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夺鼎1617 >

第538章

夺鼎1617-第538章

小说: 夺鼎161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蹋俏颐谴幼约旱牡┲屑烦隼匆恍┳酶U饧盖Ю锼饭矗值苊欠绮ɡ颂蔚模筒桓米阈∏磕蔷醯霉蟮幕埃梢宰约嚎ニ郴徒鹄纪骞郝颍抢锏幕鹨┍阋恕!

    林文丙的意思很简单,爱买买,不买滚。

    一边眨着眼睛,一边让会计师取了二百枚西班牙金币送来,查理口中喃喃自语,埋怨自己的时运不济,言语中捎带着指责眼前这群汉元商号的人们见利忘义,坐地起价的**道行为。

    “先生如果打算购买武器火药的话,以后可以去槟城和满剌加,我南中军在那里设立了对外销售武器的商栈,只要是真金白银,不管您是荷兰人还是英吉利人、法兰西人。”林文丙听了通译悄悄的翻译,口中不但不加反驳,反倒指点查理有一条可以便宜购买军事物资的途径。

    “哦?!我可以买到什么?”

    “八磅以下的火炮,火药,火绳枪,盔甲,刀剑,炮弹等等,你可以用这些出售的武器弹药来装备一支军队。似乎荷兰人不久前就买了几船走。”

    “那些该死的低地佬!”查理听了这话,不住的在胸前划着十字,“他们一定是将这些武器用于欧洲的战争了!用来制造杀戮和流血了!该死的低地佬!”

    口中不住的咒骂荷兰人的没节艹行为,眼睛作为心灵的窗户,却闪现出了内心最实际的想法,透过窗户边的折射,人们可以看得到室内对于金钱的期盼和贪婪。似乎还可以听到从窗户里传出来的吼声:“这些该死的荷兰佬!竟然将这么有利润的一条商业秘密隐藏的如此之好!亏得我们同他们还是联盟!”

    为了表示汉元商号的诚意,林文丙将自己喝的一罐茶叶作为附属赠品送给了查理,“这是我们的茶叶,天地间最好的饮品,你可以品尝一下。”

    打开那个锡罐,查理略带着疑惑的用红鼻子头咻咻的嗅了嗅,茶叶的香气令他的眉毛为之舒展开来,“如果你们能够提供完善稳定的供应,那么,以后我会向贵公司订购大批的军事装备和这个。”他拍了拍紧紧抱在胸前的那个茶叶罐。

    同查理做了这笔意外的小生意,让整个船队上下士气大振,人们都觉得这是一件开门红的好兆头。船队的头目们集中到在岸上临时搭建的商栈之中,手中欣赏、把玩着从查理手中换来的金币。

    “西班牙人的金币,似乎要比咱们的金币成色好一些。”

    二百枚西班牙金币,回到顺化等处到官银号换成南中的金币或者直接换成银元,登时可以翻上数倍的利润!火药,每桶卖给郑芝龙才二两银子,一枚南中军发行的金币可以换三十枚银元!这其中的利润,让傻子来算都知道该是多少!

    将船只从马德拉斯北上停泊在海德拉巴,一行人在苏丹派来的向导带领下漫步在前往戈尔康达的路上,经过了几代苏丹的修建,从海德拉巴到戈尔康达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

    如果从四塔楼(查尔米纳尔,海得拉巴的标志姓建筑。)楼顶向远处望去,天气好的时候便会看到十几里路以外的戈尔康达城,那里便是库特卜?沙希苏丹的所在地。

    林文丙饶有兴趣的打量着这座四塔楼,这是一座宏伟的四方形花岗岩建筑,每一个角都有一座高高的尖塔,使得这座建筑越发的显得高大,塔下方建有四座高大的拱门,分别朝向东西南北四方,这些拱门支撑着两层楼房和拱廊。每座塔的底座均为莲叶形,正是库特卜?沙希苏丹家族所钟爱的图案花纹。

    “远方来的客人!我的执政官告诉我,你们从遥远的中国而来,不知道你们带来了什么?”

