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仙_4-第6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欧省长早晚是要知情的,”陈太忠轻叹一声,这女人也确实了不得,并不仅仅是长了一张漂亮脸蛋的花瓶,“但是目前……事情还不够大。”
后面这句话,就是个陷阱了,若是商琳认为可以将苗头扼杀在摇篮里,那就不要怪他不客气了——何去何从,你自己选择吧。
“唉,”商琳长叹一声,若有所思地发话,“一个个的,都想把事情搞大……”
“什么意思?”陈太忠眉头一皱,敏锐地抓住了这句话,哪里来的“一个个”?
“总之,这恒北是不太平了,”商琳意兴索然地回答,她的感慨,自然是因为昨天杨俊吉说的,最近省里风头紧。
下一刻,她就回过神来,冲陈太忠微微一笑,“你说的情况,我已经知道,我现在往厅里打报告,告诉他们,移动大棚实施过程中,有这样的隐患,一定要注意,你觉得怎么样?”
这女人还真的干脆,一点不怕卖了自己的办公室主任,陈太忠点点头,“那最好了。”
“既然这样,我就直接用北崇的传真吧,”商琳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也好,”陈太忠略略沉吟就点一下头,“这样的话,你完不成八百亩,也不要紧了。”
这也是个回击,他不想领对方什么情,就明白地表示——你不仅仅是配合我,有了这桩事情,不管你把责任推到我身上,还是你打算严格自查,八百亩指标完不成,也有了说法。
“你不要小看人,说不定还完得成,”商琳微微一笑,转身上了她的奥迪200。
“哼,”陈太忠一抬手,将大半截香烟扔到了地上,抬脚踩灭之后,上了自己的奥迪车,转眼就离开了。
他踩熄烟头的举动,原本是为了防止火灾,体现出他自身的素质,不过在隔着窗户看热闹的警察们的眼里,这更像是恼羞成怒地泄愤——明明还有大半截呢。
那么,陈书记遭受了什么样的挫折,才会如此地愤怒呢?
商琳的报告打上去之后,很快就引起了厅里的高度关注,当天省厅的纪检书记就打电话给北崇,希望北崇警方能顶住压力,彻查此事。
第三天,农业厅对广北派出了调查组,还派了联络员来北崇,面见杨家兄弟了解情况——至于田局长和崔主任,暂时不需要见,那俩现在相互咬得眼红,很多事情,根本没办法入耳,见还不如不见。
不过商局长愿意配合,效果也是极佳,没过了几天,省农业厅竟然主动增加了北崇技术员的费用,一亩大棚多加二十。
要说这加的也不算多,一万亩大棚也不过才二十万,对于一亩地造价万余元的大棚来说,就是千分之一点几,不过这个费用的名头是独立的——勘测费。
北崇的技术人员,早就行了勘测之实,然而前些时候,这勘测只是为了安装做铺垫,并没有独立提出,跟安装费是混算的。
眼下这个费用独立算出来,那就是刻意地挑明,北崇人掌握了勘测的权力,不管你服还是不服,未经过勘测认可的大棚,厅里是不认的。
这勘测费随着安装费走,勘测不过关的地方,不会收取勘测费,不过天底下也没有那么多无聊的人,明知道自己不合格,还要来请人勘测——真要如此行事的话,卢天祥就赔惨了。
说白了,这是安装费的一个附加费,之所以两者要分开,主要还是强调北崇掌握了勘测的权力——地方上你们没事的话,不要随便挑衅。
要不说有些费用,真的是被人活生生逼出来的,这里算一笔账,广北市有八百亩移动大棚的指标,姑且说这杨展是个例,八百亩只有这一个例子。
那是五亩地,一亩大棚一万多,就算省里和市里一共出了八千,五亩地是出了四万,这次若成功的话,四万国有资产流失了。
那么若是八千亩地,流失的,就是四十万国有资产了,然而,可能仅仅只有这么一点吗?当诈骗者成为能人,侵吞国家财产成为一种默认的能力,注定会群起而效仿。
而农业厅丢出一亩地二十块的勘测费,钱不多,又极大地降低了类似的风险,是非常划得来的。
这个决定在五天之后分发给了各地市的农业局,一时间人所共知,不过商琳在此事中,形象比较正面,虽然事情发在广北,但却是她主动捅上去的。
当然,真正明白的人,知道她是受北崇陈太忠逼迫,不得不自曝其短,所以她想在此事上贪功,那也是不可能的——你驭下无方,不找你麻烦已经算给面子了。
正经是农业厅受益不小,利用这件事情,厅里又查了一些拨款的使用情况,尤其是拨款到位之后的回访,这一查还真查出不少问题。
如此一来,农业厅也有点恼火,就说你们先自查吧,涉及到以后你们的拨款事宜,惹得火了,以后我们拨款下来,都要派监督员。
其实这也是气话,监督员哪里是那么好派的?农业这个口儿,实在太苦了,就算地方上接受,省农业厅真的能派员走遍恒北的各个乡村?
