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官场隐身豪富 >

第222章

官场隐身豪富-第222章

小说: 官场隐身豪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晓军说:“丁部长,您可是理论家,说说您的高论。”

    丁希刚说:“咱们市区建设了那么多的工厂,生产需要原材料,工人生活需要各种物资,咱们的县市区除了自己生产产品外,就应该围绕市区的企业需要,生产工业原材料和生活物资,这不失为一个发展农村经济的好路子呢。还有,市区的人们不能光是工作,工作之余,也要休闲娱乐,咱们可以建设一批农家乐,还有各种娱乐项目,既可以解决休闲娱乐的需要,又可以创收,是一条好路子呢。”

    午阳说:“丁部长,你这个想法很好。这次到了每个县,你都跟书记、县长们讲讲,让他们组织跟市区各企业联系,需要什么工业原料,又是我们的县市区能够生产的,就尽快建立生产基地,签订供销合同,免得企业舍近求远,增加了企业负担,也可以使广大农村有了生财之道,肥水不流外人田,是一个双赢的格局嘛。丁部长,你刚才的话,说完了吗?没有就接着说。”

    “好的。我的想法,最主要的,是依托市区工业的需要,在各县市区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原料和生活物资的生产基地,以后再逐步走出易河,走向全国、全世界。”

    “好,这个目标立足现实,放眼全球,可以作为市委市政府发展易河经济的基本思路。冯书记,你觉得如何?”(未完待续)
 第七百五十九章 勤于思考的老丁
    “因为肥料是随水灌溉的,平时有两个人就够了,到了收获季节,必须增加两个人。当然,还有一些辅助工人,如装车、卸车等。总的用工人数,不能少于15000人的,老板发的工资,平均是每天120元。”

    丁希刚问:“舒教授,这些蔬菜的味道怎么样?”

    舒教授说:“因为施的都是有机肥,绝对不含激素,不喷农药,味道比大田生产的不会差,而且吃得放心。”

    午阳说:“映辉同志,您看看,这里就给您解决了这么多的劳动力就业,而且不都要男劳力,多好的事情啊。”

    冯映辉说:“是啊,建大棚的20万亩地,我们是按每亩3万出让的,县政府收回土地转让金的3成,就是18亿,村民也收入了3成,所以很多人都有资金建自己的大棚了。村民在这里打工收入6。5亿,自己的3万多亩大棚,收入也不会低于两个亿呢。书记,这都是市委市政府领导得好呢。”

    午阳说:“现在还没有见到真金白银,说这些为时过早,好好履行你们的职责,为生产服好务是正宗。”

    他说话的语气很轻,看得出没有责备的意思。冯映辉是员干将,说几句奉承话,何况说的是市委市政府,是不应该受到责备的。冯映辉是陈绍南的人,也就是自己的亲信了,他这样说,也是表达了自己不喜欢听奉承话,看重的是实实在在地做工作。

    舒教授说:“黎书记,您还看看其他大棚吗?”

    “不看了,我们耽误了您很长时间,谢谢了。舒教授,这里村民也建了那么多大棚。还是希望您能够在技术等方面不吝赐教,让他们都能够取得好收成。”

    舒教授说:“黎书记,我能够体会到你们这些领导的苦心。会不遗余力地帮助他们的,您放心吧。”

    回到冯映辉停车的地方。午阳说:“老冯,你回到你车上去,给我们带路,看看你们规划的新县城吧。”

    “书记,这里前面3公里就是渡口,看过了再转回来,我请市委市政府领导到我们县指导工作。”

    “好,你让县里班子的其他成员在县委办公室集合。我们抓紧时间吧。”

    车辆前行,公路两旁的地势渐渐平坦起来,山岗变成了耕地,又变成了稻田。收割了晚稻的田里,有的种上了油菜,有的种了萝卜,还有种紫云英的。有的稻田没有种晚稻,是种的荸荠,有村民正在挖荸荠。午阳小时候很喜欢吃这种东西,现在看见厨房有荸荠。还想去削了吃,可不好意思动手了。

    “丁部长,这里村民的商品意识还是挺强的嘛。”

    丁希刚说:“这里离市区不远。有了东西好卖,自然商品意识就强一些。不过,书记您看,田里干活的,都是老人和妇女,没有壮劳力呢。”

    “也难怪,打工赚的都是现钱嘛。看看,这不是壮劳力来了吗?我们停车看看去。”

    原来,这里公路边停了一辆货车。几个人正从地势低洼的田里挑莲藕上来,货车上面已经装了半车了。远处的藕田里。挖藕机正在工作。

    “师傅,您是收购莲藕吧?什么价?”

