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鸳-第3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否则必然会事后后悔。你可要吸取教训,莫要叫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了!”
这番话说出来,听在不同的人耳朵里便有了不同的解读。晴鸢吓了一跳,暗忖这世上还有什么事情是康熙不知道的么?想来此事的来龙去脉他都已经了如指掌,这才特意说了这番话出来敲打胤禛。只是,说到底这不过是胤禛的家务事,康熙又怎会为了这种事情而特意开了尊口教训?做老子的居然管起了儿子的家务事,这是不是管得太宽了点儿?
然而胤禛却是在心底一阵狂喜,好不容易才维持住了面上淡然的表情,只是眼睛里的激动眼神却还是出卖了他的内心,于是不得不赶紧垂下头来,做出一副恭敬的神态,说道:“皇阿玛教训得是,儿子知错了,以后必定吸取教训,不会再发生同样的事情了!”
康熙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而胤祥则先是一愣,随即下意识地看了看身边的胤祯,却只见对方的眼中闪现出复杂的神色,似乎有些高兴,又似乎有些失望,欣喜中待着些许嫉妒,眼神剧烈变化着,显示出他心中的挣扎和矛盾。
似乎感应到了胤祥的眼神,胤祯回望过去,便望进了一双担忧的眼睛里。他也是一愣,随即似乎想通了什么似的,露出透彻的神情,表情突然轻松了下来,好像放下了沉重的包袱,眼睛里满是痛快和释然。
他对着胤祥笑了笑,笑得云淡风轻。胤祥顿时便放下了一颗心,也笑得潇洒坦然。
但另一边的胤禩等人却没那么好的心情了。几乎是康熙一说完,几人的脸上便立刻阴沉了下来,眼神闪烁着,似乎还有一丝杀意在其中。但随即,他们似乎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急忙垂下了眼帘,只是那难看的脸色却没办法在一时半刻之间改变过来,不得已,只好连头一起低下,以防康熙看到之后,这段时间他们的隐忍全都付诸东流。
其余的阿哥和大臣们,若不是心思愚钝、懵懵懂懂,便都若有所悟,眼光变幻莫测。一时间,诺大的前厅中竟是百样人百样心思,不一而足。
☆、第四百八十二章心善
康熙心内冷笑着,颇为满意自己造成的效果。他扫视了厅内一圈,看了看侍立在一旁的皇孙们,眼中精光一闪,转变了话题说道:“老四,若朕没有记错的话,宝琪应该也到了说亲的年纪了吧?可曾定下哪家的青年才俊?”
晴鸢和胤禛不禁双双心头一震,暗道一声:“来了!”
以胤禛在康熙面前的受宠程度,且不说宝哥儿的婚事定是由他或者德妃指定的,便是其他的孩子们被他们插手婚事也绝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晴鸢和胤禛心头早有觉悟,自然此刻便也并不十分震惊。
只是晴鸢心中忍不住隐隐发疼,自己这宝贝女儿,从小到大几乎没吃过什么苦头,她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平安幸福地过一生,不必讲求什么功名利禄、荣华富贵,能够寻到一个爱护她、包容她的男人才是最重要的。然而一旦这事被康熙或是德妃做了主,女儿的未来夫婿就再由不得自己决定,而站在他们的角度上,一个女人嫁得好不好,除了看夫家的权势地位、夫婿的前程抱负还能看什么?
这是由理念决定的根本性的不同,晴鸢根本不指望康熙和德妃会跟自己有同样的想法,自然也不敢对女儿的未来夫婿抱有任何的期望。
指婚,通常是皇族与亲信大臣们之间的利益交换,惠姐儿的未来难道就真的这样被牺牲了吗?
她理智上知道这样的事情不可避免,可在感情上,却实在无法接受用女儿的未来换取自家的所谓兴旺发达。
然而这种事情却并不是她一个妇道人家能够插手的,她只能听着胤禛的声音说道:“回皇阿玛的话,宝琪尚未及笄,因此并未定亲。”
康熙本早知道这件事情,问一声不过是起个由头罢了。因此并未见什么异样的神色,只是微微笑着说道:“宝琪这孩子,说起来还是朕给起的名字,如今孩子也大了,出落得这番俏丽乖巧。她的婚事自然也应仔细谋划才是。朕跟德妃找遍了满朝文武大臣家中的子嗣,倒是觉得李光地之孙李清芳。自幼聪颖、勤奋上进。跟宝琪又年岁相当,朕以为倒是良配,老四你觉得呢?”