以前省厅就派过监督员,苦得受不了,还跟地方上发生过摩擦和冲突,在地方上看,就是那句话——省厅下来条狗,都比人强。
地方有意见,省厅的人喊苦,而且觉得苦的人,办事就不会太用心,糊弄过去了事——真要干好了,没准要在村里蹲个十年八年的,谁受得了?
所以到了后来,省厅只是在大项目上派监督员,零散项目没有了监督员,地方和省厅的责任,那是要对半分,不能光怨地方。
正经是北崇这些个义务监督员,人家是奔着工钱去的,顺手就赚了这个钱,好用得很,要不然省厅派个人到广北来,一年到头蹲在这里,东奔西跑的,有时还有却不过的人情造成的风险,八百亩地赚个一万六,谁愿意来?
所以说有些事情上,公家人就办不好,还必须指望民间力量。
省农业厅的这次嚷嚷,也不过就是恐吓一番,顺便强调一下,我们有监督的权力——以后偶尔也会用,你们别以为钱拨下去就没事了。
不过此次事件,北崇人的风头出得不小,下面的农业局,就算今年没有申报上移动大棚的,也知道这一次是农户恶了厂家的技术员,将人带进派出所,结果招来了厂家所在的政府和党委的严重关注。
文件里没有提北崇两字,但是不少嗅觉灵敏的主儿,还是打听到了一些,于是阳州北崇这个偏远县区,进入了一些人的视野。
至于说发生在广北的那一起枪击案,就再也没人提起,枪击案是性质很严重的案子,但是警方刻意压制,又没有什么后续发展的话,也就到此为止了,民众总是善忘的——这个时代精彩的事情太多了。
比如说,恒北省科技厅组建了房地产公司。
第4376章 好事多磨
省科委组建房地产公司,这事儿怎么听怎么邪行,不过穆桦在科委内部会上提及此事的时候,其他与会领导纷纷表示赞同。
这年头,有本事的人才搞得起来房地产,以往大家不是不想,而是不敢想,房地产赚钱,这谁不知道?
就算抓不上这一块的分管,自己落两套房子,帮亲戚朋友说两套便宜一点的,这总是没问题,是好事,为什么不支持?
当然,异声也有,有人稍稍地表示一下:咱们科委小规模地搞一搞,解决自己职工的住房,这是没问题的,但是向社会发售,合适吗?
