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再世种田之农家大亨 >

第45章

再世种田之农家大亨-第45章

小说: 再世种田之农家大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梁这会儿正泡在河里游泳,左眼皮突然毫无预兆地跳了三下。克生晾干了身上的水,坐在树底下无聊地翻着一本小说,只等他一块儿回去吃饭。少梁干脆也上了岸。

    两人还没踏进村长家的院子,就已经跟挨了雷劈似的吓成了木鸡。

    院子中间,刘长脸儿正大刀金马地坐在树底下,端着大粗碗在喝水。

    克生转身就想跑。

    “滚回来,看见你们了。”

    这话就跟定身符似的,克生立定不动了。

    “刘叔,这老远的您怎么来了。”少梁僵着脸,硬着头皮跟人打招呼,脸上挤出来的笑比哭还难看。

    “看着电报来的。”

    于是少梁的下一句话就卡在喉咙里,直把脸憋得跟块猪肝似的,也不吱声儿了。

    “你们在这边儿过得不错。”被称为“刘叔”的汉子把碗放下,又往村长那头看了一眼。

    村长立刻站起来,积极地向领导回话:

    “好着咧好着咧,一天三顿吃干饭,晚上还有一顿儿白面汤甩鸡蛋。不用他们下地干活,娃儿们上山下河的,欢实的很,还抓回来不少东西。对,弄回来过豪猪!”

    两人的脸色随着村长的话都难看了起来。

    刘叔神色不见有变化,村长的脸上阳光灿烂,可劲儿的强调:

    “娃儿们可没受罪,呆在这儿好着呢。”

    说着求证似的一回头,看见两个后生脸上丧气的神色,才觉出气氛不对来。赶紧打了两句哈哈,就把院子留给了这三人,自己个儿出门了。

    “看来真没受罪,一个个还都吃胖了不少。”

    刘叔说着从凳子上站了起来,站姿笔直,两人无端端就觉着自己矮下去了一半儿。

    “对家里的处理有意见?”

    克生跟少梁一起拼命摇头。

    “我看你们在这边儿快活得很,”刘叔在院子里踱了一个来回,教训道:

    “都忘了是送你们俩来这儿吃苦来了吧?”

    少梁顿时就气得头疼,他们俩怎么没吃苦,前几天他们俩还跟着满囤下地干活,累得生不如死。可就倒霉自己没跟着一块继续干下去,不然这会儿手上还能看见几个伤口。

    现在可好,手上的伤全长好了,连点儿辩解的余地都没有。

    说他吃胖了倒也不假,可这都是跟着满囤下田以后的事儿了,他要不多吃几碗儿饭,哪儿能下地干一天的活!

    结果现在多吃了两碗饭也成他的错了。

    这位刘叔当然也没错过少梁脸上忿忿的表情:

    “想必高家人可不乐意看见你们过得这么自在。”说到这里,刘叔提高了嗓门:

    “首长看了电报,也觉得忽略了对你们的关心。”

    “所以派我来给你们上上课,免得就这么扬着脸回去了,让高家再出手教训。”

    “电报的事,你哥回头会跟你好好算账,”刘叔一指少梁。

    “剩下的日子,你们俩个归我管,听明白了没?”

    “听明白了,教官。”

    “听明白了没?”

    “明白,长官!”

    “明白就好,把皮都给我绷紧了。”

    “三分钟时间,把行李收拾出来,院儿里集合!”

    “是!长官!”

    大中午的,三人顶着烈日从山上到山下来回跑了个五千米。克生和少梁灰头土脸地从村长家搬了出来,这会儿背上还背着自己的行李,一个个头发软塌塌地贴在脸上,身上结出了盐花儿。

    村长在树荫底下站着,被彻底搞晕乎了。这是哪门子的事儿?大中午的不让吃饭,在这儿跑什么步?

