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真假共和 >

第4章

真假共和-第4章

小说: 真假共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理论上解释国会、责任内阁和政党的运作方式,向国内进行政治理论的普及工作;一方面指导国内的立宪请愿运动,进行舆论的宣传鼓动。他面对国内外的严重危机,采取了接近“革命”的激进态度,激烈地抨击政府当局。他甚至呼吁国民团结一致,攻击恶政府以谋建设良政府。他是在和革命派抢时间,争速度。同时,他还为实现立宪后组织政党作准备,让国内的同志徐佛苏、孙洪伊等于1911年6月组织了宪友会。梁启超很自负,在他看来:“中国前途非我归而执政,莫能拯救。”但是,没有等到立宪那一天,他所不愿意看到的革命就爆发了,在和革命党的竞争中遭到了挫折。
  孙中山
  孙中山,生于1866年11月12日(清同治五年十月初六),广东香山(现中山市)人,名文,字逸仙,家谱上的名字叫德明,“中山”不是他的名字。孙中山发动革命失败,流亡日本的时候,化名叫中山樵,于是,一些同志就把他叫成“孙中山”,从此在社会上流行,再也改不掉了。不过,他自己的正式署名一直是“孙文”,这也是不能改的。英文名Sun  Yat…sen,则是按照他的字“逸仙”翻译的,因为社会习惯是以字或号来称呼别人的,称呼别人的本名是不礼貌的。他是个农家子弟,小时候要上山打柴,牵牛放牧。启蒙读书比较晚,少年时期还没有把四书五经读懂,他后来读的是英文的翻译本,居然把它给读懂了。孙中山的家乡翠亨村,背山临海,土地贫瘠,是个山高皇帝远的穷乡僻壤。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人,比较剽悍,敢冒险。孙中山就是一个冒险家,一生就提倡要敢冒险。
  时代的变化给这个山村带来了机遇。翠亨村紧靠澳门,列强打开了中国国门,海通之后,一批批青年人冒险向海外移民,谋求新的生活。孙中山的哥哥孙眉漂洋过海,到了檀香山,勤恳的劳动使他富有起来,成了一个农场主。华人的第一代移民,到了海外,仍然关怀祖国,维持着家族生活的伦理原则,他对父母和弟妹都负有责任。1879年6月,13岁的孙中山随母亲前往檀香山依傍哥哥生活。从此,他闯入了一个新的广阔的世界,摆脱了愚昧、闭塞、压抑的小天地,如蛟龙入海,得以大展宏图了。这样的机遇,袁世凯和梁启超都是没有碰上的。
  孙中山在檀香山进了一所教会学校,开始接受西方的教育。他既接受了西方的文化,也深感华人在外所受的屈辱,渐渐立志改造自己的国家,使其走上文明发达的道路。1883年,孙中山准备加入基督教,遭到哥哥的反对,被强行送回国内。5年的学习,已经奠定了孙中山西学的基础,培育起科学和法治的精神。他在回国以后,看到清政府的腐败和社会的落后,心情非常压抑。年轻人血气方刚,回家乡后就想立即从事变革。从哪里着手呢?孙中山和他的好友陆皓东一起,把家乡北极殿的神像给捣毁了,好像它就是家乡落后的象征和根源。结果,他的叛逆精神和鲁莽行为激起了保守的士绅和父老乡亲的声讨,被迫避走香港。
  此后数年间,孙中山在香港、广州等地的西式学校学习,也兼习中文。1892年于香港西医书院毕业。他在这所学校学了5年之久,不仅钻研医药,还广泛涉猎西方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同时,广交朋友,联络同志。虽然他没有在英、美留学,檀香山当时还不是美国的领土,但可以说,他完全是在西方式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人才。1885年中法战争失败,更激起了他的忧患意识和冒险精神,和陈少白、尤列、杨鹤龄一起,放胆抨击满清政府,立志革命。因为这些大逆不道的言行,他们被亲友们称为“四大寇”。但香港是英国的殖民地,给了他们一个小小的言论自由的空间。香港是孙中山现代意识和革命意识的发源地。
