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鼎1617-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场上转眼间又呈现了诡异的宁静与平衡。
山下,镶蓝旗固尔玛浑的部队与正红旗满洲的岳乐部队会合,沿着山丘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人群,人群之中不断的发出得意的咆哮和悲痛的哭号声,那是正红旗和镶蓝旗的部众得知费扬武、济尔度父子身死,连尸首都被明军夺去之后大放悲声。
在明军这边,吴标领着马队营带着数百颗充当弃子的正红旗残兵的人头,牵着数量几乎倍数的战马施施然的回到了大营之中。面对着得胜归来的吴标。王朴和李辅明二人目光有意无意的躲闪着吴标。
而吴标回营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将两名率先逃跑的营官剥去了衣甲,当众打了四十军棍之后打发去充当辅兵,算是对他们放弃阵地率先逃跑的罪责网开一面的处置了。
“长根,你的部下损失了不少,咱们现在又有这许多的马匹,你到各营之中选拔那些会骑马的兄弟补充到马队营之中去。”马队营的营官林长根领命去了。
看吴标那里也不与他二人说话,只管布置自己营中军务,未免令王李二人有些尴尬,但是。却又不敢发作。
稍稍过了片刻,李辅明忽然找到了一个话头:“吴总兵,刚才接到松山快马送来急报。塔山方向,郡主部下以重炮猛轰多尔衮所部阵地,似乎有总攻态势。我们,是不是收兵回松山去?然后从松山南下?”
“不必!眼前这股清军已经成了惊弓之鸟!我们得知郡主发动了攻势,此辈定然也已经知晓,眼下又逢新败,我们只要衔尾追杀即可,直薄锦州城下,与祖少傅大人兵马里应外合一举便可以解锦州之围!到那时。回头再打伪逆多尔衮不迟!”
王朴和李辅明二人偷偷的交换了一下眼神,对于吴标的这份固执表示无可奈何。有心想自己收兵回松山去,又怕路上遭遇不测。只得硬起头皮跟着吴标继续走下去。
在巨大的织金龙纛下,岳乐坐在良驹上静静的观察着对面的明军。
在他身后,临时编组成的正红旗、镶蓝旗两旗兵马诸多军官策马而立。只等着这位新主子的号令。因为在生死悬于一发之际,敢于竖起费扬武的织金龙纛,给溃散的部队树立了信心鼓舞了濒临灭顶的士气,岳乐的这份勇气和眼光,在得知费扬武战死之后,被正红旗和镶蓝旗的兵将们一致佩服的五体投地,公推他为此间的统帅。
眼前的旷野上天空低垂,杀气弥漫。岳乐和他身后的各位军官,以及身上被创多处的尼堪,都是面色凝重的看着对面的明军,等待着他们的动作。
蓦地,耳中一声暴雷也似的大吼,紧接着,更是犹如千百个雷声在半空之中炸响,“威武!”
在岳乐眼前的旷野上,一个巨大的方城阵带着压倒一切的力量,毫不留情的向着他这边碾压过来。巨大的方阵有如一个城堡缓缓压上,从这满是霸道和傲气的阵型与精神状态,岳乐不由得点点头,“到底是号称辽东明军之冠的模范旅,就是与一般明军不同。费扬武贝勒败在这样的军队手上,也不算辱没了他。”
伴随着各队队官尖锐刺耳的哨声,模范旅所部数千人列成十数个大小不一的方阵,这些方阵又是连接成墙,给人以巨大的视觉压力。数百马队居前,同样是排列成令清军官兵心惊肉跳的三列阵型,虽然队伍不算齐整,但是那如墙而进的骑兵,早已令所有的清军将领们所熟悉。
步营之中,火铳兵在前,长枪兵在后。整齐的脚步声中,阵列始终严整。如林的长枪火铳,给这支部队带来了一股牛逼哄哄老子天下第一不服来战一场的气势。
模范旅的两翼则是由山西镇和大同镇的骑兵担任护卫。也许是为了挽回过失,两位总兵大人亲自在队伍当中督战。
“岳乐主子。奴才带人上前去,杀杀此辈明国官兵的气焰!”巴牙喇纛章京有些气不忿儿。
“不可莽撞!郑亲王主子派我前来,便是督促你等迅速回师,加强锦州围城兵力!”