随时问话,但难道谁还能说皇帝错了不成?这便是不是指婚的指婚了,胤禛自然没有二话,躬身说道:“皇阿玛和额娘看中的人,自然是好的,儿臣并无异议。”
康熙抚须大笑道:“甚好,甚好。那就这么定了。朕明日就下诏,指婚这两个孩子。”
胤禛和晴鸢急忙双双跪了下来,叩头道:“儿臣多谢皇阿玛、额娘隆恩。”
在他们身后,宝哥儿等孩子们也跟着跪下,只是惠姐儿却是满面通红。娇羞不已,平日里还算落落大方的,这会儿却只能绞着手绢跟在晴鸢身后。羞得抬不起头见人。
晴鸢心中叹息着,却也无法说出半个“不”字来。李光地乃是康熙宠臣,即便如今已经垂垂老矣,却丝毫不减康熙帝对他的信任。会指婚给他的孙子,确实是康熙的一片好心,看得出来是真的对惠姐儿用过心思的,她又如何敢不知好歹去质疑康熙的选择?
只是一直以来她都心心念念要给惠姐儿找个好夫家,不需要大富大贵,只要能真心真意对惠姐儿好,因此从未在这些得宠的王公大臣们中间考虑过,以至于这李光地的孙子究竟为人如何、性情怎样都一无所知,将来惠姐儿嫁了过去是否能过得好?
她的心中忐忑,几乎挂不住脸上的笑容,只得赶紧垂下了眼帘,掩去心中的担忧和恐慌。
德妃听他们说完了,便笑着对康熙说道:“皇上,您难得来一次,就让老四好好儿陪您说说话儿,臣妾倒是像跟晴鸢说说私话儿,就不陪着皇上了。”
康熙欣然点头,道:“爱妃去吧,也多跟孩子们亲近亲近,免得你成天在宫里叫着无聊,没事就老想孙子。”
这番话说得随意,一点都不像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对妃子所说的话,可见德妃在康熙的心中确是与众不同的。而身为母亲的德妃受宠,那她的儿子们呢?
德妃却不管众人这些细小心思,站起身来,对晴鸢伸出手道:“来,孩子,带本宫到后面去坐坐吧。”
晴鸢急忙上前,扶着德妃走下台阶,向着后院走去。而惠姐儿身为女子,自然也不便待在前厅,便急忙带着弟弟妹妹们跟在两人身后。
德妃便向后看了一眼,抿嘴笑道:“难得惠姐儿小小年纪,做事却是极为妥当的,真是不错!晴鸢,你的孩子教养得好!”
晴鸢低头一笑,道:“额娘谬赞了。总归是尽力别让他们走上歧途便是。”
德妃笑着拍了拍她的手,道:“你也不必自谦,教得好就是教得好,我瞧着惠姐儿这通身的气度和才智,竟是比宫里的某些公主们都更想那么回事儿。这么好的孩子,终身大事一定要谋算好,千万不能委屈了她!所以本宫才跟皇上说,定要找个家世、性情、才学都配得上她的。你也莫担心,李大学士家学渊源,他家的孩子们也都是极好的,尤其是那李清芳,年纪虽不大,学问却已经颇好,更难得的是性情温厚、细心体贴,慧姐儿许了他是断断不会有错的!”
晴鸢心中不由生出些许感动。德妃定是方才觑见了自己眼中的担忧,才会特意来跟自己说这些,以她的身份而言,会这么做足见确实对自己颇为看重,实属难得了!
但一个女人的终身大事,又岂是学问好、性情温厚就可以的?她心中不由苦笑着,暗地里叹了口气。
事到如今,也只有赶紧去弄清楚那李清芳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然后好给惠姐儿出谋划策,帮她规划好未来日子的基调。毕竟日子是人过出来的,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下,都应该过得好,不是么?
说话间两人已经来到了后院的宴席前,早已等候在此的夫人小姐们又是一番参拜,扰攘一番之后,这才分了主次入座。宴席再次开起来,但却因为德妃的在场,而失去了方才的悠闲和自由,众人都觉得有些拘束,言谈举止之间也带上了三分小心。
德妃许是早已习惯了这样的氛围,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只是笑着跟同席的皇子福晋们说话。本来晴鸢跟妯娌们已经坐好了,但因着德妃的到来,她亲生儿子的儿媳妇自然与众不同,晴鸢和完颜氏便分别坐了她的两边,兆佳氏紧随着完颜氏,其他几人则坐了下方。
德妃的眼光在场中转了一圈,看到侍立在一旁的李氏和钮祜禄氏,微微撇了撇嘴角,对晴鸢说道:“这次幸福姐儿俩生得惊险,本宫跟皇上都知道了。老四这孩子,虽说一把年纪了,却还是终归嫩了些,区区一个侧室,又怎能宠得如此无法无天了?若不是看在她好歹也为皇室添了一口的份上,本宫早就做主让她好看了!不过你放心,本宫都跟皇上商量好了,一会儿自会好好儿敲打敲打老四,让他牢记着这次教训,再不会有下次了!”
