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奇兵 >

第11章

奇兵-第11章

小说: 奇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特务先是躲过了到北山顶设警戒哨的三个志愿军战士,然后又掏出小型简易发报机,把信号发了出去。

  他心里特别的恨呀,为什么只给我配备这么个破发报机,只能发简单的指示位置的信号,不能发具体的内容,要是手里有个高级点的发报机,我能把游击队的人数、地点、装备等情况都发出去,那样我不是要立一个天大的功劳吗?

  特务恨的直咬牙根。

  他仔细看了看四面的山势,生怕信号被山挡住发不出去,所以又反反复复发了很多次。

  正是特务的过份谨慎,使他送了命。

  游击队的两部电台先后发现了他。

  刚刚开到别动队的无线电测向车,一打开监测仪不久,马上收到了特务在重炮部队发出的指示信号,测向车立即报告给了麦克等人。

  麦克马上打电话找到马孟公路守备部队的指挥官,让他立即派附近的部队前去支援。

  指挥官马上通知了一支将要路过出事地点开往前线的美坦克部队,加快速度,前去增援。

  可惜的是,这支坦克部队并未马上追上去,而是在老远的地方就向出事地点开炮,把游击队给撵跑了了事。

  等麦克一行人坐着直升飞机感到重炮部队的葬身之地时,看到的只是一片狼籍,他们连游击队的毛都没看见。他们看见的只是公路两边一堆堆的大火还在燃烧,本来可以在前线成为一支重要威慑力量的重炮部队顷刻间就灰飞烟灭了。

  麦克团长大骂一通以后,无奈地返回了假仓里。

  快到十一点的时候,无线电测向车又收到了那个特务发来的信号,很快又侦察到游击队两部电台正在发报,测向车一边实施干扰,一边请求陆战1师的无线电测向车帮助,他们一起对游击队两部电台的位置进行了交叉测向和定位,结果和特务所指示的方位一致:东部山区的德岘里!

  麦克这回高兴了,终于抓到游击队的尾巴了!

  他指着地图上的德岘里对金哲洙和刘显堂说道:“先生们,这回该看我们的了!该使用我们的秘密武器了!”

  只见麦克走到通信兵面前,拿起一部报话机的送话筒:“命令!直升机部队立即起飞,目标,德岘里!”

  不一会,一阵强烈的马达轰鸣声响起,继而又向东而去。

  麦克放下送话器,又拿起旁边的一部电话:“187团吗?请你们在东部的德岘里实施空降,协助我们消灭游击队!”

  原来,这些就是麦克团长的秘密武器。

  50年代初,直升机还是新生事物,在当时的美国陆军其实并不十分重视直升机,使用得也非常少,最多就是往后运送运送伤员什么的,倒是美国海军极其看重直升机的战略地位和未来前景,所以他们成立了一个161直升机运输中队,使用的是12架塞考斯基公司生产的HRS…1型直升机,用于运输作战部队和相应的武器装备,虽然当时的直升机并未安装机关炮和机载机枪,但坐在舱门两侧的士兵完全可以用手中的武器向地面目标进行射击,而且还可以在任何地域实施机降,对敌方进行突然打击,从而使直升机具备了较强的打击能力和远程作战能力。

  幸亏美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并为重视直升机的作用,他们的直升机也没有发展到后来的越战时期的水平,不然的话,中朝军队的损失就变得更加巨大,战争也不会那么快就停止。

  试想,如果他们大规模发展直升机,并加强直升机的机载武器,然后再利用直升机把突击队送到我军后方,实行蛙跳作战,有目的的攻击我方的指挥部、交通枢纽以及医院、仓库等重要目标,在战争初期并没有什么防空武器的我军将遭受多么大的损失,后果是难以想像的。

  而作为麦克团长手中的第二张王牌——美第187空降团也不是等闲之辈。

  第187空降团隶属于美第101空降师,是美军空降部队中的王牌,参加过仁川登陆并成功的参与了切断人民军退路的战斗,正是风头正劲的时候,不过,第187空降团后来在上甘岭战役中被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打残,更有意思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后来成了中国的第一支空降军,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未来战争中的一支铁拳。

  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的麦克团长尽管是个比较傲慢的家伙,但是他却是十分愿意接受新生事物的,愿意在在战争中使用新式武器和装备来达到他的战役目的。

