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仇敌忾:黄埔将帅浴血抗日记-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物简介
徐向前: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人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政治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之一。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徐向前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副师长。同年,率部挺进山西,深入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参与指挥粉碎日军“六路围攻”和粉碎日军“九路围攻”的战役。这些战斗的胜利,为晋冀豫抗日根据地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38年4月,徐向前奉命率由一二九师七六九团、一一五师六###团和八路军第五支队等部队组成的“路东纵队”,由辽县进军冀南地区,开展敌后平原游击战。1939年6月,徐向前奉命离开冀南到山东工作,徐向前任第一纵队司令员和山东军政委员会委员,领导山东军民坚持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同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激烈复杂的斗争,巩固和发展了山东抗日根据地。1941年10月,徐向前与叶剑英等发起成立延安黄埔同学会,并当选为理事。1942年5月,党中央决定统一晋西北和陕甘宁两个地区的军事指挥,在延安设立陕甘宁晋绥联防司令部,徐向前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1.创建平原根据地(1)
“在平原开展游击战,
就必须把广大人民造成‘人山’。”
1938年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趁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之机,从华北抽调大批兵力南下,准备攻占徐州,进窥武汉。我党坚持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使敌后游击战争进入到一个不仅向着山地,而且向着平原蓬勃发展的新时期。这时,党中央和毛泽东根据当时的形势,于4月21日对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下达了发展河北平原游击战争的指示:
(一)根据抗战以来的经验,在目前全国坚持抗战与正当深入群众工作两个条件之下,在河北、山东平原地区广泛地发展抗日游击战争,坚持平原地区的游击战,也是可能的。
(二)党与八路军部队在河北、山东平原地区应坚决采取尽量广泛发展游击战争的方针,尽量发动最广大的群众走上公开的武装斗争,秘密的抗日战争,只有在敌人统治的城市与铁道附近,才成为主要形式。
(三)根据上述的方针,应即在河北、山东划分若干游击分区,并在军区成立游击司令部,有计划的、有系统的去普遍发展游击战争,并广泛组织不脱离生产的自卫军。
根据这一战略方针,朱德、彭德怀命令第一二九师主力与第一一五师三四四旅一部,迅速由太行山区向冀南、豫北平原及铁路沿线实施战略展开,除向平原地区发展以外,还要大力加强根据地建设,有计划地在太行山上与敌人持久作战。
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4月下旬在辽县西河头召开会议,研究确定了具体的行动部署。会议决定全师主力以平汉铁路为分界线编为左右两路纵队,左纵队为“路东纵队”,以第七六九团和第一一五师第六###团及曾国华支队组成,由副师长徐向前指挥,向冀南挺进;右纵队为“路西纵队”,以第三八六旅主力组成,由旅长陈赓指挥,向邢台、沙河一带展开,配合“路东纵队”的作战行动。这一部署,以发展冀南平原游击战争为重点,由此直接威胁平汉、津浦两大铁路干线并有利于形成东接鲁西北,南进豫北的有利态势,因而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决策。
各部队迅速做好了开进准备。4月26日,徐向前就要率部出发了,刘伯承、邓小平到路口送行。
刘伯承握着徐向前的手,亲切地说:“我在响堂铺战斗时说过,我们一分手,你就会打胜仗。现在我们又分手了,我等着你们的捷报。”
“是部队打得好。”徐向前谦虚地说,他的话总是不多。
“你先走一步了。”邓小平对徐向前说,“我也很想到冀南打几仗,好吧,祝你们旗开得胜,我们一定能在冀南见面。”
“好,冀南见!”徐向前说罢,跃身上马,又回过头来,向送行的战友们挥了挥手:“同志们,冀南见!”
