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正说明朝三百年 >

第39章

正说明朝三百年-第39章

小说: 正说明朝三百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傅提兵出塞还,更因渝塞起渝关。

石驱到海南城堞,垒筑连云北倚山。

辽水至今来靺鞨,蓟门终古镇窴颜。

岁时伏腊犹祠庙,麟阁勋名孰与班?

这是明嘉靖年间山海关兵部分司主事陈绾写的《显功庙》诗,它歌颂了徐达筑山海关建山海卫的丰功伟绩。

徐达墓位于南京钟山,是明初诸功臣墓中保存较好的。墓前丰碑石马,规模宏大。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立的“御制中山神道碑”。这块碑通高8。95米,宽2。2米,厚0。70米,下承龟趺,蔚为壮观,比明孝陵(太祖墓)四方城的“神功圣德碑”还高出0。11米,它是明代功臣墓中最大、最有代表性的一块神道碑。碑文由明太祖朱元璋亲自撰写,共约2100余字,记载了徐达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功绩。更让人惊奇的是,这块碑的碑文里有标点符号,这实在罕见,可算是古碑中的一件奇闻。学者经过研究认为,大概碑文是由臣下代笔,而他们怕没有文化的朱元璋读起来不方便,于是用圆圈断句,然后交付工匠镌刻,因是皇帝“御制”,工匠只得依样画葫芦,于是给我们留下了这块标有句读的碑文。

天下奇男子常遇春(1)

常遇春像常遇春(1330~1369),明朝开国名将。字伯仁,濠州怀远(今属安徽怀远)人。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后,他先是投靠刘聚,至正十五年(1355年)转投朱元璋,从此追随朱元璋南征北伐十四年,在兼并群雄、推翻元朝、统一中国的战争中,常遇春驰骋疆场,经历无数战役,屡建奇功。后来朱元璋在总结开国之功时曾说:“计其开拓之功,以十分言之,遇春居其七八。”认为常遇春的功勋“虽古名将,未有过之”,常遇春先后做过总管府先锋、都督、统军大元帅、中翼大元帅等。在他一生的军事生涯中从没有打过败仗,所以他很豪迈地说能率十万军横行天下,所以军中常用“常十万”来称呼他,世人也都称他为“天下奇男子”。

常遇春世代务农,家境贫寒,他自幼习武,二十岁左右便“貌奇伟,勇力绝人,猿臂善射”。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后,常遇春在家乡先是跟随土匪刘聚。至正十五年(1355年)春天,投奔朱元璋,由于他勇敢善战,多次建功。至正十五年(1355年)六月,随朱元璋率军渡江南下,参加了著名的采石(在今马鞍山市之南、长江东岸)战役,战斗中,面对着元军的如雨乱箭,常遇春乘一小船在激流中挥戈猛攻,率先登岸,杀入敌阵,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元军大败,朱元璋乘胜率军攻占太平。次年三月,又攻占集庆(今南京),改为应天府。朱元璋占领集庆及其周围地区,获得了富庶之地,为他以后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次战役中,常遇春初露锋芒,一战成名,升为元帅,开始得到朱元璋的赏识。

