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士大风流-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由先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还是第一次被别人当作小偷一样对待,既然我的存在对他人造成了妨碍,给他人带来不安,那么留在这里还有什么意思呢?
于是,许由先生收拾了下行装,离开了农妇的屋子,多余的房钱也不要了。女房东很过意不去,不久以后就发现自己误会了他,他哪点像小偷啊,他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大好人。
在女房东愧疚的目光之下,许由先生走进了萁山。萁山并不怎么高,许由先生正值壮年,很快就登上了山顶。这是许由先生第一次登上萁山山顶,站在山顶上,可以远远望见五岳之一的嵩山,当然那时候许由先生还不知道嵩山是啥玩意儿。反正,许由先生看到祖国大好山河后,心胸顿开,刚才被农妇误解为小偷的不快烟消云散了。
◇欢◇迎访◇问◇BOOK。◇
第4节:许由,一直在出逃(4)
当你在看别人的时候,别人在看你。当许由先生在看祖国大好山河时候,另外一个人却站在他背后看他。这个人是谁呢?这个人就是前文所说的捷足先登萁山的另外一位隐士巢父先生。
如果没有巢父先生,许由先生与萁山的缘份也就到了头了,正是有了巢父先生,萁山很多关于许由先生的佳话才流传了下来。
巢父先生已经萁山隐居了多年,对这个不速之客感到好奇,当许由先生回过头来,四目相对的那一刹那,他们已经成了对方的知己。当许由先生说明来意之后,巢父先生惊喜的说:〃终于把你盼来了,兄弟我在这里等你多时了。阁下不嫌弃的话,就住到我家里去吧。〃
巢父先生所谓的家其实就是一个山洞,巢父先生把许由先生领到自己的家,许由先生叹曰:〃真是别有洞天!〃许由先生就在山洞里住了下来,后来这个山洞就被称之为许由洞。这真是怪哉,照理说巢父先生比许由先生先来这里,应该称巢父洞才是。唯一的原因就是许由先生后来反客为主,风头大大盖过了巢父先生,一个山洞的名字只能有一个,只好叫许由洞了。当然,这些事情许由生前并不知道。
惺惺相惜,英雄所见略同,巢父先生和许由先生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他们相见恨晚,干啥都在一起,一起躬耕,一起垂钓,一起吟诗,一起游山玩水,他们把对方当成自己,当成自己最亲最信赖的人,照理说这是好事,哪个人不希望自己的朋友把自己当成唯一呢?然而也就是这深厚的友谊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隐士的生活是清贫的,但他们却怡然自得,没有山珍海味,但有粗茶淡饭,他们享受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当纳兰秋先生把大鱼大肉当成美味的时候,他们把从山上采摘下来的野菜当成美味,而且他们从野菜当中获得的享受并不亚于纳兰秋先生从大鱼大肉当中获得的享受,以至于有时候纳兰秋先生一看到肉就想呕吐,反而把陕西凉皮当成至高无上的美味。吃什么,穿什么都不重要的,关键是心情,心情好了,啥都好。