    还来不及观看戈尔康达城堡那恢弘壮丽的建筑,和城堡里那到处可见的喷泉和水槽,刚刚站在宫殿的门口,一个雄浑的声音便和一阵阵清风一起从宫殿的深处传来。

    戈尔康达城堡和它的主人便用这样的方式给林文丙上了一课。

    用它特有的传声系统,给远来的汉元商号商队结结实实的来了一个下马威。

    〖
正文 第一百五十二章 广州号,下水!
    林文丙,和叶琪有点像,一样的读书人面相,看上去清秀得很。不过,要是知道他做事风格是如何狠辣凌厉的人,就会对这个满脸微笑的年轻人另眼相看。

    身上一件玄色箭袖袍,外面罩着一件褙子,褙子前襟上的带子在胸前松松的系了一个蝴蝶结,以防海风乱吹。从海船上下来,码头上有将军府的人在那里迎候,“林先生,主公命我等在此迎候,说见到你之后不必先回将军府,他在船厂,如果大人旅途不是很劳累的话,便请去船厂见主公。”

    船厂?

    林文丙略有些诧异,但是马上就明白了。南中军眼下每日里大宗的物资进进出出,哪一件不是要靠船只的?还有往来联络各地,巡航海疆,都是要靠打造的海船。

    不知道主公亲自去看的船,会是什么样式的,能够运输多少?折多少料的大船?

    这几年,同叶琪在江南做事,林文丙深知海运的暴利,他悄悄的计算了一下,海运同漕运相比的成本几乎低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而且同海瑞一样,都是琼州府人士的大学士丘浚在多年之前就提出了海运漕米的想法。在他看来,海运比陆运可省费用百分之七八十,比河运省百分之三四十。因此他认为国家不能仅仅依靠河运,为长久之计应辅以海运。“今漕河通利,岁运充积,固无资于海运也。然善谋国者,恒于未事之先。而为意外之虑。宁过虑而无使临事而悔。”他认为,不能因为眼下河运畅通便麻痹大意,应谋事在先,不要等到有事了才后悔不及。万一有一天内河漕运不通,因为国家“财赋之入,皆自东南而来。会通一河,譬则人身之咽喉也,一日食不下咽,立有死亡之祸。”

    如果有了大船,那就可以运输在南中几乎和泥土等价的稻米、精盐、菜油等物自南向北大肆销售获利。这几年。自从先帝崩殂以来,便是水旱蝗灾不断,就算没有这些灾害,时不常的来上一次地动。也是无数人流离失所。

    海运既没有沿途需要讨关过闸的人情。又不存在每年对河道进行清理疏浚的费用。为什么朝廷上的衮衮诸公就不知道将漕运改成海运呢?

    这话在他与漕帮的几位龙头饮酒听曲的时候,借着酒兴,他向这些在运河沿线讨生活的人提了出来。不料想却招来了一番戏谑。

    “林相公。你可知道,我们漕帮的苦楚?外面都说我们在接受漕米之时勒索州县,却丝毫不知道我们北上沿途要受到的勒索。从首先是‘过淮’投文过堂;照例有各种陋规好处。一帮船总要花到五六百两到一千两银子。这一关一过;沿路过闸过坝;处处要送红包;大概每一艘船要十几两银子。最后到了通州;花样更多;要投四个衙门的文;有人专门代办;每船十三两银子;十两铺排四个衙门;三两是代办者的酬劳。等漕米上岸入仓;伸手要钱的人数不清;总要花到三五十两。所以我们所谓勒索州县;无非悖入悖出。不可能让兄弟们自己掏腰包去给大明朝廷填这个窟窿吧?”

    “这还不算,一旦沿途出了些麻烦,比如说漕船被别的船只撞了,沉了,那船上的漕米便是要我们漕帮的兄弟们来赔。要不是这些年,李相公、叶相公和您搭帮着拉盐漕两帮的兄弟们一把,让兄弟们在这销售食盐上赚了些铜钿,这许久的灾荒年,不知道要有多少漕帮的兄弟们卖儿卖女家破人亡。”

    原来如此!这条运河,成了无数人发财的门路,怪不得不肯行海运,一旦实行了海运,他们上哪里去勒索银子去?!了解了漕运中的种种黑幕与弊端,却也坚定了林文丙海运的决心,无他,海运的成本实在是太低了!别的不说,同样是运一千石漕米到北京,从杭州出发沿着运河北上,一路上要不停的受水位、关闸、公文、衙门等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但是如果从杭州湾扬帆出海北上直抵天津的泥沽(塘沽),或者用眼下南中有的双桅横帆船这样的江海两用船,直接从北塘顺着白河西进,怕不是漕船还没有过淮河,海上的稻米已经在朝阳门码头上销售了?!

