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贼 >

第50章

明贼-第50章

小说: 明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救了你?”杨休一时没弄明白,看看对着自己调皮的眨着眼睛的小郡主,不解的问道:“我怎么成了救你的恩人了?你不说我是贼寇、坏蛋了阿。”
小郡主心里暗骂杨休是个木头人,不知道自己的用心良苦。彩莹继续抢着,为她家小姐辩解道:“喂、你可别辜负我家小姐的一片好心。我家小姐为了能让王爷对你的印象好点,特意编了一个故事的。到时候你可别给说穿了,我们家小姐说,我们是在回山阴的路上被马贼绑去,随后跟着马贼到了山阴,被你所救下的。”
小郡主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头,没有承认什么,却也没有否认,她之所以要自己来找杨休,就是想告诉他,别将这故事给说漏了。
杨休虽然觉得这故事里面有编排的成分在,不过在山阴县,自己确实是抱着要救出这两个丫头的心思的,这么一想,到也就厚着脸皮接受这‘恩人’的身份了。
“当家的随郡主去见王爷吧,我和蛙子这就去北门看看。”几人都吃得差不多了,宴卿当先站起身子说道。
“恩好,先生小心一些。”杨休随后吩咐道:“蛙子,照顾好先生。”
“放心吧当家的。”蛙子一副信心十足的样子,站起身跟着宴卿先行离开了。
小郡主虽然不知道宴卿去做什么了,不过她对这个不是很关心,她此时最关心的就是一会杨休和自己父王见面后的情况是什么样的,自己父王的臭脾气她再了解不过,而杨休的脾气经过几日的相处,他也了解了一些,如果一会他们两个要是吵了起来,情况就不妙了。
“我们……也走吧。”小郡主有些心事重重的道。
“好吧。”杨休心里有着邪教组织要刺杀代王的事情,所以他此时也特别想会一会这个代王,要不是因为这件事,他还真对见代王不咋感冒呢。
五个人、出了客栈继续往北走。代王府位于大同城的中心,同边九桟离代王府并不是很远,也是这个时候,杨休才知道,原来自己几人住的离代王府并不远。
走了几分钟的功夫,杨休就看到了前方代王府那壮丽的府门,尤其是大门前那两仗多高的牌坊。
代王府是大明朝所有藩王府中,最大的一个。大明朝的第一任代王,是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三子朱桂,在朱元璋晚年时,他这十几个就藩的儿子之中,有三股势力是最强大的。分别是辽王朱植、燕王朱棣、代王朱桂。
三王所在的封底,都是大明朝的北边,常年与鞑子交战,让三个王爷手下的兵将特别强盛。当时朱元璋给就藩各地的儿子都配备了不少的家底,比如说王府里的长史、典簿等,都可以从朝中的一些官员里挑选,而且配给藩王的三支护卫,有的也多达万人。比如说,这三个就藩北边的王爷。

