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夺鼎1617 >

第385章

夺鼎1617-第385章

小说: 夺鼎161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且钆骣锩μ峁┠敲鞴某霾春苁钦桃宓谋硎境鲆值芰νΦ难樱」植坏萌思夷芄蛔龊雇酢⒆龌实勰兀≌庖坏悖乙惨煤玫南蛩耙欢攀牵

    口中说着,黄太吉的眼角余光不由得也在附近站立着的沛霆带来的那些护卫身上打转,这些护卫俱都是身着钢制胸甲,腰间悬着佩刀或是宝剑,以他征战多年的经验,那胸甲一望便知是好东西。他是多么希望李沛霆能够为他像山西商人那样大量的运输来铁器兵器盔甲和粮食来啊!

    “皇上,除了之前和十四弟、十五弟说的那些货物之外,诸如南海仙露、书籍等物也可以敞开了供应给八哥。”

    “书?!我们又不认识汉字!看书有什么用?”多铎充分的展示了一个有勇无谋的匹夫本色,他粗鲁的叫嚣着,听得黄太吉只皱眉头,这个荒唐的十五弟!

    “不认识字的,可以让人念给他听!”

    沛霆从帐篷里取出了一函书,乃是南中出版印刷的三国演义。这是他在这里用来打发时间的闲书。

    双手递给了黄太吉,“八哥,知道您喜欢读书,这个,送给您,闲暇之余可以用来消磨一下时间,小憩一下。”

    洁白的纸张,排版整齐、印刷的十分精美的文字。墨迹十分均匀,浑然没有那种这里墨重了,那里缺了一笔的事情,内容姑且不说。卖相便是十分的精美。

    更是直观的是,每一册的扉页上都有着人物绣像,看了便知道是谁。每一回的头里也有插图讲述着这一回里发生的故事场景。更令黄太吉惊讶的是,几次战役,比如说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都有地图作为注解,虽然是三国时期的地名,但是上面交战双方的兵力、将领、驻地都看得十分清楚。

    “好!二弟,不瞒你说。八哥为了这书籍,特意从朝鲜那里令他们每年进贡纸张前来,你若是能够将这样的书籍大大的运来,八哥愿意用银子、人参皮毛同你交换!”

    黄太吉已经打定了主意,要把这三国演义作为八旗军中的必备读物,发到每一个牛录,令笔帖式们读给各级军官听。一来,可以作为兵法谋略的普及读物,寓教于乐。二来,可以用罗贯中作品中宣扬的忠君思想来给那些两红旗两白旗镶蓝旗的奴才们洗洗脑子。让他们知道,应该效忠的不是各自的旗主,而是他这个大清皇帝!

    书的作用和危害,在场的各位旗主和王爷却没有黄太吉想的那么远,以多铎为首的一群人眼睛只管盯着那大铜锅里正在上下翻腾的鱼汤,间或在沛霆护卫身上的甲胄和刀剑上停顿一会,眼中满是贪婪的**。

    “阿武!你们几个过来。”

    在沛霆的召唤之下,他的护卫们几步跑了过来,“见过大掌柜!”

    “把你们身上的甲和刀剑都卸下了。”

    护卫们互相看了一眼。军令不敢违背。只得解甲。

    很快,几十件甲胄和刀剑便在众人面前摆了一地。

    多铎抢步上前取了一柄马刀在手中。略一掂弄,觉得入手便很沉重,与马刀的外形不是很相符。而旁边。豪格一样取了一口宝剑在手中。

    他回头看了看黄太吉,黄太吉的黑脸上露出了赞许的神情。这叔侄二人各自拔出刀剑,在春日的阳光中一点光芒在刀剑上闪跃跳动!

    “皇上,知道您需要这个,但是眼下我无法确保能够从南海将军器弄出来,那里对此类物品管制的极其严格。只能将护卫身上的盔甲刀剑相赠给皇上和各位王爷贝勒了。”

    “好刀!”多铎的一声高呼,将沛霆的话音完全盖了下去,远处,一个巴牙喇兵哭丧着脸,手中的熟铁马刀被砍成了两截,只有一个刀柄和半个刀身在手中握着。。

    众人的目光完全被多铎的举动吸引过去,呲铁钢对熟铁,完胜!

