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传-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明进完全无视士兵们眼中的恨意,微微一笑道,“我想,你们此时一定都在恨我。”
众人虽迫于军纪不敢语言,但眼中的凶光完全说明了一切。
叶明进却不以为意,继续道,“你们不回答我也知道答案:是的,你们都在恨我!我并不感到意外。现在,我把今天的训练内容的深意告诉你们。首先,清晨的长跑,并不是在整人,也不是无聊之举,那是在锻炼你们的耐力。战场上,军情瞬息万变,没有良好的体力和耐力,就不能够做到快速反应。所以我选择这样的长跑方式来锻炼你们的耐力与体力。其次,刚刚结束的训练,叫做‘蛙跳’。‘蛙跳’不仅可以锻炼你们的耐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增强你们双腿的爆发力以及全身的平衡性和协调性。这两种训练都对增强你们的战斗力大有好处!”
顿了顿,留意着台下士兵们的神情,叶明进又道,“今天,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向你们解释训练的深意,日后的训练我不会再解释。也许你们会认为我的军令很奇怪甚至是不可理喻,但不管我的命令是什么,你们只能无条件服从!抗命者——死!——明白了没有!?”
“是!”士兵们知道叶明进不是在故意整他们,而是为了加大一切让他们活命的本钱,这下心情都好受多了。
叶明进笑笑,道,“今天是第一天,就到这里吧。解散,不用列队了。”
听闻此言,士兵们虽心中高兴,但此时却已是连欢呼的力气也没有了,只好三五成群的互相搀扶着向营帐走去……
十三个月后。
顾长生与叶明进在校场中漫步着,身边众兵士目不斜视,仍然继续着自己的操练。看着军士们那遇神杀神、遇佛杀佛的气势,顾长生不由点点头。两人对视一眼,都知道:随着军事学堂第一届将官的结业,这朝庭,该变天了……
注1:中军:即军中执法队。
注2:本文第十五章,灵感来源于风华爵士大人的《铁血大秦》。某欢太笨,只能抬人牙慧,望诸君见谅:)列位看官大人如有异议,请说明,某欢会删掉此章:)
写在后面的闲聊:
看官大人HEHE说:半白半古的文言文看起来让人有点想笑。
嘿嘿嘿,看官大人明鉴:某欢,又懒又笨,很多东西这家伙嫌详细写起来太麻烦,所以就用古文(即文中的史书形式)交代过去,这样就可以大大的偷懒啦:)
所以请列位看官原谅某欢的懒惰:)
1617章
第十六章
荣华三十四年,十二月,世宗巡亮王军营,军纪严明,世宗厚赞之。
——《天朝史。亮王本纪》
夏侯子文默默跟在荣华身后,猜测着荣华的用意。之前下朝后,荣华召他、夏侯日月还有几个中书府大臣商议对北海的资助事宜,谁知后来竟突如其来的到顾长生的定北军中检阅。
现在夏侯日月主持兵部,夏侯子文主持刑部,而户部却由他们俩人共同监管。朝庭现在助北海用兵,兵部户部肯定是最为忙碌的,所以夏侯子文才得以与中书府接触,有时甚至可以直接参与到权力中枢的决策中。
如今北海内乱四起,数月前,北海王燕振国因不甘大权旁落入显侯燕兰舟手中,悍然发动政变,却被燕兰舟极时镇压。政变失败后,燕振国不愿再作傀儡,服毒自尽,燕兰舟索性撕掉那层微薄的遮羞布,登基为王。但北海内其他几个贵族并不甘心,他们一边指责燕兰舟窃国,一边在罗萨帝国的支持下,起兵征讨燕兰舟。燕兰舟无力平乱,于是向天朝求救。
