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夺鼎1617 >

第338章

夺鼎1617-第338章

小说: 夺鼎161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暮奂!

    “一、二、三、四、。。。。。十一、十二。好了!换咱们的大家伙唱一出好戏了!”

    清点了一番暴露出来的火炮之后,黄大木冷笑了两声,挥手示意臼炮开火!

    那四十门被亲切的称作“田鸡炮”的臼炮立刻开始对寨墙喷shè怒火和炮弹。

    这些臼炮虽然可以发shè二十四磅和四十八磅的巨大炮弹,但是炮身却并不十分重,威力、shè程远,机动灵活,正是这种山地丘陵地带的攻坚利器。只是对炮手的要求比较高,在瞄准shè击的过程中需要掌握三角函数等复杂的数学问题,论实际**作,比那些十二磅炮难多了

    与十二磅炮、八磅炮的直接瞄准shè击不同,臼炮的弹道是曲线,瞄准的目标便是城楼和城头的守军火炮。

    两个炮垒中的臼炮分成两个波次,将炮弹向城头倾泻而去。一枚二十四磅臼炮的炮弹飞跃而去,飞到顶点之后,反身折而向下,直奔寨墙上的守军而去,几名寨丁躲闪不及,被从天而降的炮弹击中,登时骨断筋折。更有那前世不修的倒霉蛋,被炮弹将身躯砸成两段,上半身在炮弹巨大的冲击力作用下,向侧后飞了出去,直直的将一口正在烧着热油的油锅撞翻,那油锅周围的士卒一声惨叫,身上便已经是火焰熊熊,烈火顿时在城头蔓延开来!

    接着,十多颗沉重巨大的臼炮炮弹,呼啸而来,或是狠狠砸在寨墙脚下的地面上,或是飞过寨墙,落在在寨墙下集结的团丁队列中,将队伍砸成一片血肉烂泥。更多的炮弹则是落在寨墙上、角楼上、炮台上。

    被这些大铁球轰击,砸起的砖石到处乱飞,瞬间将方才还在朝着城下发shè火炮的炮台角楼打得惨叫声不绝。

    “调整炮口角度!大号臼炮打寨墙!小臼炮给老子把那些炮干掉!”

    黄大木用望远镜观测着城头,仔细观察着臼炮的打击效果。随后发出调整shè击角度和密位诸元的命令。

    立刻,在那些苦力们的努力下,一发发巨大的炮弹又一次的装填完毕,猛烈的炮火继续向城头倾泻。

    在炮弹、火药和砖石的通力合作下,被列入重点打击对象的寨墙上、炮台山、角楼上,几乎没有能站起来的人。不时有火炮的零部件和砖石被砸得飞起来飞到城下成为南中军的帮凶继续杀戮。

    在两轮臼炮炮火打击之后,被黄大木清点过的那些火力点,暂时陷入了沉寂之中。

    “好了,该咱们上了!”

    在西寨墙担任攻城任务的吴标,挥动手中宝剑,高呼酣战。(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三百零八章 讨伐(六)
    这样一来,自然行军速度便不会快了。

    不过,吴六奇和区大鹏等人也不打算玩什么兵贵神速,畲坑一战,早已令桃园大社jing锐、士气、胆气丧失了不少。回到老巢之后顶多是搞些坚壁清野、加工赶修工事以备防御的措施。

    对于南中军这样善于利用自己的火器优势进行攻坚的部队而言,最不怕的就是敌人利用工事进行防御。

    而且,空室清野也只能是用来对付那些粮食不足、后援乏力的军队。对于南中军这种自己必须携带一个月左右的主副食,另外还有携带上可以采购半个月主副食银钱的军队而言,这丝毫不是问题。

    于是,每天便只行军五十里,以保存和恢复战士们的体力。

    不过,那些民夫被调动到斥候、前锋的后面,他们要在行军本队抵达宿营地之前按照要求完成营垒的修筑任务。

    这些民夫,按照同姓同村编制成队,这是无可奈何之举,这一带的口音实在太过繁杂,甚至同一个村寨,村口和村尾都不一样。而且大多数民夫是文盲,无法通过文字进行沟通。只能是根据他们同村同族人数多寡情形,以十人为一甲、五十人为一队,将他们分别编制成队。

    这些人一路嘈杂之声不绝,在各级头目的威胁呼喊之声中到达宿营地。

    这里已经根据地形地物选择好了修建营盘的所在。

    “食饭咗!食完做事!”