来自郑亲王济尔哈郎大营的使者急切的催促着岳乐尽快撤军。他的到来已经将李华梅在塔山一线连续炮击多尔衮阵地之事如实相告。若是锦州有失,只怕这场松锦广宁之间的大战将会变成无法收场的局面。
明军三部人马缓缓的,但是却又坚定异常的压了过来,队伍越来越近,队伍当中的那些战车、火炮也就越发的清晰。眼下的清军可算得是辎重全无。便是战马也不多。且又是大批的伤兵在营中,那些尚有一战之力的,也是人困马乏饥肠辘辘,当真要打,同始终有部队担任预备队的吴标等三部兵马交手,未必能够讨得到便宜。
“撤!先回西王堡,然后去锦州见郑亲王便是!”
说完这话,岳乐很明显的听见了有长出一口气的声音,不过,他无法确认那声音是否是他自己发出来的。
立时清阵中金鼓声。还有此起彼落的喝令声响起:“撤退,撤退!”
重伤员和少得可怜的辎重在前,轻伤员居中。那些精锐战兵,或者是没有负伤的兵员或是包衣阿哈等辈殿后,缓缓后撤。
“想走!?哪有那么便宜!?”
吴标将手一挥,司号长领着几个号兵吹起了嘹亮的号声。
转眼间,数十辆战车被快马牵引着从阵列之中冲了出来,越过骑兵的队列,将黑洞洞的炮口指向了里许之外的岳乐们。
想不留点什么便走?要么是被大炮欢送,骑兵追杀,要么是和我们大打一场。留下些军功首级再说!
一轮炮火过后,勇猛无匹挥动着长枪带着数百名勇士猛扑过来的那位巴牙喇纛章京。被密集而来的炮子打成了两截。
他的断腕行为,给岳乐、固尔玛浑、尼堪等人似乎争取到了大约半柱香的时间。但是。两翼的两镇骑兵却又仿佛冬日里荒原上的狼群一般,不疾不徐的相距不过里许的紧紧跟随,伺机便冲过来狠狠咬上一口!
统帅的性格决定了部队的作风。
三支明军当中,吴标的模范旅争强好胜,凡事都要拔尖;而王朴的大同镇则是欺软怕硬,遇事都要先盘算一下得失。
眼见得清军开始后撤,又是照着清军屡次入关劫掠时的梯次,老弱辎重在前,精锐殿后的队列,且精锐又被模范旅以及两镇的步兵、炮火纠缠压制,前队、中军与后卫出现了脱节,此时都不狠狠的扑上去咬一口,更待何时呢?
觑个空子,王朴的大同镇有如一条红色的怪蟒般直扑辽东反贼们的中军,只吓得清军前队和中军当中的那些伤兵们大呼小叫不已。
祸不单行,在另一侧护卫明军侧翼的山西镇骑兵,见有机可乘,也紧随着大同镇的后卫,越过岳乐等人指挥的后卫,直扑由固尔玛浑、果盖、果赖兄弟指挥的中军和前队!
我们在之前介绍过固尔玛浑的这支部队的情形,虽然有兵马数千,但是内中真正的满洲兵不过数百人,另有千余名八旗蒙古兵,其余的都是些家奴包衣之类的人物。在松锦战场上,属于清军当中的豆腐渣。
几次大战下来,能打的精锐已经损失的差不多了,虽然已经达到了与正红旗残兵会合的目的,并且照着岳乐所颁布的军令,这数千人之中的那些家奴包衣自动成为旗下人。但是战斗力却不能随着一道变更身份的命令而发生质变。(未完待续)
正文 第五百四十五章 兔子 走着瞧!
近代军事集团湘淮军的祖师爷,给无数历史学从业者和出版商找到了饭碗的曾文正公曾国藩,曾经在无数的书信、奏疏等文字之中,描述他对于官军诸多恶习之中最为痛恨的一点,“败不相救!”
而在曾文正公心中,最理想的军队应该是“败则拼死相救,胜则杯酒言欢”。在他看来,只要做到了这一点的军队,只算是平日里喜欢玩个屠城劫财,杀戮良民之类的事情,也是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对于曾国藩所处时代的军队败坏,可以从王辏г恕断婢尽分辛私獾剑骸白跃耍逃В渫陈始盖У鞫戎晃淦黢炼鄄豢坝谩1说纫缘胤街菹刂朔颍嵩似湮淦鞴耍秸鞣⒚窦易宓辏咕尤嘶滩溃奁洳蝗ァF溆龅幸玻茸鞯桶荼冢佑谄渲校胖喊埽蛲丛郁垩伞V罱溆欢荒堋N┞删哉耄景凉筚疲涠礁Р荒芤字弥N抟讯嗍褂寐逃浔子秩绱耍
王定安《湘军记》亦云:“自洪、杨倡乱,大吏久不习兵。绿营訾窳骄惰,闻征调则惊号,比至前敌,秦、越、楚、燕之士,杂糅并进,胜则相妒,败不相救,号令岐出,各分轸域,迄不得一兵之用!”
