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语言背后的思维力量-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观事物之间常见的关系,这就为运用概念联想法创造了条件。联想可以在特定的对象中进行,也可在特定的空间中进行,还可进行无限的自由联想,而且这些联想都可以产生出新的创造性设想取得创造的成功。我们还可从联想的不同类型、发现不同的联想方法,去进行发现、发明和创造。联想的方法一般为对比联想、相似联想、接近联想和强制联想。2.接近联想法发明者在时间、空间上联想到比较接近的事物,从而设计新的发明项目,这就叫做接近联想法。例如:小足球运动——生产38.
小足球。核能的产生:l 9 39年,德国化学家哈思和奥地利物理学家麦特纳宣布一项重大发现——中子是在粒子加速器中轰击铀所产生的。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为了逃避法西斯政权的统治,流亡美国。费米运用接近联想法,由上述重大发现运用接近联想,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从一个石墨块反应堆开始实验,于1 942年1 2月2日,使此反应堆里的中子引起裂变,从而产生核能。3.对比联想法发明者由某一事物的感知和回忆引起跟它具有相反特点的事物的回忆,从而设计出新的发明项目,这就叫做对比联想法。发明者在进行联想构思时,联想构思的结果可能是已有的发明项目,也可能是有意义的新发明项目,还可能是无意义的联想。由某一事物的感知和回忆引起和它具有相反特点的事物的回忆,叫做对比联想。例如:黑与白,大与小,水与火,黑暗与光明,温暖与寒冷。对比的两者既有共性,又具有个性。例如黑暗亮度小,光明亮度大,都是表示亮度。对比联想具有背逆性。这里用了逆向思维。对比联想还具有挑战性。逆向思维有时能得出荒谬的结论,例如吸鸦片有害人的健康,而用鸦片有时能给人治病,这二者也是对比联想关系。对比联想又可分为下列几种:(1)从性质属性的对立角度进行对比联想。日本的中田藤三郎关于圆珠笔的改进就是从属性对立的角度进行思考才获得成功的。1 945年圆珠笔问世,通常书写20万字后就开始漏油,他对此进行改进,改进后制成的笔,书写20万字后,油恰好被使用完,就把圆珠笔扔掉,这里就用了对比联想法。(2)从优缺点角度进行对比联想。发明者在从事发明设计时,既想到优点,看“长’’,又要想39轰艄竺募蠡器篇*妒,繇9带》彳尚
解密语言背后的思维力量到缺点,看“短”;反之亦然。.。铜的氢脆现象使铜器件产生缝隙。铜发生氢脆的机理是:铜在500℃左右处于还原性气体中时,铜中的氧化物被氢脆无疑是,一个缺点,人们想方设法去克服它。可是有人却偏偏把它看成是优点加以利用,这就是制造铜粉技术的发明。用机械粉碎法制铜粉相当困难,在粉碎铜屑时,铜屑总是变成箔状。把铜置于氢气流中,加热到500。C~600℃,时间为1~2小时,使铜屑充分氢脆,再经球磨机粉碎,合格铜粉就制成了。这里就运用了对比联想。(3)从结构颠倒角度进行对比联想。从空间考虑,前后、左右、上下、大小的结构,颠倒着进行联想。例如中国的数学家史丰收就是运用此种对比联想。一般人进行数学运算都从右至左、从小到大进行运算,史丰收运用对比联想,反其道而行之,从左至右、从大到小来进行运算,运算速度大大加快。再者,日本索尼公司的工程师,运用对比联想,由大彩电开始进行对比联想,制成薄型袖珍电视机,显像管只有1 6.5毫米。:4.相似联想法。这是对相似事物的联想,又可称为类似联想,这种联想也可以运用到创造发明中来。1 9 5 7年1 0月4日,苏联运用相似联想法,成功地发射了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通讯卫星。相似联想是联想思维的最基本的法则,是指尽量根据事物之间在形状、结构等方面的相似点进行联想,从而受到启发,作出创新。如果我们对自然界客观存在的各种事物,从各个方面进行对照分析,就会发现许多不同类属、不同领域,甚至不同时代的事物问,都有相似之处,而利用事物间的这些相似之处往往就能作^’加
铝去滞出创新。比如现在世界上一流的爆破技术能将一幢高层建筑炸碎,而不影响旁边的其他建筑物,同样,人体内也有多种结石需要摧毁,在这一点上两者之间是相似的。那么,能否也利用爆破的方法来将体内的结石“炸掉”呢?医生们由此发明了微爆破技术,为无数结石患者带来了福音。再如,钢筋混凝土的发明也是相似联想的结果。1 86 5年,法国园艺师约瑟夫?莫尼埃在观察植物根系时,发现植物根系在松软的土壤中盘根错节、相互交叉成网状结构,使土壤抱成一团,他由此联想到了花坛的制造,并在水泥中加入了一些网状铁丝,结果制成的花坛不再像从前那样容易破碎。1875年,约瑟夫?莫尼埃又运用这一发明建造了一座钢筋混凝土桥。从此,钢筋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样,德伊尔橡胶厂的老板运用相似联想,将面包发酵与橡胶工业联系了起来,结果通过往橡胶中添加发泡剂,制得了松软的海绵橡胶;英国工程师乔治从狩猎时身上粘满的野草种子出发,运用相似联想,发明了尼龙拉链。5.自由联想法这是在人们的心理活动中,一种不受任何限制的联想。这种联想,虽然成功的概率比较低,但大都能产生许多出奇的设想,可有时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创造效果。荷兰生物学家安东尼?列文虎克就曾从自由联想中,发现了微生物。那是l 6 7 5年的一天,天上下着细雨,列文虎克在显微镜下观察了很长一段时间,眼睛累得酸痛,便走到屋檐下休息。他看着那淅淅沥沥下个不停的雨,思考着刚才观察的结果,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在这清洁透明的雨水里,会不会有什么东西呢?于是,他取来一些雨水,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没想到,竟有许许多多的“小动物〃在显微镜下游动。他高兴极了,但他并不轻信41第部分基础理论篇
解密语言背后的思维力量刚才看到的结果,又在露天接了几次雨水,却没有发现“小动物”。过几天后,他再接雨水观察,又发现了许多“小动物”,于是,他又广泛地观察,发现“小动物〃在地上有,空气里也有,+到处都有,只是不同的地方“小动物〃的形状不同,活动方式不同罢了。列文虎克发现的这些“小动物”,就是微生物。这一发现,打开了自然界一扇神秘的窗户,揭示了生命的新篇章。列文虎克正是通过自由联想而获得这一发现的。6.强制联想法它是与自由联想相对而言的,是对事物有限制的联想。这限制包括同义、反义、部分和整体等规则。一般的创造活动都鼓励自由联想,这可以引起联想的连锁反应,容易产生大量的创造性设想。但是,具体要解决某一个问题,有目的地去发展某种产品,也可采用强制联想,让人们集中全部注意力,在一定的控制范围内去进行联想,也能有所发明和创造。在创造活动中,这类创造发明的例子也是屡见不鲜的,例如曹植所作的七步诗。联想的方法有很多,我们还可以从对象的因果联系上去进行联想,也可依据事物的同类原则去进行联想,还可以从事物之间的相关特点去进行联想。各种各样的联想方法都可以获得创造性的成功。这里的关键不是运用哪一种联想方法,而在于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需要进行什么创造,要达到怎样的目的,一旦我们的目的明确,我们就可以根据各自的不同要求和想法,有意地或无意地去进行联想,从联想产生的设想中去获得成功的创造。四、发散语言思维(一)发散语言思维基础理论发散思维是指对同一问题探求不同的、多种的甚至是奇异的42
