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鼎1617-第2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奴婢早就说,满朝文武之中,只有宁远伯爷是真正忠心皇上的!”一边哭,王承恩不住的凝噎着。
“如今,各镇军将,无不是畏敌如虎,畏贼如虎。民间更有贼过如梳,兵过如篦的民谣。朝廷诏旨给他们,他们只管阳奉阴违。打仗一个个畏缩不前,向朝廷伸手要粮饷却是狮子大开口!这,归根结底,就是因为朝廷,皇上手中一无钱粮二无精兵。他们手中却有多者数万,少者千余的党羽。当日皇上下令将祖宽军前正法,若不是你派人带队跟随钦差前往,只怕他敢当场哗变!”
“爱卿,王大伴和杨爱卿合手从你手下挖走一旅之师,此事,朕内心每每思之,对你也是颇有亏欠。然事急从权,国事艰难如此,爱卿你也要多体谅朕才是!”
崇祯放下手中的筷子长叹了一口气。看着崇祯比自己苍老许多的脸庞,守汉心中顿时了然。这个比自己的生理年龄年轻了许多的皇帝,内心远远没有打算卸磨杀驴、过河拆桥的想法。就算有,他手中那点可怜的实力,也不足以杀了自己这头驴。(呸呸呸!什么驴!)拆了自己这座桥!对于自己这个眼下大明朝最大的实力派,皇帝也只能是以拉拢、安抚为主。
“眼下国事艰难,为了督促各处尽快剿灭流贼,朕不得已要多借助爱卿之力,以南粤军之精锐,弹压督阵,令各处军镇将领奋勇向前。同时,朕也要效仿成祖,整理京营,练出一支精兵出来!以震慑四方宵小,以荡平各路逆贼!”
“若得宁远伯之力完成此事,中兴大明,不但朕可以告慰太庙列祖列宗。到了地下见到二祖列宗时可以欣慰。朕对于爱卿,亦不吝列土封疆之赏赐!许你封异姓王!世袭罔替!效仿黔国公故事,永镇南中,代管两粤!”
崇祯皇帝开出了前所未有的价码,不由得令守汉心中一阵狂跳。
“陛下!别的不敢说,此次受命南下管理闽粤浙三省海防兼理缉私之事,如果微臣不恩能够将福建、广东、南直隶海面好生整肃一番,将海上走私奸小之辈痛加剿洗一番,臣便请陛下去了臣这宁远伯的封爵!”
“臣今日便在陛下和王公公面前夸个海口,从臣开始整肃海面之日起,如果诸事顺利,明年起,臣将每年多上缴至少二十万银元到内库之中,以供陛下编练新军、整理京营之用!”
一个虚无缥缈的差使,能够每年换来不少于二十万银元到自己的库房之中,这令李守汉在崇祯皇帝心中的地位越发的重要了。而一旁的王承恩也是眼睛里放射出了一丝精光。
“不过,臣也要在皇上面前请一个恩典。”
“爱卿,只管讲了来!只要是不违背祖制的,朕,无不许可!”
眼下崇祯眼里看李守汉,都是一个个的银元在晃动。他所说的每一句话,自然是无不入耳。
“一,京畿直隶各处自从建奴入寇,城池残破,田亩庐舍付之一炬,各地被灾之人流离失所。所到之处令人垂泪,亦为盗贼渊源。臣请旨。将此辈俱发往南中安置。”
“二,负担三省海上缉私,少不得会得罪南直隶各处巨室。日后,弹劾臣的奏折想必能够堆得如山一般,到那个时候。。。。。。”
“一律留中不发!”
“他们也要看看,污蔑功臣,是个什么下场!”
崇祯和王承恩主仆二人异口同声。
“陛下,那臣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去施展拳脚了。如果皇上没有别的旨意,那,臣便要请旨离京。沿着运河南下去留都,布置海防事宜了!”