可偏偏有人自作多情,看见许由先生用手捧水喝,以为他穷得连水瓢都买不起,就送他一只木瓢。许由先生把木瓢挂在树枝上,风一吹,木瓢就摇晃起来,这一摇晃影响了他的休息,于是就把瓢摔在地上。这就是许由弃瓢的故事。不过这个故事很是蹊跷,纳兰秋先生抓耳挠腮,怎么想也想不通,瓢的处置有很多种选择,他许由为啥要摔瓢呢?据说送瓢的人知道后大为光火,想要前去理论,后来被家人阻止了,于是许由先生因为一只瓢成为人们眼中的怪人。
大凡隐士都有些怪癖,孤独二少先生也不去深究了,不管怎么说吧,许由先生对自己的生活很满意,他希望自己这一辈子就在萁山优哉乐哉下去,可是他的愿望很快就落了空。
颍水洗耳
自从许由先生出逃后,尧帝一直对许由先生念念不忘,人就是奇怪的动物,你越不想做什么他就越让你做什么,许由先生越不想做官尧帝就越要他做官。一条道走到黑的尧帝和一条道走到黑的许由先生简直是绝配。尧帝命令手下的人四处打听许由先生的下落,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二十多年过去了,当尧帝快要忘记这件事情的时候,他的手下突然来报,他们发现许由先生了,他就在不远处的萁山。
尧帝大喜,二话不说,整理一番,亲自去萁山请许由先生出山。
尧帝赶到萁山的时候,许由先生正和巢父先生自弹自唱:〃皇帝老爷啊,多么辛苦,劳心九州,我们啊,多么逍遥,无忧无虑。〃
唱着唱着,许由先生突然不唱了,因为尧帝和一大批随从站在了他的面前。巢父先生还没有见过尧帝,也不知道许由先生和尧帝有那么多复杂的渊源。他很纳闷,正想发问,这时候尧帝却开口说话了:〃许老弟啊,我找你找得好辛苦哇。你为啥要躲着我呢?我有那么恐怖吗?看在我这么辛苦找你的份上,你就跟我回去吧,你不想做皇帝,我答应你,你就做我的九州长官吧。这样,你总该满意了吧。〃
※虹※桥书※吧※BOOK。※
第5节:许由,一直在出逃(5)
许由先生太不给尧帝面子啦,他听了这番话之后,飞也似的跑下山,尧帝也跟着跑下山,巢父先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也跟着跑下山。
跑到山脚下的颍水边,许由先生停住了,他捧起水,把耳朵洗了一遍又一遍。
尧帝见此情景,惊问曰:〃你这是干啥?〃
许由先生高声说:〃刚才你那番话玷污了我的耳朵,所以我用水洗干净。〃
你……心肠再好的皇帝遇到这样的事情都不免龙颜大怒,尧帝没有发火,却被许由先生的话气得半死。他就不明白,世上哪有这样的傻子呢,荣华富贵送到手中都不要!许久,尧帝一句话也不说,最后他似乎终于明白了许由先生的内心的感受,说了一句〃从此以后我再也不会来打扰老弟你了〃,然后就离开了萁山。尧帝说到做到,果真这以后再也没有来骚扰许由先生。
可是,尧帝走后,许由先生最好的朋友巢父先生却不干了,他突然指着许由先生的鼻子大骂道:〃我有眼无珠结识了你这样一个伪君子,原以为你是真的来隐居,没想到你醉翁之意不在酒,你做的是沽名钓誉的勾当,目的是想把皇帝老爷引到这里,然后把你请回去做官。如果你真的想隐居,为啥不跑到更远的地方,而偏偏选择这样一个离皇帝不远不近的地方隐居?〃
巢父先生说完这些话就拂袖而去,连给许由先生解释的机会都没给,他无法接受这样一个现实,他最好的朋友一直在欺骗他。
天下最痛苦最悲哀的事情莫过于如此,谁都可以不理解他,为什么连自己最好的朋友也不理解自己呢?许由先生看着水底的鱼儿在游动,无不悲伤的说:〃鱼儿啊,你快告诉我,我是清白的吗?如果我是清白的,就请吐一个泡泡。〃
巢父先生冤枉了许由先生,不单单是巢父先生,包括后来的很多人都冤枉了许由先生,他们认为许由先生洗耳朵是在做秀,如果不原意做官直接拒绝不就可以了吗?为什么还要做出那么怪异的行为来呢?洗耳朵本身就是一个宣扬的过程,如果真正不在乎功名利禄,何必要弄得沸沸扬扬呢?