    “对不起。我是货车司机,只管运,不知道价格。”

    丁希刚说:“超市卖3块钱1斤,收购价怎么的也得两块吧。”这时挑莲藕的人走近了,他又问:“兄弟,这莲藕打批发什么价呀?”

    走在前面的人说:“大哥,在这里过秤结账,每斤1块5呢。价钱是低了一些,可省事呢。”

    “家里种了几亩田啊?”

    “种了6亩。我们两口子在外面打工,老人孩子种不了稻谷,就全部种了莲藕。”

    午阳问:“6亩田能产多少莲藕呢?”

    “每亩3000多斤,6亩田两万斤吧,小3万块呢。”

    “这挖藕机要挖几天呀?”

    “一天就可以挖完,可省事了。下午我请了几个朋友来挑,也就是3个工就够了。加上挖藕机费用360块钱,花费只有7、800块呢。以前挖藕这事情,可恼火了,家里老爹、老婆都出动,没有20天挖不完,累得要死,冻得要命,挖出来还很难卖出去呢。”

    午阳说:“你们这里的田地势低洼,种水稻恐怕产量也不高,明年是不是多种些莲藕呀?”

    “家里只有6亩田,挖藕容易了,别人肯定要自己种了,不会给田给我们的。老板,我们也担心种得多了,就卖不出去了呢。”

    “我认识收购莲藕的徐老板,我让他来跟你们签合同,让你们吃定心丸。”

    “那就太好了,只要卖得出去,我可以租田种呢。再种个6亩,就跟我起早贪黑打工差不多了。”

    “好,你们忙着,我们走了。”

    回到车上,丁希刚问:“书记,您认识哪个徐老板?”

    “就是我的司机徐正良的哥哥,现在正在建设的蔬菜水果批发市场就是他们兄弟投资搞的。”

    “书记,听说这个小徐的几个哥哥都很有钱是吧?”

    “不是很清楚,不过投资搞这么大个批发市场,肯定不是一般的有钱了。”

    丁希刚说:“冯映辉不是说要在这里建新县城吗?您还鼓励他们多种莲藕?”

    午阳说:“你看看,这么一大片,地势都是这么低洼,建房子肯定不合适,规划县城时,不如在这里建公园,县城的居民也有个休闲娱乐的去处。如果这里成了公园,肯定就要将这里辟为水面,建个小湖,周围这些农田,水位高的时候淹掉,水位低时露出来,不就可以挖藕了吗?”

    “这是个好办法。既节省了征地的资金,又美化了环境,居民还可以增加收入呢。如果将与旧江相通的地方整治好。就是这个湖,也可以养鱼。面积也不小,到时候湖面荡舟,荷池采莲,亦是个休憩的好地方。”

    午阳笑道:“秘书长说话还蛮有诗意的嘛。等会研究时,我们给提出来,让他们按您的意思办就是了。老丁,您是哪所名校毕业的呀?”

    丁希刚笑着说:“我是军队这所大学毕业的,在部队干了3年。回地方25年了,也就是拿了个党校的文凭。”

    午阳想,从一个退伍兵干到了副厅级的宣传部长,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此人必有过人之处。“老丁,回地方后,是从哪里干起的呢?”