“我这个方案的灵感,是出自于一个人,陈太忠,”穆桦扫视一下会场,他是个很直接的人,也很善于听取意见和建议,但是一旦他认定的事情,那就会毫不犹豫地走下去。
“这个人的名字,想必在座的有不少人知道,没错,凤凰科委的副主任,现在任阳州市北崇区的区委书记兼区长,”他侃侃而谈——当然,他不能明确地谈科委的危机,否则一旦传出去,这房地产公司就要提前夭折了。
所以,他只能摆事实讲道理,“据我所知,凤凰科委也是有房地产公司的,不过他们不宣传……大家只看到了疾风电动车,看到了素凤手机,事实上,凤凰科委的房地产公司,已经逐步地取代了这两块,正在成为科委最赚钱的企业。”
这有了样板,大家就好学了,其实在座的也有人知道,凤凰科委是有房地产公司的,不过大家都没把自己摆到一把手的位置上,就没有高屋建瓴地看待这个问题。
穆老大一旦定下调子,大家想到科委还可以这么搞,马上就有人建议了,其实在工程建筑方面,有很多研究成果,并没有转化为生产力,咱们可以促进这方面的发展。
此人的建议是,咱们可以组建一个“实验建筑工程公司”——这是钻漏洞,就跟很多行业的“试营业”一样,先营业,手续什么的慢慢补。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个公司的组建,引起了省建委强烈的反对,说这种事情由我们建委来办就行了,科委只管出钱就好。
最后还是穆桦找到了分管省长,说这个公司不会挪用拨款的,就是个自负盈亏的公司,然后多方协调之下,才算搞定了此事。
有了公司,然后就该找地皮了,省科委想的是跟朝田要地,但是朝田市建委明确表示,没地,我们自己还紧张呢。
反正这个事情,办得磕磕绊绊的,后来还是分管科教文卫的副省长发话,将省教委名下的一块地,给了科委。
这块地不会白给,也是要花钱的,只不过不用马上支付罢了,有了地有了公司,基本上就是齐全了,至于手续什么的,慢慢办就行了。
在这件事的操作过程中,科委有几个人跑前跑后,下的辛苦很大,甚至不惜动用个人的关系——事实上,大家都看好这一块,而且这是新的领域,不存在抢他人饭碗的问题,自然要大力争取。
然后问题就来了,这一块……该由谁来负责?
科委几个自认有资格的主儿,都在积极地活动,有意思的是,连外面人都在活动,有人自告奋勇地找上门来,若是这块地转包给我,相关手续全由我来办,开发资金也是我找,然后我给你们交管理费。
科委拿的这块地,是个职业技术学校,前两年这个学校跟别的学校合并了,空出来这么一块地,大约有一百二十余亩。
这块地的所有权,有一点争议,旁边的部属国企说,这是我的地,最早以前,这可是我们的子弟小学,你们可以把学校搬走,地给我留下。
所以教委想开发这块地,也有难度,用强不合适,认输也不可能。
正经是给了科委,开发起来就容易不少——科技部跟这个国企打交道不少,百十亩地,就是领导招呼一声:这也不是白要地,只不过是有点争议,大家和为上。
这还只是土地的争议,手续上也有争议,建委看科委搞什么实验建筑,心里是相当地不开心——这一块让科委拿下来了,建委再想搞的话,有机构重叠的嫌疑。
最后穆桦敲定的人选,是科委老主任的儿子苑涛,苑涛的老丈人是恒北人,目前在政务院办公厅做司长,即将退休了。
对于一个即将退休的司长,建委也不是很买账,而新的公司该怎么运作,更是一头雾水,大家纷纷出谋划策,但是一群书呆子,都没搞过这一套,于是就更乱了。
接着苑涛宣布:公司将聘请陈太忠为特约顾问,对公司的发展提出纲领性建议。
鬼才会相信,苑涛能独自做出这个决定,目前这个公司,承载了省科委的太多希望,而苑总也在人前人后说,穆主任很支持我这个决定。
这个公司的组建加上拿地皮,就用了不短的时间,十一月底,陈太忠终于应邀来到科委,跟新公司的人去现场看一看。
说句实话,陈书记对这种事情,是一点兴趣都没有,他自己的事儿还忙不过来呢,但是穆桦很赏识他,很听得进去他的意见,同时又表示说,要大力支持北崇的建设。
当然,最关键的是,穆主任有意改变科委的现状,这个态度就让陈太忠觉得,自己该支持——好歹他也是科委出身。
大致看了一下现场,陈太忠觉得这里还不错,地段就相当不错,虽然是郊区,但是在二环以内,以前是学校,也不存在拆迁问题,基本上可以算是净地。
“除了小一点,其他都还好,”陈书记背着双手,边走边发话,陈某人见惯大项目了,有资格这么说,不说素纺和八一礼堂,就算粜米渠那块地,比这块地也小不了多少——但人家那是啥地段?
他的身边就是新公司老总苑涛,年近四十的苑总笑容满面,不住地点头。
“科委手上就没几块地,”一个年纪大点的人叹口气,此人是这块地的筹建处处长,“陈书记能否帮忙再找两块?”
“省科委都找不到地,我哪里找得到?”陈太忠笑着摇头,事实上,他还能介绍武警医院那块地,也是三百多亩,但是……那是陈某人的人情,为什么要用到省科委身上?
苑涛也知道,陈太忠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