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夺鼎1617 >

第568章

夺鼎1617-第568章

小说: 夺鼎161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场的人们顾不得去关注保姆奶娘带着大小姐先行离开,一个个只是眼睛死死的盯着远处那座小高炉。

    苏老四和凌正两个,抖擞精神站在高炉侧面的窥视孔,用钢铁厂专业护目镜端详着炉内的变化。

    炉子里的铁矿石在焦炭和石灰的共同作用下,已经开始逐渐变成铁水,慢慢变成了橘红色,慢慢的铁水和渣滓开始显现出来,在铁水上面,渣滓随着铁水的运动而时现时隐。这个时候的人们自然不知道什么是珠光体,什么是奥氏体,但是,凭借着多少代人经验的积累传承,凌正和苏老四知道,这座高炉已经是成功了,接下来的事情,就是继续加热,等到火候够了的时候,便可以开炉出铁。

    这样的好消息,自然两个主管要第一时间向守汉禀告。当两个人忙不迭的一路小跑来到守汉面前向他禀告了这样一个好消息时,守汉很是嘉许了他们一番。

    “主公,如果不出意外,这二号炉第一个炉期,便可出熟铁600吨有余!”

    我的乖乖!600吨熟铁,这如果是换了在别的地方,便是以铁业著称的佛山,怕也是要全佛山的铁匠们忙活上几个月才可以达到的产量,而这里,只是一炉的产量。

    这就是科技的力量!守汉心里很是装的来了一句。

    一百立方米容积的小高炉,在自己那个时代是绝对要严厉打击取缔的行业,但是,在这里,却是足可以傲视全球的。便是用较低的系数3。5计算,600吨也是手拿把攥的。

    “诸位,我们一干闲人今天也看了钢铁厂的诸位同仁是如何炼钢的,接下来的事情就是他们将这些铁水变成铁锭,我们就不要在这里给凌厂长捣乱了。大家各自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去吧!”

    送走了守汉为首的剪彩观礼队伍,苏老四不由得长长的出了一口气。看了一眼那口座钟,再看看炉子里的铁水颜色,和凌正二人商量了一下,便由凌正下令,“准备开炉!”

    一声令下,所有的人们都随之紧张起来,人们最后检查了一下身上作为劳动防护用品的棉袄棉裤,以及上身套着的棉甲,防止钢花铁水溅到身上造成伤害。

    有人用长柄铁钩将炉门打开。顿时,一股炙热的铁流喷涌而出。沿着用烧灰制成的沟槽,铁水向前流动,官奴们用手中的长柄勺,将浮在铁水表面的渣滓捞起,有那大块的,被附设在沟槽上方的横板拦截下来,官奴们不时地用长柄铁勺将这些渣滓捞出,防止它们堵塞了铁水的出路。

    沟槽的另一端,是一具具的模子在那里等候着逐渐降温的铁水。一个模子便是一百公斤,数百个官奴排出长长的队伍在沟槽的出口等待着去迎接铁水的到来。

    数日后,一块打磨的精光闪闪的熟铁锭子,便被送到了守汉的桌上。

    第一个炉期所生产的熟铁,总计产量六百一十二吨,大大超出了守汉的预计,大概和是新炉子有点关系。

    “好了!两台炉子轮流作业,就算不是满负荷运转,保证一年下来九万吨钢铁,也应该是绰绰有余了。”

    守汉很是得意的向后仰去。有了足够的钢铁,再加上硝化田贡献的火药,无量无尽的稻米,便是不能够争雄于天下,做一个割据一方的豪强总是足够了。

    眼下冶炼一炉钢铁,大约需要一吨半到两吨矿石,再加上500公斤左右的焦炭,以及若干石灰,根据冶炼品种要求的不同,还要添加其他添加剂。除了冶炼出钢铁之外,那些废渣,也可以加以利用,作为硅肥的原料用来垦荒肥田。

    除了硅肥之外,另外一个副产品,可是让守汉背上了不好的名声。

    在炼钢之后产生的炉渣中,有生石灰因高温作用下脱碳产生的碳化钙,这东西还有一个名字唤作电石。

    原来守汉也曾经制造过电石,只不过产量较少无法普及,但是今天,两座高炉每天都有不少的出品,那还等什么,拿来用就是了!

