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夺鼎1617 >

第793章

夺鼎1617-第793章

小说: 夺鼎161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佛爷,我家中有位汉人管账先生,我请他帮忙管理与隆盛行等南中商人的往来买卖账目。一次席间,他给我讲起了他往日喀则、江孜等处与南中商人交割物产和朗生奴才时的情景。”

    在江孜,大批的朗生堆穷在各家的监工和管家老爷的皮鞭督促之下,背着背筐,将拓宽道路所开采出来的土石,费力的运到一旁,准备用来垫平那些路床上的大小坑洼之处。

    汉人们果然是有些邪门的地方,原本狭窄逼仄的道路,两侧的山石林立,若是让铁匠们打制了工具,再让朗生们沿途用铁器一点一点的开凿出来。只怕是穷年累月也未必能够完成。他们却是不急不慌,选好了地点之后,命人在山石上打眼,然后将火药装填进去。一点一点的将山石炸开,最后,在朗生们的欢呼声中,原本横亘在道路前方的巨石悬崖,变成了一堆堆的碎石头被堆穷们背走。准备废物利用,用来修建沿途的房屋仓库堡垒使用。

    这条路,若是在南中腹地,原本算不得什么,就算是再中原那些饱经战火摧残的地区内荒废的官道也远远超过了这条道路。没有用黄土拌着石灰、沙子夯筑结实,更不要说用煤渣和烧灰铺就路面,也就是用碎石黄土将路面铺平,然后将路面拓宽。可以供两辆南中常见的大车通行。部分实在受地势影响的路段设立了避让路段,可以令相对而行的大车有个避让的去处。

    但是,就是这样一条最宽处不过七米。最窄处也就三四米宽,用碎石子和黄土简单铺成的道路,在这个旅居乌斯藏有些年头的汉人眼里,也算是一条通衢大道了。放眼整个乌斯藏地区,从前藏到后藏,又有哪里有这样一条耗费了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修建而成绵延千里的道路?

    不过尽管有威力不错的黑火药和锋利的铁器,在那个年月,筑路依然是非常艰辛的工作。相信走过青藏线和川藏线的朋友都会记得,那路边一座座的纪念碑和文字记载的故事,这还是新中国尽力保证士兵和民工生命安全的前提下。还到了每前进一公里就有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倒下去了。而此时的筑路工地,根本没有一个强大的机构专门负责维护民工权利,当然,这里说的是筑路农奴的权利。

    伊拉古克三家的管账先生刚刚与南中商人完成了数百名强壮的朗生和一百多名女性堆穷的交割。收讫了这些会说话的牲畜和那些只会哞哞叫的牲畜的价款,还来不及同这些汉人同乡感叹几句,人命还不如牦牛值钱的时候,一阵皮鞭声便传到了人们耳中。一个监工正恶狠狠的抽打一个骨瘦如柴的农奴,一边打还一边骂:“不知好歹的狗东西,老爷发了慈悲让你来修路。你却弄坏了铁镐。你这牲口不如的东西,知不知道铁镐比你全家的命要值钱?”

    按理说,如果这个农奴是南中的工人,相信接下来的展开是这样的。南中工人会一把揪住监工的脖领子,骂一声草泥马,然后毫不客气的一顿老拳,过后还要去有关部门告状,不把这个监工整的下半辈子生活不能自理都不能算完。要是正好被李守汉听到,呵呵,那相关部门的官员恐怕都要倒霉。

    不过,显然这个农奴没有南中工人的胆量和气魄,他所做的,是静静的挨着鞭打,既不喊叫,也不跑,更没有冲上去打人,就如打的原木一般。其他的农奴也是看都不看这里一眼,就好像监工打的只是路边的一块石头。

    打了一阵之后,监工似乎不解气,于是从腰里拔出匕首,然后恶狠狠的对那个农奴说:“打你这一钱不值的牲口也是脏了我的手,不过今天我心情好,干脆就超度你去见佛祖。希望佛祖下辈子怜悯你,别生下来就当朗生。”说完,他就要动手杀人。

    可就在他作势欲刺的时候,突然感觉自己的手腕被人抓住,他扭头正要骂人,不过转眼他就变了一张笑脸,因为抓他手腕的人虽然衣着普通,但是却身体强壮高大,红彤彤一张大脸,浓眉大眼,当然这些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这个人是汉人,并且是汉人的监工。虽然彼此不算熟悉,不过这个农奴监工知道,此人脾气火爆,最好不要惹他。而且,不怕官就怕管,这位可是督导施工进度,同时负责各个工段伙食、工钱发放的。得罪了他,随便给你找上点毛病,他回家在老爷面前就有好日子过了!于是,他笑脸相迎用半生不熟的汉语说:“哦,这刘铁生老爷吗?怎么有空到这来?”

