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头军阀之公子从军-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担匣旯然故呛苋菀坠ハ碌摹�
第二关滚木擂石关要难一些,我们的方法是用山炮把上面两个碉堡打掉,同时用迫击炮向堆放滚木擂石的平台轰击。
用迫击炮轰击平台目的有两个:一个是把上面容易滚落的木头石块炸下来,另一个是阻止土匪上去推放滚木擂石。
当迫击炮还在轰击的时候,一支携带冲锋枪的突击队就开始冲锋,冲到距离平台仅50米的时候炮击停止,这样,突击队就可以抢在土匪之前首先到达平台。”
“突击队要多少人?”刘永义问道。
“10个人,每人一支冲锋枪、五颗手榴弹、一把大刀。”
“这个斜坡有100米长,也就是说,突击队要冒着炮火冲过前50米,这时,爆炸的炮弹还是会不断地把木头石块炸下来,这些木头石块对冲锋的士兵威胁太大。”
“是啊,所以我们打算在突击队冲锋的时候停止81毫米炮的射击,只用60毫米的小炮射击,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炸下的木头石块的数量。”
“即使是60毫米的小炮,也还是会炸下木头石块的。”
“是的,不过会少很多,为了防止这些木头石块砸到人,一方面我们要挑选身手敏捷的士兵来组成突击队,另一方面还要对突击队进行严格的训练,特别是在斜坡上躲闪木头石块的训练。”
“大家对第二关的攻法还有什么意见,没有!好,李副连长,你继续往下讲。”刘永义说道。
“第三关是城墙关,城墙高约6米。我们的方法是先搭建一个十米高的木制平台,然后部队在迫击炮的掩护下,把平台抬到距城墙约三百米的地方。平台上放置两挺轻机枪,部队冲锋登城的时候,用平台上的轻机枪压制住城墙上的土匪。”
“李副连长,平台上放重机枪不是更好吗?”刘永义问道。
“重机枪太重,很难抬上十米高的平台,不过可以试一试,如果平台上放的是重机枪,那压制作用当然比两挺轻机枪要好得多。”
众人围着沙盘议论了好一阵,把攻击计划基本确定下来后又回到会议室继续开会。
“要攻大龙山,我们的武器还不够,还需要一门山炮、4枝冲锋枪。”李得田说道。
“这些武器如何弄到呢?”刘永义问道。
“我看,可以打报告向团里要。”二排长说道。
“不能打报告。”李得田说道,“如果打报告向团里要,那么团长、营长等等,好多人都会借机来分我们的钱,那样的话,我们的损失就大了,我看,还是通过私人关系去借更好一些。”
“我觉得也是,借要好一些,钱肯定可以少很多。这样吧,明天我去宁都,向赵长胜借一门山炮来,顺便把冲锋枪也借来。”刘永义说道,随后他又对众军官说道:“大家都把嘴封严实些,别满世界嚷嚷这件事。要是让上头那些贪心的大人物知道了,肯定会想方设法来算计我们的钱的。”刘永义最后说道。
会议结束后,二排长返回了大龙山,刘永义则去找了唐管家,告诉他三连对大龙山的攻击将在10天内开始。
3日,刘永义带着三排去了宁都,为了掩饰此行的目的,他叫人弄来了几辆马车,马车上堆了一些箱子,谎称此行是为了给高平之护送货物。
到了宁都,刘永义照例先去团部见刘致中,报告连里的一些情况,然后就悄悄地去找团炮兵队的队长赵长胜。
“你们要借炮?行,借给你们德国产的克虏伯75毫米山炮,这炮挺轻便的,全重不过七八百斤,拆开后可以很方便地扛上山去。”听到来意后,赵长胜拍胸脯答应道。
“赵队长真爽快,那价钱呢?”
“没二话。六千!”
“六千?六千我都可以买一门新炮了!这个价钱太高,三千!”
“三千太低,五千!没错,六千你是可以买一门新炮,可你想想,你不可能光借炮吧,你会打炮吗?随炮我还得给你配十来个人呢?有炮没人,你怎么攻大龙山?还有那些炮弹钱呢?”