  现在他带着金哲洙和刘显堂也坐上了一架HRS…1直升机,随其他11架直升机一起,呼啸着向游击队的驻地扑去。

  正是为了消灭游击队,属于不同战斗序列的美海军陆战队第161直升机运输中队和美101空降师的第187空降团以及美骑兵第1师的别动队,都被麦克团长调来了,用于参加这次特殊的战斗,真是不惜血本。

  此时的游击队刚刚经过了两场战斗,再加上连续长途的山路行军,早已精疲力尽了,一到宿营地,很多战士倒头便睡,可惜没睡多久,便传来了枪声,大家又都迅速的爬了起来。

  茹支队长得到报告以后,马上意识到游击队的驻地已被敌人发现,必须尽快转移。刚把队伍集合好,天空中就传来了熟悉的P…51和F…80战斗机的声音,很快炸弹就在村里爆炸。

  茹支队长、龙副支队长、崔科长和玄部长分别组织游击队向南山转移。

  “队长!”从后面赶上来的刘强高喊着一路跑来。

  “队长!伤员和卫生员都牺牲了!”刘强哽咽的报告。

  “村里的老百姓也……。”刘强说不下去了。

  茹支队长心里一阵痛苦:这些无辜的老百姓啊,是我们给你们带来了灾难呀,哦,不,是美国鬼子给你们带来了灾难,这笔血债应该算在美国鬼子的头上,我们必须狠狠打击这些美帝国主义,让他们血债血偿!

  游击队正有组织的往南山上撤退,忽然天空中又传来一阵“咕咕咕”的机器声,不一会儿,一大群象蜻蜓似的飞机来到了德岘里上空。只见这些“大蜻蜓”围着德岘里盘旋了一圈以后,马上一齐冲着正在爬山的游击队开枪扫射。

  所有的游击队员甚至连支队几位领导都没见过这种可以在空中悬停的蜻蜓式飞机,不过,既然它们向游击队开枪,就不是什么好东西,就是我们的敌人,有人举起了手中的武器向直升机射击。

  进行了一轮野蛮轰炸的敌战斗机,在转了一圈以后,又飞回来了,开始了第二轮轰炸,这次的目标已经不是一片火海的村庄,而是正在上山的游击队。

  好在德岘里四面都是山,敌机为了避免撞上山不敢飞的太低,所以它们扔下来的炸弹不是很准确。

  尽管这样,游击队在两种飞机火力的打击下,不时的有人中弹倒地,龙副支队长也被一颗子弹击中左臂,刘强马上跳过去,给龙副支队长作了简易包扎,还好,伤势不是很重。

  突然,远处又传来了一片“嗡嗡嗡”的飞机声,一群大鸟般的大肚子飞机又飞临德岘里上空,很快,从飞机的肚子里跳出来一个个小伞,纷纷向着德岘里四周降落。

  紧接着,12架直升机也在南山背面实施了机降,120多名美军士兵集中在了南山背面的半山腰。

  “糟糕!我们被包围了!”茹支队长失声叫了起来。

  游击队到底如何应付三种敌机的攻击?如何突出敌人的重重包围?请看下一章。

  本文由铁血读书首发  

第十一章 阵地厮杀
12架HRS…1直升机在放下100多名士兵以后,迅速的飞走了。

  3架运输机在游击队的头顶投下了所有的伞兵,转了一圈以后也飞走了。

  剩下的战斗机更加疯狂的向游击队投弹和扫射。

  为了减少部队的损失,吸引敌人空中火力从而掩护战友们向南山顶部运动,四面山上的警戒哨开始主动的向敌战斗机开火。

  来自空中的威胁稍微减弱了一些。

  幸好宿营前游击队向四面山顶派出了四个3人一组的警戒哨,预先控制了四个制高点,否则要是让敌人的伞兵或直升机部队直接降落在四个山顶上,那游击队必将成为翁中之鳖。

  面对强敌,身经百战的茹夫一支队长很快恢复了平静,他叫来了通讯员刘强。

  “刘强,你去告诉六连指导员,让他向北、东、西三个山头各派出一个排,迅速与各个警戒哨汇合,注意消灭敌人的伞兵,掩护主力的两翼与后背。”

  “是!”刘强传达命令去了。

  不一会儿,三支小部队向着不同的山头奔去。

  “轻机枪,注意了!”茹支队长大喊起来。

  “给我集中火力打飞机,掩护部队上山!”

