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怡雯] 星际旅行--新的一代 成功与回首 >

第1章

[怡雯] 星际旅行--新的一代 成功与回首-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99 第1期   … 科幻影视

怡雯


        公众热情催生《新的一代》

    本纪世70年代末电视连续剧《星际旅行》把美国公众的科幻热情全面推向高潮。制作商看准机会,于1987年推出了一个新的系列——《星际旅行——新的一代》(Star  Trek—The  Next  Generat…ion),果然也是一炮打响。

    《星际旅行》是由系列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它的基本故事背景是:公元23世纪,地球人类高度文明,实现了全球大同。人类与外星智能生命组成了星际联邦。“企业号”是星际联邦舰队中最耀眼的新星,在舰长柯尔克的杰出指挥下捷报频传。科幻作家根据这个框架写出了大量的故事,经过筛选和修改成了其电视剧的蓝本。

    1986年10月,派拉蒙电影公司执行总经理梅尔·哈里斯向全球郑重宣布:“若干年前,一个名叫吉恩·罗登贝利的天才把一个超越媒介的节目搬上了荧屏,现在我们又欣喜地得知他还要制作一个新的系列。这个系列将在影视界掀起什么样的旋风,我们正拭目以待。”被誉为“银河之鸟”的罗登贝利出任《星际旅行——新的一代》执行制片人。

    梅尔·哈里斯还说:“《星际旅行》的诞生是过去年代全球科幻影视界的一个转折点,它从纵向和横向拓展了科幻影视的视界。”

    《新一代》共拍了二十多集,在电视台的“星期日黄金时段”中连续播映,其售价达到每小时100万美元。参与拍摄《星际旅行》前系列剧的艾迪·米基斯和鲍伯·嘉斯特曼在《新的一代》制作筹备中被罗登贝利选为左右二臂。

    电视制作高手罗伯特·里温曾在《星际旅行》前系列片中大显身手,他以为拍片也应像盖房:万丈高楼平地起。但凡经典之作都是制片人求实、严谨加汗水的结晶,并无他术。里温是位善于思考的人,他说:“从前的制片经验告诉我们,要使影片的感染力历久不衰关键的一点就是故事要与众不同,思想性和艺术内涵要丰富深厚,还要加上以情动人。70年代的观众看《星际旅行》感到新鲜振奋,到现在我们仍然不感到它过时,因为它的魅力是无穷的,每看一遍就渗出来一点,你真的无法抗拒。《新的一代》既为表现‘新的一代’就应突出一个‘新’字,新的时代,新的人物,新的观念,新的风貌直至新的矛盾冲突以及新的解决方式。此外,拍摄时更要选择新的背景参数——我是说,我们现在选择的历史、社会和文化背景的起点只能比过去高。人的需求是不断变化和更新的,求新是人类追求和创造文明的一种动力。”

        他们带来了新变化

    科幻作家大卫·格尔罗德曾是《星际旅行》众多系列片的小说原创人之一,深受影迷爱戴。得知派拉蒙公司即将出品大手笔《新的一代》激动不已。

    “我听说这个消息,完全是一阵狂喜,立即就找到吉恩·罗登贝利的助手苏珊·萨克特并在她那里得到了证实。”大卫回顾这段细节时眼中闪动着兴奋的异彩,“我当即写了封短信给吉恩,信上说‘真心祝贺你!这消息太令人鼓舞了……’接着我便打电话给多萝西·方塔纳,她曾是前连续剧的编导人员,而且由于电视剧的全面走红名声大振。方塔纳一向信心十足,富于挑战。用她的话讲,《新的一代》是一个极有吸引力的机会。她打电话请吉恩·罗登贝利夫妇共进晚餐,席间洋洋洒洒倾吐了自己的想法。

    “我的直感告诉我哪些是他希望避开的东西,哪些是他真正希望突出表达的东西……吉恩诚邀我作为各路建议和意见的评论员。他的左右二将鲍伯·嘉斯特曼和艾迪·米基斯负责将所有收到的备忘条收集起来交我处理。”方塔纳对这一行干得得心应手。

    大卫·格尔罗德回忆说:“一天,吉恩·罗登贝利问我:‘你认为这部系列剧该如何做?’他没有直接对我说‘我们打算聘你’。其实,我事先就形成了很多想法,于是不假思索地讲了一遍:把故事的重点转移到大副身上,继续让舰长留在船上。这样故事就比从前更加丰满了——一个故事两台戏,船里有戏,船外同样也有戏。故事的接点落脚在前系列剧中柯尔克舰长所在的地方。”

