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热血弟兄 >

第29章

热血弟兄-第29章

小说: 热血弟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三兄弟笑着一起进灶屋帮着母亲烧火做饭,孝勇去屋外的菜地摘了些菜回来。一家人小声地说着十年分别的思念和牵挂,三兄弟在血与火的战争中经历的种种危险,欢笑和泪水伴随着一家团圆的喜悦。吃完饭,天已经矇矇亮,曾孝长立即从屋后上了山赶往县城。母亲和孝勇赶紧抱了一床被子和一些稻草放进山洞铺好,让王小虎和邹家全睡觉,然后母子俩边在坪里边做事边注视着周围的动静。
  曾孝长从屋后的山上绕过国民党驻扎的黄茅岭村,翻过山才走上石板道。一路前行,只见大小集镇和村庄里都有难民在乞讨,他们脸上流露出的是痛苦、失望和迷茫,让人顿感心酸。快到县城时,曾孝长看到国军在一些小山岭上驻防,士兵们都懒洋洋坐在战壕前东一堆西一堆地打牌聊天。走进县城,往日繁华热闹的街道旁坐满了难民,一些善良的人们在施舍着粥水,但人多粥少,他们无奈地叫喊着:“今天没有了,明天再来吧。”店铺几乎都是关门大吉,妓院和赌场门口却照样热闹非凡,有钱人和国军官兵逍遥地出入。他来到杂货铺前,大门也是紧闭,看下怀表后见时间还早,便敲门喊道:“老板,开门,买东西。”
  秀兰打开门歉意地:“对不起,我们今天关门。本来不买东西,您要什么就快点。”
  曾孝长瞧着已长成漂亮大姑娘的妹妹,笑着走进店铺,里面的摆设一点没变。货柜上放着鞭炮,地上摆放着用稻草绳捆扎的碗筷、杯子等生活用品,只是货少了很多。他大步走过卧室来到后院,只见叔公和潘大江正忙着将一麻袋大米分开装进两个小袋子里,秀兰慌忙追进来叫道:“哎,你这人是怎么回事,买东西跑到我家后院干吗?”
  潘大江瞪着曾孝长,挥手吼道:“出去!”
  叔公盯着侄孙,热泪立即滚滚而出,扑上来一把搂住他,哭道:“孝长!”
  “叔公!”曾孝长拥抱着白发苍苍的叔公也是泪如雨下,秀兰和潘大江惊讶之后清醒过来,扑上来抱着他哭喊道:“哥哥!”“孝长!”
  曾孝长:“秀兰,快去把门关上。”
  秀兰赶紧出去关门,叔公抱着侄孙的脸哭笑道:“孝长,叔公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孩子,你、你怎么又回来了?你找到红军了吗?”
  曾孝长抹去泪笑道:“叔公,我当年就找到红军了。潘大哥,欢迎我回来吗?”
  潘大江像孩子股哭笑道:“孝长,我真没想到是你。”
  秀兰跑回来抱着哥哥哭泣道:“哥,你坏,进来也不叫我,害得我一下子都没认出你来?”
  “快,进屋再说。”曾孝长搀扶着叔公进灶屋坐下,“叔公、潘大哥、秀兰,我想你们呀。我这次回来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办,以后再说这些。潘大哥,你们今天为什么没开门做生意?”
  潘大江:“鬼子就要来了还做什么生意,我正准备和叔公、秀兰回天龙山。听说鬼子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国军又打不过鬼子。县城肯定守不住,我们再呆在城里会没命的。”
  叔公:“孝长,你是什么时候回来的,回家了吗?”

