”这时候,大概是上午8点钟的样子,雨已经没有夜间那样猛了,雷也无声了,风也停了。皮定均背着手,迈着八字步,漫步经心地走在田埂上,似乎想舒展一下筋骨。他的部队正在吃干粮――炒豆,他们一手抓炒豆,一边用搪瓷碗舀一碗雨水。马不停蹄地跑了一夜,大家都饿了,吃得特别香。
“同志们辛苦了。”皮定均每到一地,都和战士们打着招呼,战士们也对他微笑着,回敬着。慢慢地,他走上了旁边只有30米高得山顶。旅部警卫连得一个战士在放哨,监视着潢麻公路的情况。皮定均问了问情况,从警卫员手里接过望远镜,对着公路观察。
“唉,敌人向白雀园走得怪有劲的。”哨兵说。
“再有劲,什么也捞不到。”皮定均的警卫员说。
“不,我们部队从白雀园路过时,丢了不少草鞋呢!”皮定均说着话,笑呢。警卫员和哨兵也被他的话逗笑呢。皮定均离开呢哨位,又到各团看了看,每到一处,他都给部队留下了悠然自得和从容不迫得气氛。尽管坦克的履带扎扎地震撼着大地,但这方圆不到百米的角落里却是天下太平。
28日凌晨,皮旅7千人马与阳光一起来到潢麻公路上,皮定均下令:
“跑步通过!”前面就是小界岭――河南、湖北交界的一座山峰,两省间的交通要道。他刚过了公路,便衣侦察小组就抓来了鸡个俘虏,侦察员说这是守小界岭的13师的情报小组。他们站在皮定均的面前只打哆嗦。皮定均连问了几遍你们的部队在哪,他们都没听见。好一会儿,他们稳住了神,才结结巴巴地回答:
“我们――我们不知道你们去哪了――上面叫我们去侦察――想――想步到你们还在这里―――”
“是啊,想步到还会在这里见面吧!小界岭还有多少人?”
一个俘虏不禁苦笑,指了指西北方向:
“都去追了!”皮定均不禁朗声大笑,这第一道封锁线,终于被他踩在了脚下。当皮定均踏上小界岭东南的风波山时,才听到潢麻公路上响起了枪声。
7月1日上午,皮旅已经深入到大别山的腹地――鄂豫皖边界。行至商城县的一个小村庄,面临着一座大山。皮定均拿出地图,仔细对照了一下,又问了向导,才知道这座山叫大牛山,是鄂豫皖三省的咽喉要地,山高1900米,又属于反共老手顾敬之的辖区。部队经过3天的急行军,人困马乏,面对这样一座大山,需要恢复一下体力。皮定均派处侦察连,去前面的两个山头担任警戒,然后命令部队靠近溪水边休息,择地作饭,等待后面的部队靠上来,吃完饭便向大牛山进发。皮定均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刚点上烟,抽了一口,前面枪声大作。皮定均站起来,看见通信员迎面跑来报告:
“敌人已经埋伏在东面的两个山头上,和侦察连打起来了。”
“好小子,真是冤家路窄!”皮定均忙跑上附近的小高地,作为临时指挥所位置,观察和研究情况。皮定均判断,敌人的战斗力不会很强,看见一个连就急忙开火,说明他们也很害怕。现在必须立即抢官而过,否则,附近的敌人闻讯赶来,部队处窄山洼里,又被消灭的危险。皮定均决定一团抢占前面的山头,掩护二团和三团通过。
王城汉团长接令后,带着战士向右翼山头飞奔而去,他们经过急行军,没有休息,没有吃饭,但枪声一响,他们就把一切都丢到脑后了。他们冲进森林,一个冲锋,就抢下了制高点。皮定均跟着爬上山,正赶上敌人反扑上来,只听见战士们齐声喊:
“一、二、三!”接着集群手榴弹就爆炸了。敌人争相逃命,有的滚落悬崖,有的挂在树上,狼狈之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