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鼎1617-第7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每次出战时,军中人员从身份上大致又可分为阿哈、披甲人、旗丁三种。阿哈即奴隶,或为汉人、或为朝鲜人。或是东北各部落中人。这些人无甲,甚至有些人连兵器都没有,随军出战时,他们一般只是作为杂役或炮灰使用,或喂马造械,或填取濠沟,或挖掘城砖使用。
每次随军人数虽多,有时可达数万人,不过并不列为清**队人数。这些人是清军辅兵中最大头,由于这些人家小留在后方,他们如果逃跑,家小就别想活命,由不得他们不卖命。
而披甲人多为东北各降人部族,民族多样,多为黑龙江与松花江流域的鄂伦春人、锡伯人、鄂温克人、索伦人、达斡尔人、赫哲人、苦夷人等,清军统统称他们为野人,多从各个山地河流搜罗而来。这些部族士兵的战斗力较之八旗满洲的嫡系还要强悍许多,而且,在八旗兵已经腐朽的不像话的时代,索伦兵、打牲乌拉兵依旧是战斗力强大的部队代名词。在几次中原的大战当中,索伦兵都是表现不俗。
大象死是因为象牙,犀牛死是因为犀角。由于这些人战力强悍,所以他们是清军中炮灰的主要对象。由于战事频繁。这些被充为炮灰的东北部族兵,到了后面,很多部落都消失了。
便如赫哲人,明中叶时,还是几万人口的大部落,到了满清入关后,全族死得只余几千人。一直到了后世,全球赫哲人的总人口不到三万人。这便是东北炮灰部族的典型代表。
若是能够平定索伦各部,获得资财声望自然不说,单单可以捕捉到大批的索伦部精壮补充实力,或者干脆编成打牲乌拉八旗,用来震慑其余五旗,这个才是黄太吉心中最为满意的目的!
想到了那个帮助多尔衮坐大的李沛霆,黄太吉不由得黑胖脸上一阵抽搐,肌肉不断的蠕动,看得出来是在不停的咬牙切齿。若不是你这厮与我大清各部展开贸易,多尔衮如何有这样的机会获得大把的银钱物资?没有盐布等物,他如何将手伸进八旗各部?
算了,李家老二再混蛋,也不过是一介商人,打算多赚点钱,也是情理之中的。总比那几个又想要我钱,又想要我命的家伙强多了。
说起来北伐也是一举多得,能扩大自己势力影响,能跟李家老二直接做买卖,借助黑龙江与松花江的水运之利大肆转运,顺便还能逼迫多尔衮一派分兵守松花江的堡垒或者去辽南屯垦。什么?你不答应,那好,黑龙江的贸易没有你们的份,你还要落一个不重视大清边防的恶名。
另外以后还可以用防备吴三桂登陆偷袭为名,调拨一部分壮丁去辽南造船,如此一来,虽然你多尔衮的核心精锐少不了,但是之前吞下的壮丁就要吐出一些来。而这些丁壮只要到了我的手里,假以时日训练,还不是一样当兵用。然后我再寻个时机杀了你们兄弟,我看谁敢说个不字。
虽然这么做,后遗症也挺大,但是总好过将来被你们兄弟用类似的办法对付我好。如果要是再能跟大明实现议和,那就更万无一失了。
“李家兄弟要是肯卖粮米与我大清便好了。朕又何必如此操劳。”黄太吉将手中半宿也未曾看一页的史记丢到一旁,“范先生,烦劳你传朕旨意,大政殿议事!”(未完待续)
ps:不好意思,一时弄错了章节顺序。大家原谅一下。明天要去长沙出差,请假几天。回来努力补上。后续的情节会有些精彩而又出人意料的。
正文 第六百七十章 黄太吉北伐!(殿堂上的明争暗斗)
ps:山河万古秀,周鼎常易人,朱明失其鹿,试看谁得之。夺鼎1617群428399767。继续求月票!求订阅!
