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儿的田园生活 作者:千年书一桐(起点vip2013.04.12完结,种田)-第2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禄一听这个,摸了摸自己的头,想了会,说道:“考就考吧,那就考最后一回。”
曾瑞祥听了笑道:“小四来信了,给小三找了国子监的旁听,你也赶紧过去吧。”
“怎么也要等二媳妇生了再说,也没剩几天了。”沈氏说道。
子晴想,也许过一个多月,沈氏和曾瑞祥还真的要进京了,便说道:“娘,不如,咱把外婆接来住些日子,外婆也该想大家了。”
沈氏一拍自己的头,说道:“我怎么把这事忘了?这几天总想着要做什么事,就是想不起来,可见,年纪真的大了,记性也不行了。”
刘氏笑道:“别说娘这个岁数,我现在也总记不住事,东西放哪了,随后就忘了,想想永莲都十二了,没两年就该出阁了,我才觉得自己也有些老了。”
“胡说呢,在娘的面前,你还提了老了,你外婆听见了,只怕要拿着拐杖敲你了。”沈氏笑道。
提起何氏的拐杖,还是林康平从粤城特地买回来孝敬何氏的,说是从吕宋那边过来的,叫紫檀木,何氏宝贝得什么似的,成天不离手,夸林康平真孝顺。
沈氏说是去接何氏,傅氏听了说道:“娘,不如我回娘家一趟,就便把外婆带来。”
沈氏听了对刘氏说道:“永莲她娘,不如你也跟着回娘家看看,真要出门了,这当老人的,都惦记着自己的孩子呢。
刘氏听了笑道:“还是娘体贴我们做媳妇的,我正有这个意思呢。”
等刘氏几个走了,沈氏对子晴说道:“我也是打从媳妇过来的,哪有做爹娘的不惦着自己孩子?原来总说你阿婆是个例外,如今看来,也不是例外,只不过你爹不是她生的而已。你看你大姑和大爹,哪怕做的事情做得再过分,你阿婆也能照样对他们好,心里也还惦记着他们。”
“娘,说到这个,我爹真的这些日子不再做梦梦到我亲阿婆吗?”子晴对这个还真些好奇。
“嗯,还别说,自打有了这个佛堂,你爹睡觉安稳多了,说是再也没梦见你亲阿婆哭了。”
子晴觉得这应该是一种心里作用吧?可是,慧光大师那有怎么解释呢?还是真有一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不过,能让曾瑞祥从过去的阴影中走出来,所有的事情也算是值得的。
陈氏是在三月初二生了个儿子的,沈氏一边安排陈氏的月子,一边开始慢慢替陈氏收拾些不用的东西,曾瑞祥和沈氏还是决定了不走,毕竟曾瑞祥还是有秀才功名的,还有子福几个也都是有功名在身的,真要因为重孝时期出门被诟病了,也是不好解释的。比不得一般白丁,可以随意些。
不说沈氏收拾东西,刘氏几个也在做出门的准备,而且,这次一走,最少要两年后回来,不用的西全要打包收起。因为沈氏说了,今年过年,就不让他们来回奔波了,刚生了孩子,回来也住不了几天。
刘氏几个从水路走的,他们走后,家里陡然一下子空了好多,沈氏心里空落落的,只有她和曾瑞祥带着石婆子。何氏住了一个多月也回了安州。
书睿还是没有跟着他们进京,主要是子晴想着孩子跟在自己身边,也能学点东西,家里还有现成的先生教琴棋书画,还不到九周岁的孩子,子晴不想让他过早地背负太多东西。
这日,天气晴好,下了半个月的阴雨总算停了,子晴带着嫣然回了娘家,家里只有石婆子一人在,说曾瑞祥和沈氏去看水库边的山林了。
子晴听了有几分纳闷,好好的,两人一同出门去看山,山有什么看头?难不成是曾瑞祥想自己把书院盖起来?
子晴从石婆子这也问不出什么来,只得先回了家,沈氏是一个多时辰后,快到饭点才过来找子晴的。
“晴儿,你爹想问你,你庄里还有多少桃树苗,多少杏树苗,其他的树苗有哪些,有多少?”沈氏一见子晴就问道。
“娘,难不成爹还真想收拾那山?”
“有名字了,你爹说了,那山叫慧山,书院叫慧山书院。”
“娘,不是叫慧佑吗?怎么又改了慧山?”子晴问道,书院的牌匾子禄都写好了的。
“还不是你爹,想着这山没个名字,不如叫慧山,既叫了慧山,慧山书院这个名字更响亮文雅些。他说,横竖他自己在家也是没事可做的,不如,先把慧山的杂树清理了,换一批果树,留出书院的地方来,这不,才来问你有多少树苗?”