双方一阵讨价还价后,以四千大洋成交。
成交之后,赵长胜洋洋得意地带刘永义去看他的山炮。
“看,这就是你要的克虏伯75毫米山炮,能打4000米,我也就这么一门。这炮弹有10多斤重,威力大着呢,根本不用瞄着枪眼打,直接对着碉堡轰就行了,准能把碉堡轰垮。”
“大龙山的碉堡都是石头砌的,坚固得很呢。”
“一群土匪建的碉堡,能坚固到哪去?虽然他们用了石头,可石头与石头之间的接缝呢,不还是石灰吗?用大炮对着碉堡打,一阵功夫就能把这些接缝打松,让碉堡垮下来。”
刘永义围着山炮走了一圈,随后又对赵长胜说道:“我们还需要4枝冲锋枪,你们炮兵队有吗?如果有,那就一并从你这借得了。”
“有啊,4枝冲锋枪一百个大洋。”
“好,成交。”这一次刘永义没有讨价还价。
接下来,他们开始商量如何瞒着团里把炮拉到青龙乡去。
“我向团里打个报告,就说要和三连搞一个步炮协同作战的演练,以此为借口把山炮拉到青龙乡。”赵长胜说道。
“什么时候可以搞好?”
“应该很快可以搞好,你在这等等吧,大约明天就可以办妥。”
接下来一切顺利,4日,刘永义和赵长胜带着山炮、冲锋枪返回了青龙乡。
下午,刘永义邀请赵长胜一同去观看三连的备战情况。
三连上下都开始了紧张的备战,李得田负责训练突击队,他从全连挑出了20个身手敏捷的士兵分成两组来进行训练,训练地点选在青龙镇外的一座土山上,土山由李得田雇人进行了改造,改造成了与滚木擂石关相类似的形状,平台、斜坡、斜坡上的台阶全都仿照滚木擂石关的样子来造。
刘永义和赵长胜来到的时候,李得田正在训练突击队冲锋。他挺有头脑的,用竹子来编织滚木擂石,突击队冲锋的时候叫人拿着往下砸。
“不要扎堆,不要扎堆!相互之间要拉开距离,至少拉开三米,靠得太近你就没法躲闪了。”李得田大声地喊叫着。
第一组在半分钟内冲上了山顶,5个人被砸了下来,李得田对这个成绩很不满意。
第二组开始冲锋,这一次更惨,7个人被砸了下来。
“李老弟,训练情况可不大好呀,损失好大呀!”赵长胜笑道。
“是啊,还得好好练习。”
“让我也来冲一回吧,让他们看看我的身手。”赵长胜跃跃欲试。
“好呀,你就加入第一组吧。”
赵长胜脱掉上衣、扎上绑腿,加入了第一组的队伍当中,李得田一发命令,他们就开始向山上冲。
山上的滚木擂石开始往下打,赵长胜躲开了两个,但被第三个打中。
“赵队长还是挺不错的吗,闪过了两个。”刘永义说道。
“不行,再来,我就不信我冲不上去。”赵长胜很不服气。
再冲锋两次,赵长胜总算顺利冲上了山顶。
“不行了,得休息了。”赵长胜气喘吁吁地说道。
李得田叫大家都停下来休息,然后他和刘永义、赵长胜三人聚在一起商量。
“你们看还有什么要改进的吗?”李得田问道。
“我看有必要让士兵戴上钢盔,大石头可以躲,小石头怎么办?砸在头上不死也晕。”刘永义说道。
“可是钢盔太重,戴在头上会影响行动,再说咱们部队里也没有钢盔。”李得田说道。
刘永义想了一想说道:“这样吧,让士兵戴上矿工用的那种柳条头盔,那种头盔既轻便又能防石头。”
李得田表示赞同,“这样很好,就戴这种头盔吧。不知道附近有没有矿山?如果有的话就去借个几十顶过来,当然,没有矿山也无所谓,找人现做就是了。”
“高副乡长开有一个煤矿,他那里应该有头盔,这件事交由我去办吧,明后两天把头盔借过来。”
休息一阵之后,李得田又开始了训练,刘永义和赵长胜则转去看三排长的训练。
三排长负责攻城墙,他也找了一个土山来进行改造,他把土山的一面削成直壁以模拟城墙,城墙前的那条弯弯曲曲的山路则用白灰标示出来,原本平坦的地面还特意弄成高低不平的样子以模拟实际的山路。刘永义和赵长胜来到时,他正指挥着十几个士兵抬着木制高台沿着山路向城墙靠近。
“我们试了好几次,都没能把重机枪抬上去。”三排长说道,“山路又窄又弯,还高低不平,平台大了抬不过去,小了又承载不了重机枪。”
刘永义看了一阵后说道:“看来也只能用轻机枪了,不过我看问题不大,两挺轻机枪应该也能压住土匪。哦对了,你们在高台上再绑上一些树枝,好让机枪手有一些隐蔽。”
晚饭过后,在高家大院,高平之和儿子商量起民团的事来。
“爸,你说要从刘永义的手下那里买枪,怎么到现在还没买到呢?”