  轻机枪射手们很快找好了位置,枪口指向天空。

  其余的游击队员们在龙副支队长和崔科长的带领下继续往山上爬去。

  茹支队长举起刚才刘强递过来的三八步枪,寻找目标。

  一架P51野马式战斗机由北而南呼啸着俯冲下来,茹支队长一边喊:“注意提前量!”,一边扣动了手中的扳机。

  所有轻机枪一齐射向了这架倒霉的战斗机,只见这架战机像打摆子似的,全身剧烈的颤抖起来,屁股后面还拉出了一股浓烟。

  同样倒霉的驾驶员瞬间中了无数的子弹,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就永远失去了知觉,带着那股浓烟一头扎在南山后面的山谷里,一声沉闷的爆炸声宣告了这架飞机的消亡。

  其余的飞机见到自己同伴如此悲惨的命运,再也不敢低飞了,胡乱的把飞机上所有的炸弹扔了下来,有的正好掉在刚落地的伞兵中间,把自己的同盟军炸的人仰马翻。

  扔完了机上的炸弹,所有飞机陆续返航了。

  茹支队长看见飞机都飞走了,就把目光转向了那些还在往下降落的伞兵。

  记得出国前的一次培训会上,有一个军事学院的老师简单的向他们这些即将出国作战的团以上干部讲过如何打伞兵的知识:提前4个人体开枪。

  茹支队长重新端起步枪,找到一个正在下降的伞兵,半眯着左眼,瞄了一会,“叭勾儿”一枪打去,结果没有击中。

  可是被袭击的那个伞兵发现有人向他开枪以后,急得使劲的往下蹬他的双腿,好像这样就能逃避打击似的。

  茹支队长在心里重新认真地计算了一下提前量,再考虑到现在山中的风速和散兵下降的速度,很快又瞄准了刚才那个目标,“叭勾儿”,这声枪响在茹支队长的耳边显得异常清脆,正在使劲蹬腿的伞兵顿时不动了,戴着钢盔的脑袋立刻耷拉下来,整个身子就像一条面口袋一样,吊在降落伞的下端,继续往地面飘落。

  轻机枪射手们看见支队长打死了一个伞兵,也纷纷向空中的伞兵开火,这机枪打伞兵比起步枪来可是容易多了,一串子弹上去,伞兵十有###被击中,所有正在下降的伞兵成了一个个活动的靶子了。

  这时,从南山、北山、东山、西山上先后传来了密集的枪声,空中以及刚刚落在村里的伞兵顷刻之间被消灭殆尽,只有一批最早跳伞并降落在山外的伞兵才得以顺利着陆。

  茹支队长放下手中的三八步枪,冲大家喊道:“上山!”

  很快,茹支队长带领轻机枪射手们上了南山顶,龙副支队长和崔科长他们正在组织战士们向往上冲击的直升机部队(别动队)射击。

  茹支队长带领轻机枪射手们随即加入战团。

  玄部长也躲在一块大石头后面用手枪不时的向敌人射击。

  失去空中火力支援的敌别动队正在往山上冲锋,试图靠自己的力量拿下南山,突然间又受到山顶更多火力的打击,东西两个山头上的侧射火力也扫了过来,终于支持不住,退下山去。

  敌人的第一次冲锋被打退。

  茹支队长、龙副支队长、崔科长迅速组织大家抓紧时间构筑工事。

  茹支队长特意找来警卫排排长,告诉他注意保护好玄部长的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许玄部长参加战斗。

  大家拿出短把的工兵锹和短把的十字镐,开始构筑工事。

  早已入冬的朝鲜大地,土质非常坚硬,一米以上都是冻土,一锹或者一镐下去,只能挖出一个一厘米见方的小坑。

  当过工兵的机炮连连长在反斜面挖掘迫击炮阵地时,想出了利用小剂量炸药爆破的方法,这种炸药在地面上可以炸出一个一米大的圆坑,然后再利用工兵锹和十字镐由下往上进行整修,很快就形成了一个迫击炮阵地。

  这种方法很快得到推广,各种工事很快构筑成功,尽管浪费了一些炸药。

  山上在忙乎,山下也没闲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