    柱子抱着一罐绿豆汤,也坐在绿底下,一脸不忍地看着这两人被晒成这般模样,只等这黑脸汉子喊个休息,给哥儿们俩儿送口喝的。

    满囤没有围观。

    他当然看见村里来了陌生人。

    一想到自己手里还拿了一份不知道这两人从哪里搞到的介绍信,他就觉得十分不踏实,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这陌生人一脸正气凛然的模样,克生他们两个在他手底跟两只乖乖听话的羔羊似的,眼神里除了自认倒霉的痛苦外,也看不见求救的暗示,想来他们跟这人是认识的。家务事不方便插手,满囤就把任务派给了柱子,自己回家了。

    五千米负重一跑下来,刘教官就放他俩去树底上休息了,两人跟即将脱水的鱼似的,立马就趴到了绿豆汤罐子边儿上。

    清凉的绿豆汤里还放着白糖,两个受罪的家伙就跟在水沙漠里遇到甘泉似的,一下子从灵魂到肉/体都得到了救赎。

    刘教头看着这俩小子跑到现在,也没见着装晕、偷跑、掉眼泪什么的,心里也是暗暗点头,看来这地方真能改造人,几天不见,这俩闯祸精长能耐了。

    村长这会儿就过来了,诚惶诚恐地在那边儿赔礼道歉,说家里已经杀了两只鸡,请首长到自家吃饭。

    刘教头很客气地推辞了:

    “张村长,叫我老刘吧,我这两个侄子都给家里惯坏了,到你这儿给你添麻烦了。”

    “不麻烦不麻烦。”村长连连摆手。

    “家里把他们送过来,就是想让他们学一学什么叫艰苦奋斗,学一学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革/命精神。”

    “所以就不让他们麻烦村长了。”

    “这几天我们就跟老乡们挤挤住,村长不用再做安排。”

    村长看着这汉子风尘仆仆地赶了老远的路,来了也不说歇歇脚,就这么在大太阳底下跟训练民兵似的操练两个懒后生,他从这后面看过去,看着刘干部全湿的后背,实实在在地纳了闷儿了。

    既然他们想来这儿吃苦,那就吃苦吧,张家口村儿别的没有,就穷地方多。村长也不用刻意安排,就拣着他们家不远的一户人家给老刘同志介绍了一下。

    这家老汉叫张瞎娃儿,两儿两女,闺女都出了门儿,只因为太穷,两个小子还打着光棍儿。前几年没了老伴儿,日子就越过越紧巴。

    老刘一点头,村长就往老汉儿家里拎去了三十斤玉米面,把三人安排了下去。

    全靠着那点儿绿豆汤顶着,克生跟少梁又捏着鼻子把刘老汉家里里外外打扫一遍,最终才能坐下来好好吃饭。

    刘老汉家里只剩这三个单身汉,家里脏的快成了猪圈。

    说实在的,两人被折腾到这份儿上,只要能把午饭补上就行了,也顾不上什么脏不脏了,但是刘黑脸坚持既然麻烦到了老乡,就必需先干活后吃饭,那他们也只能苦着脸从命了。

    有了前面那些经历,吃窝头什么的少梁也都有了经验了。张家虽说穷,但倒底是还有三个劳动力,他家的伙食其实还是不错的。

    饭是刘教官做的,老刘虽说做饭粗糙,但水平也比老乡们强。两人狼吞虎咽吃饱了饭,获得了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都一人抱了捆稻草,铺到地窑边儿的凉快地儿就呼呼大睡起来。

    老刘沿着村子大概走了一圈儿,觉出些古怪来。

    这个村子按理说是贫困里的贫困,但是大中午他训练那两小子的时候,可是见着了好位老乡骑着自行车从地里回来。

    村长对此吱吱唔唔,不肯吐露实情。

    他原本打算把这两家的少爷送到自己的队伍里好好磨炼磨炼,不过此时,他又打消了原来的计划。

    这村子里为什么会有这么些来路不明的自行车?

    带着军人的敏锐,他决定要查探个水落石出再离开。
第六十四章
    刘长脸顺着张家口村这么一转悠,就更肯定了自己的怀疑。

    整个村儿里看不见一栋像样的砖房。除去有几户人住的是摇摇欲坠的隔了代的老灰砖房子,其它人家住的清一色都是黄泥破土坯房。

    要说这个村儿有哪里不一样的话,只能说他们很注视养猪。他就随便转了几户,半数以上的老乡家里都用大青砖盖着新猪圈。

    只不过,这些猪圈规格很统一。

    各家院儿里的猪圈虽说方位各不相同,但基本都盖成了八平方左右的长条形,尽管多数人只养一头猪,但整个猪圈的大小可以轻松养下三头猪。食槽全都摆在左前栏,后栏处统一留着一尺宽半尺深的糞槽,里面用水泥抹的平平整整。

