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沙红海腥-从阿拉曼到罗马 >

第51章

沙红海腥-从阿拉曼到罗马-第51章

小说: 沙红海腥-从阿拉曼到罗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德国和意大利在北非曾兵抵阿拉曼,逼近开罗城,为何最后却落得个一败涂地?它们的不义之战、失道寡助和国力不足无疑都是败因。然而,从战争指导的角度看,它们貌合神离,同床异梦,始终没有一个共同的协调一致的战略计划。意大利不敌英国,德国又不肯把主力投入北非地中海。结果,在马耳他和阿拉曼,千载良机失之交臂。 
  同盟国方面的正义之战,得道多助和国力雄厚无疑都是胜因。英美两国关于主要战略目标和打击方向始终存有歧议,然而,两国的政治家、军事家能够求同存异,制定协调一致的战略计划,集中兵力于北非地中海,打败意大利后再转用兵力于西欧战场。这是丘吉尔津津乐道的先边缘后中心的战略。英美在北非地中海战场化险为夷,直至最后胜利,十分得益于战略指导的一致性。但英美在打垮意大利、肢解了轴心后,在意大利北部山区陷入了与德军的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最后还不得不转运兵力于西欧战场。 
  有人说,历史不能假设,但后人反思历史却不能不虚拟几个假如。假如之一:希特勒将德军主力用于北非地中海,那么德意部队就有可能占领整个地中海地区,并打通地中海与印度洋的联系。同时,苏德战场的苏军便会腾出手来进军德国直至法国西海岸,或南下进出地中海和饮马印度洋。这是希特勒和丘吉尔都不愿意看到的。假如之二:英美置北非地中海于不顾,先集中兵力早一点登陆法国西海岸,陷希特勒德国于东西两线作战困境,必会早些击败德军。德国垮台,意大利岂能久持?但这样英国在地中海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 
  苏联和美国都主张尽快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把战略打击重心指向希特勒德国:英国却坚决主张先经略地中海,先打弱的,后打强的,最后,美国人好长一段时间都是让英国人牵着鼻子走。英国的这种边缘战略旨在维护其在中东的殖民统治。英国是个岛国,又是个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英国曾经是世界头号霸主,但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美、日、德崛起,形成英、法、德、美、日、俄群雄逐鹿的局面。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的地位受到严重削弱。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倔强的丘吉尔抓住英国的殖民利益不放。并巧妙地利用美国的力量经略自己的地盘。然而,时代在变、潮流在变、环境在变,丘吉尔终于不能阻挡英国殖民利益的瓦解。 
  当年鏖兵北非地中海的名将们均已作古,德国的隆美尔被希特勒毒死了,蒙哥马利在荣获一顶顶桂冠后离开了人世;巴顿1945 年12 月遇到车祸,死于妻子的怀抱之中;艾森豪威尔沿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搭起的台阶,后来登上了美国总统宝座,现在也已成故人。历史将永远铭记那些为打败法西斯立下殊功的将领;后人也会研究像隆美尔这样在战场成功的军人,而不是简单地斥之为希恃勒的“鹰犬”。 
  世界各地的游客们,当到埃及瞻仰金字塔时,切莫忘到阿拉曼凭吊一下盟军烈士陵园,没有他们的忠魂白骨,便没有阿拉曼大捷,没有北非地中海的转折和胜利。广而言之,没有反法西斯同盟各国军民的巨大牺牲,也就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本书来自免费txt小说下载站 
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