正文 第 373 章 君臣谋算(再续)
“尔等往南方明国各地行走贸易之时,可多加留心。若是有那精于冶炼钢铁,制造火器之人,无论是官民军士,均可以邀请其人来大清效力。朕当以国士之礼待之。”
两日后,黄台吉设宴,宴请山西的八大家在盛京商号掌柜。酒席宴前,黄台吉等清国贵族除了感谢晋商多年来对他们的商业往来之外,更是用此次劫掠而来的财物向晋商们大量订购了粮食军器生铁等物。
黄台吉更提出了要晋商为清国的火器制造大业提供技术资料和人才的要求。
“朕已下旨,明令大清所属各地,出产之牛羊等,不得擅自出售。各处关口城池,对于没有执照等物私自贩运牛羊马匹出境者,务必严惩不贷。”
黄台吉的话里满是杀气,如果这些商人听不出来其中的奥秘,也就白在这市面上混了许多年了。
“陛下,商民等不知如何才能与大清往来贸易牛羊马匹等物?若是不能,商民等只怕损失惨重,无力再往大清运送粮食。”
介休范家的长子范三拔,无疑是这些商人的领袖。而此时的八大家同满清之间的关系更象是贸易伙伴,而不像几十年以后那样,随便一个内务府郎中,或者是兵部采购军粮的小官都能在八大家面前抖威风的。
他的话也将意思说的很明白,你让我们不得私自贩运牛羊马匹,那么你告诉我,如何才能合法贩运?如果不让我们将你们这些出产销售到内地的话,那好,大爷们以后还不伺候了!
“去岁黄大掌柜将种痘之法和玉米草献上,朕已经命人试验。效果颇佳。我大兵入关后,朕已下旨,将大清所产皮毛半数专卖给黄家,以为酬庸。众位先生、列位财东。若是有哪位能够给朕取来那南蛮冶炼钢铁。制造火器之法,朕便将我清国上下每年所出产数百万牛羊之专卖权交付与他。以为酬功!”
原来如此!
范三拔等人松了一口气,不由得有人将满是酸意的眼神投到黄家人身上。
而黄大掌柜则像一只骄傲的公鸡一样,昂起自己干枯瘦小的头颅。
他所献上的两件新技术,种痘之法已经被黄台吉强制在八旗各部推广。在此次入关劫掠的数万军队中,效果明显。往常因为进关而感染天花死亡大约在千余人上下,此次居然在种痘人之中无人因为天花而死。达到了所谓熟身的效果。
在历史上,岳托就是因为感染天花而死在了济南。
这个技术立刻得到了八旗贵族们的一致称赞,对于人口基数少的满洲贵族来说,那些强悍的战士每死亡一个都是莫大的损失。
而另外一件事,玉米草的引种。在礼亲王代善的治理下,也逐渐看到了一丝曙光。不少种子在春天里能够正常的发芽、生长,虽然还不能像黄大掌柜说的那样长得有一人高,但是试着喂养牛马。效果颇佳。
一时间,黄家在八旗贵族面前说话的底气粗了不少。
“陛下,不知这牛羊专卖之事,该当是怎样一个章程?”
不愿意看到黄家人在辽东地方耀武耀威的,范三拔起身向黄台吉请教。
“范东家,此事说起来也简单的很。您范东家若是日后取得了皇上的恩准,将牛羊专卖之事纳入囊中,那时自然是另外一个章程。不过,眼下,今年秋季的牛羊贩卖之事,便是这样的做法。”
按照范文程的说法,今年秋天的牛羊,晋商八大家需要在大清户部缴纳至少一万石上好粳米之后,取得龙票,方可在辽东及科尔沁、察哈尔各处贩运牛羊。而且,所有的价款,按照一头成年犍牛四石米,公牛加倍,牛犊减半,羊再减半的规矩,必须全数缴纳到户部粮仓。
当然,也可以用其他物资来折抵,比如说生铁、比如说火器、火药等。
“耕牛长途贩运,好比耕地干活,这吃喝上可得尽心,须做到刍豆饱足。这牛吃草,是很有讲究的,春夏要吃青草,还是那种春日的嫩草,如喂牛干草,需铡得很细,再拌上米汤糠麦麸皮之物,且要勤喂,喂的量还要少,冬日尤是如此。赶路急的话,还要给耕牛吃够豆料,是豆料啊皇上,这七七八八的算下来,这每头牛价便要四石米,折算下来,照着京师的价钱就是十几两银子,这个……”
“说起这养牛,可是大有学问。先说这牛舍,平日按期打扫,勤出牛粪,勤展垫草不说,还需常常刷拭牛体,早晚两次,不可疏漏。特别夏日炎热,这牛栏通风清爽必不可少。在冬日时,还需将牛牵到室外,取舍背风朝阳之地,让牛边采食边晒太阳,如此耕牛才会壮实。”
“在饲养上,平日干草秸秆不说,耕牛役使时。豆糠饼类更是不可缺少,饮水也有讲究,每天最少饮五次水,还得清水,最好放入适量食盐。如耕牛冬日饮水,还需供给温水,加入食盐与豆末……”
“羊群更是辛苦,一日行不得多远,便必须。。。。。”
范文程刚刚说完,整个殿堂之内,便满是充斥着老陈醋味道的话语,无不是叫苦之声,对于黄台吉给出的价格表示无法接受。
“尔等以为我家主子在盛京,便不知道尔等在京师玩弄的那些花样?”范文程立刻将脸板起来,“汝等在京师,同南中商人议定的米价所谓到岸价不超过四钱银子一石,运到我大清各处,也不会超过每石五钱银子。而尔等与那些南中商人交割之时,却是照着各处的粮价换取粮米。往来一番,何止数倍之利?一头成年犍牛要尔等二两银子的粮米,尔等便叫苦不迭,莫要太过于贪心!”
