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时震 库尔特·冯内古特-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与人交谈方面,他比我更加滑稽幽默。大萧条期间,我常尾随着他,从他那儿学到的笑话同我从电影和收音机喜剧演员那儿学来的一样多。他觉得我也很精稽,对此我感到十分荣幸。后来我发现他有一个小小的文件夹,保存着他感兴趣的一些与我有关的档案。其中一件是我二十五岁那年写给亚历克斯叔叔的一封信。在那个时候,我已经有了妻子和一个孩子,但还没有发表过任何东西。我刚从芝加哥回到纽约的斯克内克塔迪,为通用电器公司当推广宣传员。
我能得到这份工作,一是因为伯尼与欧文·朗缪尔①和文森特·谢弗②合作进行了人工降雨实验,成了通用电器公司实验室里的红人。二是因为公司决定要有专门的新闻人员来负责公共关系事务。在伯尼的建议下,通用电器公司雇用了我,而在此之前,我是芝加哥城市新闻局的一名颓废的记者,同时又在芝加哥大学攻读人类学硕士。
我以为亚历克斯叔叔知道伯尼和我那时都在通用电器公司,而我负责的是公共关系。其实他一无所知!
亚历克斯叔叔看到刊载在《斯克内克塔迪报》上的一帧由报业辛迪加提供的伯尼的照片。他写信给这家报纸,说他为他的侄子“很感骄傲”,希望能够得到这样一张照片,并在信中附上一美元。报社的照片是从通用电器公司得来的。因此把请求转给了我的新上司。我的新上司顺理成章地又把信交到了我的手中。
我用蓝色的通用电器公司信笺给他写了如下的回复:
通用电气公司
纽约州斯克内克塔迪总部
纽约斯克内克塔迪五区河滨路一号
一九四七年十一月廿六日
亚历克斯·冯内古特先生
印第安纳州印第安纳波利斯四区
瓜兰泰大厦七○一室
亲爱的冯内古特先生:
《斯克内克塔迪报》的本市版编辑爱德华·塞马克先生将您十一月二十六日的信转至我处。
通用电器公司的伯纳德·冯内古特博士的照片是本部提供的。担是,我们的档章中已没有剩余照片,而底片在美国信息联合公司手中。此外,我们这里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像您所提出的这类鸡毛蒜皮的琐事。
我们确实有这个可怜家伙的一些其他照片,等我心情好的时候也许会寄给您。但不要催我。“很感骄傲”,多了不起!哈!冯内古特!哈!是这间办公室捧出了您的侄子,我们顷刻之间就可以毁了他——就像弄碎鸡蛋壳一样轻而易举。所以,如果一两个星期内没有收到照片,别急得乱吼乱叫。
还有,给通用电器公司一美元,就好像一场大风暴中放了一个屁。寄还给你。屁不要在一个地方放。
您忠实的
盖伊·福克斯
通甩电器公司新闻局
报刊新闻部
你看到了,我的签名用盖伊·福克斯①,那是个英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人物。
亚历克斯叔叔觉得受了侮辱,暴跳如雷。他把信拿到一个律师那儿,看看可以采取何种法律措施,迫使公司高层人员卑躬屈膝,向他道歉,并让写信的人丢饭碗。他打算写信给通用电器公司的总裁,让他知道他的一名雇员不懂得一美元的价值。
在他采取这些措施之前,有人告诉他盖伊·福克斯是个历史上的人物,也告诉他我在何处就职,而且那封信滑稽得令人啼笑皆非,肯定是我在开玩笑。他认为我把他当傻瓜耍,要狠狠处置我。这件事他从来没有原谅过我,尽管我的本意只是想让他笑得喘不过气来。
如果他真的把信送到了通用电器公司,要求精神赔偿,我肯定会被解雇。我不知道我本人和我的妻儿将如何生活。我也将无法得到写长篇小说《自动钢琴》、《猫的摇篮》以及其他几篇短篇小说的素材。
亚历克斯叔叔将盖伊·福克斯的信件交给了伯尼,伯尼在临死前又将它还给了我。不然的话,这封信早已永远丢失了。但现在公布于众。
时震!我又回到了一九四七年,刚刚来到通用电器公司工作,重播开始了。不管是好是坏,我们都不得不完全重复第一次做过的事情。
在最后的审判日上可作的辩解:情有可原,我们本来就没让人把我们生下来。
我是家中最小的一个。现在想卖弄一番已经没有观众了。
在阿尔巴尼圣彼得医院晚期病人病房,一个在伯尼一生最后十天才认识他的女人描述他死时的情形,说他面容“显贵”而“优雅”。多好的兄弟!