第九十一章 代王

在燕王朱棣最强盛的时候,手下有精锐兵士十余万,这十余万兵士的战斗力如何,看看后来的靖难之役就明白了。燕王朱棣用这十余万的兵士,就打败了南军百万雄狮,当然、这南军所谓的‘雄狮’也只能是个称呼而已。
而和朱棣不相上下的辽王,也有着数万铁骑,兵士九万余。代王朱桂同样不差,有兵士8w,而且比朱棣和朱植更加突出的是,当时的代王朱桂,掌管着大明朝最勇猛的战士,朵颜三卫!
这朵颜三卫本是当初大将蓝玉等人,在捕鱼儿海击败蒙古大汗脱古思帖木儿后,一些投靠明军的零散蒙古部落。洪武二十二年,朱元璋在这些投靠过来的零散部落地区,设立了朵颜、泰宁、福余三卫,统称为朵颜三卫。
朵颜三卫中的将领都是蒙古人,精骑术、善战,是当时北边不可多得的精锐骑兵。
也正是因为如此,代王朱桂在三王中才有着很突出的地位。朱棣起兵靖难时,南京的朝廷怕辽王离朱棣那么近,又拥兵自重,会帮助朱棣一同起兵,于是下诏,召回了就藩广宁的辽王。
而辽王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真就颠颠跑了回去,到南京找他那小侄子朱允文喝茶聊天去了。
这样一来,北面的三王,就变成了两王。朱棣为了能够得到代王的朵颜三卫,亲去找代王拉关系。而代王呢,没说肯帮他,却又没一口反对。南方百万大军雄赳赳气昂昂的要来剿他朱棣,朱棣也没那功夫和朱桂打哑谜。于是乎朱棣直接绕过了朱桂,拿着金银珠宝去找朵颜三卫的首领。
朵颜三卫虽然是归附了大明,可他们毕竟不是汉人,总怕自己的利益会被汉人躲去。朱棣给他们送去金银珠宝,又保证他们以后的良好发展,朵颜三卫也就答应了他,直接把他们原本的主子,代王给出卖了。
有了朵颜三卫的支持,朱棣又直接带着大军找上朱桂,再次问他要不要帮助自己夺位。毕竟朱桂手下不只是有朵颜三卫,他还有着8w大军呢。朱桂一看自己最精锐的三卫人马都被自己这四哥收拢过去了,没有办法只得答应带军相助。
得到朱桂的支持,朱棣顿时开心了,挽着朱桂的手,发誓说等自己登基了以后,这天下江山你我兄弟二人平分。朱桂听后也很高兴,哪个男人不爱权呢?
最后,朱棣还真就靖难成功了,成为了明成祖,也就是永乐大帝。打下江山后,朱棣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全国各地,自己那十几个藩王弟弟的权都收了回来,因为他自己就是从藩王当上的皇上,他可怕自己在被其他弟兄给摆一道。
除此之外,朱棣还将今后藩王的待遇给削减了一大半。首先、藩王的三卫,是必须要撤掉的,天下太太平平,有几十个人保护着就够了,要那么多人做什么?其次,将自己靖难时,和自己做对的几个藩王拿下。其中、辽王朱植被朱棣给改封到了荆州,消其三卫,只留军校厨役百人。朱棣一直在心中暗怪辽王当初没有帮他,所以辽王这一生,只得在封地里郁郁而终,再无什么作为。
而帮了朱棣的代王朱桂,朱棣登基后也再没有提起要和他半分天下的事情。让他独自返回封地去了,不过朱棣虽然没有分给他这弟弟天下,却一直对他很包容。
朱桂性格暴躁,时常惹事,而朱棣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其中最严重一次,朝中大臣纷纷状告朱桂,成祖赐敕列其32条罪状,召朱桂入京,可朱桂不来。成祖第二次召他,他才动地方。朱棣心里有气,在加上满朝文武纷纷看着他怎么惩治朱桂,一怒之下中途就将代王遣还,还革除了他的三卫。
不过等到了永乐十六年后,成祖又恢复其三卫,由此可见他对代王有多么的包容。也正是因为这样,代王在大同才能为所欲为,建了一个藩王中最大的王府。
在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杨休曾经来过大同,也见过代王府,不过那个时候的代王府,是在明朝覆灭后,被起义军毁坏过的,所以根本无法和现在的代王府相比。
代王府在大同城中央,坐北朝南,呈长方形,总占地面积达175950平方米。代王府公分为三条主线,中轴线从南面的代王府正门开始,分别建有裕门、端礼门、承运门、常春宫等八座过道大殿。
东轴线从南到北建有广缮仓、望亲楼、宗庙等7大建筑。西轴线建有戟门、社稷坛、谨德殿等。此外,东建体仁门、西建遵义门,四周各长400余米,面积大约为故宫的40%。北京的故宫营建时间,要比大同的代王府晚25年,据说永乐皇帝朱棣建造故宫前,还派人到大同视察了一番。
整个代王府中,最让杨休记忆犹新的,就是代王府大门前那座全国最大的九龙壁。
壁上均匀协调地分布着九条飞龙。两侧为日月图案。壁面由426块特制五彩琉璃构件拼砌而成。九条飞龙气势磅礴,飞腾之势跃然壁上。龙的间隙由山石、水草图案填充,互相映照、烘托。壁顶覆盖琉璃瓦,顶下由琉璃斗拱支撑。壁底为须弥座,高2。09米,敦实富丽,上雕41组二龙戏珠图案。腰部由75块琉璃砖组成浮雕,有牛、马、羊、狗、鹿、兔等多种动物形象,生动活泼,多彩多姿。在九龙壁前,杨休还特意多看了两眼。
绕过九龙壁,随着小郡主走进代王府大门。有了小郡主带路,王府的护卫当然不敢阻拦,随着小郡主一路走过裕门、端礼门、承运门,直到了承运殿外才停下。一路上杨休都看花了眼,这代王府内真是够大气磅礴的,住在这里、每天的心气儿得多开阔阿?
“你们在这等一下,我先进去见父王,一会会有小太监领你们进去。”小郡主和杨休说了一声,当先朝大殿内跑去。
杨休也不嫌在外面等着会怎样,正好他还可以好好参观一下这代王府。尤其是里面的建筑,实在可以用雕梁画栋来形容了。
等了不多时,一个小太监从承运殿中跑出,张望了一下见到了站在大殿外的杨休几人,过来询问道:“这位可是杨公子?”
杨休点点头,回道:“正是。”
小太监见是他要找的人,顿时笑了起来,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说道:“代王有请杨公子进殿内相见。”
“有劳公公了。”杨休对着太监一抱拳,该有的礼仪还是不能失的,留下二头和黑牛两人在外,跟随那小太监向殿内走去。

