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红楼之顽石宝玉-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来了呢,叫那起子下人嚼舌根子。你不如下道旨意,说是忠顺王世子亲自求的环儿,这样既保全了大家的脸面,也能叫世子掂量掂量,若他敢明目张胆的为难环儿,岂不叫人都知道他是有意把人塞到自己跟前报复了?”
水晟睿点点头,道:“如此也好,我回去就下旨便是了。你也不用担心,那小子机灵着呢,和他哥哥如出一辙,心眼儿比谁都多,不占别人便宜就不错了,谁还能亏了他去。”
宝玉扁扁嘴,道:“我这是聪慧,师娘又在贬低我乖巧可爱的形象。”
水晟睿挥手就照着宝玉脑勺来了一下子,道:“得了,你个小滑头,赶快去别处看书去,我和你师父有事要说呢。”
宝玉满脸不屑,低声道:“芙蓉帐暖度春宵啊~~”
李致听了这话,眉头一拧,刚要说话。宝玉见了,赶紧抢先道:“弟子这就去温书了,先生和师娘聊国家大事吧,我走了哈。”说完,脚底一抹油,赶紧溜了,留下屋里两人相视一笑。
又过几日,凤姐儿儿子百天。
年前凤姐儿拼了半条命,终于产下一子。只是母子都有些不足,因此满月并未大办,不过自家亲戚略微表示了一下。如今已有白日,这哥儿看起来精神还不错,贾母便要宴请亲朋,正式办一场。又有些犹豫,生怕有什么不妥。
宝玉听了贾母之言,笑道:“如今我们家出风头的事还少嘛,也不差这一桩了。况且侄儿是大房嫡子,正经应该好好办一场呢。先前王仁之事,正好也能借此与王家抹平,若是王家疑我们记恨,就不妥了,不如就给凤姐姐这个脸面。”
贾母点头道:“就是这话了,我如今老了,脑子不好用了,以后就靠你们多为家里想想了。”
宝玉摇头,不依道:“老祖宗这是什么话,在我眼里,老祖宗永远都不会老呢。我以后还要老祖宗多多提点呢。”
贾琏和王熙凤的嫡子百日宴,办的很有体面。虽没有大肆下帖,却也该请的都请到了。阖府上下一看便知,这个小主子是有体面的,都巴巴的凑到跟前去奉承。
镇国公府的两位夫人、理国公府的少奶奶、齐国公府的大夫人和大奶奶,西宁郡王府的孙媳妇。余者更有南安郡王府的老太妃亲自上门,除此之外,平原侯府、定城侯府、襄阳侯府、景田侯府也都有主子来吃酒。
其他人也就罢了,南安郡王府的老太妃实在身份贵重,贾府众人虽心有疑惑,却都按捺下去,起身相迎。
满府上下也就贾母身份相当,能和老太妃并坐罢了,因此独两人首座,其余众人不过在旁奉承着。老太妃和贾母叙了会儿家常,又叫府里几个女儿出来见见。
迎春、探春、惜春、黛玉、宝钗、邢岫烟、薛宝琴等人都出来见了客。这下子堂上可是热闹了,众人都拉着贾家这几个姑娘相看,都直夸贾母会调理人。其他人还罢了,老太妃却单单拉住了探春,满口不住的夸。
待几个女孩儿下去之后,众人又打听是否有了出处。得知迎春、探春、惜春、黛玉、宝钗都未议亲,心里都各自打量。
待到晚间,王夫人和宝玉念叨,“不知道南安郡王府是什么意思呢,今天竟然劳动老太妃亲自前来。”
宝玉摇摇头,道:“我也不知,左右不是什么好事就对了,否则如何这般突然,不过是一小辈百日,老太妃竟然这般兴师动众。”
王夫人笑道:“管他是什么意思呢,到了时日自然就知道了。不过今天听众人的意思,我才想到,咱家这些姑娘们都该考虑终身大事了。你如今订了郡主,我是不急了,探丫头却还没准儿呢。今天瞧老太妃的意思,莫不是。。。。。。”
宝玉连忙道,“这话不能信,若是他家大公子,虽袭了王位,却已经有了正妻。妹妹好歹是贵妃亲妹呢,如何能给人做妾!若说南安郡王府的二公子,虽还未娶妻,不过却名声不好,说是克妻呢。再说,王府是什么地方,深宅大院是非太多。要我说,还是找个门当户对的就是。妹妹是庶女,就算不能嫁的太好,再过几个月我便春闱了,在同科里面想看几个前途无量的学子也就是了。”
王夫人点点头,道:“我也是这般想的,他家不一定有什么龌龊呢。你不知道,先前赵姨娘那事,我叫琏儿去马道婆那里打听过,老太妃在马道婆那儿她许的心愿大,一天是四十八斤油,一斤灯草,那海灯也只比缸略小些。不知是什么缘故呢。这几月又有消息来,说是灯油又填了二十四斤,可也太过了些了。“
宝玉听了,心里闪过什么念头,忙追问道,“太太可还记得,老太妃是从哪日开始加的油钱?”