多好的语言。
《时震》作者:'美' 库尔特·冯内古特
(本书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Xinty665 免费制作
附:库尔特·冯内古特生平创作年谱
家族史
冯内古特家族起源于德国的蒙斯特,姓氏来自家族祖先曾拥有的一座称做“古特”(Gut)的豪宅,该宅院坐落在一条叫“法内”(Funne)的小河边上,因此Funne河边Gut大院的人家,人称FunneGut(法内古特),后改为Funnegut,改掉中间大写的G。到美国后,Funnegut英语听上去像“funnygut”(怪肠子),进而再改成发音近似的Vonnegut(冯内古特)。冯内古特家族十九世纪中期移民来到美国,在印第安纳州的印第安纳波利斯落户,开五金店。祖父伯纳德·冯内古特和祖母都喜爱文学和艺术,一八八四年生下长子库尔特·冯内古特,即小库尔特·冯内古特的父亲。他也喜欢艺术,以建筑师为业,并在一九一○年接过了其父的巨大家产。外公彼得·里埃伯参加过南北战争,负伤腿残后开酿酒厂发财。长女伊迪丝·里埃伯是小库尔特·冯内古特的母亲。外婆去世以后,外公再婚,继母虐待孩子,伊迪丝精神受创,这与她后来自杀有关。一九二一年美国通过禁酒法令。外公的酿酒厂倒闭破产。小库尔特·冯内古特的父母一九一三年结婚,两大家族联姻。冯内古特后来在自传体文集《棕榈树星期天》中写道:他父母的结婚庆典“在印第安纳波利斯市,也许是历史上最豪华的婚礼,以前没有,将来也许也不会再有”。母亲伊迪丝大学期间当过学生办的《科内尔每日太阳报》的编辑,也写过小说,但未发表。据冯内古特说,她的小说“极其出色”。
1922年
●小库尔特·冯内古特出生于印第安纳州的印第安纳波利斯市,起名随同父亲,加“小”以示区别,十二岁以前,家中邻里都称他为“K”,童年一直居住在北伊利诺街四三六五号。
1927年
●进入为富家子弟开设的私立帕克学校(ParkSchool)学习。
1929年
●纽约股市暴跌,引发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长达十年的经济大萧条。冯内古特在大萧条中度过了青少年时期。
1930年
●家庭收入受到大萧条的严重冲击,经济拮据,冯内古特从收费昂贵的巴克学校转学,进入第四十三公立学校。从此与普通人家的孩子一起读书。
●当建筑师的父亲变卖了豪宅,后来在威廉溪(William‘sCreek)买下地产,自己设计建造了不那么华丽的新居。
1936年
●进入肖利奇(Shortridge)高中。
●高中期间曾是《肖利奇每日之声报》的编辑。该报是当时全美国高中办的两份日报之一。
1930年
●高中毕业进入康奈尔大学(CornellUniversity),喜欢文科,但父亲强令他读化学专业,学业极糟。
1941年
●得肺炎离校。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十九岁的冯内古特应征入伍,进入训练营,成为陆军列兵,后送入卡内基技术学院和田纳西大学学习与军事有关的机械工程。
1944年
●年初赴欧洲参战。
●五月的母亲节从部队获准回家探亲,而正巧前一天夜里,即一九四四年五月十四日,母亲服用大量安眠药自杀。
●年底在波尔其战役中被德军俘虏,送至德累斯顿一个屠宰场地下冰库服苦役,直至二战结束。
1945年
●经历了同盟国对德累斯顿进行的以燃烧弹为主的大轰炸,因身在地下冰库而幸免于难,目睹了十三万五千平民葬身火海,“一个个像烤焦的面包”,对他震动极太。冯内古特称此举为“欧洲最大的屠杀”,在代表作《五号屠场》等小说中都描述了这场大灾难。
●战争结束后回美国进入芝加哥大学攻读人类学研究生。
形成在小说中和其他场合一直推崇的“大家庭”概念。
●与从小青梅竹马的女友简·考克斯(JaneCox)结婚。
1947年
●三个论文设想均遭否定后,离开芝加哥太学,未获得学位。
●离开芝加哥大学后,为纽约斯克内克塔迪的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当公关员。此间经历后来写入《自动钢琴》和《猫的摇篮》。
1950年