纳兰秋先生来为许由先生说几句吧,前面已经说过,大凡隐士都有一些怪异,而许由先生的洗耳行为不仅仅说明他的怪异,更说明他是一个简单的人,他洗耳就是洗耳,他洗耳就是告诉尧帝他不原意做官,他根本没有多想什么,没有想洗耳还可以起到宣传炒作的效应。如果他真的想做官,想玩欲擒故纵的把戏,拒绝尧帝一次两次就够了,为啥每一次都拒绝呢?以至于最后一次,当尧帝说出那么决绝的话来时,他依然不去挽救呢?至于巢父先生,许由先生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来反驳他:〃你也是隐士,你说我不选择更远的地方隐居,那你为什么不选择更远的地方隐居呢?〃
但是,许由先生没有这样做,那一天,他没有再回山洞,不是他没有脸面回去,而是他要为他选择的生活方式做最后一次努力,他要证明给巢父先生看,他没有骗他。他隐居就是为了隐居,他隐居就是为了过自己的生活,绝对不是什么沽名钓誉。于是,他决定去更远的地方,去南方的蛮荒之地,去九嶷山。然而不幸的是,许由先生终究没有到达九嶷山,由于年事已高,他饿死在了途中。悲哉。
但民间传说,许由先生是到了九嶷山的,现在的九疑山深处,还有个〃许由村〃,村边还有一条〃许由〃河。据说许由先生还活了很久,甚至舜帝死了之后他还活着,最后骑着仙鹤升天了。
▲虹桥▲书吧▲。
第6节:伯夷和叔齐,首阳山上的慷慨悲歌(1)
伯夷和叔齐,首阳山上的慷慨悲歌
在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两个人,他们不是孪生兄弟却胜似孪生兄弟,兄弟俩不仅外貌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都是大帅哥,而且思想、言行都很一致,他们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在同一张床上睡觉,出去的时候勾肩搭背,总之他们都是对方的影子。史书上记载,凡是哥哥做过的事情,弟弟都有参与,所以为了方便叙事,后来的史学家和作家在写凭吊文章的时候都习惯性的把他们放在一起,当作一个人。这就是商朝末年孤竹国的伯夷和叔齐兄弟,纳兰秋先生查阅了很多资料,也没有查到兄弟俩全名叫什么,只知道伯夷是哥哥,叔齐是弟弟。
兄弟俩是很有争议性的人物,他们并不是天生的隐士,只是在商朝灭亡的时候他们才选择隐居这一条道路,隐得很决绝,隐得很极端。如果按照现在的价值观念,兄弟俩是个顽固不朽的反革命分子,甚至有人说他们是大傻瓜,因为他们反对武王革命。兄弟俩用薄弱的身躯挡住了武王浩浩荡荡的大军,扣马而谏,险些丧了命。武王当然不会听他们的,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把商朝灭掉了。兄弟俩也不听武王的,他们隐居首阳山,不吃周朝的粮食,最后饿死在首阳山。
孤竹国的王子
关于伯夷和叔齐兄弟的身世,史书上没有多少记载,只是说他们是孤竹国的王子,伯夷是老大,叔齐是老三,老二也不知道姓啥名啥,估计被司马迁先生抛到脑后根了。
孤竹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这名字听起来似乎挺诗意的,纳兰秋先生遐想,那里肯定是一个到处都是竹子的地方,很适合某人拍武侠片的外景地。而事实上,孤竹国并不盛产竹子,它到底在哪里有很多争议,争议比较大的是,有的人说它在今天的辽宁一带,有的人说它在今天的河北卢龙一带。河北卢龙还利用伯夷和叔齐的号召力,大力开发旅游资源,捞得不少外块。
纳兰秋先生根据伯夷叔齐兄弟后来步行去周部落投靠周文王的史料,比较倾向于孤竹国属于现在的河北卢龙一带,因为当时的周部落就驻扎在陕西,从河北步行去陕西可能性较大,从辽宁步行到陕西,以当时兄弟俩的老弱之躯,也实在忒远了点。不过,孤独二少先生还大胆的猜测,或许历史上根本不存在孤竹国,只不过是司马迁先生为安置伯夷叔齐兄弟俩而虚构出来的国家。孤竹国这个名字别有深意,他隐含了司马迁先生对伯夷叔齐兄弟俩的热爱和钦佩,司马迁先生把他们比喻成孤竹,换句话说就是没有人理解的孤独的却始终坚持自己志向的竹子。真难为了司马迁先生。
有没有孤竹国,孤竹国在哪里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有了伯夷叔齐这俩兄弟,孤竹国就有了灵魂。
孤竹国山清水秀,很适合养生,所以孤竹君,也就是伯夷叔齐兄弟的老爹活了很长时间,史书上记载当伯夷叔齐兄弟步入老年的时候他才把国君的位置让给自己的儿子。不知道那时候老的概念是什么样的,起码是五十岁以上吧,古时候流行早生早育,假使孤竹君二十岁的时候生下兄弟俩,那么到他退位的时候,应该七老八十了。要是换做别的国家儿子肯定会暗地里骂自己的老爹老不死了,霸占王位那么久。
幸好孤竹君有伯夷叔齐这样的儿子,才避免了改朝换代所带来的流血冲突,哥哥伯夷不想做国王,弟弟叔齐也不想做国王。
问题来了,孤竹君偏偏就喜欢这俩个儿子,那个不知姓啥名啥的老二倒是想当国王的,可是老爹却看不上。老二跑到老爹那里拍马屁,顺便探测以下老爹的意图,孤竹君老了老了却并不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