刘伯承望着徐向前渐渐消失的身影,说:“冀南情况复杂,又是大平原,打游击可比不了山地,向前同志的这副担子可不轻哪!”。 最好的txt下载网
1.创建平原根据地(2)
徐向前率“路东纵队”由辽县出发,翻越太行山,横穿平汉路,经4昼夜行军抵达南宫,与率先在冀南开辟工作的同志会合。
冀南平原地势坦荡,人口稠密,资源丰富,为河北的主要产粮、产棉区,包括邯郸,邢台、巨鹿、南宫等34个县市人口650多万,有着雄厚的战争资源。其实,对于冀南平原,深谋远虑的徐向前早有所图。徐向前曾向朱德、彭德怀和刘伯承提出过:“我们重要的是发动人民,使地方武装与敌对峙持久。现敌人不只很注意铁路(平汉路)西,路东亦然。”“我们在路西已可站住脚,目前应迅速将路东的基础建立起来。”
在徐向前的建议下,第一二九师选派第三八六旅副旅长陈再道率领步骑兵6个连队组成了东进纵队去冀南。在南宫地区消灭了一些土匪、伪军等反动势力,站住了脚跟,并且力量在不断扩大。
3月中旬,第一二九师政治部副主任宋任穷又率骑兵团、重机枪连和马玉堂的地方独立支队开赴冀南,进一步巩固和扩展了以南宫为中心的冀南抗日根据地。
徐向前初到冀南,了解到冀南的情况还是很复杂的。
自从国民党军队向南溃退以后,冀南的残兵败将和土匪游杂,乘机招兵买马,拉起了各色各样的队伍。他们大部分打着抗日的旗号,实则是各霸一方,鱼肉百姓。有的则暗中同日伪勾结,社会秩序极度混乱,群众苦不堪言。
一些土豪劣绅利用封建迷信,纷纷组织了会道门和民团。这些会道门千奇百怪,约计有120多种,其中活动最猖狂的有一贯道、和平会、六离会、大刀会、红枪会等。他们提出许多欺骗、麻痹群众的口号,笼络人心。也有的利用拜把子,认干妈等办法,打进我游击队进行破坏活动。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会道门一般都拥有一定数量的武装。
日本侵略者为了达到“以华制华”的目的,用各种办法收买土豪劣绅,成立了许多“治安维持会”。他们对土匪和会道门,通过各种渠道暗中操纵,挑拨其互相争斗,以坐收渔利。他们还用收编的办法,把土匪编成“皇协军”。在临清,日军头子高桥组织了“高桥剿匪皇协军”,它的头目之一——第二军军长崔培德,曾在西北军中当过师长,通过北平伪组织的关系,投靠了日军。国民党军高德林部500多人,投降日军后,被收编为特务旅;土匪王来贤部5000多人投靠日军后被编为第一旅;馆陶土匪王金嘉部2000余人被编为第二旅;威县、曲周的土匪3000余人,被编为第三旅,以威县为中心的日军清水部队,则把威县的民团编为伪清水警备第一旅,大约有2000余人。在文宗、南宫、宁晋、任县、南和、鸡泽、永年等县,也有这类武装。
还有一些以抗日为名的土匪,如赵云祥的民军二路,有近万人;郑家口的胡和道部有1000余人。这类武装,都是国民党二十九军残部吸收一些土匪而膨胀起来的。在赵县、枣强、钜鹿一带,还有地方武装“青年抗日义勇军团”约6000人。
1.创建平原根据地(3)
国民党军队南逃,国民党冀南地区的专署、县署也都跟着逃散了。于是,各县的政府机关,都被上述伪军、土匪及士绅所把持,变成了伪政权、土匪政权。
在徐向前到冀南之前的1月中旬,由三八六旅副旅长陈再道率领的东进纵队(由七六九团的四个步兵连、一个机枪连和一个骑兵连组成)已经在冀南建立了一个统一战线组织——“冀南抗日军政委员会”。
针对这种状况,徐向前坚定了“冀南根据地必须扩大”的决心。为此,他拟定了先在威县、临清、平乡交通线上打击敌人的作战计划。其理由是:
第一,主力新到冀南,须积极消灭可能消灭的敌人,这样可以树立与提高八路军的威信,尽快提高人民与政府的抗日决心和信心;
第二,部队多,活动地域小,如果不迅速扩大根据地,后勤供给将会发生困难;
第三,也是最为重要的,就是客观形势发展的要求。冀南的复杂社情、民情,都需要通过战斗加以整肃。打消敌人的嚣张气焰,让民众分清敌我,才能迅速扩展冀南抗日的声威。