●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谷仓效应报告》(ReporttheBarnhouseEffect),发表于《科利尔)(Collier’s)杂志。从此开始至一九六三年,主要以短篇小说创作为主,共写下四十五篇,发表于《科利尔》、《星期六晚邮报》(TheSaturdayEveningPost)、《大都市》(Cosmopolitan)、《红书》(Redbook)和《女性时光杂志》(TheLady‘sHourJournal)等杂志。
1951年
●发表了几篇小说后,纽约的一家出版商与其签订长篇小说出版合同(后来的《自动钢琴》)。
●决定辞去通用电器公司的工作,开始当自由职业作家。
●离开斯克内克塔迪,搬至马萨诸塞州的科德角。
1952年
●第一部长篇小说《自动钢琴》(PlayerPiano)由德拉科特公司出版,从此德拉科特公司成为冯内古特的主要出版商。《自动钢琴》采用科幻小说的形式,讽刺现代化如何剥夺人性。后重新出版时,曾用书名《乌托邦14》(Utopia14)。
1958年
●姐夫因火车出轨身亡。几日后姐姐艾丽丝在医院病故。
冯内古特和妻子收养了他们的三个儿子。
1959年
●出版长篇小说《提坦的海妖》(TheSirensofTitan),依然采用科幻小说的模式,对人类历史进行仿讽。
1961年
●出版长篇小说《母亲夜》(MotherNight),描写一个搞谍报工作的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经历的人生危机。
1963年
●出版主要长篇小说《猫的摇篮》(Cat’sCradle),也用科幻小说的模式,但实际上是一部政治寓言,讽刺人类社会缺少同情与爱,人们依靠谎言麻醉自己。冯内古特曾对自己的长篇小说做过从A到D的评定,此书自评为“A+”。
这是冯内古特第一部被广泛认同、并受到批评界重视的小说。
●将早期短篇小说汇集成册,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猫舍里的金丝雀)(CanaryinCathouse)
1965年
●出版以科幻小说模式讽刺现代生活的长篇小说《上帝保佑你,罗斯瓦特先生)(GodBlessYou,Mr.Rosewater)。
●小说中开始出现基尔戈·特劳特(KilgoreTrout)这个重要人物。此人物是个抖幻小说家,出现于此后冯内古特的许多小说中,评说人生世事,荒唐中充满机智,像是作者本人的影子。
●去依阿华大学著名的作家班任教。
1966年
●不少旧作在该年重版。并开始更多地引起批评界的注意。
1967年
●荣获古根海姆奖。
●重返德累斯顿,构思以该市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五号屠场》。
1968年
●收集早期发表的短篇小说和散文,结集出版《欢迎到猴子屋)(WeletotheMonkeyHouse)。
1969年
●出版以二战轰炸德累斯顿为背景的代表作《五号屠场》(SlaughterhouseFive),自评为“A+”级,也被广泛认为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
1970年
●到哈佛大学教授文学创作。
●出版讽刺剧作《旺达·琼,祝你生日快乐》(HappyBirth—day,WandaJune),一九七○至一九七一年间在纽约的百老汇上演,后拍成电影。
1971年
●首次出现对冯内古特作品的长篇学术性研究,在托尼·坦纳(TonyTanner)和查尔斯·哈里斯(CharlesHarris)的文学专著中。各有专门讨话的一章。该年被认为是“真正冯内古特研究的开始”。
●最著名的冯内古特研究学者杰罗姆·克林科维兹(JeromeKlinkowitz)发表第一篇有关冯内古特的学术论文:《小库尔特·冯内古特和我们时代的罪恶)(KurtVonnegutJr.andtheCrimeofOurTime),此文后收入克林科维兹本人的研究冯内古特的重要著作《冯内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