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鼎1617-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的多尔衮,经历了塔山苦战,部下早已被李华梅的炮火打造成了一块精钢,可谓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不要说他麾下的两白旗,和他兄弟私有的包衣兵,便是那些各旗派去塔山的少年亲贵们,也大多倒向了多尔衮兄弟。如今他更是携塔山战胜之余威,与多铎一道,指挥着原本围困锦州的济尔哈郎所部,对城内的祖大寿、吴标、王朴等人的军队继续进行围攻。
相比之下,老而不死的代善,除了一副老资格之外,便是所剩无几了。麾下的两红旗兵马,原本就牛录人口不多,几次入关损失颇重,更加上岳拓、硕托兄弟对他的提防,他如今在两红旗内说话的分量越来越低,甚至还不如他的孙子阿达礼好使。
但是,如今的盛京防务却是在此人掌握之中,而且,辽阳之战,代善也是出力不少,少不得黄太吉要好好的敷衍一番。
“皇上,奴才久在盛京,对于前线之事一无所知,不知眼下两处进展如何?”老奸巨猾的代善。喝了一口热茶,捋捋已经花白的胡子,故作对眼前军情不了解的样子开口发问。
对于代善,黄太吉也是心知肚明,虽然兵马人口被几个儿孙瓜分,但是在两红旗中也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各种细作探子,为他通风报信的人数量之多,只怕他这个皇帝也是望尘莫及。
“虽然蒙祖宗神灵庇佑,列祖列宗显灵降下这场大雪,但是,如朕方才所说,我等已经没有了退路。必须在天气彻底好转之前,干掉洪承畴和祖大寿,我大清才有一线生机!否则。便等着那位宁远伯恶狠狠的打上门来,将我等一个个撕成碎片,丢进大海里喂鱼虾去!”
“皇上所言极是!奴才也认为,不可掉以轻心,眼下大敌宁远伯虽然稍稍退去,奈何这头老虎的爪子却依旧随时可能扑过来!”多尔衮也是神色凝重,为了防范万一,驻守锦州方向的清军。只有他和济尔哈郎两个王爷前来,而豫亲王多铎则是留在锦州方向统一指挥那里的各部清军。借以防备锦州城内的明军突然发起的突围行动。当然,也是提防眼前这位八哥有点别的什么小手段。
“大敌,宁远伯!宁远伯,大敌!”代善口中喃喃自语,渐渐的脸色越发的难看起来。“难道,竟然便是他不成?”
话音未落。顿时黄太吉脸上也是颜色更变,往常的那种人君气度,顿时被一层死灰色所代替,满脸都是恐惧和绝望。一旁的多尔衮看着有些新奇,这两位往常可都是号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怎么突然一瞬间变成了这般模样?
“十四弟,你有所不知。”代善看了一眼黄太吉,见他脸上微微呈现出来了许可的神色,这才将埋藏在心目中多年来那个可怕的秘密竹筒倒豆子一般的向多尔衮倾诉出来。
“却是如此!”听得二哥说完了往事,不由得多尔衮也是面色一变,不过,相对于代善和黄太吉,他却是另有一番说法。
“当年萨满说我等的大敌乃是来自西南,却也是上天警示我等。这位宁远伯,的确配得上是我大清的大敌。但是,我大清有上天庇佑,佛库伦女神保佑,又有佛祖保佑,故而才有此逢凶化吉之事!皇上,您请想,当日奴才的塔山阵地,已经堪堪被李华梅突破,奴才自己和豫亲王的护卫都已经上阵拼杀,便是奴才自己都已经做好了以身殉国的准备,为何战局急转而下?更说说眼前,若没有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礼亲王,您觉得盛京城会如何?一旦盛京有失,这锦州广宁的数十万军马,岂不是一夜崩溃?”
多尔衮的理论,让黄太吉顿时眼前一亮,“十四弟,你继续说!”
“皇上,奴才以为,宁远伯虽然可堪称我大清的大敌,奈何天命在我!故而虽然有小挫于我大清兵马,无奈,我大清有诸天神佛和天命气数在,故而无济于事!”
说这番话时,多尔衮却也是色厉内荏。天命?谁能够说得清这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十五弟这番话,让朕有云开日出之感!”