晴鸢心中微惊,却又有些不是滋味儿。不过是皇子家中的家务事,而且还是胤禛早已做了处置的,又何必劳动皇帝和德妃亲自出面干涉?
她低垂下眼帘,却是微微一笑,道:“皇阿玛和额娘的厚爱,臣媳铭感五内。不过四爷不是那种是非不分的人,只不过被人蒙蔽罢了,这次出了这样的事,他也是自责颇深的,额娘,您和皇阿玛就别再责备他了!”
德妃听了,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她虽嘴上说着胤禛的不是,但心底终究还是以儿子为荣的,是以听到了晴鸢为胤禛辩护的言辞,心中的满意便又多了几分,笑着说道:“你这孩子,从来就是这么心善,老四做了那么大的错事,也亏得是你,还会为他求情,若是换了十四媳妇,怕不早就哭进宫来求本宫蘀她做主了!”
完颜氏无辜被波及,却也知这不过是德妃借坡下驴的话罢了,于是装出一幅娇憨的模样,嗔道:“额娘,您怎么这么说人家嘛!人家比不上四嫂,本就愚笨,除了找额娘给人家撑腰又能怎么办?”
一番话说得众人都笑了起来,不管心底真正的想法是什么,都露出了笑容,只是众人看着晴鸢的眼神却难免诡异。
她?四福晋?心善?
很多人对此嗤之以鼻。年氏的下场虽然没有大肆张扬,但京城里头有头有脸的人家谁不知道?能够将一个原本十分得宠的侧室整治到如今彻底失宠,在她们看来,晴鸢的手段可谓高明之极,不仅一锤定音,而且还没有落下任何骂名,反倒在德妃面前落了个“心善”的评价。
平日里隐忍退让,等抓住了机会便一击必杀,这才是真正的“高人”啊!
最近工作增多,老妈住院,阿香我自己也病了。更新不稳定,求各位读者的谅解!
阿香拜谢~~!!
☆、第四百八十三章儿女琐事
康熙竟然会亲自来参加一对皇族双胞胎女儿的满月宴,这不能不说是个异数。相比之下,他亲口给姐妹俩取名福熙、福祥,就显得寻常多了,毕竟胤禛的嫡子嫡女几乎全都是他给赐的名,这几乎已经成了众人心中心照不宣的事情。
这一场满月宴,可谓**迭起,令人有目不暇接的感觉。而康熙和德妃的到来更是令整个宴席提升了不止一个高度,尤其是胤禛的声望,真的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许多人都不禁开始在心中揣测,是否这四阿哥就是皇帝心目中合适的继位人选?
带着这样的揣测,雍亲王府再次被人踏破了门槛。这次除了前来送礼巴结的人之外,还有不少人是冲着安哥儿、智哥儿来的。惠姐儿的婚事给人们提了个醒儿,胤禛和晴鸢是两只水泼不进的铁桶,任何人、任何礼物到了他们这儿都是塞不进去的,让人想巴结都没有门路。如此一来,跟他们家结亲自然就成了最好不过的选择。不说别的,就舀那几个被康熙帝亲自赐名的孩子来说,能够娶到或是嫁给那样的人,日后的荣华富贵自不必说,加官进爵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只是如今这几个孩子,宝哥儿的婚事众人早有默契,连他的亲生父母怕是都做不了主,而喜姐儿又早已出嫁,惠姐儿如今已经被指了婚,因此剩下可以考虑的就只有安哥儿和智哥儿了。安哥儿虽然是庶出,但听说自小就养在晴鸢身边,也是极有体面、极有教养的,非一般人家的庶子可比。而智哥儿虽然年纪还小了点儿,但毕竟是晴鸢的亲生子,而且也过了十岁了,这会儿说亲倒也不是不可以。
以胤禛的家世、权势。能够攀上他家的亲事可极为不易,因此虽然让女方出面去跟男方提亲有些不合规矩,面上也不是很好看,但在有心人眼里,实在并不是什么很大的问题。
这样的情形倒是令晴鸢和胤禛颇有些措手不及。那些送礼的人他们可以拒之门外。可来求亲的人却不能置之不理。尤其是来给安哥儿说亲的人们,晴鸢更是不敢怠慢。否则旁人定会认为她这个嫡母乃是两面三刀的人物。表面上对庶子极好,暗地里却阻挠庶子的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