天朝与罗萨皆为大国,历史上曾正面交战数次,双方各有胜负。后来两国君主见皆占不到对方便宜,只好息兵。北海正夹在罗萨与天朝之间,所以多年来双方都很有默契的以北海为缓冲地,各自为政。也正是如此,弹丸大小的北海,才能凭借着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一直存在。历朝来,北海皆自认为天朝属国,向天朝交纳岁币以换取天朝的保护。三年前,倭国入侵北海,夏侯日月前往助战,赶跑倭人后,夏侯日月挟胜利之威在北海扶植傀儡政权,更迫北海人签订下《通商章程》,将北海牢牢控制在天朝的势力范围中。现在的北海对天朝的战略意义极其重大,天朝根本不可能把这块已经吃到嘴里的肥肉吐出来。
一旦罗萨人扶植的北海王室上台,势必无法保证天朝今后在北海的利益。所以天朝绝对得帮助燕兰舟赢得这场战争,出兵北海自然是理所应当的事。但当时就出兵北海的事情,夏侯日月与几个大臣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按照以夏侯子文和吴伟立等几个大臣的意思,是天朝历来皆为北海上国,所以出兵北海是义不容辞的事,而且北海才从倭国的侵略中解脱不久,国力大减,所以出兵后的一切,应由天朝自理。而夏侯日月却认为:天下没有白吃的东西,既然北海要求天朝出兵,那自然得从北海那边获取最大利益。双方吵得不可开交,最后由荣华决定:按夏侯日月的意思做。随后天朝和北海特使签订了一系列条约,捞了个够本后,天朝军队方才开赴北海。而这支平乱军,在顾长生的定北军和曾经由夏侯子文指挥的镇西军中各自抽调,由骠骑大将军耿宗德统一指挥。不知荣华用意为何,夏侯子文自然不敢怠慢,他在军中挑选精锐,力求在北海战场上能出彩。但当北海战场的消息传回来后,他才知道,定北军的表现远优于镇西军。耿宗德素以公正著称,而他的奏折也如实的反馈着北海战场上的一切。
今日荣华叫他们几个人到书房中,正是再一次告诉他们由定北军所创造的佳绩,说到兴起时,荣华决定到顾长生的军营中检阅。
因为是临时起意,所以荣华并没有带太多的人,也没有通知顾长生,只带了几个随身侍卫和大臣就前往顾长生的定北军军营。
行到军营前,夏侯子文以一个行家的眼光打量着一切,只见长堑、寨栅、营方皆安排得井井有条。这些,夏侯子文自己做得也并不差,但他还是不敢小看,因为从如今北海战场上的形势来看,顾长生的军队战斗力极强,自己的镇西军根本比不上。所以这也就引起了他的好奇心:顾长生手下的军队,到底如何?
当一行人骑马行至营门前时,守门的士兵长枪一挥,道,“来人止步,军中重地,闲人免进。”
二朝老臣吴伟立见状不由大怒,“放肆!圣驾亲临,还不赶快让路!?”
那为首的士兵却不为所动,仍板着脸正容道,“请大人出示勘合。没有勘合,禁止放行。”
吴伟立冷笑一声,刁声道,“顾长生好大的规矩!普天之下,莫非王地。难道圣驾亲临,也不能入内?”
那士兵依然不为所动,他面不改色的道,“请大人见谅。军规如此,没有勘合,没有上令,任谁来也不能放行。”
挥手止住了瞪目欲言的吴伟立,荣华笑笑,抬眼看了看夏侯日月,夏侯日月忙上前出示兵部勘合。
那士兵接过来反复端详,检验明白了后,方对荣华行礼,但这人并不下拜,仅行了一个军礼,“请皇上见谅,非是小人刁难,军令如山,不得不行。”随后一挥手让手下众人让开了路,但眼见荣华等人仍在马上,他立即又上前一步,庄容道,“军中禁止奔驰,敬请皇上下马。”
眼见吴伟立等几个文臣脸有怒容张口欲言,荣华一挥手,制止了他们,他翻身下马,笑着对众人吩咐道,“既来军中,当守军规,诸卿下马,步行入内。”
见荣华带头下马,众人无奈,只好纷纷尾随于后,这才在守营兵士的引导下入了军营。
夏侯子文不由在心中赞一声,说实话,他非常清楚,若换了是他的军队,普通兵士在知道今上亲临时,绝对会诚惶诚恐,哪里还会想到索要勘合检验?更不会想到要皇帝谨守军规——这顾长生,的确有一套!