    “开始在村里当团支部书记,写了几篇稿子在市报上面发表了,后来被聘请为通讯员,再后来被招进了公务员队伍。摇了几年笔杆子,就到乡政府当副乡长,一路干到了县委书记。再就到了市委宣传部。”

    “原来咱们老丁还是个大文人呢。”

    “什么鬼文人呀,也就是那时候科班出身的人才不多,又大多恃才傲物不合群,不像我们经过部队锻炼,习惯了服从命令听指挥,领导用起来顺手罢了。”

    午阳说:“也是啊。不过伯乐可是不常有呢。”

    “那是。要不是王主席看中了我,只怕现在也是个农民工呢。”

    “王主席,是不是省政协王主席?”

    “对。他在易河的几年,是易河发展最快的几年。他去任政协副主席走了5年多,易河的经济。与周边城市的距离越来越大,也就是您来了。才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午阳说:“老丁,也不过是希望而已,要赶上潭州和渌江,恐怕需要20年工夫。”

    “是啊,尽管我们的步子迈得很大,可人家的工农业基础比我们强太多,方方面面都比我们好。”

    “老丁,您觉得,我们经营城市,要向潭州跟渌江学习些什么呢?”

    丁希刚说:“发展城乡经济自不必说,我觉得我们要学习渌江的有序管理。渌江的经济实力不如潭州,可你拿两个城市比,会不会觉得潭州有点乱糟糟的,而渌江就比较有序?不说别的,我们任何时候去潭州,都可能碰到堵车,可到渌江,3年来我去过不下10次,就没有碰到过堵车。条条道路宽敞平坦,就是出了交通事故,也堵不了多久。我知道您是从渌江出来的,您将他们的经营理念也带过来了,易河经过这次的重点项目建设后,只会比渌江好呢。”

    “建设的只是硬件,要经营好,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需要全体市民共同努力呢。老丁,我们市的农村建设,同样远远落后于他们,您在这个方面有所考虑吗?”

    丁希刚说:“书记,这方面我考虑的多一些,因为这项工作,是中央的要求,我们作宣传工作的,要把握大方向,所以不能不考虑这个问题。我觉得,我们加快农村建设,也要向渌江学习,当然,兰江的模式,也许更适合我们易河。我们易河的经济比较落后,老百姓手里没钱,如果像经济发达地区那样,政府眼睛盯着土地出让金,只想收得越多越好,各职能部门又将其当成唐僧肉,都要吃一口,那房价就会越来越高,老百姓想买都买不起,在农村建房子就是一句空话。”

    午阳说:“确实是这样。在我们市,我了解了一下,除了地价和各种费用,建设框架式结构的楼房,成本也就是每平米1000块钱左右,如果房价能够控制在每平米2800元,就是安置房的价格,是不是就可以让老百姓买得起?”

    丁希刚说:“书记,您说的是市区,在县城和乡镇,新建的住宅,如果能够控制在每平米2000元以下,又能够保证质量的话,老百姓买房的积极性就要高得多。”

    “这个价格恐怕没有利润了吧?”

    “书记,您看看窗外,这样的土地,都是荒山秃岭,如果县政府和村级不收钱,给村民每亩1万块够了吧?政府砍掉所有费用,那建筑成本是每平米1000块,土地每亩1万块,有三分之一可以用来建房子。222平米的总数,每平米才45块钱,加上修通水、电、路和绿化。平均每平米摊455元够了吧,那每平米就还有500元的利润。还有压缩的空间呢。关键是看看政府有没有这个决心。”

    午阳说:“老丁,要政府下决心,首先是市委要下决心。要下这个决心,首先必须开阔视野,眼睛不能老盯着眼前的利益,要放长远一些,向发展经济要效益。”

    丁希刚笑道:“这就要看您这个书记的了。您是大班长,您去做说服工作。肯定事半功倍的。”

    “说服工作要做,但也不必要一刀切。像我们刚才经过的楠竹镇那样,将靠近公路的土地,直接划拨给每一户,让村民自己筹钱建房。不是本村本组的,才要出钱购买土地,可能更容易让村民接受一些。”

    “书记,这是一种好办法呢。只要乡镇干部出以公心,就不会有矛盾,建设的步伐肯定可以加快。”

    午阳说:“我们搞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经济,建设小康社会,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可一个城市、一个集市的形成。应该是根据需要才有的,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的。像冯映辉说的,建一个蔬菜水果的集散地,这就是需要的,就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