“哎,本来已经和他的两个排长谈好了,过几天就去演一场兵被贼打的好戏,没想到忽然来了一个唐康平,一下把我的计划打乱了。现在这两个排长都反悔了,说要留着枪打牛大富,不然的话,枪少了功劳就少,钱也会分得少。”
“那该怎么办呢?再过半个月就要收稻子了。”
“我干脆去找刘永义商量得了,要他攻下大龙山后,把缴获的枪折价卖我们一些。还有,让长安带上民团也去攻打大龙山,看能不能分上一点钱,如果运气好的话,说不定我们也能缴获一些枪,”
“这个刘永义,原先还口口声声说攻不下大龙山,一听说有四万元,立马就改口说能攻下了,这不就是一见钱眼开的人吗?”
“现在中国当兵的都这样,有钱赚的仗就争先恐后,没钱赚的仗就左躲右闪,军队跟咱开的厂子也没啥两样。”
两父子正说着,外面有人报告说刘永义来了,他们急忙起身。
“刘连长,正想找你呢,你就来了。”高平之说道。
“找我?什么事?”
“就是打大龙山的事呀,我想,我们民团也不能闲着,跟你们一起去打大龙山怎么样?”
“你们也要去打大龙山?可以呀,我正考虑这件事呢。这大龙山啊,上山虽然只有一条路,下山却有无数条路,只要从上面放下一条绳子,那儿都是逃命的路。我们攻上山后,如果土匪都顺绳子逃跑那可怎么办?所以,我想请高副乡长明天召集各村村长开个会,让他们动员起二三千老百姓,把大龙山给团团围住,让土匪一个都跑不掉。”
“这件事啊,没问题,明天我就召集村长开会让他们去办。刘连长,那民团参战的事情呢?”
刘永义并不想让民团参战,所以他回答道:“你们民团才训练了一阵子,现在还不能用来打仗,你们就在山下包围大龙山吧。”
高平之费了好一阵口舌,最终也没能说服刘永义答应让民团参战,接下来他又提出枪的问题,这个问题谈得比较顺利,刘永义答应攻下大龙山后,低价卖给高平之15条枪。
这些问题谈完后,刘永义问起了煤矿的事情。“听说高老爷在附近开有一家煤矿?”
“是啊。”高平之说道,“前段时间一直是共产党在管,共产党走了之后,我叫人去把煤矿收了回来。刘连长问这个干嘛呢?”
“我想借三十顶头盔,不知道煤矿上有没有?”
“煤矿一直都在生产,这头盔应该有,我明天叫人去看看,有的话就给你拿过来。”
第十七章 回青龙 李金苏情绪低落
六天训练之后,三连已经做好了攻打大龙山的准备,于是在9月8日,刘永义再次召开了军事会议,这次会议,不仅有三连的军官参加,高平之、唐管家和各村村长也参加了。会议决定,所有的参战人员明天出发,各村村长先带领村民把大龙山围起来,后天,也就是10日,部队开始攻击大龙山。
散会后,刘永义意外地接到了刘致中的电话,告诉他李静玉等人已经从南昌回来了,要他带部队去接。
这时,三连除了预定留守的一个班之外,其他部队都在做着紧张的出发准备,因而,刘永义只得把预定留守的那个班带上,赶往宁都去接李静玉等人。
由于金有志和苏进学各带了一名学生同来,因而出去的三个人回来时变成了五个。
第二次来青龙乡,李、金、苏三人的情绪都很低落,再也没有吟诗作词的雅兴了,这是因为:三人的钱筹得都很不如意。
李静玉与父母大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