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恩记-第12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舌。近乎有谋士之智,但又丝毫不恋眷权术,是一个很特别存在的群体。
之所以有撰史学者称梁国是南周的分支。是因为梁国的建国时间具体追溯,约在南周国运两百多年的时候发生。
那个时候南周的国力已经到了近乎顶峰。但当时的国君仍然排斥民间的商业活动。于是便有一些商人自己走到了一起,并且不再在这片无法让商道精神与智慧开枝散叶的土地上停留,去了西北角,开辟新天地。
所以说,梁国的文化受南周的影响很大,但又有着很明显的本国特色。
梁国重商,雁国重军制,至于现在诞生时间还不太长的南昭朝廷,目前看来是将南周的大综合特色继承了七八成。
其实前朝施用的国策于社稷民生上并没有太大失误,只是当局者自己犯浑要‘拆家’,那便是一块铁板也得被他们自己整出窟窿来。
梁国建国也有一百多年了,然而燕家商会真正开始纵横于广阔的南北大陆上,算起来全部历程也只是体现在一代人身上。而若要推衍一番,即便燕家是在梁国发家的,那大抵也是沾了他国特长的缘故。…
梁国只是给燕家立业发家提供了制度上的顺水方便,这本来就是梁国的国朝特色,但这不表示梁国国主以君权特别照顾过燕家。而燕家聚敛的山般财富,还是他们燕家自个儿的私人资产,与梁国国库储备不沾关系。
以平面视角来看,燕家发家之时,南周正在走最后一段的下坡路,流民遍野,战火四起。在那段年月里,即便燕家祖上不在意南周昌农而贬商,硬要在南周的地域上扎根,那便如一场必败的豪赌,绝对是不可能为之的。
现今南周已溃亡,新生的南昭朝廷成为这片土地上的主人,燕家才开始在这片地域上做生意。生意事重和气生财,在这片渐趋和平的领土上,燕家的生意迅速扩张开来。
虽然燕家总办事处仍然还驻在小梁国,然而南昭君主却没有对此表现出某种敏感态度,除了因为南昭君主对商道很有兴趣,也是考虑过燕家发家起源的。小梁国对于燕家来说,是近乎故乡的存在,即便在以后,燕家商会可能要全部搬迁到南昭境内,也不可能那么快就忘了娘家人。
另外,燕家一直一贯的保持商人该有的姿态和原则,丝毫不眷恋权术,也是给南昭君主留下一颗定心丸。
南昭君主除了总管全*政,在商道上也留了一手,带领一群京商,总揽了南昭唯一的东海海运。陆地上的生意,南昭君主对燕家放手得非常大方,但惟独海运这一块,虽然涉及面似乎不大,但却是丝毫不肯让燕家插手的。
对此燕家是既不表示支持,也不表示反对,他们似乎是‘忘记’了这个领域里的生意。
燕家与南昭君主接触了将近十年,南昭君主只表态过一次,而燕家从此连试探性的举动都没有过。不仅如此,连与海运近乎有染的漕运,燕家都没有沾手过,极度纯粹的只是商行陆路。
因为发家之地在梁国,所以燕家除了商会总办事处设立在梁国地域内,燕家的族亲也都在梁国。
南昭国土虽广阔,是小梁国的数倍,但燕家在南昭地域上的活动,还是比较纯粹的只为商事。即便燕家在南昭结交有一些朋友,也都是生意上的朋友。
燕家极少因朋友之事而干扰他们家的商事运作,在这两个方面上,他们家都是划得很开在做。与他们家有生意上来往的人,都是知道这一点,并比较赞同支持的。
可在今天,燕家商队中例外的穿插了三辆旅车进来,而为了等这三辆迟迟到来的非商用旅车,整个燕家商队在城门口停滞了将近一个时辰。
对于商人来说,时间就是利润,这是商道中很犀利的一条,那么,会是谁让燕家做出这样的牺牲?车中坐的会是谁呢?燕家在京都还会有什么值得如此劳驾的朋友呢?
