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们的洪流 >

第43章

我们的洪流-第43章

小说: 我们的洪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趿跚旌汉缶钟械�4000人组成一队,左军章王林绍璋的2000人算一队,右军的恤王洪仁政1000人左右也充一队,勇王洪仁发、信王洪仁达二人手中尚有3000人左右。    另外,在天王府内,有原来应对洪天王的一波侍从仪卫的官员:左史、右史、掌朝仪、通赞、引赞等共一千六百二十一员,这些人,卢森一直就没有怎么启用她们,这次,正好也充作一营,给以训练。    这些人共计两万二千六百人左右。    卢森就召集忠王李秀成,尊王刘庆汉等人大家在一起商议,把这两万多人分为10队,分别驻扎,然后,每队配备12人的军官队教习,这每一队军官队都保证有一个英国海军军官领衔负责,而其他11人也都是这一段训练中精选出的反应快,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的太平军士兵。    只有驻守在谷口的忠王的5000人不能一并训练,只能是等过了一段时间,这边的操练到了一定的程度,然后,再与他们换防,这才能兼顾到全面。    于是,伏牛山的各个山谷内,一场精进、到位的练兵活动就如火如荼般的展开了,最初,大家感到稀奇,再后来,就被这本是洋鬼子们的玩意儿所吸引,渐渐地就投入到了其中。    而实际上,一场不动声色的兵制改革运动就算开启了先河。    果然,成百上千的有王位、爵位、的人们就开始下意识的抵制这场不分上下,不讲尊卑的大练兵活动。    是啊,大小也是个王,咋能和一个普通圣兵一样的去练习单腿跪地、托着洋枪练习瞄准儿,去跑山头,去学密集冲锋呢?    大家就开始有了抵制的情绪,再说,洋鬼子的东西就那么好吗?为什么非得让我们学他们西洋的东西呢?    卢森感到各种的抵触、想法都酝酿到了一定的火候了,就召集原来师帅、军帅以上的人们集会了。    在乐山回马岭的一片空地上,2400多名太平天国的王、侯等人济济于此,人们在等待着天王的到来。    大家不免窃窃私议着,离开了有着浓郁天国气息的天京城已经好多天了,在这仿佛与世隔绝的山谷中,大家开始想念那逝去的生活。    这时候,人群中站起来一个身材中等,腰板挺直的男子,只见他面向大众,双手示意,等场上的喧嚣声略微停止,他就大声的说:    “天国的亲胞们,有快20多天啦,我们离开天京城有快20多天了呀,天父天兄天王在引领者我们啊,”    大家的声音一下子沉寂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这个人的脸上,几乎所有人的心都随着这个人的声音而升腾起来。    “亲胞们,让我们来颂赞我们在天上的父吧!”说着,这个人转过身跪倒在地上。     大众哄的一声,大家都随着这人跪倒在地上。    这人把右手从身子一侧举起,登时,全场鸦雀无声。    “赞美上帝为天圣父!……”    下面的人马上哄然跟上了他的节奏,仿佛是一个声音一般的响了起来:    “赞美上帝为天圣父,    赞美耶酥为救世圣主,    赞美圣神风为圣灵,赞美三位为合一真神。    真道岂与世道相同,能救人灵,享福无穷。    智者踊跃,接之为福。愚者省悟,天堂路通。    天父鸿恩,广大无边,不惜太子,遣降凡间,    捐命代赎吾侪罪孽,人知悔改,魂得升天。    这两千多人的声音回荡在谷底,迂回婉转,也清清楚楚的传到了卢森的耳朵里。    一旁的秦书萍悄悄的告诉卢森,那个带领大家赞颂的就是丛王古大雄,此人是广东人,原来是船上的一个水手,28年前,天王第二次到广州参加科考的时候,这个人和天王成为朋友,当时这个古大雄主动的接济洪天王银两,后来太平军永安建制的时候,古大雄就投奔了太平军,在太平军的水师营干过,身上枪伤炮伤多处,2年前封的王。    跪在地上丛王古大雄抬起头来,泪眼模糊之间,看到临时搭起的台子上站着一个人,红巾包裹着头发,一身明黄色的袍褂,目光炯炯,凝视着台下的人们。    