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九仙太极 >

第52章

九仙太极-第52章

小说: 九仙太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看灯,赏赏花?”柳絮拉住蕊娘:“姐姐,你说呢?”

  蕊娘想了想:“公子,柳姑娘说得是,我看你近几天来精神也不太好,不如趁春暖花开时出去走走!”

  柳絮与蕊娘一唱一和,方玉更为动心。他请钟南生照顾好慈青,暗自思索,若九仙剑谱与龙珠真在王爷府中,为了师傅,也为自己,他也要前往成都府,夺

  回这两样东西,何况邓茂七、叶宗留两位义士已经出发,在进蜀的途中。他曾答应过二人,必要时拔刀相助,他不愿意做失言之人。 

  还有,蕊娘与梅玉都生长在中原,没有去过山清水秀的成都府,而柳姑娘呢,自己从未带她外出过。她溺水后像是害了一场大病,真应该带她出去走走。

  那么,除了她们三人外,带谁前往成都府好呢?方玉首先想到金毛鼠,自从金毛鼠无意之中发现董平在嘉州的秘密据点之后,方玉觉得他的作用太重要了。进

  王府探路,寻找龙珠与剑谱的下落,非他莫属。还是就是秦风、野狼、白狐三人,有他们联手,相助,此去成都府决不会失手。

  至于请谁先去成都府做准备,方玉认为丐帮帮主最为合适。他不仅足智多谋,还胆大心细,若帮主能先去一步,那就胜券在握了。更为重要的是,若此

  次能从成都府安全归来,帮主就洗脱了是锦衣卫的嫌疑。

  方玉想到此,来到冷彪身边:“帮主,我有事相商……”

  冷彪放下酒杯:“公子请讲!”

  “我已打探明白,那龙珠与九仙太极剑谱,收藏在王爷府中;还有,邓茂七与叶宗留近日要到成都府,方玉想要前去,特意和帮主商量!”

  尽管方玉没有把话说明,冷彪懂得他的意思:“公子是否想要在下先行一步,前去打点一切?”

  “正有此意。”方玉坦然应道。

  “在下何时动身?”

  “事不宜迟,明日一早就可启程。”方玉算了下时间:“帮主可到成都府文殊古刹落脚,戒品住持是慈青大师的师弟。十天以后,我们在古刹相会!” 。 想看书来

第四部 第六章 义僧慈青(2)
冷彪带上两位长老,赶到成都府,在文殊院见到了寺院住持戒品。戒品事前得到慈青送来的信,知道嘉州有人要来。他把冷彪三人安排在一间清净的禅房,

  叫来两个小沙弥侍候。冷彪吃过斋饭,叫两位长老在禅房中休息,一人溜上了大街。王府他非常熟悉,就是闭着眼睛,也知哪儿有山有树,哪儿是王爷的寝宫、书房,用不着再去打探。一下从嘉州上来这么多人,又有男有女,这才是他最为担心的。他想找个既安静舒适,又不引人注目的地方安顿。冷彪在锦衣卫任职多年,深知越是军机要地,达官重宅附近,因有重兵把守,反而相对比较安全。他想在王府周围,安顿方玉等人。

  冷彪在王府周围的街上四处闲逛,寻到一家名叫“凤来栖”的旅店。旅店旁边有一家不大不小的酒家。这酒家招牌上写着“香风味”几个字,冷彪大致看了一下,所做的菜色鲜味美,品种十分丰富。店主听冷彪说要来包餐喜出望外,接下冷彪给他的定银,说是若嫌店里嘈杂,他每日将三餐饭菜送上府中也行。十来个人的吃饭解决了,冷彪走进"凤来栖"。旅店独门独户,一出一进,每间房子都窗明几净,床上帐被也还不错。后院虽小,紧凑得好,住蕊娘她们正好合适,前院住几个大老爷们刚好。他给了掌柜的二两纹银算是定银,说过几天再来包下他这间小店。

  掌柜的见来了大生意,收下银子喜得眉开眼笑。

  冷彪定好了方玉等人来成都府后的食宿,心里踏实了一半,余下就是弄清新春花会开始的时间,有些什么内容,还有,就是王爷的活动,官军的动向。要搞清这些事情,还有的是时间,他想找个地方歇息一下。在离旅店不远的地方,有一间茶楼,门额上高挂“芙蓉亭”三个大字。冷彪拾级而上,选了个靠窗的地方坐下。专门待客的茶博士手提铜壶,抱着一大摞茶碗来到冷彪身边,把手中的茶碗放在桌子上,手一抖,托茶碗用的几个茶船在桌上颤动着一字排开,再把茶碗放在茶船上。

  “客官,有花茶绿茶,渝州的老鹰茶南夷的观音茶云南的普尔茶你喝哪一种?”