  孙中山在西医书院毕业后,先后在澳门、广州行医,但他的志趣已经不在行医上,而在深入社会、联络同志上,行医不过是一种手段而已。他开始与会党、防营(一种招募的军队)建立联系,希图策动他们革命。他也和士大夫有联系,但他和康有为的联系,因为康要他拜为门生,没有成功。这段时间,孙中山一直在酝酿革命,但对和平的改革,也还抱有希望,毕竟国家在洋务派主持下有了进步。1894年初,孙中山起草了上李鸿章书,希望国家“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是年春夏之交,孙中山和他的好朋友陆皓东一起,从广州北上,前往上海。他费尽周折,寻找上书李鸿章的路径。在上海他遇到了一位同志,就是从美国回来的传教士宋耀如,他是宋氏三姐妹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的父亲。这一结交,对后来中国政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然后,他和陆皓东前往天津。李鸿章当时是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手握重兵。因为日本出兵朝鲜,中日战争一触即发。或许是李鸿章军务倥偬,或许是侯门深如海,尽管孙中山找了有力的介绍人,但李鸿章仍然没有接见这位默默无闻、毫无功名的年轻人。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1.三颗政治明星(9)
孙中山上书失败,失望之余,一路游历了天津、北京、武汉诸地,考察了地形和社会形势,看透了清王朝腐败无能、内囊空虚的本质,增强了推翻清王朝的信心和决心。是年秋,清军在中日战争中连连溃败,朝野震动。孙中山从上海悄然前往檀香山,回到哺育他成长的侨胞中间,着手组织革命团体。孙中山后来说:“华侨乃革命之母。”他本人就是个华侨子弟。他出身农家,和士大夫不同,没有士大夫的矜持,也没有科举升官的欲望。他也读书,但他读的不是圣贤之书,而是西方的医学技术和科学常识,以及社会科学的书。他身上就少了传统的包袱,既没有少年新进的狂妄,也没有老大京官的模样。当士大夫还在科举制度的束缚下缓慢地进行知识更新的时候,他得了风气之先,也获得了蔑视皇权的理论根据。他凭借着底层社会敢于冒险的天赋,以及对社会躁动的敏感,开始策动革命。
  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哥哥孙眉和侨界朋友的支持下,成立了兴中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秘密誓词。孙中山成立兴中会的目的,就是要抵抗列强侵略,振兴中华,而着手的办法,就是要推翻腐败的清朝政府,成立共和国,把中国改造成一个现代国家。满族是当时中国占据统治地位的族群,所以,孙中山又以反满为号召,进行推翻清王朝的革命。其实,这只是一个动员的方式,满汉之间事实上已经没有严格的族群区别,因此,这样的动员方式,与中国历史上推翻一个旧王朝的“造反”,在本质上并无区别。后来所谓“民族革命”、“种族革命”,不过是一种感情的煽动,清王朝一倒,这个伪问题就不再存在。但革命后建立共和国的方向则与以往的改朝换代不同。1895年1月,他又前往香港成立兴中会的组织,并筹措经费,建立机关,组织力量,准备起义。他能组织起多少力量?不过是数千没有经过训练的民团、会党而已。兴中会是茫茫黑夜中的一盏孤灯,孙中山则是一位孤胆英雄,他要用星星之火,照亮人们前进的道路。他主要是在海外华人社会中找到了一些同志。国内的士大夫正在进行维新变法,希望国家政治得到改良。孙中山同他们讲武装起义推翻清王朝的道理,还很少有人愿意接受。社会上的一些会党是社会的破坏势力,有历史上遗传下来的反清复明的口号,能够接受孙中山反满造反的主张。但要同会党谈共和的思想,那简直是对牛弹琴。孙中山看到了清王朝已经是风烛残年,也看到了清政府地方上军备废弛,不堪一击。但他的胆大敢冒险,也真是匪夷所思,那么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力量,就希望给清王朝以致命的一击。他以为只要选拔精锐数百人袭击广州总督衙门,就可以一举占领广州。由于计划泄露,第一次广州起义未及发动即告失败,他的好友陆皓东被杀,他也被迫流亡日本。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但以榜样的力量,为以后的斗争指引了方向。不过,那时候,他在士大夫心目中,只是个叛臣孽子而已。在清政府的宣传下,孙中山更只是一个“江洋大盗”。他只能孤独无援地飘荡海外。
