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鼎1617-第2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些都是糊弄别人的。真的要是相信天皇家族是神仙后裔的话,也不会那么玩弄公家于股掌之间了。
但是,如果是公家和李家私底下有什么往来,这可是最为德川家忌惮的事情了。
更何况。竹千代同学这个将军之位也是来的不容易。当年德川家也是差点发生了夺嫡之变。他到底是德川家的乳母春日局所生,还是家谱上记载的浅井江所生。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不过,他家光出生后,被乳母春日局抚养。所以跟便生母浅井江逐渐疏远。所以坊间便有传说,家光实际上是秀忠与春日局生的儿子,不过为了掩人耳目而打着浅井江的旗号。
而与他同为浅井江所出的弟弟德川忠长(乳名国千代的便是)就深得母亲的喜欢,而对竹千代这个儿子越看越不顺眼。而且还不断地在秀忠面前吹枕边风,搞得秀忠都想立比家光小两岁的国千代为嗣。
兄弟之间尚且如此,更何况要面对一直有时大时小的呼声要求归还大政给天皇的公家呢?
于是,竹千代同学对李华宣。几乎是做到了晨昏三定省的孝子地步,唯恐这位三少爷有什么不高兴、不满意的事情,在下面搞些小动作,给自己添堵。
主仆数人穿着雪白的南中棉线织成的袜子。在擦拭的光可鉴人的灯芯草编成的榻榻米上,恭恭敬敬的迎请李华宣、左天鹏和水师哨官施郎等人一行进入这象征着德川幕府权力中心的天守阁。
用德川家最高规格的酒席,当然,那个人体盛是没有敢再上,倒是派人去中华街花了二十两金判请了几个唐人料理的高手,准备用日本所出产的食材好好的招待一番三少爷一行人。
硕大的龙虾,挥舞着蟹钳,展开身躯几乎有一个幼童身高的螃蟹,被巧手的厨师们精心烹饪,配合着醇香的热黄酒,宾主双方都是酒兴盎然。
“将军大人不必担心,自古兵凶战危,杀敌一万,自损三千,战阵之上,伤亡在所难免。这五千人也只是供葡萄牙人攻取榜葛剌之用。那榜葛剌据说也是素来民风彪悍,只怕一战下来便所剩无几了。到那时,我们还是要来烦请将军大人施以援手的!”
左天鹏跟着守汉混了大半辈子,东南西北的也见了不少风浪,对于这些倭人的心思不敢说了如指掌,在情报部门给出的资料帮助下,也能揣测个七八成。
听了左天鹏做了这个保证,幕府一干重臣们心中松了一口气,只要你还在打仗,还有在我国内招募死兵,那么,这些浪人便早晚有消耗干净的一天。
“唉!奈何下国小邦贫瘠,国内田土出产甚少,生民人口日益繁多,谋生艰难。闲杂人等多了,此辈势必会惹是生非。”
举起比拇指大不了多少的酒杯,松平老中信纲向华宣高高举过额头,以尊贵的礼仪向这位三少爷敬酒。别人对南粤军可能是虚以委蛇的应付,他松平可是发在内心的感谢南粤军。如果没有南粤军在物资、商贸、财力、兵力上对幕府的支持,那么,也就没有他这个主管与南粤军贸易、外交之事的老中飞黄腾达,成为日本一人之下,千万人之上的老中了。
他话里的意思很明白,我们日本国穷,土地面积少,但是人口多,可以安排就业或者耕种的人口少,这样一来,闲散劳动力就多。这些人多了,就要惹事生非了。这个事情,还得上国老爷们帮个忙才是。
左天鹏与李华宣交换了一下眼神,虚岁明年才十六的李华宣,对于这种涉及到国计民生的大事,自然没有什么主张,只是用眼神看着左天鹏。
“松平大人,如今我们虽然受人之托,只能招募五千人马,但是,大凡作战,除了战兵之外,还要有无数的民夫和辅兵。若是将军大人同意的话,我们倒是可以在日本各处招募些劳工民夫,往从大军征讨榜葛剌,为大军搬运粮草火药器械等事。”
如今指挥着一条三十门炮船的哨官施郎,兴趣勃发的对着一头龙虾大口的撕扯着,口中含糊不清的就说着自己的意见。
招募日本的富裕劳动力和破产农民去南中。这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但是作为民夫上战场,这倒是头一回。
不过,家光将军和信纲大人都有意无意的忽略了其中的危险。他们只看到了对自己有利的一面。
“不知此辈的待遇如何?”