……(未完待续)
1083、新枝
…
南昭京都的拥堵,大抵算是一种闹中繁华。
然而此时在相距千里之外的青川王都,又是另一番场景。
烟火冲天,夹杂着刀兵砍伐喝令声,血的腥气,染上了刺眼的红艳,涂得地上、残垣上、麻袋上……到处都是。
莫叶不知道夜尽墨那家伙是不是误食疯狗肉,染了什么瘟症上头,竟把再劫青川王都东大仓的时间,定在了午饭后!像这种事,虽说算不上纯粹的义举,但以少敌多是很明显的事情,莫叶不相信以夜尽墨的头脑,会拎不清这件事里头的利弊双方。
再怎么着,在月黑风高夜行动,总比明日晃目的大白天要稳妥些吧?!
莫叶可不相信,这位山寨二当家是因为在此之前连抢几笔成功,才壮出了这等蠢人胆量。
只是夜尽墨并没有留给莫叶多少思考时间。当她午休了小半个时辰,脑海里还残留着些许睡意,刚刚醒来时,山寨里的众匪徒已经派出去了一半。向来以冷静多智自居的二当家,竟已经带头跑到最前头去了。
山寨老大也都有些急了,莫叶虽然心觉蹊跷,却也不敢耽搁,连忙匆匆收拾,跟随前往。
而当莫叶随山寨大当家项东流那一队人,按照前几天商定的路线摸到青川王都东大仓附近时,看见的就是眼前那xie淋淋的一幕。
“操!”没有看见夜尽墨的身影、倒只看见一片血污涂得遍地,项东流顿时就急红了眼,叫骂一声,便要不管不顾往烟火里冲。
莫叶就在他身边,不假思索便奋力扯住了他。强力拉扯之下,五指直接将麻织衣料剜出几个窟窿来。
“匹夫之勇!”莫叶也顾不得现在身边是什么环境了,当着众匪徒的面,冲他们的老大先是暴喝一声,声气中按运内劲,震人心神。
山寨老大如果冲了出去,后头十几个跟班可就完全失控了!有时候手下过于依赖头儿。似乎也不全然是好事。
眼见项东流总算定住脚步。莫叶紧接着又压低了声,以极快语速说道:“东大仓至少有守军三千。而如果夜当家已经打草惊蛇,中了埋伏。整个东大仓可聚拢驻军五千。这些,可都是我们这几天反复打探得出的结果,你也跟着犯浑?”
莫叶这话一出,项东流虽然没有再向大仓那边冲突的动作。却是微微皱起眉头,沉默不语。
而在稍后头一些的十几个匪徒里。有三五个人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他娘的,搞什么名堂!昨天夜当家可不是这么说的啊?”
别说三千人了,就是三百个箭满刀利的东大仓守兵,碰上他们这十几个武功全靠自学成才的匪徒。也能轻松料理干净咯!
这不是来送死嘛?
山寨里随便拎出一个匪徒来,都能算得清楚这笔账,为什么山寨二把手、素来担当寨所行动之智囊指挥的夜尽墨。为什么反而疏忽了呢?
这种自杀式地行为……
山寨老大虽然性格稍有些急躁,但实际上并不是力强无脑之辈。否则不可能把寨子里龙蛇混杂的几十号人管得服服帖帖。莫叶在山寨只待了几个月,虽然这点时间不足以培养得大家对她完全信服,但她以此经历,却已足够看出,这个青川地域上仅剩的匪类独苗,其内部人心的团结所向,是何其牢固。
这绝非是只用武力就可以培养得出的团体精神。…
所以假设夜尽墨是个潜伏多年的叛徒,目的是为了带全体匪徒在今日此地共赴黄泉,这个猜想是说不过去的。
但……如果不是为了团体自杀,夜尽墨何以会有今天这样癫狂的举动?
难道是他自己活得不耐烦了,跑这儿找死?动机呢?
他带着先行的那十几个人,难道就无丝毫质疑跟着他一道儿陪葬?
莫叶脑海里瞬间有诸个念头闪过,最后她只拿住了其一,抬眉盯着项东流,压抑着嗓音问道:“在这次行动之前,夜尽墨有没有单独找你说些什么?”
事况紧急,莫叶说话间也不顾上什么体面了,直呼其名。
然而她突然如此发问,于现场环境颇有突兀,不免叫人容易误解她的用意。
项东流怔了怔:“……说什么?”