  1896年9月,孙中山经美国到达英国伦敦。他到处寻找革命的同志和机会,不幸暴露了身份,被中国驻英国公使馆诱捕,几乎被秘密送回国内处死。很是侥幸,他向在香港学习时的老师康德黎传出了被捕的消息。康德黎立即奔走营救。公使馆竟然藐视英国法律,随意捕人,舆论哗然,清公使馆只好放人。这就是著名的伦敦蒙难。结果坏事变成了好事,中国革命党的名声传遍了欧洲。孙中山在英国居留了一年多。他经常夜以继日地在大英博物馆图书室博览群书,广泛涉猎了各种政治、经济、军事书籍和自然科学著作。同时,他广交朋友,实地考察英国社会,非常同情工人阶级的遭遇和他们的斗争,为此,研究了各种社会主义理论。在这段时间里,孙中山深入思考了中国革命的理论和道路。孙中山广博的新知识、新思想,他以西方先进的理论和现实为榜样,凝聚起奋斗的理想目标,加上他过人的胆略和不屈不挠的坚毅品格,为他成为革命的领袖奠定了基础。

1.三颗政治明星(10)
形势发展很快,戊戌政变以后,清廷更是倒行逆施,甚至走上了利用义和团盲目排外的道路。结果,招致八国联军的侵略,又毫无抵抗的能力。1901年,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清政府的腐败与崩溃,严重削弱了自己的统治能力,引起了爱国的人们对清王朝的失望和新的觉醒。孙中山在1900年10月,趁清政府陷入混乱之机,发动了惠州起义。起义虽然再次失败,但在社会上的反响已经不同,他得到了国内人民的深深同情。
  梁启超在流亡日本后,一度倾向革命,与孙中山联系合作。孙中山一方面在日本与维新派人士合作,一方面也把檀香山华侨中的同志介绍给梁启超。但结果,梁启超从日本到檀香山后,却在华侨中发展保皇会组织,挖了孙中山的墙角。从此,孙、梁之间结下了怨恨。
  1900年之后,国内一批批青年士子,开始在不同程度上倾向于接受西方社会学说,走上反满(清王朝)革命的道路。同时,在列强的压力下,清王朝也不得不同意变革政治体制。为了学习新学(西学),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出现了由政府公派和个人自费到日本和欧美留学的热潮。从“忠君”观念中解放出来的留学生,革命思潮迅速发展,一批宣传革命的刊物在国内外涌现。如《中国日报》(香港)、《国民报》(日本东京)、《苏报》(上海)、《警钟日报》(上海)、《湖北学生界》(东京)、《浙江潮》(东京)、《江苏》(东京)等报刊,以及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警世钟》,章太炎的《驳康有为书》,黄中黄(章士钊)的《孙逸仙》(翻译日本宫崎寅藏介绍孙中山革命事迹的著作《三十三年之梦》)等宣传革命的书籍。
  1903年11月4日,留日归国学生黄兴,与青年学生宋教仁等在长沙成立华兴会,1904年10月24日在长沙举行起义,事泄失败,流亡日本。1904年底,翰林出身的蔡元培,联络各自在浙江会党中活动的陶成章、徐锡麟等成立光复会,进一步联络会党,策划武装起义。一个全国性的革命形势正在酝酿成熟。
  留学生以及流亡海外的革命者,都很仰慕孙中山,钦佩他在国人沉睡时敢于首先发动革命,开始努力与他建立联系。这些革命者都是传统的读书种子转变而来,在他们的印象中,孙中山无非是一个五大三粗的草莽英雄、绿林好汉,相见之后,不禁哑然失笑。原来,孙中山长得眉清目秀,温文儒雅,学贯中西,知识渊博,思想先进,魄力雄浑,他阐述的革命理论更是闻所未闻,令他们十分倾倒。他成了革命者心目中的领袖。孙中山虚怀若谷,平易近人,与这些比他年轻的士子一起探讨革命的理论和方法。留学生们向他介绍了国内青年士子倾向革命的状况,以及在新建陆军之中发展革命组织的方法及其优点,改变了孙中山以往对士大夫和清朝军队不能革命的成见,促使孙中山也努力与各派革命志士建立广泛的联系。
  应在日本的革命同志邀约,孙中山于1905年6月11日乘法国“东京”号轮船出发,经新加坡与革命同志会商后,于7月19日抵达日本横滨。当时,孙中山离开日本已经一年半了,情况有了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