第九十二章 占据主动

承运殿的内部,并没有杨休想象的那么大。在外面看承运殿,从他那巨大的造型来看,以为他的内部也一样如此呢。可实际进来才知道,这里面不是空旷的大殿,而是一些都被分割开的房间。
毕竟这是王府,不是紫禁城,弄个那么大的殿子,还想着给文武百官开会不成?先不说大同城内的官员们干不干,那在西苑里修道的嘉靖帝就得把他代王拖出去砍了。
杨休跟着小太监,在殿内七拐八拐的,来到一间屋外,小太监在门外尖声道:“王爷,杨公子带到。”
“进来吧。”屋内传来一道宽厚的声音。
在进屋的时候,杨休心中竟然有丝忐忑。毕竟接下来要见的,是大明朝的一位王爷,真正的皇亲国戚阿。
这间屋子好似一间书房,屋内不算太宽大,但也很宽松。靠墙的一侧摆放着一座大型书架,杨休不也知道是什么材质做的,只是匆匆扫了一眼。在正对着门的前方,是一座书案,后面端坐着一位中年男子,身穿蓝底黄色纹路的长袍,国字脸、一副很威严的样子,在他身旁,正站着小郡主和彩莹。
杨休知道,这位坐在桌案后的中年人就是代王爷了,抱拳施礼道:“学生杨休,见过王爷。”
“哦?”杨休对自己称呼,让代王那严肃的脸庞泛起一丝惊奇。小郡主和他说自己的遭遇时,只说是被杨休所救,而杨休的身份,小郡主也不知道,只说他们是一伙穷苦百姓,被逼无奈做了马贼。
代王其实挺不愿意见杨休的,想他堂堂大明朝的王爷,竟然见一个马贼头领?这成何体统,可这马贼头领偏偏是自己最疼爱的小女儿救命恩人。其实就算是这样,他也可以派王府长史去给杨休一些赏钱也就算了,可自己这小女儿一回来,就开始对他软磨硬泡,非要让他见一见这个杨休,没办法谁让他最喜爱这个小女儿了呢?
不过此时代王听杨休自称为学生,这学生可不是谁都能自称的,必须要身有功名才可以,饶有兴趣的问道:“你有何功名在身?”
杨休恭敬的回道:“回王爷,学生是嘉靖三十八年,大同府朔州城秀才。”
代王还真没想到,这个马贼小头领竟然还是个秀才。如果这说的话,他可能还真是被逼无奈才入的马贼呢。
人就是这样,不管在哪个年代出身都很重要。如果杨休说,他打小就是个马贼,不过却从没做过坏事,那一样会遭到代王的看不起。不过杨休一说自己是个秀才,是个有功名的人,就算他当了马贼,做过一些坏事,代王也会觉得他是被逼无奈才走上这条路的。
一旁的小郡主也是没有想到,这个‘坏蛋’竟然会是个秀才。昨天自己苦苦哀求父王给他安排个小官当当,早知道他是秀才,估计就不用这么费事了。
代王上上下下重新打量了杨休几眼,虽然杨休只是个秀才,但秀才在整个大同府也不是很多,也算是大同府的青年才俊了。如果培养得好,以后未必不会没有出息。
杨休此时这一身虽然只是普普通通的布衣,而且有些地方还被刮坏了,可杨休那气质却是让代王忍不住暗暗点头。面相虽然不说是多么的玉树临风,可也算是眉清目秀,再加上这一阵的厮杀、磨练,眉宇间隐约散发出一股子英气,有股子坚韧的精神。
“本王已经听说了,你在山阴县从马贼的手中救出了小郡主,说说、你想要些什么赏赐?”
杨休没想到这代王直接开门见山,他以为这王爷是想快点打发掉自己,不想与自己过多的有所交集呢。可杨休不知道的是,代王之所以这么问,是在考验杨休,如果杨休直接说了想要什么,那么代王会满足他的心愿,让他直接走人。如果杨休不要什么赏赐,或则说是要一些有意义的赏赐的话,那么就要把他留下来,好好培养一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