    “达瓦,你在这里不好好的督促民夫干活,在这里舞刀弄枪的,打算做什么?”刘铁生脸上的神情便如一块生铁一样,绷得紧紧的。

    这个叫达瓦的监工一听笑着说:“刘爷,小事。这个朗生弄坏了发给他的铁镐。您知道的,南中的铁镐可比朗生值钱多了。所以呢,我觉着这种牲口就没必要留着,杀了扔野外让狼吃了。也算是积点功德。。。”

    “铁镐呢?”

    “快!快去将被这奴才弄坏的铁镐找来!”达瓦连踢带踹的命身边的跟班去将被那朗生弄坏的铁镐找到。其实也不算是弄坏,只不过是因为用力过猛,加上用力角度不对,将十字镐的一头弄断了,断为两截。那跟班颇为得意的举着两节铁镐一路小跑过来。

    “达瓦。你说这铁镐比这朗生值钱?对不对??”

    “刘爷您说得不错!这些懒惰的奴才就是一群只知道吃饭的懒牲口!”

    “那好,我把这个铁镐命人修理好,拿来和你换这个人如何?”刘铁生将那铁镐接过来,递给身边一名藏民跟班,示意他送到铁匠炉去将那断开的部分重新熔炼一下,打成一柄新的铁镐。

    “刘爷打算买他,那是这个奴才有造化,佛爷开眼!”达瓦狠狠的朝着那朗生的屁股上踹了一脚,“难得刘爷看上你,还不快去!”

    伊拉古克三家的这位汉人管账先生。看着远去的刘铁生与达瓦不停争执的身形,脸上一脸苦笑。“这大概要去找各自的上峰去理论,都是认为自己占据了天大的道理。”

    “兄台,在下也曾经在中原各地行走,这买卖人口的事情也是见得不少了。原本以为人命如狗,一个大活人用来换几斤杂粮的买卖已经很是丧尽天良了。但是,到了乌斯藏才知道,人命如狗还是对你的一种称赞,很多时候人命还不如一根草绳。”

    “汉人大老爷,陈贡布大老爷。你们评评理,这个朗生弄坏了铁镐,我不过是超度他去见佛祖,我哪有错了?”远处传来了一阵阵哭诉声。达瓦指着被刘铁生打得鼻青脸肿的伤处向两位大人控诉。

    刘铁生气的作势还要打人,被周围人拦住之后恼怒的吼道:“你放屁,那是一条人命,铁镐算个什么东西,你要是先稀罕,我送你一把。为了一把铁镐就杀人。这算哪门子的道理?”

    “我们历来如此!前几个月,家里的女奴一双脏手触摸到了土司小姐新制成的丝绸裙子,老爷就命人把她的手砍了。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见双方谁也不服软,南中的官员就对陈贡布说:“抱歉,南中的工人性格直率,觉着不平就爱动手,而且按照南中法律,刘铁生也没啥错。我看这样好了,我代工段赔给达瓦一斤茶叶,算是做汤药钱,然后这事就算了吧!”

    一斤茶叶做汤药钱?还没等陈贡布说啥,达瓦一听说有一斤茶叶做汤药钱,立刻陪着笑脸对刘铁生说:“刘爷,我错了,以后我再也不乱打人。您要是下次觉着我欠揍,可以接着打。”刘铁生本来非常生气,但是一看这人的贱样,气也就笑了不少,不过他依然气哼哼的说:“铁镐呢?”

    “不是说好了您修好之后换这头笨牦牛吗?强巴,过来!跟着你的新主子走!”