    吉恩·罗登贝利召集大卫·格尔罗德、艾迪·米基斯、鲍伯·嘉斯特曼和多萝西·方塔纳把过去十年中美国上映过的科幻片全部看了一遍。不是娱乐,是任务。吉恩说:“寻找未来生活的感觉对日后把握拍摄尺度至关重要。艺术有时和感觉休戚相关。”

    “看科幻片,步入未来世界,就是与未来接触,也是给我们自己作拍摄前的充电和演练。”格尔罗德十年之后这样说,“每天看完片子后我们就聚到一块儿谈各自的感受,希望激发出创作灵感。嘉斯特曼认为,新的外星种族能够赋予《新的一代》不同于其它《星际旅行》系列片的特质。由此,摄制组对剧中人物重新作了调整,一方面使前片中的一些人物跟新片保持合乎逻辑的连贯,致使整套系列片宏观上形成整体划一的布局,另一方面又突出新片的独到之处。针对他的建议,《新的一代》中增设了机器人角色。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格尔罗德更加频繁地与罗登贝利会面,相互切磋。罗登贝利让格尔罗德粗略地写出新片的拍摄指南。指南涉及内容很广,包括人物、视觉效果等等。说粗也不粗,它甚至把诸如某个时间,某个地点,飞船驾驶台前有几个人,性别如何,在干什么,说什么之类的细节都写了进去。吉恩审查了指南,提出他想把机组人员中的一名设计为残疾人。大家把各种残疾的可能性排了一遍,最后确定他为盲人。格尔罗德在处理他的形象时只想让他戴上大镜片的眼镜,“但后来他们硬是让他戴上了一个类似环形空气过滤器的东西——说实话,我是不喜欢他变成这种模样的。为了解决他的视力问题,我们假定他可以通过配戴那个修复术装置复明。”吉恩·罗登贝利为那个主意拍手叫绝。考虑到种族问题,摄制组认为有必要在机组人员中选一位定为黑人,于是又把这个取名乔迪的盲人机组人员改为黑人角色。

        新一代造就新质感

    罗登贝利把新系列片的军事行动加以淡化,一改前系列片中那种充满你死我活的冷战情调。原来连续剧中涉及的战争场面做得十分热闹,主要是为了强调未来世界中高度发达的军事科技。按这种程式再一集集拍下去恐怕观众也很难发掘新意。到了拍《新的一代》,制片人自然就考虑到应当变换一种风格,把战争弱化到最大程度,重新返回到《星际旅行》最初几集展现出的“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似的人们对新的神奇世界的无限好奇和憧憬。

    鲍伯·嘉斯特曼在新系列片的片头上也大做文章。他说:“一部新片需有一个崭新的片名,此外还需一个观众熟悉而不同于片名的副片名……这样更能将观众的视线牢牢粘附在荧屏上。这个副片名就定为‘太阳系及其系外之旅’。影片制作跟产品制作不是一回事,又是一回事,需要不断创新尝试。尤其是当今影视制作技术已完全能够获得理想的特效——这是我们拍摄第一部《星际旅行》时做梦也未曾想过的。”

    谈到“企业号”机组人员中的机器人包装,格尔罗德胸有成竹:“他虽是个机器人,却应塑造得活灵活现、有血有肉,外形上要精悍独特。选用金色材质做皮肤,眼睛尤要做得精细,最好给他配戴一副特制隐形镜片,那种光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生动效果。”

    格尔罗德不愧是知名度很高的作家,思路往往会比他人走得更远。一天,他郑重其事地找到罗登贝利,说自己正和嘉斯特曼讨论增添一个船上人员。他在备忘录上写着:“企业号”的启蒙。

    “从某种程度上讲,宗教是拯救人类心灵的良药,牧师则是药剂师。‘企业号’可以看作社会的缩影,但我们并不真想增添一个船上牧师,因为人性并非只是通过特定的仪式得到体现。我们的确需要一个能够调整人们心理和情绪的人,把他称做‘大师’兴许比‘牧师’更合适。他的工作不是医治实实在在的创伤,因为医治创伤就意味着病痛和受伤;他的工作更不是教师,因为教化意味着那个时代的人们缺乏文明和修养。总之,这是一个介于许多职业之间的特殊角色,他使每一个船上的人都尽可能地把本职或本份做到最大限度的好。比如,做最好的舰长、最好的妻子和最好的孩子等等。”