    接下来,便是进入到了热烈的技术讨论环节。

    沛霆命人给每个王爷贝勒盛了一碗汤,众人喝着鲜美的鱼汤,坐在毯子上讨论着生意,恍惚间仿佛回到了老奴初起兵时的情景。

    明争暗斗便在众人夸口鱼汤味道鲜美时开始了。

    以黄太吉的意思,对外贸易,要由他这个大清国皇帝一手掌握,之后按照各旗的人口数量统一进行分配,严格禁止各旗在私下里进行贸易活动,防止各旗的势力再度扩张。但是,这样的做法同各旗旗主的想法南辕北辙了。

    一时间,多铎同豪格争吵,济尔哈朗也大声训斥着镶黄旗的巴牙喇章京吴拜。

    如果不是黄太吉和李沛霆在这里,只怕这些人会拔刀相向。

    商量的结果,李沛霆每年向辽东出售至少三万匹染色棉布,一万匹花布,五千石精盐,书籍至少五千部,以三国演义的插图本为主。至于各色香料则是多多益善。

    黄太吉则是以手中的金银铜等物、人参、皮毛等物,同李沛霆进行交易。为了缓解各旗之间的利益争夺,在李沛霆的提议之下,八旗内部达成了这样一个分配比例:

    统领两黄旗、实际控制着正蓝旗的黄太吉,掌控整个贸易额度的六成,当然,这六成贸易额度也不完全是归这三个旗的,属于八旗共有,所有贸易来的货物必须是统一使用到全体八旗将士家眷上。

    最早同李沛霆接触的多尔衮阿济格多铎三兄弟,因为引荐有功,两白旗占据贸易额度的二成,这二成分额,可以由多尔衮兄弟任意支配,不在上面说的六成份额之内,算是两白旗的自留地。

    而余下的二成,则是归其余三旗分配了。

    今天狩猎的目的达到了,黄太吉虽然没有完全将李沛霆这一条贸易通道完全掌握在手中,但是至少自己的收获是最大的,特别是李沛霆很是默契的提出将三国演义大量输入,这为他进一步掌握八旗各部,削弱旗主们的权力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弟,既然回来了,不打算回家去看看?”

    他口中的家,指的是铁岭李家当年的宅子、宁远伯李成梁的府邸。

    听了他这话,李沛霆神情黯然。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八哥,去也无益,徒增伤感罢了!只求八哥一件事。”

    “二弟,只管说,是要什么恩典?是亲王?是郡王?还是御前免跪?只管说!”

    “那些倒是从来没有想过,只求皇上下一道旨意,日后八旗兵丁将领,见到我商号的旗帜商队买卖铺户伙计,能够客气一些,网开一面。沛霆便感激不尽了。”

    “范先生,拟旨!我八旗各军将士,自即日起,无论在我大清境内抑或是在明国境内,凡遇隆盛行之商号商队船只人手,一律不得抢掠,不得杀戮,务必礼敬有加。违者,夺旗!”

    当晚,当睿亲王府正在酒肉欢宴,为李沛霆大举欢呼畅饮之际,有管家来报,正红旗的岳托,硕托、阿达礼等几位王爷贝勒前来拜访,求见李家二叔。

    “二叔,二成贸易说起来不少,可是我两红旗要同镶蓝旗一起分的话,也就没有多少了,撑死了一成半,还望二叔看在家父的面子上,想想法子,为两红旗数十万兵丁奴才们谋些福祉才是啊!”

    原来是嫌自己手中的贸易额度少,打算来找本主相商,看看能不能想想别的法子。多尔衮同弟弟多铎相视一笑。而且,两红旗中的家务事,多尔衮兄弟也是心知肚明,只怕这一成半的份额,到了代善手中,一星半点也不会分给岳托和硕托这两个让他看着别扭的儿子手上。

    他们已经同李沛霆达成了三人密议,不论八旗贸易额度多少,两白旗除了原有的两成自留份额之外,另有一成份额算是李沛霆私下里赠给两位小兄弟的。

    “愚兄如果在南方能够弄到你们急需的盔甲刀剑铁器火炮火药等物,也是先行交给你们。”

    这是在多尔衮的书房里,李沛霆拍着胸脯向这兄弟二人做得保证。

    “成亲王,眼前现摆着两尊大神,如何来求我?”