王夫人仔细想了想,真是忠顺王发配西藏之后的半月。
宝玉对照着原著,又想到南安郡王府手中的兵权,心里隐隐约约有个想法,却不敢确认,只暗暗记在心下。对王夫人说:“幸亏太太机警,这南安王府,只怕真有不好呢。”
王夫人忙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宝玉没有什么证据,只不过有些怀疑,因此不好妄言,只道:“具体的我也说不上来,和朝堂上的事有关就是了,反正日后远着一些便罢了。”
王夫人犹豫道:“那老太太那里。。。。。。”
宝玉想了想,“无凭无据的,如何说呢。左右两府这么多年交情,不远不近的,突然生疏了也不好。只是母亲记得,莫要再近就是了。”
作者有话要说:
59第五十九章 水患
这年三月;宝玉如期参加会试。
会试在京城举行;各省的举人同国子监监生都可以参加;考生人数在五百到六百左右。通常取百十人;考上者为“贡生”,第一名为“会元”。
宝玉奉行的是高调做人的原则。以他的地位和名声,若是低调了;只怕会被人欺负呢。因此宝玉盯着的,是会元的位子。这日一早,凌晨时分;宝玉就早早起床了。
会试时,贡院要求卯初(早上五点)入场;这中间还有考前的训话和检查;又臭又长,所以还得早点过去。王夫人早早给宝玉打点好了考箱,随从马车也都备好。因着二房如今现在已经单过了,因此并未惊扰贾母,要是影响贾母休息,就不孝了,只等着天亮后王夫人给贾母请安时说一声便是了。
宝玉自玉钏儿手中接过考箱,仔细看过一遍,王夫人又嘱咐宝玉吃些东西再走。饭后,一行人出了王夫人院子,王夫人亲自送宝玉到了二门外。又嘱咐再三,好生保重身子,考的如何都不打紧,自己别累着。
到了贡院前,离老远就看见广场上人头耸动。宝玉也不急,三月的天气还冷着呢,加之此时半夜三更的,气温更冷了三分,此时挤过去做什么呢。
宝玉今日围了纯白色狐狸披风,戴着束发银冠,勒着双龙出海抹额,穿著白蟒箭袖,围着攒珠银带,面若春花,目如点漆,半倚在马车门旁,好不惹眼!
按理说考试不比平常,宝玉这么穿实在是自找麻烦。但是没办法,宝玉现在“身体虚弱”嘛,因此未进考场时,穿的厚实一点也没什么。此时周围众人都是几层单衣,冻得畏畏缩缩,两厢对比,不由得都对宝玉各种羡慕嫉妒恨了。
礼部尚书吴硕早就得了消息,见荣国府的马车远远的停着,心里纠了起来。宝玉乡试中毒一事闹得沸沸扬扬,如今又有“身体虚弱”的名声,若是有个万一,只怕自己这个乌纱帽就不保了。先前不过是乡试,就扯出一个忠顺王来,谁知此次会试,贾宝玉还会不会闹出什么名堂呢?
吴硕这番心思,宝玉却是不知的。在外面呆了半晌,看看时间差不多了,到马车里脱下披风和抹额。时辰已到,士子们都开始排队搜身去了,宝玉又饮了姜茶,理理仪容,这才优哉游哉的走了出去。
足足过了小半个时辰,才轮到宝玉临检。轮到宝玉检查时,周围众人都屏声息气,唯恐有什么闪失。待宝玉检查完后,侍卫和监考都长出了一口气。
这边宝玉进了考场,又开始了九天的地狱之旅。
那边水澈也陷入了麻烦之中。
会试前一天,山东传来消息,全省连降大雨已经七日,恐有水患。水澈连同内阁两位值班大臣,连忙面圣,将此消息递给皇上。
水晟睿看了奏章,抬头看了水澈一眼,转头对潘尚书道:“爱卿有何良策?”