搬粮运草。自然没有上阵拼杀的炮灰们待遇高。不过,好处是在于。清兵卫这些雇佣兵们的合约只有五年,而且雇主是葡萄牙人。而这些民夫的合约则是有着十年之久,而且合约上标明的雇主是大明宁远伯府。
五天以后,十几条福船运载着五千扶桑浪人组成的葡萄牙复**志愿兵。开始了渡海西征。
而各处扶桑城池町市之中,热闹之处竖起了幕府代大明宁远伯府招募民夫的旗号。
不过,在酒席宴上,李华宣再一次的代表宁远伯府向德川幕府抛出了一根橄榄枝。
那就是请幕府派出懂得财会,熟悉度支之人随同大军前去榜葛剌,为这些民夫专门办理领取粮饷工钱之事。
老实说,数万民夫的粮饷工钱过手。这是一个肥的不能再肥的差使。无数幕府中人,但凡觉得自己会管帐的人都十分觊觎这个差使。但是,当左天鹏打开海图,为众人指点榜葛剌所在位置的时候。立刻便令众人绝了前往此地发财的念头。
“原本以为宁远伯治下的满剌加、李家坡、爪哇、十州等地便已经是绝域万里之外了,想不到这榜葛剌更是绝域之外的绝域!”
原本十分诱人的金馅饼,立刻成了白雪公主后妈手中的毒苹果了。之前还纷纷托关系挖门子,甚至打算把女儿洗干净送给三少爷暖被窝的武家众人,立刻对此事退避三舍。
“家光将军,不如我给您推荐一个人如何?”
水师哨官施郎满脸都是诚恳。
他说日前在江户街头,见到一个幕府奉行与町人争论货价,数十件所购零星之物,随口报来,同时将每种货品店家给的折扣也是说的一清二楚。瞬间将需要付给店铺的通宝数目说得清清楚楚,说得企图浑水摸鱼宰羊牯的店家哑口无言。
“我看此人便可以!”李华宣最后给拍了板。
施郎说的这个奉行,名唤内山永明,在幕府当中虽然是个奉行,但是却是个十分不受待见的人物。原因吗,他便和我大唐的魏征相仿,主人与现在的将军家光虽然是一母所生的亲兄弟,但是却势如水火!不错,他原本是在大纳言骏河忠长处供职.前些年大纳言被幽禁在上野国高崎,他也跟随到上野国藤冈隐居,几个月前虽然又被召到江户供职,全家也从上野移居江户,但是在幕府之中,他依旧是被视为另类、异己。
将这个讨厌的家伙打发到万里之外去给幕府办事,这倒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那就让内山奉行永明代我征夷大将军幕府前往南中宁远伯府前效力!”德川家光将军立刻同意了李华宣的建议。区区的一个幕府奉行,又是弟弟忠长残余走狗,此时正是要他给幕府出力的时候,他不去谁去?
别说是李华宣点名要内山永明去,便是李华宣要家光的女儿去给他侍寝,家光也会毫不犹豫的把公主们洗干净打扮好排成一排送到三少爷的精舍前供三少爷挑选!
“为了令其安心做事,其人家眷一同前往才是。”左天鹏敲钉转脚的把内山永明一家都带走了。
“就依大人!”
宾主共同举杯,各怀心事的一阵大笑。
把内山永明一家带回到南中,这是守汉交给华宣、左天鹏、施郎等人的唯一任务。
施郎等人虽然不清楚这是为什么,但是还是不折不扣的执行了密令。
如果他知道内山永明家中那个年方三岁的儿子新助的另外一个名字是什么的话,他就会理解守汉的意图了。
ps:
猜猜新助的名字和对猪脚的意义,猜中的奖励幕府公主一名!