至正二十年(1360年)五月,陈友谅率水军数十万直逼应天府。陈占据长江上游,兵精船大,雄心勃勃,虎势群雄,是朱元璋统一事业的主要对手。双方在南京城西北的龙湾展开恶战。常遇春奉命与冯国胜率军三万设伏,经过一场鏖战,大败陈友谅,陈军死伤惨重,溃不成军,陈友谅大败而逃。龙湾大捷,朱元璋以少胜多,转危为安,并借机壮大了力量。常遇春大破敌阵,战功卓著,升行省参知政事。龙湾战后的第三年,陈友谅率军六十万再次来攻,双方在鄱阳湖进行了一场持续三十六天的大决战。战斗中,朱元璋座船搁浅,而陈友谅的大将张定边正率船队来围攻,情况万分危急。紧急关头,常遇春急来增援,射伤张定边,帮助朱元璋脱离困境。然后利用小船优势,组织火攻,乘风放火,把陈友谅的舰队烧得烈焰冲天,死伤惨重,湖水都变成红色。陈友谅在撤往湖口时遭到常遇春的迎头堵截,在混战中被流矢射中死去。打败陈友谅后,朱元璋的实力一举成为群雄最强。论功行赏,仍然常遇春功劳最大,升为平章政事。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七月,常遇春随徐达率军攻取庐州。后来又率军与邓愈会合,占领江西的新淦、吉安、赣州、南安等郡县及岭南的韶州、南雄等地。第二年五月,常遇春又与邓愈率军攻取湖北的安陆、襄阳;十一月随徐达率军攻占泰州。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八月,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兵二十万,东征张士诚。经过长达十个月的攻坚战,终于攻破平江城,张士诚战死。常遇春再次因功进封为鄂国公,朱元璋极为赞赏他,当众夸赞他说:“当百万众,摧锋陷坚,莫如副将军。”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征虏副将军,率领二十五万大军北伐元朝。由于北方元朝军事力量已经大大削弱,所以,徐达、常遇春率军仅用了三个多月即平定山东。洪武元年(1368年)四月,明军在洛阳与元军遭遇,常遇春率领麾下壮士突入敌阵,勇猛冲杀,在洛水之北击溃元军五万,并占领了河南和潼关,夺取了西进陕西的门户,为攻取元朝都城大都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洪武元年闰七月,徐达、常遇春率师由临清沿运河北上,连下德州、通州,逼近北京。常遇春墓前的盔甲石人元顺帝携后妃、太子等逃奔上都开平(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八月二日,徐达、常遇春一举攻占大都,改名北平府。接着又挥军西进,平定山西。洪武二年三月,西征军进攻陕西。元顺帝乘明军主力远征陕西、山西之机,命丞相也速率军向北平反攻,兵锋直抵通州。常遇春奉命与李文忠率步卒八万、骑兵一万驰援北平,元军闻讯仓皇北逃,常遇春率军追击千里,大获全胜。为了彻底解除元军对北平的威胁,常遇春又率军直捣元上都开平,迫使元顺帝逃奔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

洪武二年(1369年)元月,常遇春与李文忠在大兴州(今隆化县城)大破元军,又率军杀向上都。《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元主先已北走,追奔数百里,俘其宗王庆生、平章鼎住等,斩之。凡得将士万人,车万辆,马三万匹,牛五万头。”常遇春和李文忠取得上都大捷后,凯旋而归。据《明史》记载,七月初七,当大军行至柳河川(今河北龙关县西)时,常遇春忽得“卸甲风”,很快就病死在军中,年仅39岁。朱元璋闻讯大为震惊,写诗痛悼他:“忽闻昨日常公薨,泪洒乾坤草木湿”,他下令将常遇春作为勋臣陪葬孝陵,择墓于南京太平门外,赐给祭田。朱元璋亲自主持葬礼,并派人通知大将军徐达回京参加会葬。追封为开平王,谥忠武。后又在南京鸡笼山下建的功臣庙中给他塑像祭祀,把他排在首位。礼遇之厚,非同一般。

天下奇男子常遇春(2)

作为带兵将领,常遇春十分爱护士兵,并能处处身先士卒,史书说他“每与敌战,出则当先,退则殿后,未尝败北,士卒乐为之用”。同时他治兵严明,大军所到之处,秋毫无犯,不扰百姓。他出身贫苦,非常关心百姓的疾苦,曾向朱元璋建议免除百姓给军队交纳的粮草,朱元璋采纳了他的建议,通过屯田,解决军队的粮饷,从而减轻了百姓的沉重负担。

常遇春还很善于处理和同僚的关系,他率军作战时既能够节制诸将,又能虚心与大家研究对策,集思广益。他身为副将军,与大将军徐达一起征战,非常尊重小他两岁的徐达,谦逊地“奉节制,进止赴期不敢爽毫发,大将军雅敬爱之”,关系十分融洽,互相配合,相得益彰。明朝的名将首推徐达,其次就是常遇春,二人并称“徐常”,都是明朝的开国元勋,没有徐、常二人鼎力相助,朱元璋不可能战胜群雄,推翻元朝,登上皇帝宝座。

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1)

李善长像李善长(1314~1390),字百室,定远(今属安徽)人,明朝开国大臣。少年时曾经读书,喜欢法家思想。他为人机智多谋,善于推断时事。元至正十四年(1353年),投靠朱元璋,他劝朱元璋效法刘邦知人善任,不嗜杀人的做法,以成帝业。从而受到朱元璋青睐,作为参谋,参预机要,组织馈饷,不断被委以重任。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元璋攻占太平府,置太平兴国翼元帅府,自任大元帅,任命李善长为帅府都事。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自立为吴王,以李善长为右相国。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封他为宣国公。后来朱元璋改制,以左为上,李善长于是成为左相国,居百官之首。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即位为帝,李善长被任命为左丞相。后为胡惟庸案牵连被杀,卒年77岁。