所以,祖师爷曾国藩无数次的宣布心中理想,“鄙意欲练勇万人,呼吸相顾,痛痒相关,赴火同行,蹈汤同往,胜则杯酒以让功,败则出死力以相救。贼有誓不相弃之死党,吾官兵亦有誓不相弃之死党。庶可血战一二次,渐新吾民之耳目,而夺逆贼之魂魄。”
只可惜。他一手缔造出来的湘军和派生出来的淮军在这点上却是着实令他失望,胜则拼死争功夺财。败则推诿过失,保全实力。最为明显的一次,便是湘淮军的两支主力部队,鲍超的霆军与刘铭传的铭军永隆何对阵赖文光、任柱所部捻军。为了独占功劳,刘铭传不惜违背约定的发起攻击时间先行动。而同样的原因,鲍超所部为了减少自己的损失独占功劳,明知道铭军与捻军拼得你死我活之际也是悄悄迂回到捻军侧翼做好进攻前的一切准备工作。一直等到铭军被捻军击溃,刘铭传自己都准备当俘虏或者被杀的时刻。鲍超才下令霆军发起攻击。
这一出大戏,虽然在刘铭传和他的老领导李二先生李鸿章的联手之下,以“惊传后路有贼,不知实霆军也”的妙笔生花文字给糊弄过去,但是霆军与铭军之间却到了几乎开火的地步。十多年后,当刘铭传得意洋洋的成为台湾首任巡抚的时候,却愕然发现部下兵马、将领都是当年的永隆河湘军故交。
同样的,号称是文正公再传弟子的校长,也希望部下能够做到“胜则杯酒以让功,败则出死力以相救”。但是实际效果如何呢?
不厚道的作者还是用事实来说明吧!
某位**将领,三个字的名字,带领一个整编师的**被包围于山东某地山区。被数倍于己的共军攻击,硬是从开始交火到战斗结束,坚持了半个月之久。附近的友军就是在那里冷眼看着,看着他被共军消灭。
(啪!一个大嘴巴打得作者眼前直冒金星。“不许这样说我们的张师长!张师长是抗战名将!一个师可以对抗全部侵华日军的人物!”“就是!这么帅,这么会拍照片的人物,被共军围攻之后自杀了,居然还被埋在羊圈里!你们就是这样对待抗战英雄的吗?!”)
(揉着脸的作者只能说,埋在羊圈里的究竟是谁姑且不说,也不敢引起争论。不过。你们的那位帅哥师长,第一是被击毙的。第二击毙之后是被华野买了棺材给埋了,同时通知家属来收尸。至于说为啥某个微薄名人愿意到处认爹还不和他妈商量。这咱们就不知道了。对于死者的处理问题这点上,共军办事比**仁义多了,**可是把罗炳辉和彭雪枫给刨坟掘墓不说,连二人的尸体都被侮辱了。再说,俺说的可是宋瑞珂,羊山集战役被歼灭。你们的帅哥师长要是能坚持他的三分之一时间,那也不会成为**烈士而是成为**英雄。)
而此时辽东战场上的清军,恰好和共军一样,是绝对没有败不相救的恶习的。不管内部斗的多厉害,听闻友军被围,立刻前来救援。
来的部队正是此番吴标等人的原定目标,在西王宝山下,汤河子边筑堡的固尔玛浑兄弟所领的数千人马。
作为前四大贝勒之一,镶蓝旗旗主阿敏的第三子,固尔玛浑可是不像他父亲那么暴烈的性情,因为眼见得父亲被八叔、二伯、十四叔等人联手整死的下场,更加上他和他的弟弟们几起几落的人生经历,所以他在清国之内一直是夹着尾巴做人,低调再低调。否则也不会在死后被追谥号为温简。
脾气虽然好,做人也低调,但是论起战功来却是一点不含糊,崇祯十一年,所谓的崇德三年,他随睿亲王多尔衮入关,自京师入山西境,复东至济南,克城四十馀,封辅国公。在历史上,更是跟随本旗主子济尔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