这个子晴还真不知道,有些日子没去庄里了,“娘,我回头让林安问问吧,我也不知道。”
谁知曾瑞祥是个急性子,见沈氏一会没回去,便找了来,说道:“不如我们也去你庄里看看,成天总听你哥说,你那个庄子如何如何,那次二毛出事那回也没顾上好好瞧瞧。”
“爹,先吃了饭吧,吃过饭,我陪你们过去。”子晴也有些想念康庄满山的杏花了,自打那年子喜说种杏树好,子晴便让人育苗,如今过去了四五年,去年第一次开花,还不太齐整呢,林康平拉了子晴去看,远远的望去,那也是一片云蒸霞蔚,比桃花要来得更娇艳些。子晴当时可是惊叹不已的,还真见识到了传说中的花雨。
只是,可惜,今年的花期已经过了,南边的春天来的早,天气暖和的时候,正月底二月初杏花就有花骨朵冒出来。今年林康平不在身边,子晴竟然辜负了这大好的春光。
饭后,子晴把嫣然交给了小绿小粉,自己换了身村姑打扮,带了书钰和书玮,跟着曾瑞祥和沈氏进了庄,正值春耕忙碌的时候,油菜刚收完,男人们在水田里犁田耙田的,女人在空地里翻晒油菜,还是林安眼尖,先看到了子晴一行,忙跑了过来。
曾瑞祥问了树苗的事情,桃树杏树桂花都还有些,子晴听了忽然想起来,说道:“爹,不如,你把书院的学堂分几个区,一个区种一样花,比如桃花,就叫桃斋,杏花叫杏斋,花不够了,还有竹子呢,竹斋也不错,横竖学生们也要分等级的,刚启蒙的,有基础的,要下场的,不同等级的学生进不同的斋。”
“主意不错,只是,这个名字再斟酌些。”曾瑞祥捋着自己的胡子说道。
第三百八十章、嫣然周岁
定好了树苗,子晴带曾瑞祥和沈氏在庄里四处随意地走走吸引曾瑞祥的是庄里齐整的两排房屋,门对门的,也算一条小街了,还有几个孩子们在玩耍。
“爹娘,这里早上的时候还有一个早市呢,都是庄里的出产,可以花钱买,也可以互换。”子晴说道。
穿过小街,子晴拐到房子的后面,后面就是那几座山,果然是小青杏挂满了枝头,站在小山顶上,俯瞰整个庄子,黄的是麦子,绿的是秧田,到处能看到有人忙碌的身影。
曾瑞祥看了笑道:“你这里说是世外桃源也不为过了。”
“爹,娘,那边山后面还有呢,就是一个大水库,有禾笋,有莲藕,只怕这会荷叶都出来了。”
“这庄子还真不小。慧山比这小多了,一共才八十多亩,不过,做个书院也够了。”曾瑞祥说道。
“还别说,要是像晴儿说的,把房子盖在树丛中,也不错,别的我没见过,现在那个学堂就不错,还有,晴儿家的桃林里那几间茅草房,看着也不错。”沈氏说道。
曾瑞祥听了笑着对沈氏说道:“连你也说好,想必是真好了。”
三人边说,边往外走去,因沈氏说,走了半日腿酸了,那半边是竹林和麦子,还有水库,她也懒得再去看了。
从康庄回来后,曾瑞祥每天去一趟慧山,回来后自己在书房涂涂写写的,差不多过了半个月曾瑞祥找来先把慧山的杂树清理了,也有些松树留下来,重新归置了地方。
这时,林康平也进门了,因为嫣然要满一周岁了。刚好,粤城的事情林康平也弄得七七八八了,剩下的事情,估计王财和阿土、阿水几个能应付过来,林康平便急急往回赶了。
林康平洗漱后才有功夫坐下来,抱着子晴,跟子晴说说粤城的事情。大船已经下水了,从约翰这拿货,运往内陆地区,又从内陆地区,把约翰需要的东西运过去,已经跑了一个来回了。
“我看船运还是有些做头的,不过,我不打算再动用家里的银票了等船运挣了银子,我再买船,还可以买几艘小船,在运河里和江里跑。这次我已经下定了,用的是你给我的银票,我记住了,一共从家里拿了六万两银票。看看我几年能把它挣回来?”
“什么意思?难不成你还打算还我?”