“皇上,奴才也以为,睿亲王这话讲得极为有理。”
“日前朕接到蒙古几位王爷的奏报,说乌斯藏的两位佛爷,大海上师,和大博学珍宝智者已经派遣使者来盛京朝见朕。这二位佛爷可都是佛祖在这人世间的后身,以他们的无上法力和修行,焉能看不出这场战事的结局?”
“皇上圣明!想必是我等要历经一番苦战之后才能夺取这场大战的胜利!”
清军阵营之中的三个巨头,代善,作为硕果仅存的四大贝勒之一,代表着传统势力,黄太吉,自然是代表着皇权力量,而多尔衮本人,则是那些新兴军事贵族的领头人。这三个人互相打气,互相鼓励,算是将新中的疑虑、困惑、恐惧打消。
不过,这位宁远伯和这场大风雪带给辽东战事的影响可谓是巨大的。
广宁城中的洪承畴洪督师,在得知了宁远总兵吴三桂轻兵奇袭辽南,火烧辽阳的战事之后,其激动程度不亚于当日他听说了李华梅李大郡主受伤的消息。当日李华梅为了突破塔山敌军阵地,亲自上阵督师受伤的消息传到了洪督师耳中,当即便让他连说了三个好字!
作为比较早与李守汉结识的朝中高官。他对这位宁远伯的性情可谓是了解甚深。只能占便宜不能吃亏,而且,对于身旁人和子女的宠溺远胜于其他人。(当然,宠溺不等于溺爱。)
在他看来,以宁远伯所部兵马钱粮之强,只要宁远伯本人愿意。辽贼的好日子便要来了。李华梅消耗在塔山的弹药,比起宁远伯要丢在辽贼头上的,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其态度和对友军利弊的分析,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校长在1941年12月8日以后的情绪和表现。)
当听到施琅吴三桂等人火烧辽阳的消息后更是激动万分,结果一场暴雪就把大好形势全毁了。虽然不曾克尽全功,但是辽阳战事,对于洪督师和广宁守军的士气鼓励还是巨大的。虽然城内眼下一样是粮食燃料缺乏,但是洪督师自负坚持一个冬天问题还不大,另外城里还有一个死不投降的硬汉。。。
马科。
这位马总兵可是知道自己是绝对不能投降的。所以,历次作战,他都是拼死向前,所部山海军也是战力非凡。在几门三十二磅炮的掩护下,马科所部动辄便在阵前叫嚣辱骂,“老子日死了你们的西宫娘娘,不服气的只管来战!别都在壕沟里装死狗!”
“不是装死狗,是活王八在世!不能从沟里爬出来!”
广宁守军之中。马科的部队人数较多,战斗力也是比较强悍。有他在里面充当顶梁柱的作用,自然别的部队也是能够冲的是去。除了有宁远伯带来的鼓励、有马科等人的坚持之外,众人的信心便是来自于不远的锦州城。只要坚守到天气转暖,甚至是风雪停止,想必宁远方向的友军便会大举出动袭击锦州方向的清军,更不用说宁远伯会卷土重来。到那个时候,一处活处处皆活!
听得了黄太吉讲说了广宁战事,多尔衮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皇上,广宁明国兵马如此。锦州的何尝不是?”
今日的气氛,难得的兄友弟恭,君臣和睦,黄太吉又一次拿过铜茶壶,为多尔衮满上滚烫的奶茶,“十四弟,锦州又如何?”