“去岁我大清兵马与明国兵马对峙于锦州、宁远、松山、广宁等处时,索伦野人大举从山林巢穴之中涌出,或百余人一股,或数百人一股,袭扰蹂躏我大清北地各处村寨官衙,杀害官吏兵丁,掠走人口财物。虽此辈往年便有互相攻伐之事,然我大清兵马大举南下,后路空虚时,此辈野人便趁虚而入。据奴才等人统计,便在我军与明国兵马对战辽西走廊之时,后路损失人口以万计算。另有牛录以上官员二十七名阵亡,兵丁损失六七百名。马匹、兵器、甲胄粮米损失颇多。”
大政殿前,范文程等内三院的官吏们,手中捧着文书大声的向大政殿内的黄太吉和两翼的左右翼王亭、八旗各亭当中的代善、多尔衮、多铎、济尔哈朗、阿济格、豪格、硕托等人报出了索伦人在他们的头目,黑龙江大头人博穆博果尔带领下,去年给大家带来的损失和伤害。
黄太吉的一双眼睛从大政殿向外望去,从北至南,东边是左翼王亭、镶黄旗亭、正白旗亭、镶白旗亭、正蓝旗亭;西边是右翼王亭、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红旗亭、镶蓝旗亭。
按照老奴生前想法和喜好而建造而成的十王亭,充分体现出来了这位天命汗对于各旗的喜好和亲疏,也是一种实力地位的体现。位于东侧的正白旗、镶白旗两座亭子虽然不如旁边黄太吉自己亲领的镶黄旗显得大,但是,黄太吉却感到了阵阵的寒意。
从他们背后那座办理旗内日常行政事务的青色大帐篷便可以看得出。进进出出办理各种旗内事务的人远远多过旁边的镶黄旗和正蓝旗,甚至对面与正蓝旗遥遥相望的镶红旗,因为阿济格成为了镶红旗旗主的原因,旗内实力也是有了一个大幅度的跃升。
这三兄弟,再和硕托等人勾搭联合。济尔哈朗的正蓝旗便是两不相帮,自己和儿子豪格的三旗人马也未必能够占到优势,何况,多尔衮兄弟身后还有数十个牛录的包衣兵。如此算来,这兄弟三人在有着很浓厚的股份制性质的大清军政权力体系当中,已经是占据了控股地位。
“此三人不除。朕心不安!”
范文程读完了给各位主子的情况报告,将文稿交给身后跟随的一名家奴,用眼睛余光扫视了一下八位高坐在亭子里的旗主子王爷,心中暗自以自己的标准作出一个评定。
当他的视线与正白旗满洲旗主多尔衮的眼神相碰撞的那一刹那,不由得范文程心中激灵灵打了一个寒战。
“睿亲王兄弟眼下手中已经有了三旗人马。更兼睿王爷多年经营,钱粮广有,若是与皇上上下一心还好些,若是部下之人有人起意要做从龙拥戴之臣,只怕皇上。。。。。”
范文程不敢去想。他对于眼下已经悄然成型盘根错节于八旗各旗之中的那个庞然大物的可怕之处,要远远比黄太吉了解得多。只怕一旦双方撕破脸,黄太吉部下两黄旗与豪格的镶蓝旗之中会有不少人袖手旁观。倘若是只袖手旁观还好些,只怕有不少人会为了升官发财。而从黄太吉的阵营当中反戈一击,杀一个措手不及。
归顺大清之后第一次公开场合参加大清这种高级别会议的前蓟辽督师洪承畴,被黄太吉特意加恩安排在了坐在他右手的右翼王亭下。洪大学士以自己久历宦海的经验,几乎是本能的感觉到,今日之廷议,势必会有一番看不到的刀光剑影之争斗。
果然,黄太吉在范文程汇报完之后,便向诸位王爷贝勒和管旗大臣们连意见也不曾征询。直接便宣布了一桩大家意料之中之事。
“我大清各旗兵马已经休整了数月,眼下正是士饱马腾之际。岂能容忍背后这群索伦野人肆意屠戮我大清官民百姓?朕意准备北上亲征索伦各部。一举廓清黑龙江各地,尔等以为如何?”
多尔衮眉毛动也不动一下。便已经猜出了黄太吉的本意。
“这个黑胖子,想必是打算借助这次北伐索伦部的机会,将八旗兵马重新整顿一番,把他怀疑对他有威胁、不忠于他的那些人或是调离,或是罢黜,甚至是送到索伦人的刀下借刀杀人。打了索伦人回来,不但有了大把的军功声望,还有许多的索伦兵可以增加他的实力!一石三鸟,这厮,果然是好算盘!”
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有多尔衮这般算计的。黄太吉话音刚落,一个意想不到的反对声音便在大家耳朵之中响起!
“皇上!区区的一群索伦野人,连一只鸡都算不上,何必皇上御驾亲征?儿子不才,愿意替父皇分忧!领着本旗人马北上黑龙江,定然将那博穆博果尔生擒来见父皇!”