“就是!范先生!莫要同他们废话了!我这就去找李家二哥在盛京的掌柜,请他派海船运米到金州,咱们在那里交割牛羊粮米便是!”多铎跳将出来。虎着脸训斥这群商人。
“十五弟!不得胡闹!”
黄台吉还未说话,多尔衮便已经出来制止自己这个弟弟,捎带着给范文程帮腔。
“列位财东,我这个弟弟年轻性子烈说话直。诸位莫要见怪才是。”
戏法的底细已经被人拆穿。范三拔正觉得有些尴尬之际,见多尔衮出来搭下台阶。如何不知道顺风行船?
当下宾主各自客套了几句之后,又在欢乐友好的气氛之中就如何扩大清国与大明民间贸易往来之事进行了探讨。
最后,以范三拔为首的山西商人们向黄台吉表示,愿意向大清户部一次缴纳十万石粮米作为换取在清国各处收购牛羊的代价。
而黄台吉也表示。可以将犍牛的价格降低到每头不超过三石米。在清国境内,山西商人的贩运团队可以畅通无阻,西面的张家口,东面则是在金州,两处主要的出境口岸。
一时间,宾主尽欢而散。
数日之后,黄太吉又一次的驾临匠作坊。随行的只有多尔衮和范文程二人。
负责清**工生产的丁启明、马光远齐齐的跪在这座设在浑河岸边密林之中,警备关防严密的作坊门前迎接。
沿着草草而就的道路向内行走了不多远,沿着浑河的河套地带,一座巨大的水力机械正在缓缓的转动。
这是一具庞大的水力钻床。一个由坚硬的木材和石质构件制成的简单机械,在浑河湍急水流的作用下,水车推动石盘,石盘便带动钻头缓缓旋转前进。
这水力钻床看上去很简单,但优点却很明显,钻磨铳管时永远不会累,而且可以保持固定的精度与质量,不象人力操作一样,因体力与精力的原因出现偏差。
“这便是你们上奏之物?声言可以大量钻出铳管的器物?”
黄太吉眯起眼睛仔细的观察着眼前这座水力机械。
马光远不顾地下肮脏,忙跪下回道:“皇上,正是此物!”
此时流行于大明和清军之间的火铳通常为八棱型,铳体一头粗一头细,粗的做铳腹,细的做铳口,火铳初制时还是粗胚,镗内粗糙不平,这样的火铳,自然不能作战,便需用钻头将铳镗钻大钻光。钻镗技艺较精,人力也有限,在大明,好的钻头与挫刀都是采用上好的堕子钢,堕子钢己经算是当时上等的硬钢,但其实钢性与后世还是相差甚远,用堕子钢钻铳膛,还是很难钻,一个月才能钻光也可以理解。
而且铳膛钻好不就完了,还需用四棱的钢条将镗内刮光刮净,又制作螺丝后门等,所以当时打制一门鸟铳通常需要很长的时间,需要大量的熟练工人与设备,产量还不会很高,大部分时间便是消耗在这铳管的钻镗上。
其实当时大明工匠中己经普遍使用一种人力钻床,便是用木料做框架,用圆形石盘做惯性轮,系上皮条后用人力拉动,使石盘带动钻头旋转钻膛,这种钻床比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