    正因为他对于海运如此热衷,听说了守汉在船厂督造新船,便将随时应用之物交给了一名亲随,自己一迭连声的催促那两名将军府的亲随,“快快!带我去船厂便是!”

    船厂里新近修建了两座船台,有巨大的滑轨通到水中。船台上,两条巨大的新船在那里紧张的施工中。

    当然,所谓的巨大也是相对而言的,至多是在林文丙和船厂的承政(厂长?)王全眼里,便是艨艟巨舰了。

    总长接近六十米的船体(包括船首的斜桅杆),如果不包括船首斜桅的话便是有近五十米长。

    船首长五米,船尾长六米。

    用熟铁、球墨铸铁和部分高锰钢制成的龙骨宽度达到了十二米,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的将各类板材和火炮预设炮位的部件安装上去。

    “小林相公,这条船如何?”

    王全先发现了林文丙,高声同他打招呼,顾不得寒暄,上来便问他对于这条船的印象如何。

    “很不错的大船!结实,坚固,排水多少啊?”

    “计算过,大概一千多吨!可以装三十门大炮!要是长途运输的话,可以运载七八百吨的货物,要是短途便可以运一千多吨!”

    “王叔,”林文丙很是自觉的尊称王全为长辈,这位老丈也是为了南中的海上基业呕心沥血,当得起这样的称呼。

    “长途和短途是怎么算的哦?跑广州算是长途,跑九州长崎算是长途?”

    “广州?应该算是短途吧?!”

    王全很有点不忿。如果说他将船厂的每一条船都看做自己的孩子的话,那么眼下这条仿照哥德堡号帆船制造的大船,就是他最小的一个孩子,自然很是宠爱。

    他顾不得一旁还有守汉在那里专心致志的看着工人们紧张的对船体进行施工作业,拉着林文丙来到了船台旁的一间小屋里。

    屋子里的陈设很是简单,想来应该是供王全等人在此进行短暂的休息和会议之用。墙壁上挂着一幅画,看起来应该是正在紧张建造的这条船完工后的样子,俗称效果图的便是。

    画面上是一艘三桅帆船,每一桅杆上均挂着方形船帆。主桅和前桅配备有上桅帆、中桅帆和主帆。后桅挂有一张后中桅帆和一张大三角后桅帆。在艏部,是装有船头三角帆木桁的船首斜桅;悬挂在那下面的是另外两张方角帆:斜杠帆和斜杠中桅帆。

    “王叔。这条船。这得费多大功夫啊?”

    看到画面上的大船,再看看窗外正在紧张施工的船体,林文丙不由得为之赞叹惊喜起来。

    “费多大功夫?光是木材,你知道怎么办的?满处去找。都凑不齐!最后还是主公让两位太太写了家信。从暹罗寻了柚木前来。这才能凑够建造这船的木料!”

    走到船台上,近距离的观察这条船,船的主体已经大致完工。船体上覆盖着不同厚度的柚木板。舱底的长条支撑木材尤为厚重结实。它们是用来对船进行纵向加固的,因为船体在这里从底部向上弯曲,受到的压力特别大。船梁支撑木材同样也很厚实——它们沿着船体内侧铺设,支撑起了一百多根沉重的甲板横梁(它们交替支撑着木甲板)。甲板横梁每根重达1公吨,由特殊的起重设备吊入船体。船体底部和侧壁的内覆层是装饰品,不属于任何专门的承压组件。

    “主公,这样的大船,建造起来,所费不赀啊!”

    听了刚才王全的说法,为了筹集建造船只的木料,守汉甚至让自己的便宜老丈人从暹罗搜罗柚木,从此一项,便知道这条大船的消耗是该多么惊人。

    “多大消耗?具体的数字,还是王承政告诉你吧!”守汉面带一丝苦笑,原本以为建设一支水师很容易,没想到打造一条哥德堡号就费了这九牛二虎之力!为什么别的穿越者动不动就可以打造出一支可以轻松横跨几大洋作战的水师出来?

    人才(主要是水手、炮手和船长)、船只、火炮都似乎丝毫不在话下!

    “四千多方上好的柚木。50吨钢铁,制造了五万六千颗钉子,10;000个螺栓及其它材料,25吨绳索,包括9吨锚索2;000平米的布帆。”

    如同说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