既入军营,夏侯子文自然仔细观察着,只见东南西北四方寨墙下都设着垛楼以备守望,墙下守卫的士兵们皆如钉子般笔直站着,同时还有士兵来回巡视着,而校场上,兵士们或在跑步,或在练习刀枪,或在练习马术,但人人皆目不斜视,对他们一行人视若无睹。
此时顾长生正在议事堂中,与众将领就耿宗德的奏折在沙盘上推演分析着北海战况。一接到消息,他忙带着人迎了出来。
荣华受了众人的军礼,笑道,“都说顾将军治军严谨,如今朕总算见识到了。那守营的几个兵士相当不错,天子驾临,仍能坚守原则。这份坚持,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传旨,给他们记上一功。”
顾长生一边谢着恩,一边猜度着荣华的来意。
荣华笑道,“今日朕来,只因看了骠骑大将军的奏折。大将军对你的定北军大加称赞,所以朕也就想来看看侍剑的定北军,到底如何。”
顾长生不解,“皇上的意思是……”
荣华对他吩咐道,“击鼓升帐,让朕看看侍剑的定北军。”
顾长生点头领命,立即发布号令。
军鼓声声响起,营中兵士们立即集合,只用了不到四分之一柱香的时间,即已集合完毕。
夏侯子文暗暗心惊,身为将领,他自然知道如此快速的反应在实战中代表了什么。数万人的集合,只用了不到四分之一柱香的时间,实在让他不得不吃惊。他自忖自己手下最精锐的部队也无法做到如此快速反应。
荣华静静的看着士兵们,士兵虽多,却并无一丝杂音,他点点头,对众人道,“很不错。侍剑治军,果然了得。”
众人也纷纷点头表示佩服。
随后,定北军即开始了各兵种的表演。
三军极有次序的迅速散开,给校场中留下大片空地。随后轻骑兵、重骑兵、轻步兵……等各兵种一一上前演示。这支杀气腾腾的队伍让众人看得赞叹不已。
当弓弩兵出列时,看着士兵们布置着箭剁,荣华不动声色的一笑,道,“死物无法显示功力,”顿一顿,他对夏侯日月吩咐道,“日月,去,把朕的奔雷牵进来,以它为靶,让将士们射它。”
众人闻言,皆是一惊,实在弄不明白荣华打的是什么主意。
当夏侯日月把奔雷牵进校场后,看着御马,顾长生似有些为难,“皇上,这是御马……”
荣华笑道,“怎么,侍剑不敢?”
“臣实不敢冒犯天威。”
荣华一笑,“朕说当得就当得。”
顾长生垂下眼帘,掩去眸中所有思绪,恭声道,“臣领旨。”随后,他将手中帅旗轻轻一挥,对弓弩兵们说道,“弓弩兵听命。”
所有弓弩兵皆肃容听令。
顾长生道,“目标,场中战马,三箭急射。”
在场的所有大臣无不屏住了气仔细看场中士兵们的反应。任谁都知道,御马岂可轻易射之?在众人想来,射杀御马,至少应该会有一些士兵犹豫吧。但出乎每一个人的意料,场中士兵没有任何人有丝毫犹豫,在听闻顾长生的命令后,即刻张弓扬箭,一时间万箭齐发,直扑场中御马奔雷。眨眼功夫,奔雷连惨叫都来不及发出,即已倒地毙命。
不同于神色复杂的诸大臣,射杀御马的众兵士根本面无表情,静侯着他们的统帅的下一个指示。
诸大臣们个个偷眼窥着荣华的脸色,却看到荣华一脸的满意,他点头赞道,“军令一出,即刻执行。好样的!好样的!”
当这场突如其来的检阅结束后,顾长生等一干将领恭送荣华离开。
看着受到皇帝褒奖后将士们脸上的喜悦,顾长生却在心中苦笑:今天荣华来得太突然了,让他根本来不及对将士们做任何指示以隐瞒实力。当然,在准备过程中,他其实有机会暗示将领们一切以皇权为重,但他最终还是忍住了。只为,他给自己打了一个赌……
顾长生摇摇头,一边走回营中,一边猜测着自己今后的命运:圣驾亲临,却只认勘合。御马牵来,将士们连眼睛也不眨一下就即刻领命射杀——皇上,只怕会开始提防自己吧。没有任何一个皇帝会愿意存在指挥军队如指臂使的将领,当这样的将领出现时,对皇帝而言,只会是忌讳。更何况今天的一切,是皇帝亲临其境亲眼目睹。
也许不久后的将来,自己轻则调离,重,则身死……
毕竟,皇帝最初的本意,就是要让将来的皇帝杀了自己……
他很清楚,夏侯日月迟早是会坐上大位的。皇权与爱情间,总会有冲突。如果手握重兵的情人与自己反目成仇,任何一个皇帝都会坐卧不宁。
而十三,到了那个时候,你,又会如何?
你是会顺应皇权,杀了我?还是……
其实他自己也知道,考验与比较,总是最伤人心的。但,却仍然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