  茶博士一口气报出几种不同的茶来,冷彪见他灵牙利齿,就笑着说道:“来碗蜀中的花茶。”

  “蜀中花茶花香茶浓,有玉叶迎春绿蕊新芽茉莉花香碧潭飞雪青山挂虹……你看?”

  冷彪觉得有一个茶名好听:“就来碗碧潭飞雪。”

  茶博士从中选出一碗,放在茶船上,他把右手提的铜壶高高举起,一股细细的水流从壶嘴中倾泄而下,落在茶碗里,搅得茶叶在碗中飞旋。随即沁人肺腑的清香扑鼻而来。他左手小指轻轻一勾,茶盖跳上茶碗,稳稳盖在上面。他这一套动作,在极短的时间内一气呵成,娴熟而灵巧。

  冷彪不禁看神了。茶博士走后,他打量着茶楼。茶楼两面临街,一长排窗子挂着竹帘,阳光从细密的帘缝中射进来,使光线变得柔和。大厅里开间轩敞,能容纳一两百人。另外两面墙壁上,挂着几幅山水、花鸟字画,柜台两边,有一副黄底黑字的对联,分别上书“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在柜台一侧,搭有一个小小的台子,上而有一张罩着桌布的桌子,一把椅子。冷彪不知这个台子,用作何用。

  茶楼上座无虚席,人们三三两两交谈着。冷彪喝了一口清茶,那酽酽的茶水如琼浆玉液一般直入肺腑,惬意极了。忽然,茶客中一阵骚动,人们纷纷向楼梯入口望去,冷彪好奇的盯着出现在楼梯口的人。此人约莫五十来岁,头上戴着一顶方巾,黝黑的脸上长着一双生动的眼睛,他的鼻子尖削,嘴唇很薄。身着一袭青布大褂。在众人仰慕的目光中,他登上台子,端坐在椅子上。茶博士赶快捧起一碗沏好的茶,放在他的面前。那人用两只手指头揭开茶盖,饮了一口茶,炯炯有神的眼睛射向台下,静静看了看四周的茶客。

  冷彪问坐在他身边的一位老人,他尽量说清楚每个字:“请问老伯,他是谁?”

  “他,你不知道?”老伯惊讶了:“名扬蜀中的说书人张铁嘴!

  “说书人,张铁嘴?”冷彪仍不明白。

  此时,只听张铁嘴一拍惊堂木,原本一片嗡嗡声的大厅,顿时安静下来,所有的人都仰着望着台上。张铁嘴摇着手里一把折扇,开口说道:“孤舟夜泊水云乡,此酒焉能解愁肠,除世子无别人蒙托渔丈,为过关愁煞我两鬓如霜……话说伍子胥过不了昭关,一夜之间,竟然愁白了满头青丝。他向苍天仰首大叫,吴王夫差,此仇不报,我誓不为人!”

  冷彪终于明白了,张铁嘴在讲述春秋战国时,伍子胥因吴王所害,被迫出走,后依靠他人力量复国,鞭尸吴王之事。张铁嘴果然名不虚传,他将此脍炙人口的故事讲得有声有色,讲到动人处,不仅他哽咽动容,听书的人也唏噱不已,甚至潸然泪下。冷彪也被张铁嘴所讲之事感动,随着书中人物所喜而喜,所悲而悲,忘记了自我。几日来,方玉等人在嘉州对锦衣卫大开杀戒,已除掉大内布在嘉州不少的人。冷彪暗暗担忧,仅凭几个人,欲与势力强大的锦衣卫挑战,真的是自不量力。然而,他又阻止不了方玉,因此,心里一直郁闷……此时,他突然有了主意,何不将他心里所想之事,让说书人编成故事讲给方玉听。说书人能将近千年前的事情说得声情并茂,更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那说起如今的事情,肯定会更加绘声绘色。

  冷彪被自己的想法激动了,他静静的坐着,等说书人说完他要说的书,冷彪叫茶博士请来张铁嘴,他与张铁嘴来到“香风味”,让掌柜的寻了个清净的地方。他吩咐小二赶快送来一壶酒,刚卤好的鸡,几样下酒的小菜。待小二下得楼去,冷彪把张铁嘴推上首座:“张先生,我腿有疾,就不行大礼了!”说罢,他向张铁嘴深深一辑。

  [各位朋友,我的另一部参加大赛的新书《变脸》,是我写作新的尝试,请大家捧场。] 。 想看书来

第四部 第六章 义僧慈青(3)
张铁嘴犹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赶快离座扶住冷彪:“这位壮士,有事请讲!”