思想认识统一之后,5月10日,部队开始行动,第一个目标是打威县。战术手段是“袭点打援”,即袭击威县,吸引并消灭临清、平乡、邢台的出援之敌。但是,此次战斗没有收到预想的结果。其原因在于:徐向前在制定作战计划时,反复强调此次战斗的主要之点不在攻城,而是在于打援,但在战斗实施过程中,打援部队未能完全贯彻作战计划。攻城战斗打响后,守城之敌自知力薄不支,当即派出信使出城去平乡求援。应该说,这正是徐向前实现“袭点打援”作战设计的重要一环。可是当敌人信使出城之后,却被担任打援的第七六九团给扣押了。此后又再没采取其他诱敌出援的办法,致使打援计划落空。这次战斗的结果尽管不理想,但也有积极的一面,就是驻在威县的日军清水所部遭此袭击之后,非常恐慌,5天之后即弃城西窜;临清日军高桥部队和伪军高德林部也十分震惊,他们都先后逃往邢台。威县不攻自破,不战而获。
徐向前参加革命战争十余年了,但多是转战山区,莲花山、大别山、大巴山、祁连山、太行山等都留下了他战斗的辉煌历程。对于山地作战的谋划,山地战法的研究,山地作战指挥,徐向前可说是纯熟自如。但到了平原开展游击战争,战场变了,冀南平原除了一座尧山之外,平沙无垠,林木稀疏,在这种环境中,一支弱小的军队,无山地作依托,无森林作隐蔽,要以游击的形式持久抗战,既无处可“游”,也无法可“击”。所以,能不能坚持下去,怎样坚持下去,部队心里没有底;怎样开展游击战争,适不适应开展游击战争,干部脑子里也没有法。可见,不首先解决这些问题,冀南的局面就难以打开,更谈不上巩固和发展。于是,徐向前考虑最多的、也是最紧迫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中央军委提出的在河北、山东平原地区发展游击战争的正确方针。围绕这个问题,他研究了冀南平原的地形特点,了解了民情状况,摸索了敌人活动规律,回顾了以往开展游击战争的经历,总结前一时期山地游击战争的斗争经验,依据山地游击战关键是依托山地的本质特征,最后明确提出了在平原建造“人山”的著名理论,并深刻揭示了“人山”理论的科学依据在于战争的伟力存在于人民之中的历史唯物史观。徐向前认为,开展河北游击战争,在中国的持久战与取得抗战胜利上,是有其伟大意义的。河北游击战争的展开,可以破坏日寇在平汉、津浦两大铁路干线的交通运输,使日寇的资源掠夺、物资补充、兵力转移,陷于阻塞甚至是瘫痪的状态,使日军前线部队难以得到及时的补给,由此消减其前线的战斗力,达到“歼其无生,制其有生”的目的;还可以使日军利用中国人打中国人的阴谋归于泡影;而且在扩大抗日的阵地、充实抗日的力量和供给抗日的资源上,对全国的抗战具有极大的意义和积极的作用。 徐向前对于一些人思想中存在的疑虑和提出的平原游击战争问题作出了耐心的解释:河北的地形,除西北面的一部分是山地外,其余都是宽广无垠的平原,如果单用战术上的眼光来看,游击队在平原上的活动,自然没有像山地那样多的地形上的便利,相反敌人的机械化兵种或骑兵倒有较便利的条件了。因此,有些人认为在平原地开展游击战争是不可能的,还有些人说游击队既无山地依托与隐蔽,自然地形上的帮助是很少的,而人的两条腿又哪能跑过敌人机动的汽车或坦克车呢?不错,在平原地上进行游击战争,上面这些困难,确实是存在着的,但这仅仅只是困难,不能因此作出平原地无法进行游击战争的结论,否则必然会否认华北广大平原地区的游击战争。徐向前认为,这种认识对于开展河北的持久抗战、扩大抗战的阵地,与充实抗战的人力、物力,是非常有害的。游击活动的依托,一面是地形上的便利条件,如山地森林等等;另一面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结合。但游击队要能巩固和发展,并进行机敏的灵活的动作,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