    李沛霖笑着指了下正在用银柄小刀割肉的多尔衮兄弟,开始了在八旗内部分化瓦解的动作。

    〖
正文 第二百七十一章 李沛霆被拆穿?!
    崇祯十年三月,黄太吉在彻底拔掉了朝鲜这颗在明清之间左右摇摆不定的大钉子之后,班师回沈阳。回师途中命出身于东江镇毛文龙义子的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攻铁山皮岛,在朝鲜出兵船五十艘的协助之下,攻陷皮岛,拔除了明朝在辽东沿海的最后一颗钉子。

    清军浩浩荡荡的押送着五十万朝鲜人俘虏,绵延数百里从鸭绿江一直到沈阳,这些朝鲜人押回沈阳的下场就是充作奴隶。随同他们一道往沈阳去的,是从朝鲜抢掠来的大量物资、财物。

    这一战下来,辽东的反贼们可谓是满载而归。从旗主王爷到普通的旗丁无不是腰缠累累,“马前悬金银,马后载妇女。”

    而收获最大的,便是黄太吉本人。

    在他扎营的三田渡,由朝鲜王树立起了大清皇帝功德碑,并且在朝鲜王京城修建迎恩门,以迎接日后他派来的各类使臣。

    根据双方签署的协议,朝鲜必须与明朝断交,接受他的册封,成为大清的藩属国。条约规定,朝鲜使用的年号由明朝年号改为清朝年号。这无疑在政治上为他赢得了最大的胜利,让国内那些有异心的旗主王爷贝勒贵族们无话可说。

    在经济上,不但从朝鲜掠夺到了五十万人口,大大的补充了人口的不足,也获得了大批的财物,同时每年还将要获得朝鲜数量众多的岁贡,这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清国的经济压力。

    手中掂弄着明太祖朱元璋颁发给李成桂的权知朝鲜国事王印,黄太吉觉得自己可以回去之后祭堂子,告慰一下先祖孟特穆,这位在世之时一直被朝鲜人欺凌的老祖宗。在九泉之下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

    想到了扬眉吐气,黄太吉突然想到了另外一件事,不由得又皱起来眉头。

    回到沈阳之后不久,三月初五,黄太吉便下令便将朝鲜王缚献大营的主张联明伐清的主要人物弘文馆校理尹集、弘文馆副校理吴达济及司宪府掌令洪翼汉绑缚刑场斩首示众。

    而一直主张亲清的西人党首领金自点。则是成为了这三个被斩首的朝鲜三学士的监斩官之一。

    而三月初七,各旗主王爷贝勒齐聚十王亭前,准备商议一下如何将此次掠夺来的财富人口进行八分。也就是讨论一下该如何分赃了。

    除了此时还在攻取皮岛的孔有德、尚可喜等三人之外,几乎清军的上层人物全部到齐了。坐在大政殿上宝座上,黄太吉觉得这才是人君的乐趣。不过,看看在正白旗亭前稳坐的多尔衮。黄太吉心中不由得一阵抽搐,太阳穴向上鼓了两下,眼前瞬间晕眩了几下。

    多尔衮兄弟在朝鲜,到底获得了多少好处,八旗子弟中也是众说纷纭。不过,一个被大家都承认的说法是。“两白旗去过的地方,我们就不要去了,寸草不生不说,怕是还要给那些苦哈哈的朝鲜人留下点粮食才能离开!”

    而两白旗的旗丁在朝鲜,在回师的路上不断的以牛录、以甲喇为单位往海边去,回来时便是衣着光鲜红光满面。

    为了能够让多尔衮兄弟交出这条贸易通路,黄太吉在三田渡大营同多尔衮谈了数次。许下了无数的好处,这才勉强说动了多尔衮,答应回沈阳后令手下的奴才们去将南海商人请来,交各旗旗主公议处置。

    对于分派赃物这种事情,各旗旗主,不管是八旗满洲还是八旗蒙古,都是熟极而流的了。报上总数,之后各旗分派,照着出兵多少,披甲兵多少的数目分配就是。大家今天来的目的。却不在于此。

    “哥,说好了,要是老八打算把李先生杀了,断了咱们的财路,我可是要跟他翻脸的!”

    这是多铎私下里同多尔衮的表态。

    为此。多铎今日可是穿了三层铠甲在身上,最里面的是一件花了二百多两银子从山西商人手里买来的南蛮胸甲。随同多铎前来的镶白旗巴牙喇兵,也都是身披重甲,一面是为了炫耀实力,一面则是以防不测。

    不光是他,随同多铎前来的镶白旗巴牙喇兵,也都是身披重甲,一面是为了炫耀实力,一面则是以防不测。

    “十四弟,十五弟,你们的旗下兵马很是精锐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