林康平的脸在子晴的脖子里磨蹭了好半天,才说道:“还,肯定还,连我一起还。”
夫妻两个正说着书睿带着弟弟妹妹们进来了,书睿正赶上了休春耕假,所以这些日子一直在家,两个多月没见到林康平,孩子们都挂念着呢。
子晴接过书睿手里的嫣然,让嫣然看着林康平,说道:“宝贝,叫爹爹,叫啊?”
嫣然看了看林康平,仿佛不认识了或者说应该就是不认识了抱着子晴叫了句“娘。”
林康平惊奇地看着孩子,说道:“我才走了几天孩子居然会叫娘了?”
“这有什么稀奇?孩子一周岁了,还会叫哥呢嫣然,乖,叫哥,哥。”子晴指着书睿几个对嫣然说道。
嫣然冲着书睿甜甜一笑,把手伸避嘴里,喊了句“哥”,有些含糊。
书玮忙爬上子晴的腿上,把嫣然的手指拿了出来,说道:“妹妹乖,娘说的,手指上有虫虫,不可以放进嘴里的。
哥哥帮你拿开。”
林康平把嫣然接了过去,子晴抱起了书玮,亲了亲孩子的额头,夸道:“还是我小儿子乖,娘说什么都记得住。将来长大了,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呀?”
“娘,我记住了,要做一个实而不华的人,而不是做一个华而不实的人。”书钰先答道。
这是子晴前些日子,跟几个孩子讲的许地山的《落花生》的故事,没想到孩子记住了。
子晴搂过书钰,问道:“那钰儿能不能告诉娘,什么是实而不华什么是华而不实呢?”
书钰刚开始进学,眨着眼睛想了想,说道:“就是要有真才实学,不要光有华丽的外表。”
“还有,不要做浮浅的人。”书彦说道。
“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会有长远的目光,只注重外表的人,肯定是目光短浅,内心浮躁的人。”书睿接着说道。
林康平正和嫣然互动,嫣然以前最爱林康平和她玩举高高的游戏,每次把嫣然举过林康平的头顶,孩子都会格格地笑,这不,林康平见孩子不记得他了,忙故技重施。果然,嫣然还记得这个,依旧笑的花似的。
林康平听了书睿和书彦的话,把嫣然放下来,把书睿和书彦搂了过去,说道:“我儿子也成了有学问的人,说出来的话,还真有道理,来,爹爹也抱抱你们。”
林康平抱着几个孩子在地毯上打滚,嬉闹,一家人正玩的不亦乐乎时,沈氏进来了,正好看见子晴一家在地上打滚,笑道:“没想到康平看起来不怎么爱说笑的人,居然能跟孩子们玩的这么开心,真该让你爹也来看看,他什么时候这样陪你们几个玩过?”
林康平见沈氏来了,忙站了起来,说道:“娘,我刚进家洗漱好,正准备去看您和爹呢。”
子晴也说道:“娘,不如把爹喊过来一块吃顿饭吧,横竖家里也只有你们两个,要我说,你们也别开伙了,就在一块吃吧,还热闹些。
“还是算了,我们不拘早点晚点,想吃点什么也随意些,就不给你们添乱了,不过,今日这顿,倒是可以的。”
书睿听了,忙道:“外婆,我去喊外公。”
书睿要出门时,书彦也跟着过去了,沈氏见了笑道:“这孩子,真懂事。我还以为他没去成上京,心里有怨言呢。”
其实,书睿一开始也是有些怨言的,觉得子晴说话不算数,后来,子晴仔细跟他分析了去京城和留在家里的利弊,几个弟弟妹妹还小,正是加深感情的时候,他这个做大哥这么早离开了,回来弟弟妹妹都不认识他,将来跟弟弟妹妹生分了,岂不是得不偿失?
书睿是个重感情的,听了子晴如此一说,也想通了,高高兴兴地留在了家里。
次日,是四月初一,子晴一早打发林兴去安州城里取一个蛋糕,是在陈氏的店里预定的,昨日和沈氏曾瑞祥商量好了,自己一家人吃顿饭便罢了。
谁知刚吃过早饭,子晴就收到了一份大礼,傅家的,子晴跟沈氏一商量,也不能光收礼不请客,便打发林福去安州给傅家和夏家下了个帖子,因为子雨肯定是要带着孩子来的,子晴代表曾瑞祥和沈氏去参加子雨儿子的周岁宴,夏太太问了嫣然过生日的事情,子晴担心她挑理,索性也下了个帖子。
林福刚走,何氏、沈建仁两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