一时之间,大众发出了真挚的欢呼声。    卢森的头略微前倾,“各位亲胞,今天,朕来和你们见面,离开天京城这么多天啦,能又看到你们,朕也很高兴!”    台下的众人就又压抑不住的欢呼起来。    “十一年前,我们攻下了江宁城,建立了我们自己的天京城,这期间,我们打退了多少次清妖的围攻啊?破了他们的江南大营、江北大营,有多少清妖的王公大臣、总督、巡抚命丧在你们的刀矛之下啊?”    卢森说到这里,看到台下的人们的情绪就开始被带动了起来。    “清妖不能容许我们天朝发达壮大,他们以十八省物力财力源源不断地调集到江南,妖朝不断的召集人马,合力来围攻我们,他们占据了苏福省,盘踞了上海,占了安庆,又在两淮逞凶,最后,团团的包围了我们的天京城,他们就想把我们所有的、天国最优秀的儿女们集中起来,屠杀在这天京城里!”    台下的众人都屏住呼吸,牙关咬得紧紧地,目不转睛的听着天王的讲话。    “我们从广东、广西一路杀将出来,艰难困苦遇到了无重数,几千人的时候清妖压不服我们,一万人的时候,多少路清妖杀不过我们,现在,我们在各处都有天国的令旗在动,手中有了洋枪快炮,怎么样呢?难道这个时候反倒是要死守住天京城一处,就等死吗?”    下面的人雷鸣般的声音自发的响起:    “不能,不能!”    卢森一手叉住腰,一手指向峰峦的外面。    “我们暂时离开了江南,还有这广大的中原腹地,于此往北走,还有山西、山东,过了山西、山东呢,大家说,我们就会朝向哪里行进?”    大家激动地一起喊叫起来:“北京,北京!杀向北京!”    “是啦,可是,眼下我们就像古代的大隐士们一样,隐在这伏牛山中,我们要练兵,把我们的兵练得一个就能当清妖十个、百个!”    说到这里,卢森举起自己的右拳,挥动在眼前,“我们天国以前的兵少吗?我们动辄就几十万人上阵,是啊,百姓拥护我们天朝,可是,刀枪炮子,兵法运筹呢?这些如果不行,还是乌合之众吗,这些事,朕就不愿意多讲了,你们都晓得,此番用洋兄弟的法度练兵,就是要快速的练出一只以一当百的队伍来,大家如果心里不服,就不妨想想,为啥子洋人百十人,最多千把人,就敢在长江上横行?四千人的洋人就能在众多炮台、几十万人的清妖营垒中横冲直撞?所以,大家都是天国的栋梁,都是老弟兄了,为今之计,一定要放下架子,就苦学这西洋练兵操典,不要就想着我是王,是侯,是什么军帅?这些救不了自己的性命,朕这回就是要彻底的努力,把咱们的军兵练得精准无敌,而且大家记住,不仅仅是我们在练新军,清妖李鸿章的淮军已经练好了几十个营,如果我们还在这里迁延时日,还在想王侯将相的身份,那我们这天朝就危险了!”    卢森看着丛王古大雄,“丛胞,你说现在我们天朝有几多王?”    古大雄一愣,他想了想,“回天王的话,现如今随队而来的不到千人了吧。”    卢森就冲着丛王古大雄摆了摆手,示意他归队坐下。    “你们想想,一只队伍刚刚突围而出,现在呢,四下里的清妖正在聚精会神的寻找着我们,我们修整过后,就是一场恶战。在这样的一支队伍里,有文职官员,有老弱、妇女,然后还有一千个王,我们怎么打仗?    退一步说,我们的形势如果开始好转了,我们又有了天京城一样的站脚之地了,那有怎么样呢?还搞过去的那一套?    从这两年起,天国所有受封为王的,不论等级,不分有职无职,一朝受封,立即修王府、选美人、办仪仗,出门时前呼后拥,把一条街都能堵上。听说侍王出门都要坐54人抬着的大轿子吧?    众多的王爷有了王府,就还要有杂役服侍吧?咋办,就得抓兵拉夫,招降纳叛。    可是,还得有钱粮来养着这王府上下的一干人等啊,于是,就得巧立名目,横征暴敛了。    店捐、股捐、日捐、月捐、房捐、局捐、灶捐、礼拜捐、门牌捐、人头税、犒师费等。    这些名目都是哪里来的呀?    卢森在这里如数家珍,下面大家就低着头,鸦雀无声。    “各位,你们一定心里要明白,天国现在还没有胜利,难道你们就等不及了?就要享清福?可是,就是朕允准你们享福儿了,清妖会让你们自在吗?队伍如果一散,任何一个乡勇家丁就能要你们的性命的!”    看着大家又有些压抑的神情,卢森就把话头拉回来一些:    “你们要听朕的话,只要我们上下一心,把兵练好,到时候,精兵快马,战法全新,以一当百,等站住了中原之地,势力平推18省,到了那个时候,你们再看,天朝会什么样子?”###第五十八章  扶王与遵王