    在宿营地外,火夫们已经为这些民夫准备好了饭食。

    在各种口音发出的嘈杂议论声中,在靖边南中军辎重队和前锋将士的监督之下,民夫们开始带着新鲜和好奇的一一排队领取自己饭食。

    伙夫一勺挥过,一海碗的白米饭立刻冒了尖。右手的碗伸出去,一大勺滚热的肉汤倒来,立时一个大碗装得满满的。浓浓的肉汤中,被胡乱切了几刀的大肉块在肉汤里蛮横的躺着,向空气中散发着阵阵诱人的香气。这诱人的味道令人食yu大开,众人兴奋不己,这是很多人过年都未必吃得上的伙食啊!

    几个平ri里仗着自己的族房辈份在村子里很不安份的古惑仔,想插队或是抢夺他人伙食,被在一旁监督民夫队伍的南中军,毫不留情用皮鞭军棍教育了一番,让他们懂得规矩和纪律,这顿教育打得他们哭爹喊娘,连声求饶。旁人看得哄笑,个个兴灾乐祸,同时也知道了,在南中军这里,规矩的重要xing。

    欢声笑语中,各民夫军壮,依同乡同队,一个个找地方蹲好,唏哩呼噜的狼吞虎咽。很多人一边吃一边赞叹,没想到十冬腊月,被官军拉夫出来,能够吃饱就不错,不想还可以吃上这样的好饭食。

    “开工了开工了,吃饱了就赶快干活。””

    “干活干活。”

    见民夫中大多数人已经吃饱,各队的队头队副也是纷纷吆喝,民夫们吃的嘴角满是油腻,个个心满意足,都站起身来,干劲十足的开工干活。

    相度地势选定的宿营地,早己经被辎重队和旅部的军官们依照营区图纸用石灰撒出一道道虚实不同的白线,各队民夫,只要在各自头目的带领下。分工包段,依据白灰的虚实进行施工,负责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便可。

    这些民夫都是青壮年汉子,大多有一把力气,众人用cháo汕方言喊着号子。挥舞自己手中的锄头铁镐,不断的用力挖壕掘土。有人挑着竹筐负责将挖掘出来的泥土挑到一旁筑起土墙。负责筑墙的人,竖起木板,将泥土投入夹板内,用巨大的木杵几个人合力极力夯筑,囊囊声响不断,号子声此起彼伏。

    而那些个被俘桃园大社的团勇们,则是每一个人一柄铁锹,在画着白线准备挖成壕沟的位置上奋力挥动着铁锹镐头,稍有迟缓,立刻便是一顿皮鞭棍棒赏赐下来。

    另有些人被派到远处就地取材,采伐竹子和树木用来修建工事之用。

    用挖掘壕沟的泥土修建的土墙很快便初具规模,土墙修得不算高,每堵墙分为内外墙两部分。从外墙这面看,大约有六尺左右,而内墙则是在墙角加宽,修筑了可以供人站在上面行走的路面。从这踏脚之处到墙头大约是一个普通士兵的胸口处,正好可以供那些火铳手向来袭的敌人瞄准shè击,当然,土墙虽然修的不高,但是却很厚实,足可以挡住大佛郎机炮的轰击和向内投掷火罐火把等用于纵火之物。。

    矮墙之间,都留出几条出入的通道,可供墙内战士视情况出击。可以根据情况做到有守有攻,防御中不时的进行小规模的反击战。便当然,这些矮墙空位是不规则的,比如第一道矮墙空位进去,面对的却是厚实的墙壁,需往左或往右几步,十几步,才能继续摸到空位道路。

    而这些出入通道的两侧,都由砍伐来的树木搭建起了临时的炮垒,那些大佛郎机的战斗位置就在这里,它们子铳中装填的霰弹会很好的将这些通道封锁。

    护卫这些矮墙的,还有众多的凸出之处,便如城墙的马面敌台一样。可从侧面,对攻击矮墙的敌人进行shè击。

    当然,想要攻击矮墙,先要过了墙外的壕沟陷阱这一关。

    土墙脚下不远,到处是深深的壕沟陷阱,壕沟下,皆有尖锐的木刺、竹签子。

    营寨前后都修筑有壕沟和随意挖掘的数量不等陷阱,不知道的情况下贸然突袭绝对会掉到陷阱里。

    就算是不计伤亡,用死人填平了那些陷阱,进攻的敌人很快就会面临着新的难题。

    壕沟!