答案的思维方式,它主要是揭示同一事物本质的各种现象之间的差异,或从不同的方向揭示事物发展的多种原因和结果,它以积极性、求异性、广阔性、创造性、联想性为其特征。①发散语言思维是指我们在进行有声语言活动实践的过程中,沿着不同的思维路径,从不同的思维角度、不同的层面和不同的关系出发来思考问题,以求得解决问题的种种可能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优选出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发散语言思维是通常情况下首选的语言思维方法。一般说来,任何事物都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多种多样的性质或属性,因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应是多种多样的。在众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群中,必定存在一种(该种方法常常是多种方法的组合)最佳的方案,即它的运用可以获得当时条件下最理想的结果。“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是宋代文学家苏轼《题西林壁》中的两旬诗,它精辟地道出了每一客观事物皆具有多侧面(多角度)的固有特性。同一事物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性状也是各异的,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同样具有无限的丰富性,我们的语言就是要通过多种角度,反映各种各样的事物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任何事物就其特征来说,往往是具有立体感的、多侧面的。对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观察研究,可以得到完全不同的认识。在古今中外的名著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发散思维对于拓宽创作思路的重要作用。在此我们以古诗词中言愁的诗篇为例来看发散思维在创作中的应用。五彩缤纷的发散性语言思维在创作中的累累硕果,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言愁的诗词浩如烟海,而古代的文人墨客却写出了各种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境界,足以令后人惊叹不已!南唐后主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剪不断,理①吴光远:《受益一生的思维方法》,海潮出版社,2005年版。43第部分基础理论篇彦滞重释秽彳尚
解密语言背后的思维力量还乱,是离愁’’,写的是亡国之愁,写出了愁之长。唐朝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写出了愁之难以驱遣;“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也是写出了愁之长。李白的愁是怀才不遇之愁。宋代李清照的“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写尽新婚之后的相思之愁苦,所以称闲愁;“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夫妻情深而长期久别,写出了愁之深;“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国破家亡(夫逝)之愁,写出了愁之重。南宋辛弃疾的“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以年龄差的对比手法——少年——而今——强说——欲说还休,道出了壮志难酬的难言之隐,写出了愁之难言。同是写愁,际遇不同,体验不同,写出来的愁的内容、愁的范围、愁的轻重、愁的感觉亦不同,真是各有境界,各有角度。1除了言愁之外,古人的送别诗照样写尽离别千态,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悲叹伤怀,溢于言表。高适的《别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豁达令人称颂不已,令人振奋不已。李白的《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景衬情,余音绕梁。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境界开阔,充满希望。柳永的《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竞无语凝噎〃,悲戚难言,形神兼备。同是送别的主题,不同的诗人为我们写出了如此异彩纷呈的送另IJ场面,如此境界不同的送别!内容同是言愁,同是送别.’为什么能写得如此多姿多彩呢?生活体验的不同,是源的问题;思维方式的多向性,则是这些名句流传千古的关键所在。从源上看,是诗人对生活、对社会的认识不同,而更重要的仍然是思维的多角度,即运用发散的语言思
维的结果。再如,一般写人物较多地是从正面着笔,或写面部肖像,或写姿态服饰。正面写当然也有正面的好处,然而从一个角度写多了,就会感到呆板和乏味,缺乏新意。朱自清的《背影》就避免了一般的模式,选择了背向的特定角度,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全力挥写父亲去买橘子的背影,这就是这篇散文的聚光点。选择这幅背影图,角度新颖独特,这是作家表现事物的一种艺术创造,显露了作家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艺术才华。《听潮》一文,写海潮的角度就很新,不侧重看,而侧重听:“在海潮的到来之前,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的,轻轻的,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在涨潮达到高峰时,仍是从听觉上加以描绘:它咆哮着,战鼓声!金锣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