第十三章  秘密返乡(4)
曾孝长:“叔公,我昨天晚上到的家。潘大哥快说说城里和码头工人的情况。”
  潘大江愁苦地:“唉,说起来就心烦。鬼子今年2月占领了宝庆城,很多国军都撤退到了新化县城和周围的乡镇,大批难民也紧随而来。虽然县政府已经开仓卖粮,但大部分粮食都被官兵运走,难民也没钱买米,只能靠一些好心的财主和店家每天上午施舍些米糠粥过日,整个县城是乱糟糟的,天天都有饿死的难民。我好不容易抢购了四袋米,叔公和秀兰把两袋米熬成粥施舍给了难民,还有一袋米这几个月给你家送了一半,我们吃了一半,剩下的这袋米正准备今天背回去。最可恨的是国军,他们打着抵抗日寇、人人有责的旗号,要老百姓慰劳,闹得乡里鸡犬不宁,猪羊牛全部被牵走了。这几天又传出消息说宝庆城的鬼子马上就要来攻打新化县城,人们天天都在提心吊胆地过日子,城里人都准备到乡下的亲戚朋友家避难了。码头工人的生活,这几年来是一天比一天糟,资江上游和下游都被鬼子占领,来新化的货船愈来愈少,挣钱的机会也就没有了,很多码头工人只能回乡下靠租种地主的田土过日,住在城里的都不知道今后该怎么生活下去。由于外面的货进不来,所有的店铺几乎都是空的,价格也飞涨,粮食的价格更是番了五六倍,搞得人人都是在恐慌中度过每一天,不知这种日子要熬到什么时候?”
  “潘大哥,你今后有什么打算?”
  “这还用问,你回来了今后你去哪我就去哪,杂货铺反正已经没法开下去了,根本就没人来买东西。对了,我这里的钱本来就是你的,你回来肯定要用,我也就正好交给你,以后跟着你干什么都行。”
  “那些过去同我们一起除奸打土匪的码头工人,情况怎么样?”
  “老样子,那些事没人说出去,我们在一起时常提到你。”
  “他们知道我是红军吗?”
  “不知道,都说你是好汉,有人也怀疑地问过我你是不是红军,我让他们别乱猜。”
  “有没有人愿意出去干的?我的意思是今后不能再回家。”
  “我没问过,不过他们都说过要是红军回来了,他们宁可命都不要了也要跟着红军走,说这样窝窝囊囊地活着被官府欺负,不如跟着红军出去轰轰烈烈地干一场。”
  “这样就好,你马上去联系这些人。绝对要非常可靠一个一个人地问,但不要说是红军回来了,就说是鬼子马上要来新化,有人想拉起队伍同鬼子干一场。要是他们不怕死,你就让他们把家人赶紧安排去乡下躲一躲,然后带他们在城外20里的地方等我。你手上不是有银元嘛,愿意出来的每家留四块银元,记住了吗?”
  潘大江兴奋地:“记住了,我马上去找他们。”
  孝长看了下怀表:“叔公、秀兰,你们把钱和粮食全部准备好,等会同潘大哥一起出城,我先去办点事,我们在城外会合。”
  叔公:“孝长,外面很乱你要去哪?”
  潘大江:“我跟你去。”
  秀兰:“对!哥,让潘大哥跟着你。”
  曾孝长严厉地说:“去做我交代的事,这是纪律必须坚决执行。”他出来拉开后院的小门,冲跟在身后的三人点了下头,迅速沿着小巷子来到码头。过去热闹繁忙的码头如今已是冷冷清清,只有一些小贩在向上下码头的过往行人叫卖小吃和香烟,码头工人们三五成群地坐在石级上,根本无事可做。他沿着长长的江堤来到城北,走到宝塔下时不由得想起了九年前与小碧云的约定,便走到青石碑的后面一瞧,自己刻的小十字还在,旁边多了四个小勾,证明她回来了四次,看来小碧云还没忘记自己,就笑着蹲下身用石头刻了个小圆圈便起身好笑地摇了摇头。然后注视着宝塔前来往的行人,当他看到一位穿着白衣青裤的年轻女子走来时,他吃惊过后心激动得“咚咚”跳了起来,因为他一眼就认出是胡碧云。人长大了,相貌却没变多少,她怎么会在新化?同时听到几名经过她身边的学生礼貌地叫道:“胡老师好!”时,曾孝长一愣,她回来当了老师?心中顿时涌出一种想上前与她相见的冲动,但马上清醒地知道,自己是来同联络员接头的,不能同她见面,赶忙背过身走到一旁,装着看江面的风景,眼睛的余光却扫视着越来越近的胡小姐。本以为她只是从塔前经过,没想她也在塔前停住了,而且也走到石碑前看了一下背面,神情激动地蹲下摸了一下小圆圈,站起身四处张望,但很快又平静下来做了个深呼吸,看了下手表后,伸手在一棵树上摘了一根长着嫩叶的小树枝握在左手上,装着看宝塔的样子。曾孝长这下惊愣住了,不仅她的衣着和左手上的树枝都是接头的安全信号,而且正好是到了接头的时间,难道她就是与三兄弟单线联系的联络员?便也赶紧摘了一根青草握在右手上,转身微笑着迎上前:“胡小姐,您好!还认得我吗?”