“没有向你告别吗?”莫叶喃喃开口,然后咬着嘴唇沉默了片刻,终于直白的说出她的猜想:“他……他是来送死的!”
“啊?”
“啊!”
莫叶的话音刚落,前后离得较近的几个匪徒纷纷惊讶出声。莫叶算是山寨新人,连她都不相信,一惯行事沉稳有道的夜尽墨会做出这等极端的事,更何况山寨里与他相处几年的众弟兄,就更难以置信了。
并且,夜尽墨若真的在此役中殒命,对山寨而言,也是重大损失。此时大家伙正寻他无果,恰在此时得知莫叶的这个推断,众人不禁惶惶。
而项东流显然是最焦虑的那个人。夜尽墨是他的发小,相互间知根知底,无话不谈。背井离乡建山寨以后,两人不知合作了多少次,彼此间的兄弟感情和行事默契,早已和谐如铸,胜过同胞兄弟。
如果夜尽墨真的出了什么事,便如同断了项东流一臂,惜之痛心疾首。
项东流握着刀柄的手已经因为用力过猛,指节间发出轻微“咯吱”声响。然而莫叶的推断实在太过离奇,在强烈的反差情绪下,项东流反而冷静了些,没有再度想往外冲。不过,他此时脸上的神情也好不到哪儿去,拧眉睁目,略显狰狞,咬牙说道:“为什么?你觉得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若知道为什么,刚才怎会反过来问你?”莫叶生怕他再犯冲动,虽然见他蹲在原地没动,却还是伸手抓紧了他的衣袖。
她并不想与一个还不太熟悉的男人如此拉拉扯扯。只是此时倘若放项东流跑了出去,她这边的行踪也就保不准了。
事至此时,夜尽墨的生死在她心里称量,还在次位。
莫叶自京都如逃命似的一路向西,虽说碰到了项、夜二人建设的山寨,得以休整几个月,暂时脱离了那群杀手穷凶极恶的追杀。这个寨子里的人对她而言。算是半个恩人,然而这份恩情,却还没令她动容到赌上性命去偿报。
她心里搁着更重要的事。并且不止一件。她每天晚上合眼前、以及清早睁眼的那一刻,便从未漏过一次地告诫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
“一定有原因……”莫叶盯着项东流再次问道:“你是他最信的人,他真的没与你说?”
如果夜尽墨想以东大仓之事自绝于此。这件事一旦敲定,莫叶便不打算多在此地耽搁时间。她会毫不犹豫选择立即离开。
……
“有劳医官。”王泓遥遥一抬衣袖,“送医官。”
两个宫女应了声,提着灯笼引那御医出去。…
德妃再次走到榻边,就斜身坐在沿子上。她本来还有一些话想说。关于那方素帕的主人是谁,她还没来得及问,但她看见二皇子王泓此时神情疲倦得厉害。便将这些话暂时都收下心底,只是又伸手探了探他的额头和手臂。
也不知道是不是御医来过。造成一些心理暗示,她觉得皇子的体温这会儿仿佛平稳了些,她心头略松,缓言说道:“母妃本来只打算过来看看你,很快就走,却没想到耽搁了这么久。你现在一定倦得很,就是为了陪母妃才撑着精神。好了,母妃这下真就回去了,你快躺下歇了吧。”
王泓点了点头,实在没什么精神再多说话,便准备窝身滑进被子里。
但德妃忽然又想起刚才御医的叮嘱,连忙开口道:“差点忘了,你贴身的衣物被汗湿过,得换下来,否则夜里得睡不好了。”
王泓只得又撑身坐起,叹了口气道:“母妃,您也说过,这些事情可以交给宫婢来做,且放心交给她们来服侍,您早些回去休息吧。”
德妃闻言心起一念,笑着说道:“好,你也已长成一个男儿汉了,有些事必须交给你自己做了。”
德妃终于走了。
待德妃随行的宫婢全部退出了华阳宫,脚步声渐远,坐在榻上的二皇子王泓已是连倚着背后团枕的力气也没了,肩膀一斜,趴在柔软丝滑的锦被间,立时昏昏睡了过去。
不知如此过了多久,他的肩膀忽然一颤,人立时清醒过来,猛然从被子里坐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