    那个被打得头也不敢抬的强巴,在一堆强巴、次仁、达瓦神情复杂的注视之下,弯着腰紧紧的跟着刘铁生的背影走远了。

    (很多年后,当刘铁生也变成了一个老人的时候,对着儿孙们说:当年我一直以为人命贱如狗是对人最大的侮辱,后来我发现我错了。二十年前,我在后藏修路时,一个藏族工人用力过猛不小心折断了镐头尖,结果藏族监工上来就把这个工人一顿毒打,还说镐头比这个工人全家的生命都值钱。)

    “我家的这位管账先生临行时,这个叫强巴的朗生奴才,已经换了一身半新不旧的汉人袍子,在工地上带着一群被汉人买走的奴才干活。据说还当了一个什么小头目。”伊拉古克三讲说完在江孜筑路工地上发生的一幕时,看在场众人又换了一副神情,个个都是神情凝重。

    伊拉古克三这番话让在场众人从两位活佛包括陈列嘉措在内,不禁都感受到了一丝丝的寒意。他们没想过,这个世界上还有这种逻辑,汉人是不是都疯了。这一两个强巴从朗生奴才当了主子倒是没什么问题,可是,如果这种逻辑传的整个雪域都是,那雪域圣地还是雪域圣地吗?

    (他们是不是忘记了佛家经典里最常说的一句就是众生平等啊!)

    “佛爷,我那个汉人先生回来之后,对我说了这样一句话。他说这条道路,就是一条金牛道!”(未完待续。)
正文 第六百四十八章 东食西宿的乌斯藏版本
    ();    PS: ; ;山河万古秀,周鼎常易人,朱明失其鹿,试看谁得之。夺鼎1617群428399767。

    继续求月票、求订阅!

    金牛道?是什么在场的僧俗贵族们不知道,于是,伊拉古克三便慢条斯理的将他从自家管账先生那里听来的典故转述了一遍。

    在秦朝之前,四川还没有通往外界的比较像样的陆路通道,一般出川都要取道重庆从三峡出川。

    战国后期,秦国日益强大,南攻蜀国,东击巴国,出三峡以图楚国。巴、蜀沃野千里,物产富饶,秦国唾涎已久。但蜀有剑门之险,巴有江河之阻,道路崎岖,运输艰难,征伐很不容易。

    后来,秦惠文王采用大将司巴错的计策,诈言秦得天降石牛,夜能粪金,秦王写信给蜀王愿与蜀国友邻,馈赠宝物石牛并献美女给蜀王,谎称石牛能日粪千金,请开道迎接回去。蜀王开明氏素性贪欲,便派五丁力士在大、小剑山、五丁峡一带峭壁处,日夜劈山破石凿险开路,入秦迎美女运石牛。

    秦国等蜀道开通后,就暗派大军长驱直入,蜀国没有防备,前线军队又寡不敌众,在葭萌一战大败,蜀国也就随之灭亡了,之后,经过李冰父子等秦国官吏的苦心经营,将巴蜀之地建设成了秦国继关中平原的又一处战略粮仓。秦灭楚国出动了数十万大军,几乎是倾国之兵。所消耗的天文数字粮草大多数是从巴蜀沿着长江南下运输到前线,此是后话。而这条灭亡了蜀国的道路遂命名为石牛道(又叫金牛道)。

    这一番话语,如同一柄重锤砸在这群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大喇嘛和官员贵族头上,砸的他们头晕眼花脸色煞白。眼下大家是从与南粤军的贸易过程当中获得了巨大的收益,各种各样南中出产的奢侈品穿在身上,摆在家中,供在佛堂上。可是,倘若有一天,这条从孟加拉通到后藏日喀则的道路那头。来得不再是成千上万头的骡子、牦牛驮运的粳米、精盐、砂糖、丝绸、茶砖,而是南粤军的大队人马,这又该如何是好?

    “帝国主义的铁路修到哪里,他们侵略掠夺的黑手就伸到那里!”

    (咳咳咳!又拿错了台词本了!应该说。猪脚的路修到那里,公平交易的商业行为就开展到了哪里!)

    但是,大殿内的这群僧俗贵族们却不敢这么想。通过这条路和与南粤军的商贸往来而大幅度的提高了自己的生活水平,将自家的银库堆满了白花花的银元,这种事情他们是再多也不觉得多。可是。如果有人告诉他,这样的生活背后埋藏着可以将为他们享受的现有生活而提供保障的制度彻底埋葬的巨大能量,他们还会甘心情愿的同他们做生意吗?还会争先恐后的派出大队的朗生堆穷去到筑路工地干活吗?还会将乌云一样多的牦牛卖给那些商人用来驮运各类商货吗?

    答案铁定是一个字:“不!”

    “不!不不!伊拉古克三大人,您这确实是多虑了!”陈列嘉措率先反应过来,笑容可掬的将双臂张开,朝着伊拉古克三大人行了一个礼。

    “您觉得眼前的宁远伯兵马实力,比起当年的蒙古忽必烈大汗如何?比起明国立国之初的那位太宗皇帝朱棣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