    刘长脸一连看了几家,就看出门道来了——这糞槽垒的可是有那么点讲究。

    糞槽底部往出口的方向带着30度的倾斜角,是条小斜坡。这可不同寻常。

    有些家里往糞槽底部铺了薄薄一层黄土,有些家是铺了稻草,还有一家铺的是青色色的松针。如果不仔细观察是看不出这其中的关窍的。

    刘长脸暗暗点头,他刚进部队那会儿也养过猪,所以能理解这里面的巧妙。

    打扫的时候,只要把猪糞推进糞槽里,借着这条斜斜的小糞槽,扒猪屎出来的时候相当方便。糞槽的开口都在猪圈外面,很多户老乡就在开口下面直接放着拾糞筐。

    这么看来,在打扫猪圈的整个过程中,人是不用进到猪圈里的。

    刘长脸就有心跟老乡们打听,结果才知道修出这种猪圈的还是个读书的学生,只不过倒底年轻,一门心思地想当个泥瓦匠。

    这个垒猪圈的未来泥瓦匠可是个好样的。刘长脸自己的部队里就养着几十头猪,但猪舍搭的可没这么有功夫。一边佩服着,他就顺手取了自己的工作笔记本儿,把猪圈的结构认真地画了下来。

    回头把部队的猪圈也照着这么搭出来,还能让伙头兵们省点打扫功夫。

    不过猪圈虽说很不错,可圈里的猪养的也就只能说是马马虎虎。肥头大耳能上三百斤的猪一概没有,每家的猪看着大都是百十斤左右,腰肢细瘦。养的不好的家,猪瘦得都快看见肋骨了。

    这就又让刘长脸觉得奇怪了。怎么这么好的猪圈,却不好好把猪都喂肥?

    他在村长家那会儿,村长所有表功的内容不外乎怎么让两个小兔崽子过得舒服,吃得舒坦,可从没跟他提过自己在村子里大力提倡养猪的事情。

    刘长脸就把这件事记在心里,打算回头找找村长问个清楚。

    就这么带着一头的雾水,走走停停的,刘教头就这么一路走上了村后头。

    村后头就是满囤家。

    一般人是不往这边儿来的,一来是个大上坡,二来谁也不愿意跟她们家沾亲带故的,这家人实在太穷。

    这些个时候,也就柱子跟喜宴过来的勤一些,除了这两人,其它人都不来。

    刘长脸走上坡如走平地,很快就到了王家大院这边儿。

    瞧着这家人,连个正经的围墙都没有,还是拿篱笆围的院墙。不用说,这肯定是村子里最贫困的一家了。

    所以他就没转身回去。

    他想上去问问,要是他们家需要什么帮助的话,趁他在的这几天,他也好帮忙解决解决。

    结果等他走近了些,却又看出些不同来。

    好家伙,这家人在门前种了这么些的菜!粗粗一看,这都快能养活他们一个连队的小子们了。这家人怎么处理这么些菜呢?

    刘长脸的脚步慢了下来。他几乎是带着一种欣赏的眼光在打量这片菜地。

    这家人相当勤奋。

    门口的菜畦里一共扎了六排的菜架子,每个菜架子足有十五米长。架子底下不见杂草,土是好土,疏松肥沃,里头隐隐埋着碎鸡蛋壳,看来施肥也全面。这会儿爬架的菜长得正是好,肥厚的叶片墨绿墨绿,都跟涂着一层油光似的。

    瓜秧上头结着三五成群的红番茄绿黄瓜长豆角和青葫芦,地上卧着挂了白霜的毛冬瓜。最边边儿上的空地还爬着一大扑楞的南瓜藤,热热闹闹地开着一层鲜灵灵的黄花花。就是一个南瓜也没结。

    刘长脸不由多看了几眼这南瓜藤。哦,他想起来了,这家人种的这片儿南瓜藤八成不是结南瓜用的。

    南瓜藤嫩的时候是可以吃的。他小的时候,家里就经常去地边儿上挖野菜,南藤算是比较可口的野菜了。趁着嫩的时候把南瓜头掐下来,拌上杂粮面,蒸成蒸菜又可口又好哄肚子。

    不过那些日子早已经过去,从他带兵起,就再也用不着挖野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