    忠王李秀成这些日子一来一直奔忙在伏牛山谷口这一带,前军这5000多人人数倒是也不算少,可一撒开了看呢,就显得势单力薄了。    于是,他就反复的勘查谷口的地形,在一些地方构筑工事,把炮位安置在居高临下,俯瞰路口的所在,而在山势险要的地段就多布置观察的兵士,安排一些在天京城里就做过望楼瞭望敌情的兵士来守卫这些地方,兵力就不多驻扎。    另外,他已经派出了2个大拨的人马变易形色,出去打粮了。临行前,反复嘱咐,要军士们把重点放置在南来北往的粮帮的车马上面,方法就是:遇到清妖的官运粮车当即拿下,遇到商人粮帮的车马也要截住,按价给银子,十天之内,如果遇不到上述两宗儿,就得去寻大粮户的米仓,晓之以理,市价收买,如果抵抗报官,就要强行砸开米仓,便宜行事了。    就这样,成车的粮米运进了伏牛山中。    忠王李秀成就盘算着,如果再回来两个车队的粮食,就可以让打粮的队伍回来修整20天,毕竟闹的太频繁了也不好,山中的响马也没有这么大的粮食吞吐量的吗?    他正在前军的大帐里思想着呢,就忽然听见帐门前一阵喧嚷,没等他站起身来呢,一个亲兵就贸然的一脚踏进帐里,慌慌张张的报:    “谷口瞭望的发现清妖的马队,”    忠王李秀成拧紧眉头,伸手拨开挡路的小兵,大步走出大帐,飞身上马,双腿一夹,这黄骠马就稳稳的向前奔去。    马背上的李秀成心里还是有一丝紧张的,怎么前面的两道游动哨都没有发现清妖的马队呢?    展眼之间,来到了山砑口,他滚鞍下马,躬身一路小跑,登上了一处山崖,一旁的亲随递过单筒千里镜,他急匆匆的拧开,平了平呼吸,眯起一只眼睛对准远处模糊的山地看去,视野里,隐约看到的是清妖的黄龙旗,再细看,这旗子是黄底黑字,上面一个“僧”字渐渐看的清晰了,啊?难道是清妖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到了?    忠王李秀成倒吸了一口凉气,赶紧回身,吩咐亲随赶紧喊齐20人,分别飞马通知山谷内各个驻扎的军兵,马上集中起来,赶紧禀报天王。    接着,他又叫人去交待给四个炮台的军兵,要看好他的令旗,他这里令旗一举,炮台就要立即开炮。    这时,他听到身边的人在问讯山口的鹿角丫杈,就接口说,火急派人到谷口再加一段,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住清妖骑兵的冲锋。    估计着清妖的马队快到了大炮的射程之内了,忠王李秀成又平端起千里镜,哎,奇怪的是,前面清妖的马队却还是没有列开冲锋的队形,忽然,视野里出现了一面杏黄旗,旗子不大,自己看不太清晰,可是,忠王李秀成还是一眼就认出这是自己的旗子吗!    又只见前面一个人几乎站在马背上,挥舞着手中清妖将官的花翎帽,单人独骑奔向谷口,忠王李秀成见状,赶紧左手向后举起黑旗,这是传令下去,不得开火的信号,他是怕守卫谷口前沿的太平军兵士见这人来的急切,擅自开枪,因为,他已经敏锐的感到这里面有些良好的气息了。    这马上的人抵近了谷口,站在忠王李秀成身后的一个前军师帅已经认出了那个人,他惊喜的喊道:“哎呀忠王,是咱们派出打粮的人,是咱们的人啊!”    说话间,那人已经是下了马,绕过横挡在谷口的鹿角丫杈的阻拦,身手敏捷的攀着崖壁上的藤条正往上攀登,口中还不断地喊着守卫谷口的什么人的名字,上面的太平军见了就七手八脚的一起把他拽了上去。    这人是派出去打粮的一名两司马,汗流浃背的他站在忠王李秀成的面前,他告诉忠王李秀成,谷口外的骑兵就是扶王陈得才和遵王赖文光的一小部分队伍。    忠王李秀成赶紧命人快去谷口,用抓勾、套绳火速的把横亘在道路上的鹿角丫杈移走,同时,又飞报天王。    谷口清理完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