    于是乎,各个工场、矿山、行业,只要不是对于味道要求的特别严格的场所,都用电石灯充当夜间照明工具。一些脑筋灵活的人,便开始打起了夜间工作的主意。

    好一点的,便是按照白天的工时一样给工钱,人品差一些的便是打折给付,没有节操的,便是一顿夜宵打发了工人,更有那节操是负数的,干脆什么都没有。

    “我们会很惊讶的发现通过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这样的手段,来榨取劳动者的剩余价值,始作俑者便是那位东方的统治者。李守汉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他的基础工业体系,随之而来的便是将他的各种产品向各地倾销,他的这种行为,对还处在自然经济状态下的人们,所带来的后果是灾难性的!”

    ——卡尔。亨利希。m在伦敦海德公园一次抗议工厂主延长劳动时间的机会上所做的讲演。

    别人怎么说,守汉自然不知道,他只是惬意的将双脚高高的翘起,身体向后仰,忽然,头顶似乎接触到了一个柔软的物体。

    “嗯?!”

    却是美珊姐妹那张俏脸。(别误会,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她们是双胞胎。)

    “相公,”一面用一双青葱般的手指给守汉按摩着肩背,美珊一边想着应该如何措辞。

    “阿妈来了信,知道我和妹妹有了你的骨肉很是高兴,她打算过来照顾我们一段时间,不知道可不可以?”

    便宜丈母娘要过来帮助自己老婆度过孕期,这种事情自然不能拦着,也不过就是多几个人吃饭罢了。

    “没关系,回信过去,诶!不!你和你梅儿姐姐商量一下,直接从府里派人过去,到大城接上你阿妈过来便是了!”

    “还有一件事。”

    美珊有些期期艾艾的了。

    “阿妈的信里说,阿爸想问问,能不能卖点好铁给他?不用太多,一个月有十万斤就可以了!”

    “一个月十万?太有些,”守汉故意板起脸,口中喃喃盘算。

    “如果相公有难处,妾马上写信给父亲,对他晓之以大义,让他莫要痴心妄想,还是老老实实的在自家的地里种相公给他的滴泪树就是。”美珊见势头不妙,立刻便准备转舵收帆。

    “嗨!你莫要理会错了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岳父那里一个月十万斤是不是够他老人家卖的!这样,你派人回去接岳母的时候,捎信回去,就说我说了,可以一个月卖二十万斤熟铁给岳父!问他可吃得下?”

    “主公,沛霆从广州来信,他为咱们寻了一个大买主。也是要几十万斤熟铁!”

    喜滋滋的李沛霖拿着兄弟的家书也来向守汉报喜。

    (很是汗颜的发现,把小高炉的产量、容积、时间等数据给搞混了。把循环加入搞成了单炉产量。不过,这样算下来,100立方的小高炉三天的总产量在六百吨上下还是不错的。还望大家继续支持。)

    最近似乎种田情节有点多了哈!?但是也没办法,这些不搞好的话,猪脚谈何基础去与马车夫、英夷、建奴、东林们去争雄?

    还请大家多多的支持一下。
正文 第一百三十一章 四轮马车和运输外包
    同胡礼成、扈仲康等人不同,李家的当家人李寒亭如今的身家在当日归附守汉的人中间算是吊车尾的。

    原因嘛,也是很简单,就是他做事比较求稳,比别人慢上半拍。导致很多的机会都眼睁睁的从自己身边溜走,只能够跟着别人吃点剩饭,捡别人的骨头啃啃。

    不过,今时不同往日。

    李寒亭站在廊柱下,高声大气的吆喝着家人拿着帖子去请自己的姻亲,表妹夫扈仲康来家里喝酒议事。

    “今天是什么日子?至于这么兴师动众的?”

    他的妻子安氏很是不解,但是不解归不解,自家男人的权威是不能挑战的,只得是怀揣着疑问,指挥着家人摆设桌案,安排果品点心菜肴酒水。

    “二哥,这太客气了吧?咱们兄弟还用得着这么客气啊?”

    扈仲康被迎候在门口的李寒亭携手请进花厅,便看到正中的圆桌上一具硕大的铜锅在冒着热气,一旁罗列着大小几十个碗碟。旁边的小桌上,一坛子很明显的内地来的绍兴黄酒巍然屹立着。

    看到这个场景,自诩为饕餮酒色之徒的扈仲康,越发的坐定了自己的结论,“这个李寒亭,无事献殷勤,定然有事上门。”

    有什么事且不管他,就算是有天大的事情,也得等老子吃的差不多再说!