    宽一丈、深五尺的壕沟,里面同样是栽满了木刺、竹签子。偶尔有些地段没有栽,也绝对不是施工者马虎或者是良心发现,菩萨心肠。而是有意为之。这预留的壕沟通道上方,也许就正对着一门火炮的炮口。

    是不是觉得这样的营寨布置有些眼熟?

    不错!这正是守汉为南中军制订的扎营之法!从太平军和湘军的营盘做法中吸收而来,并加上了近代军队对于生活、卫生等诸多方面的考虑经过多年修改而成。

    太平天国行军,不在平野扎营,多依山险,或在大村巨镇构筑营寨。其营寨周围砌筑土墙,墙上开设枪炮shè孔。墙外掘有濠沟。濠中密插竹签。濠外钉有木桩,更用荆棘围绕起来。在木桩之外,又钉交叉竹签,取极软竹片交叉密布。在与敌激战的地方,则掘重濠,筑重墙。第一道濠必密植竹签。第一道墙必用双层板片排架,用横木钉实,虚其中如复壁状,中填沙石砖土。第二道濠也力求宽深。第二道墙,或密排整株树木,或堆土包、沙包,以及水浸棉花包,就情况而定。在永安州时,曾以生根活树,间以杉、竹篙编成墙壁,尤出人意表。这种多样xing的设置障碍,使敌人难以用一种办法克服,而炮子击中竹签微欹,已无力堕地,同时可以争取时间,从容不迫地打击敌人,这些筑城设施在战争中都收到显著的功效。

    太平天国构筑营寨,都经过缜密设计,亲踏看地形。《行军总要》教导将领,“凡筑营立寨”必须“料度已定,又看地利清楚”。而且构筑力求坚固,工程限时完成,故所筑营寨,对山川形势运用得十分神妙,构筑得坚固异常,就连敌人也不得不说太平军“筑墙如城,掘濠如川,坚深无匹”(曾国藩清同治二年二月二十七ri《沿途察看军情贼势片》论太平天国营垒的话,见《曾文正公奏稿》卷十八。)。又说太平军“非师古法”,而“必坚必固,且能倚伏相救,声气相连,兵书良法,亦不过如是”(这是张德坚《贼情汇纂》卷四《伪军制》上《营垒》论太平天国营垒的话。)。

    正是有鉴于对手修筑营盘以利攻守的特点,曾国藩一手缔造的湘军,更是以“结硬寨、打呆仗”而著称。

    而太平军修建营盘用的劳动工具大多还是传统的木质工具,效率自然不能同使用金属工具的南中军相比,不多时,修筑营盘的工地上,已经出现了很多完成的工段。

    由于干活人员多,手中的工具又很应手、犀利,因此不到三个时辰,整座营盘外围层层叠叠的矮墙壕沟己经挖好修好。辎重队的官兵们开始督促各队的民夫对营地内进行jing细化的整修,以求达到尽善尽美。

    在距离营盘大约二三里之外的一处小小竹林中,几个人、几匹马正在这里紧张的窥探着。

    “三爷,这些官军就算走得再慢,差不多明天也能够到了咱们桃园寨了!咱们这趟出来,外七家的那群迒家铲,没有一个敢出来和咱们对官兵夜战的。白天他们火器犀利,搏杀锐利,到了晚上,他的火器还能够用上吗?!一群胆小鬼!”

    “咱们闯进去摸他的营!大杀大砍一番,捎带着把咱们的那些叔伯兄弟救出来!”

    桃园大社的三会首张庭玉,脸上裹着纱布,纱布上还隐隐的有血迹。他用单筒望远镜仔细的观察着远处那个巨大的不断成型的营盘,脸上不住的抽搐,可能因为肌肉扯到了伤口,不由得吸了一口冷气。

    “也不能怪他们,畲坑一战,他们损失惨重,族中兵马jing锐损失殆尽,此时自保尚且不足,何谈进攻?”

    放下手中的千里眼,张庭玉半晌才说出了这番话,算是回答家丁头目。

    “告诉兄弟们,悄悄的,后队变前队,撤!你带人想法子抓几个民夫回来,审问一番!”

    “那,不打了?!”

    “打!?打你个大头鬼!这一千多人,是咱们最后能抽调出来的本钱了!都丢在这里,大社拿什么守寨子?拿什么在这一带混?!”

    那家丁头目答应了一声,卸下身上的甲胄,挑选了几个得力的部下悄悄的往不远处传来叮叮咚咚伐木之声的树林摸了过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