  冷彪坐在下首,把两个杯子勘满酒,恭敬地将一杯酒递给张铁嘴:“请先生喝下这杯酒,我再讲!”

  恭敬不如从命,张铁嘴把酒喝下。

  冷彪望着张铁嘴:“先生能编新书否?”

  张铁嘴淡然一笑:“除了一些书目是师傅口传心授,大多书都要靠自己……”

  冷彪喜出望外:“若我讲述一些事情给先生听,先生能编成书来说么?”

  “那要看你所讲的是何事!”

  冷彪非常自信:“要是我讲的比先生所说伍子胥过昭关还要动人……”

  张铁嘴一口应承:“我就可以编成新书。”

  冷彪一口把酒喝了,再给张铁嘴倒上一杯,双手捧给他:“好!先生为我尽力,需要多少银两,尽管讲来!”

  张铁嘴眯缝着眼打量着冷彪:“若所需时日不多,就给二十两纹银……”

  冷彪一口答道:“只要先生编得好,说得好,我给你再加一倍!”

  张铁嘴大喜过望:“壮士可是当真?”

  冷彪从怀里取出一锭银子:“这是二十两纹银,另一半待先生开讲之后,我再付。”

  “那就一言为定?”张铁嘴收下银子:“壮士,什么时候开讲?”

  “十天之后,到时我一上茶楼,你见到我就可开讲。”

  “时间紧迫,请将你的故事细细说来!”

  冷彪略一思索,就从他奉命前往嘉州捉拿方威谈起,一直讲到方玉欲向锦衣卫复仇,张铁嘴听得如痴如醉,末了竟然从眼里滚出几滴泪来。他双手颤抖着从怀里拿出冷彪给他的那锭银子,放在冷彪面前:“壮士所说之人如此忠烈,那公子又是忠良之后,我张铁嘴也是江湖中人,虽无侠肝义胆,也有一身正气。壮士所托之事,我在所不辞,这银子,我分文不取!”

  嘉州城内的锦衣卫,几天内连续神秘失踪了十几个人,有的虽然在河滩或荒坡找到尸体,但大多数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这些人归董平节制,是他安插在城中的眼线。一连几天失去联系,董平意识到事情不妙,派人去到嘉州密查,并将此事禀报了陆风。

  陆风感到事情非常蹊巧,据董平说失踪与被害的人,大多是武林高手,且隐蔽得非常深,死时均是一剑封喉,或是一刀穿心,更有甚者,有的刀不血刃,被剑气抹断了脖子!有谁会识破他们的身份?又有谁有此能耐,能灭掉武功高强的锦衣卫?陆风感到疑惑不解。

  同样的烦恼也使董平忧心忡忡,担忧之余,他怀疑起陆风。他听说陆风是王仆王公公看起的人,先是想叫他入主西厂,后因蜀王将他要到成都府,王仆王公公才作罢。锦衣卫与东、西二厂虽然同属大内总管,但历来不合,都为强化各自的势力在明争暗斗,甚至为了排斥异己互相残杀。就是锦衣卫内部,也是刀光血影。近来崭露头角的王仆王公公,暗中在向已经年迈的王振较劲,想将王振取而代之之心,已经昭然若揭。陆风会不会是王仆的爪牙,在暗中消灭王振的人?

  董平被自己的猜想吓住了,他向在嘉州的稚子放出哨鸽,要稚子暗中监视陆风,想办法查出陆风到底是谁的人。他又召见在嘉州有十年未曾抛头露面的黑衣女子,要她跟踪陆风,随时向他禀报陆风的动向。末了,他亲临嘉州,在大佛脚下的渡口,会见了隐藏在方玉身边的人。在嘉州,能与锦衣卫抗衡的,除了他怀疑的陆风,就只有方玉。

  然而,他在大佛脚下得到的答复模棱两可,令他不能确定与锦衣卫为敌的是不是方玉。

  嘉州出了这么多的事情,他不敢隐匿不报,绕过蜀王爷向大内总管王振王公公写了一封密札,述说他的担忧。并不顾蜀王爷的威胁,将方威之子方玉在嘉州一事,告诉了王振。令董平想不到的是,王振王公公很快就给他发来密信,要他见机行事,事情危急时,授他当机立断之权。还允诺,待事情办好之后,擢升他为锦衣卫将军,统管西南事务。

  董平笑了,他这一步棋走活了全局。有了王振公公的手令,他可以为所欲为。哪怕你陆风身为将军,大权在握,无论有无把柄,只要我董平高兴,就会将你制于死地!想起陆风召见他时,陆风居高临下的神态,所耍将军的威风与不把他当人看,他在心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