    打定了主意,扈仲康便高踞上座,同李寒亭二人推杯换盏的喝将起来。

    堪堪将一坛子绍兴黄酒喝光,眼前的海鲜牛肚鸭肠百叶也都祭了二人的五脏庙,李寒亭觉得火候差不多了。

    “二哥,最近您的生意如何?”扈仲康主动出击了。

    “托福!托福!不过那里比得上兄弟你,财源广进日进斗金的?”李寒亭半真半假的捧了扈仲康一句,“不过,”他话锋一转,语气里带着几分炫耀。“今天上午主公倒是召见了我。”

    “哦?!”扈仲康的语气里不由得带着几分醋味,谁都知道,对于他们这些最早归附守汉的旧日官员,守汉都是优礼有加,时不时的会给指点一条发财大计出来。这李寒亭不知道今天得了什么好彩头,竟然让这个平日里居家十分谨慎(抠门?)的人能够如此的大请客?

    李寒亭也不答话,只是朝在一旁伺候的家人微微点了一下头,那家人颔首示意。不一会就听得院子里一阵噜噜作响。

    “此物,便是今日上午主公交给我的!”

    停在院子里的,是一辆由两匹果下马拉着的四轮马车。

    不过,车子的外形很是简单,只是一个车厢,外加四个轱辘,比较吸引人眼球的就是这辆马车通体是用九转钢制成,特别是车轴显得越发的结实坚固。

    “来。兄弟你来看。”从一旁家人手中取过一盏玻璃油灯,李寒亭指给扈仲康看。

    车轴和四个车轮上面,安装着几个巨大的弹簧,弹簧和长短不一的钢板构成了马车的减震系统。

    除此之外,还有一处所在是李寒亭没有告诉扈仲康的,那就是这一辆车安装了滚动轴承。由四大件:滚珠(钢珠)、内环、外环跟保持器构成的滚动轴承,虽然很是耗油,但是却起到了减少磨损和阻力的作用,可以让车辆运行起来更加的轻松。

    “这是枫树岭的那群家伙最近新做出来的,唤作什么载重马车,主公说至少可以载重一千五百斤,我让人试验了一下,拉两千斤,也就是主公说的一吨,这两匹马依旧行走正常。”

    这一次,轮到扈仲康惊讶了,他的脑子在飞快的旋转,分析着守汉将这样一辆马车给李寒亭做什么用。

    回到花厅之中,有家人献上香茶,李寒亭命人从书房取来一物。

    “这是主公给我的。唤作什么特许状。”

    “你也晓得,主公要求今年必须生产出九万吨钢铁,这九万吨钢铁,便是一亿八千万斤!别的不说,单单相应的矿石、煤、焦炭、石灰石的运输,便是海一样的量。”

    “主公召见我,便是将南中军的物资运输这件事,交给了我来办。按照各处的要求,将矿石、焦炭、煤炭等物运到,眼下先做这个,日后的粮食运输货物运输等等各类大宗物资运输也都是交由我来办理。”

    “百里百斤一吊一,恭喜二哥了!”

    扈仲康带着羡慕的口气恭维了一句。他的心算极快,炼九万吨钢,需要的便是至少翻三倍的物资,而且还要有大量的残渣外运,这笔费用绝对不在少数。按照在内地的运费标准,这几十万吨的货物运输,绝对是可以让李寒亭吃的脑满肠肥的。更何况,以后每年都要有这许多的业务?

    “我今天请兄弟你来,一是咱们兄弟两个许久未曾一起饮酒,二是想问问兄弟你,有没有兴趣参上一脚?”

    李寒亭同胡礼成、扈仲康相比,简直就是老狐狸同天使之间的差距,这二人都是久经商场摸爬滚打的人物,但也是如此,李寒亭的话更加容易让扈仲康觉得可以相信。

    “这是哥哥你搭帮兄弟发财啊!这等好事,我自然不能放过的。哥哥单讲无妨,需要兄弟我出多少银子?”

    “这天底下的钱是要大家一起赚的,饭也是要大家一起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