正文 第 419 章 一路准备向西
宴会两拨客人是葡萄牙复**的冈萨雷斯将军和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董事长范。巴斯滕先生和他的女儿。
作为主人一方,守汉命在广州的南粤军将领、官员悉数出席。
但是,冈萨雷斯等葡萄牙复**的军官们却已经得到了私下里的吹风,这次宴会,即将决定他们的国家是否能够从那些该死的西班牙佬统治下获得新生的关键。
“诸位,这位将军大家想必都已经很是熟悉了。不错,他便是最早和本伯一道起兵的左天鹏,多年来一直是我南粤军水师右翼统领。为我大明看护着西南大门。”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范巴斯滕先生也为女儿介绍了一番眼前众多的中华美食,吃得这个荷兰土鳖几乎舌头都掉了下来,顾不得新换上身的一件丝绸百褶裙上满是大团小块的油污痕迹。
傲蕾一兰抚摸着微微隆起的小腹,偷偷的笑着,“终于有比我吃相更加难看的了!”
众人见守汉如此隆重的向这群红毛夷人介绍这位无赫赫之功的善战者左天鹏,心中便揣测着,此事必与左天鹏和水师右翼有关。
多年来,众人只是看到了张小虎的左翼舰队、楚天雷的训练舰队,近几年来迅速窜起的李华梅游击舰队的赫赫战功,看着他们在海上追奔逐北,为南粤军攻城略地,却忘记了把守着南粤军西南大门的右翼舰队。
多年来,以科巴群岛、凌家卫岛为母港的右翼舰队,护卫着南粤军在满剌加海峡这条黄金水道的安全,保护着湄南河流域诸多移民的财产,将一拨拨天竺海盗、阿拉伯海盗挡在篱笆墙外面,让这群不管是信耶稣的。还是信穆罕默德的,或者是信仰湿婆、佛祖的,都变成了海底的一具具尸骨和矿井深处的一个个没有名字只有编号的死奴。
“此番请诸位来,便是要和众位一道。共谋一件事。”
守汉的意思很简单。如今,中原各处暂时进入了一个各方势力相持的阶段。南粤军又刚刚把爪子伸进了江南,将福建吃到了肚子里,需要一个时期来消化这胜利果实。最好的消化运动便将自己的产品大量的销售出去!
为了达到将大批商品尽快倾销出去,同时获得更多的原料和劳动力。守汉将目光投向了缅甸和与其隔海相望的榜葛剌,也就是如今的孟加拉。
缅甸倒是好办,莽应龙家族从万历年间开始,多年来一直是时而归附,时而骚扰内地,对当时归属大明大所谓三宣六慰等诸多藩属也是不停的欺凌吞并。如果要吞并缅甸,连借口都不用刻意的去寻找。只管一个讨伐不臣逆贼叛逆便足够了。
但是,榜葛剌却不同,这里必须要有水师,有庞大的运力才可以。
换言之。就是需要帮凶和炮灰。
“我攻取榜葛剌之后,大军便可以旌旗西指,一来,协助冈萨雷斯将军的复国大业,二来,据闻如今欧洲战火不断,生灵涂炭,民生艰难,我打算将我南中出产之各类货品往欧洲营运,不知二位可有意否?”
正如老狐狸总结的一样,守汉提出来要你帮忙的时候,总是让你觉得有巨大的利益可图的感觉。
这话说完,守汉的眼睛在冈萨雷斯和范。巴斯滕二人脸上来回的扫视着,等待着他们的回答。
在一旁文官坐席上独据一案的姜一泓,此时已经完全成了南粤军的一员干将,在广东推行各项制度不遗余力,守汉已经具本保奏他升任广东巡抚,想来也只是走一个过场罢了,就算是朝廷不愿意,还能再派一个巡抚来?不怕在过五岭的时候遇到了流寇?对于南粤军向西、向南扩张,这位姜巡抚更是举双手赞叹,他已经尝到了南粤军这种不停对外扩张给财政带来的巨大甜头。
在南粤军几乎是不计工本的巨大投入下,广东省城到各个府城之间沟通往来的交通道路迅速投入使用。道路、桥梁、码头、渡口,虽然不能与一色烧灰石子铺成的南中各处道路相比拟,但是从南越王赵佗时代开始,几乎就没有组织过大规模修筑道路的广东来说,用三合土夯筑而成的道路就已经是通衢大道了。虽然说不能与皇帝明诏裁撤驿站的旨意相违背,单是沿着道路有信局负责传递书信文书,汇兑邮寄。
且不说道路修筑过程之中有多少人因此而找到了衣食饭碗,多少人因此而发了大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