却是镶蓝旗满洲旗主,黄太吉的长子豪格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他不同意父亲北伐黑龙江的目的很简单,对手太弱,不用您亲自去。这种事情,我去就可以了。
黄太吉猝不及防的被自己这个钟爱的儿子虎口打了一个冷不防,还不曾从惊骇之中清醒过来,一贯与豪格明争暗斗的多尔衮起身离开了自己的亭子,跪在大政殿前。
“皇上,方才肃亲王之言,却也是奴才的心里话。皇上,您圣明烛照,奴才往日里与肃亲王有些小小的不睦,但是在忠于皇上您,忠于大清之事上,奴才与肃亲王却是殊途同归的。想那索伦部逆贼,那不过是一群跳梁小丑罢了。如何敢劳动陛下亲征?所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陛下一身身系大清江山社稷,如何能够轻动?”
多尔衮这番声情并茂的言辞。听得豪格不由得频频点头,对于这个十四叔顿时大起好感,但是,黄太吉却是恨不得一脚将眼前的多尔衮踢倒在地,命两旁站班的噶布什贤兵将这厮乱刀剁成肉酱。这厮包藏祸心。可怜的傻儿子居然还在为他频频叫好,你当真是如汉人所说,被人卖了还要帮忙数钱吗?!
但是,多尔衮的话语却是占据在了政治和道义的制高点上,让在场的八旗王公大臣们频频点头称是。
“陛下身为大清之主,万金之躯千乘之尊岂可轻动亲征?而且索伦人不过是疥癣之疾。遣一员上将伐之即可。奴才不才,愿意自荐为陛下分忧。而且现在辽南屯垦赈济抚慰事务繁忙,最近陛下又从奴才等人手里抽调丁壮造船炼铁,奴才对于出兵打仗之事勉强可以应付,但是这民政之事。则非陛下亲自料理不可。所以,还是奴才奉陛下旨意,率领八旗劲旅往黑龙江走一遭比较好。若是陛下派遣奴才别的差事,那么此事,十五弟豫亲王,十二哥英亲王,肃亲王豪格皆可以为陛下分忧。”
多尔衮的话在豪格等人耳中满是忠君爱国之意,但是在几个老狐狸。比如说礼亲王代善、范文程、洪承畴以及高居宝座之上的黄太吉听来,却是另有一层意思。特别是熟悉水浒传情节的黄太吉,更是用右手不自觉的抓扯着龙袍。以强力压制内心的咆哮。
“你这个阿巴亥养的叶赫部的杂种!”黄太吉心里暗暗的咬牙,他从多尔衮的用词之中听到了一句很熟悉的台词,“陛下是大清之主,岂可轻动。”这话,水浒传里的宋江也是多次对他的晁盖哥哥讲过,结果呢?每次下山打仗。都是宋江带人去,一来。建立了他的威信,二来。大批的人马都是跟着宋江上了梁山,久而久之,梁山上听宋江哥哥号令的人便远远多过了听晁盖哥哥的。而且在权力结构当中,这些宋江系统的人掌握的权力也远远多于晁盖的生辰纲系统人马。
“狗日的王八蛋,你那话翻译成獾子语不就是让朕派你那一伙的人去,然后慢慢把我架空成晁盖。另外朕抽你一点人口丁壮看来把你心疼够呛啊,廷议上都发表不满了。你给我等着,朕以后还抽。”
当然,黄太吉毕竟不是他那个鲁莽有余而心机不足的儿子所能够比拟的。便是心中翻江倒海,脸上却是一副风平浪静的神情,甚至对于多尔衮的这一番表演颇为感动。微笑着说:“睿亲王,朕听闻你这个冬天出外狩猎收获不少。你是咱们大清之中有名的好猎手,府中良马猎鹰强弓硬弩精壮儿郎无一不是充足异常,更有火器助阵,想来在猎场上驰骋射猎之际颇为畅快。你却须知,这打猎的乐趣,就在于亲自用弓箭射死麋鹿獾熊,若是他人代劳,那就索然无味了。这个道理,汉献帝都懂,曹公也是心知,难道睿亲王你不懂吗?至于说辽南屯垦造船炼铁的事务,自有范先生和诸位奴才,他们,朕信得过。另外朕心里很宽慰,没想到睿亲王对朕屯垦炼铁造船如此的支持,不愧是朕的股肱兄弟。来人,传朕旨意,赏赐睿亲王东珠十五颗,银元一万块,南蛮细布一千匹。另外,将朕的那对海东青送给睿亲王,以供射猎之用!”
见黄太吉突然如此大发赏赐,多尔衮不禁一愣,不过礼节上不能怠慢,于是连忙谢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