李善长投靠朱元璋时,正是朱元璋急需谋臣之际。朱元璋问他天下什么时候可以安定下来,他说:“秦乱,汉高起布衣,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杀人,五载成帝业。今元纲既紊,天下土崩瓦解。公濠产,距沛不远。山川王气,公当受之。法其所为,天下不足定也。”一番话深得朱的赞同,于是用为幕僚。后来朱元璋威名日盛,来投奔的人与日俱增。就由李善长考察他们,荐举优秀人才。臣僚之间出现矛盾时,也是李善长去做双方工作,消除隔阂,显示了很高的才能。郭子兴想把李善长调过来辅助自己,李善长坚决辞谢不去,使朱元璋更加信任他。

李善长注重取信于民,建议严明军纪、禁止抢掠。朱元璋十分赞同,立即严厉整饬军纪,使百姓得以安定,由此朱元璋的队伍声名日振,附近百姓纷纷前来投奔。至正十六年(1356年)三月,朱元璋攻占集庆,建立了牢固的根据地,为以后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在胜利面前,朱元璋的部队士气有些松懈,掳掠事件时有发生。为整顿军纪,李善长精心导演了一出“假杀徐达”的好戏,这出戏十分奏效,使徐军攻克镇江后,秋毫无犯,镇江城内平静如常。朱元璋的队伍更得民心,大大推进了根据地的扩展和军事上的成功。从此,“军机进退,赏罚章程,多决于善长”。此后朱元璋率军频繁作战,李善长则始终居守应天府(今南京)。作为朱元璋的根据地,应天府至关重要,朱元璋信任李善长,才将应天委托给他。而李善长也没有辜负朱元璋的重托,他全力以赴,努力工作,表现出了极为出色的组织和管理才能,在很短时间里,便使应天将士和睦,社会安定,生产发展,百业兴旺。充裕的军用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到前方,保证了军队的战斗,为朱元璋打下江山立了汗马功劳。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徐达率领的朱元璋大军,在战场上东征消灭了张士诚,北伐攻取了山东,向南逼降了方国珍,接着挺进福建,所到之处,势如破竹,建立全国性政权的条件基本成熟,以李善长为首的文臣谋士开始为朱元璋登基作好各项准备工作。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初四,由李善长担当司仪,朱元璋在六朝古都金陵(今南京)南面称帝。

洪武元年(1368年)五月,太祖去汴梁(今河南开封)视察,留李善长在京居守,大小事务都由李善长自行处置,可见太祖对李善长非常信任。以后,朱元璋把除军事外的一切朝廷事务,事无巨细,都由李善长掌管,李则不厌其烦,认真处理,井然有序。

明朝建立后,徐达、常遇春等大将仍在出生入死、戎马倥偬。而李善长身居后方却享受高官厚禄,自然招来非议。于是太祖强调:“我既为君,善长当为相。”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时说:“善长虽无汗马劳,然事朕久,给军食,功甚大,宜进封大国。”于是授给他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封为韩国公,岁禄四千石,子孙世袭。授铁券,上书李善长“东征西讨,日不暇给;尔独守国,转运粮储,供给器仗,未尝缺乏;专繁治剧,和辑军民,各靡怨谣。昔汉有萧何,比之于尔,未必过也。”免二死,子免一死。当时封公之人,仅有徐达、常遇春子常茂、李文忠、冯胜、邓愈及李善长六人。而李善长位居第一,荣耀之至。

李善长虽然功劳卓著,但他也有性格缺陷。《明史》说他“外宽和,内多忮刻”。即外表宽厚温和,而内心狭窄。参议李饮冰、杨希圣因侵犯了李善长的权力而遭灭顶之灾,李饮冰被割乳身亡,杨希圣遭劓鼻而残。洪武元年(1368年)太祖视察汴梁时,李善长亲信、中书省都事李彬犯罪,御史中丞刘基依法判斩,李善长却要求不作深究,刘基请示皇帝后,杀了李彬。李善长十分气愤,上奏诬告刘基专断擅权,还窜掇别的官员奏告刘基,刘基终于被迫告老回乡。李善长位高权重,是淮西官僚集团的核心人物。在他的力荐下,胡惟庸从宁国知县一步步爬上左丞相的位置。他们当政时,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