第十三章  秘密返乡(5)
胡小姐瞧了一眼他右手上的青草,又盯着他看了好一阵才惊喜地说:“你、你是孝长哥!你也是来看风景的吗?”
  曾孝长扭身面对着江面,轻轻地说:“江上的风很大。”
  胡小姐的表情立即恢复了平静,也轻轻地说:“不,是岸上的风大。”
  “风从江上吹来,自然是江上的风大。”
  “不,风从江上走,却从岸上过。”
  “岸上的人喜欢风,江上的船却无风飘动。”
  “不,飘动船的是水,岸上的人当然喜欢风。”
  曾孝长开心地:“小碧云,我们又见面了。”
  胡小姐欢喜地牵着他的手沿着小道跑下江堤,来到江边的沙滩上,兴奋地:“孝长哥,我真没想到会是你。”
  “我也一样。”
  “这是我得到家里的通知后第三次来这里,你们终于到了,不然就糟了。”
  “是不是情况非常严重?”
  “是的,这一个月来鬼子发动了湘西会战,分兵多路企图攻占具有战略意义的芷江机场,切断国军和美国援华‘飞虎队’的军需供给线,打通进入西南地区的通道,然后攻占陪都重庆。国民党已调动大批国军在宝庆地区的雪峰山地带全线进行阻击,战斗打得很惨烈,鬼子和国军都把这次会战当作生死之战,蒋介石这回是真的坐不住了,命令国军不惜一切也要阻止鬼子进入芷江。今天早上家里人从宝庆传来消息,鬼子已做好攻占新化县城从侧面进攻芷江的计划,估计这两天就会到达新化。”
  “如果新化被敌人占领,我们今后怎么见面?家里有什么指示?”
  “根据鬼子就要来新化的情况,再加上宝庆地区到处都是国军,省委要求你们先保存后发展,等这次危机过去以后再行动。同时强调你们从老家来,是有着丰富战争经验的优秀军事干部,是一个独立的组织,不受地方组织领导,没有重要的情况也不需请示,由你们自行决定。我同你见面后也要立刻转移,寻找新的隐蔽点,我们之间的联系也要暂时中断。5月30号,我会在30里外的化溪镇码头等你,要是那里也被鬼子占领,地点就改在60里外偏僻的沙塘湾码头,联系方式一切照旧。所以,你从哪里来,也必须立刻回到哪里去。”
  “我懂了。有平江的消息吗?”
  “很不好,鬼子在的时候,国军不去打,现在我们的人去了,国民党却调集部队去围攻。司令员已经率领部队撤离了平江县城,他让省委转告你们,在目前鬼子和国军都在宝庆地区交战的情况下,暂时不要组织人员进山,免得遭到他们的双重攻击。此次鬼子进攻新化,你们也没有任何准备,不要盲目行动,同时强调一切事宜由你们自行处理。”
  “明白了。小碧云,你去省城后共回来过四次?”
  “孝长哥,我已经是大碧云了。我去省城后的第二年就回来过一次,我看到你留在石碑上的记号后还去杂货铺找过你,听秀兰姐说我去省城的第三天你就去了汉口。后来我又回来过两次,但没见到石碑上有圆圈就知道你没回来,也就没再去杂货铺找你。我是前年加入组织的,一直担任省委的电台报务员。今年过年前,省委通知我回新化工作,等待老家的来人。开始我很担心,从老家来的人对这里的情况不了解,如何能独立开展工作,没想到会是你,现在我放心了。孝长哥,我这次回来虽然又在石碑上刻了个勾,但根本就没想到会见到你,可你又是我在新化最亲的人,我的命是你救的,你的笑脸永远都无法从我心里抹去。没想到你也还记得我小时候的约定,刚才我看到石碑上的圆圈时好激动,但又怕看到你。如果不是你手上拿着接头的青草,我肯定会不认你。孝长哥,你到底是咋回事?”
  “碧云,哥哥当年就是红军,是受了重伤不得不留下来。”
  “我明白了,我走的那一年,你也回了老家。”
  “碧云,你爸爸妈妈好吗?”
  听到这,碧云禁不住趴在他怀中哭了:“孝长哥,我爸爸妈妈在去年鬼子轰炸省城时都去世了。”
  曾孝长搂抱着她安慰道:“碧云妹妹,我们会为死难的同胞报仇的。”
  碧云抬头盯着他:“孝长哥,我想你,如果你不是家里人,我只会把这份情感躲在心里,可命运又把我俩连在了一起。孝长哥,你、你喜欢我吗?” 。。

第十三章  秘密返乡(6)
曾孝长瞧着这位漂亮可爱而又大胆的姑娘,紧紧地搂抱着她,深情地说:“碧云妹妹,哥哥心里也想着你。如果不是你来同哥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