    读了拍摄指南,方塔纳以敏锐的洞察力提出自己的看法:“我明显感到人物还远不够丰满,指南里几乎没有谈到人际间的关系,如友情、交情等等。支撑一个故事的最根本的东西就是人与人的关系,《星际旅行》当然也不例外。我明白,大家不希望总是在过去那些人物形成的圈子里绕,想要超越那种程式,可是只要有人,无论在哪里就会彼此发生联系。特别是‘企业号’这样一个空间很有限的地方人们的关系会表现得更紧密。不论以什么方式存在,人际间的关系是永远不可回避或者忽略的,缺了这一点影片就显得空洞、不真实。”

        走向成功

    到了1986年的年末,摄制组的筹备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人们望眼欲穿的等待似乎也快有个回报。方塔纳紧锣密鼓地为首映式写材料。但是就在这个时候事情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派拉蒙公司和罗登贝利个人之间发生了丑恶的权力之争。很大程度上是由罗登贝利自己造成的。在律师梅兹里西的怂恿下,罗登贝利大肆改写原定的剧情,甚至不考虑将会带来什么恶果。他投年轻人之所好,时不时穿插色情,令摄制组其他人员大失所望,觉得不可理喻。

    方塔纳评价他时曾这样说过:“吉恩·罗登贝利变成了典型的自我中心主义者,全不听我们的意见。我们实实在在希望把影片做得尽可能的漂亮,却处处遭到为难。博采众家之长历来是成就事业的保证,罗登贝利的独揽一切既破坏了摄制组的协作,更伤害了大家的感情。”

    制片人莱特举了一个很小的例子:“剧中有一个战争场面是讲‘企业号’遭到袭击,由于它正处于敌人的追击之中,我们在情节上作了慎重处理:向敌人警告性的射击,一面全速撤离。吉恩武断地否定了我们的构思:‘我说不能还击就不能!这是多么愚蠢的举动。’总之,他是金口玉言,而其他人的主意至多算银,甚至被看作废话。”

    有趣的是,格尔罗德对舰长毕加德和他的船上人员的关系与罗登贝利和他的编导人员的关系作了个比较。他说:“从毕加德身上就能看到罗登贝利的影子。毕加德掌握着一个漂浮的大宾馆,他就是老板,下面一大帮人供他支配。正如毕加德对他的人们所说的,船上没有民主,‘用不着投票选举’。吉恩塑造舰长时有个前提:舰长毕加德是个圣人先哲,他的一切言行绝对无误。这个前提正是罗登贝利对待他的编导人员的前提。”

    《新的一代》经过了无数坎坷终于迎来了成功的曙光。1987年派拉蒙公司决定由其前执行总经理里克·伯尔曼全面接手《新的一代》制作。从吉恩·罗登贝利到里克·伯尔曼,影视界目睹这一扭转乾坤的举措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新的一代》创意顾问特拉西·托米在回忆中写道:“《星际旅行》模式打开了创意的大门,我们因此获得了更多向影视界挑战的机会。机会不等于成功,成功则充满风险和坎坷。”

    十年过去了,《星际旅行》系列片中又诞生了数部新片:《两代英雄》、《深度空间9号》、《航行者》和《巴比伦5号》等。如今当人们重温《新的一代》系列片,沉浸在其经久不衰的魅力之中时已很少有人过问其逝去多年的拍摄历史,但当事者们却会说,他们在通向辉煌成就的路上洒下了数不尽的辛酸泪。六年前,《星际旅行》之父吉恩·罗登贝利永远地告别了这个世界。他不是完人,在宽容的人们的心里,他们永远怀念着“吉恩·罗登贝利”这个名字。

        《新的一代》故事脉络

    '美'大卫·赫尔    供稿

    人类殖民的足迹以星星为结点在天空中织出了一张巨大的网。地球人类与外星生命在“星际联邦”政府的统辖之下和睦相处。但有限的外太空拓展永远无法满足人们对深奥宇宙的好奇。“星际联邦”政府组成星际舰队进行远征,决心在外太空开垦更多的处女地,“企业号”以它的出色战绩成为星际舰队中最为杰出的一艘。

    第一艘“企业号”飞船造于2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