潘尚书想了片刻,道:“陛下,微臣以为此时言之过早。山东连降大雨,水患一定会有,关键是水患规模。只有灾情明确之后,我们才能做出相应措施。臣以为此时当务之急,就是筹粮。无论灾情如何,灾后安抚百姓才是关键。”
水晟睿听了,点点头,道:“爱卿言之有理,传旨,着户部、吏部火速拿出章程来。”
第二日早朝,户部、吏部、礼部、工部胡扯牛皮,无外乎就是一个“钱”字。救灾当然重要,关键是钱从哪儿来。几位尚书、侍郎,都似集市上买菜卖菜的大妈般讨价还价。
最后冯老将军,现兵部尚书冯唐听不下去了,大喝一声,“呸,你们这群孬货,关键时刻竟然只想着推三阻四!”场面这才安静下来。冯唐道:“万岁!山东水灾刻不容缓,必须立刻派人前去救灾。食君禄忠君事,臣虽上了年纪,却一心报国,请旨去山东赈灾。”
水晟睿一听这话,当即道:“好!冯老将军老骥伏枥,忠心可嘉。不过老将军是国之将才,用来赈灾岂不是大材小用?”
皇上这话一说,众人立即表态,纷纷表示自己愿意为皇上分忧。
随后定下来去山东赈灾的,是白少柯白侍讲。白少柯不仅擅词,于经济之事亦有涉猎。又最是为人刚正,不会与贪赃枉法的国之蛀虫同流合污。派他去赈灾最为合适不过了。不过考虑到他仅仅官居五品,因此水晟睿连升他三品,官拜从三品巡抚。又派了三皇子水澈给白少柯压阵,言道,三皇子年纪尚幼,此次不过是与爱卿学习去了。若是有人不听指挥,三皇子的身份还算够用。
白少柯又连忙谢恩,表示谢皇上体恤。
水晟睿话音一转,又道:“救灾一事刻不容缓,白爱卿立即领旨前去救灾。九省都检点、兵马司指挥带五百兵马一同前去,白爱卿可全权指挥五百士兵。至于三皇子,此次春闱还未结束,待春闱过后,即刻启程。”
水晟睿这话说完,五皇子水晴顿时攥紧了拳头。
白少柯的本事谁不知道?此次水澈摆明了是去镀金了。皇上借口春闱一事拖延水澈离京时间,一是防止现在灾区情况不好,水澈会有不妥。二是有意在中学子面前给水澈一个露脸的机会了。什么好事都让水澈得去了,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60第六十章 水晴
水晟睿明摆着要给水澈镀金。
水晴现在心中暗恨。当年自己母妃如妃;在宫中最为受宠;位至贵妃;可谓三千宠爱在一身。所有养大的皇子;除了被皇后抱养的三皇子外,均为贵妃所出!当年要不是......要不是母妃突然被贬,弟弟妹妹被抱养出宫;自己何至于此。如今就连八弟也站在水澈一边。简直欺人太甚!
自如妃过世后,水晴、水卿兄弟的在宫里的地位一落千丈。水卿适时地抱上了水澈的大腿,年纪小爱撒娇;又坚决与水晴作对,得了水澈的喜欢;处处维护一二。水晴却做不出这种事来;当初如妃在的时候,在水晴面前,水澈算什么东西呢!如今要自己去讨好他,痴人说梦。所以水晴这年日子过得可谓是憋屈。
其实要说水晟睿吧,还不至于因为自己老婆的过错,就迁怒到儿子头上。手心手背都是至亲,割骨剜肉他还是不会做的。因此还特意在如妃去世后,时时关照五皇子和八皇子,唯恐宫中小人怠慢。
可是水晴心里不满啊,当初如贵妃宠冠六宫时,自己的日子如何,而如今呢?虽不是人人避之不及,却也是人走茶凉。当初依附在自己身边的人,如今所剩寥寥。如今父皇给了水澈这么大的桃子,难道是属意于他了?自己这么多年来一直和水澈十分不对付,他日若是水澈登机,岂还有自己的活路!
水晴思及此处,退朝后水晴连忙赶到上书房求见。
“父皇!此事万万不可!三哥乃龙子龙孙,身份贵重,岂可以身犯险!山东水患情况不明,三哥岂能深入!”水晴一进门,就直奔主题。
水晟睿听了,抬抬眉毛,道:“咦?那依你的意思,该当如何?”
水晴扬声道:“儿臣愿为父皇分忧!”
水晟睿听后,心灰了二分,对这个儿子失望至极。救灾乃国之大事,百姓乃立国之本,如此危急时刻,他竟然还想着敛权。自己派三儿子去山东,为的不是救灾,而是灾后的工作。自己这个三子,面冷心硬,嫉恶如仇,对待贪官污吏最是不留情面。灾后安抚百姓,绞杀贪官,重建城郭,派水澈去主持最合适不过。
反之水晴,学什么北静王走贤士之风,上下打点长袖善舞,谁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