“奴才原本以为,奴才所部兵马算是经历过战火锤炼的,打李华梅都不怕,还怕个祖大寿贼厮鸟?没想到祖大寿这家伙还真有点骨头,这些天大炮猛轰,挖掘放迸,云梯蚁附,关宁军居然斗志不减,一一把奴才们的攻城行动化解。奴才是真搞不懂,祖大寿哪来的骨头。”
“哈哈哈!十四弟,枉自你叫了什么墨尔根王,睿亲王!怎地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黄太吉今晚上终于是好好的笑了一场。连带着一旁的老代善也是脸色笑得和一朵盛开的菊花相仿。
“皇上,睿亲王上阵杀敌,佐理政务自然是好的,但是这人心叵测,世道人情,却非睿亲王所长,其中的关窍,还得是由皇上来为睿亲王开解一番才是。”
代善的这一通马屁,拍得黄太吉恰到好处的舒服,既给多尔衮一个极宽阔的台阶,又让黄太吉得到了心理上的极大满足。
“十四弟,你当祖大寿是什么好东西?他若是当真忠于他的大明朝廷,就不会在大凌河投降我大清了!这投降的事情,便如女子**,做了一次婊子,以后就不会在乎那许多了!这些日子,围城以来,朕命人射进城内的劝降书,都有上百封了,他的回信也有如此之数。他若是当真要做大明朝的忠烈之人,为何一直跟投降我们的汉军将领书信往来,两头下注的意思很明显。不过,他现在有内外双怕,所以不得不困兽犹斗。”
祖氏家族亲眷当中在清军当中做官带兵的人不少,而且黄太吉也是大为加以重用。他于崇祯九年登基为帝的时候,便有张存仁被封为都察院承政,韩大勋封为户部承政,姜新封为礼部承政,李云封为刑部承政,裴国珍封为工部承政。甚至祖家的两位少爷,祖泽洪封为吏部承政,祖泽润封为兵部承政,组建汉军旗之后,大少爷祖泽润更被封为汉军正蓝旗的固山额真。
“祖大寿如今拼力死战,不过是向朕与明廷之中的那位崇祯皇帝表示实力。要让朕知晓,他的实力不容小觑,希望朕拿出点与他身份实力相当的价钱来。这等招数,便和诸葛亮要刘皇叔三顾茅庐才肯出山一样!”
黄太吉这几年让八旗贵族将领们研读《三国演义》虽然还不能起到改变八旗兵马当中只知有旗主不知有皇帝的局面,但是,三国里面的情节故事却也是人人皆知,当下一说,多尔衮便撇了撇嘴。
“他祖大寿以为自己是诸葛亮?咱们却不是兵不满千,将不过关张的刘备!”(未完待续。。)……443+dxiuebqg+602……>; ps:月票!
“五千兵马平贼?咱们的孙老先儿是不是害了热病?”
三晋会馆之中,十几个大小商号的东家、大掌柜坐在一处吃着南路来的时新果子,品茗谈天。围绕的话题,便是近日京师的一重大新闻。
孙传庭奏对之后,崇祯大为欢喜,当即命他以兵部尚书、总理陕西、三边等处练兵剿贼兵马粮饷事的差使。
孙传庭在班房里蹲了三年,对外面的情况不了解,以为起义军的力量还同当年一样,随口回答有五千精兵就够了。但是,不曾散朝,这孙白谷就发现满朝文武同僚都以一种看脑瘫患儿的神情来看他有的人眼中还带着一丝怜悯之色。
等他回到自家的下处之后,命人找来这几年的邸报、奏稿抄本,这才发觉,果然是山中方数日,人间已千年。世事的变化早已超出他的预料,立即上疏说“非练兵二万,饷百万不可。”
这一下,顿时让崇祯大为恼火,这不是给朕脸上一个响亮的耳光吗?
于是下严旨申斥孙传庭,令其明白回奏。
孙传庭本身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军事上,战场上,属于那种政治能力一塌糊涂,但颇有临阵决断才能的人物,这一点他和卢象升颇为相似,也都是因为这个特点,二人都在杨嗣昌身上倒了大霉。与他们截然相反。那杨嗣昌党争厉害,赞画方略也不错,但论起临阵决断,那也是一塌糊涂。所以,当杨嗣昌坐镇中枢时,便能指挥若定。一旦出了京,再号称盐梅上将,也是枉然。反而让左良玉、贺人龙等军头窥清了虚实。从而越发的跋扈骄横。
因为性格气盛倔强高傲,孙传庭这些年得罪了不少人。地位最高的杨嗣昌虽已身死,但是其他人却还好好的活着。见他吃瘪,这些人少不得有幸灾乐祸之心,当下这新闻便在京城之内传播开来,很快便在大小衙门深宅大院之中流传开来。这些消息灵通的山西商人如何能够不知道?
“二万精兵军饷百万?”一个晋中口音的小商号东家撇撇嘴,“咱们这位孙相与,若是知道眼下在山东搅扰的天翻地覆的那支龙虎营是谁家的队伍,只怕这兵马翻上数倍都不止!”
因为孙传庭是山西代州人。都是山西老乡,大家和尚不亲帽儿亲。所以,这些商人说起这位咸鱼翻身的老乡来,嘴上还是留了些情面的。
“我听兵部职方司的郎中说,孙先生除了要练两万新兵,跟皇帝要百万军饷、军械之外,要两年的练兵时间外,更打算要将此时在山东的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