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撞桃花-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藕是方才刚采摘的,在蜂蜜水中浸过,切成薄片。整整齐齐码在盘中。此时吃来又脆嫩又清甜,正好解方才喝的酒。
皇帝吃了几片,便觉口齿余香,周身都舒爽不已,便饶有兴致地看其他菜品。
一碗莲乳浆,便是剥了新鲜的嫩莲子研磨成浆,用最细致的纱过滤取汁液,和牛乳一并煮成。
莲乳浆也是冰过的,夏夜解暑再好不过,皇帝在此坐了半天,已有些薄汗,得一碗冰凉的浆食之,顿觉如琼浆玉液,周身舒爽。
还有一道菜甚是漂亮,浅黄色的荷花瓣摆成花的形状,中间莲蓬似是用绿豆粉蒸成的,很是精致。
皇帝夹起一片放入口中。那荷花瓣裹了蛋清跟薄粉,过油炸过,因此表面酥脆,咬下去还有微微的声响;但其内部,依然软嫩绵甜。
荷花瓣两片靠在一起,里面夹着极为细腻的赤豆馅,外面还撒着些腌制的糖桂花。荷花跟桂花的芳香交织在一起,令人心旷神怡。
最后一道菜较之其它更为常见,荷叶粉蒸肉。顾名思义,就是取新鲜荷叶,包裹着炒熟的香米粉和腌制过的五花肉,蒸制而成。
殷远任职礼部善司已经有年头了,自然知道此菜颇受皇帝青睐,既然是专为他准备,当然少不了。
不过,这菜与皇帝吃惯的又有些不尽相同,因为他在米粉里略微加了些辣椒。
海公公上前,小心打开包好的荷叶,放在小盘子里,沾满米粉的肉片就露出来,静静躺着似是待人品尝。
皇帝一尝,只觉得味道清香,肥肉软糯而不腻,金黄的香米柔韧适度,又有一丝……说不出的感觉,好像唇舌都活了,正大叫“妙极”。
“这菜御厨也做过,却总不如这回好,允之,这又是使了什么仙法?”
殷远应道:“也无甚特别,不过有些诀窍,还多了味香料。”
“什么?”
“辣椒。”
“辣椒?”皇帝问,听说是从异域传来的珍品,他道:“此物美甚,不如日后宫中也备上吧。”
海公公道宫中也有些,只是其味太过辛辣,御厨们不敢随意使用,怕将九五之尊吃出个好歹。
皇帝不悦:“朕又不是纸糊的,有什么好歹!明日就要吃辣椒!”
海公公连忙应了,此事才算揭过。
“春、夏之后,该是秋了吧?”皇帝笑言。
殷远低身行礼:“皇上圣明。菊仙将献舞一曲。”
皇帝哈哈笑了,甚是得意,转向殷远示意的方向。
湖心亮光忽然熄灭,只剩湖心亭处。
亭中静静站着五名女子。
最中央的那女子肤色洁白如玉,体态曼妙玲珑,容貌更是美丽异常,有如天人下凡。
她身着杏黄色纱衣,比周围四名少女身上的更为华美,颜色由浅到深,层层叠叠;而手腕脚踝处,均穿银铃为钏,随着她一举手一投足叮当作响。
几名女子也如之前柳仙荷仙那样,低身拜过,接着中央那名女子长袖一甩,翩然起舞。那舞姿堪称出神入化,尽现轻盈典雅,一动一静,都勾魂摄魄。
皇帝看得眼睛都直了:“这……这便是菊仙?当真姿容不凡,姿容不凡啊……”
海公公干咳一声,偷偷擦了擦额头。
殷远见状暗叹,也不知此事是福是祸。然而他也只能静观,不得多言。
舞毕,又到了上菜的时候,皇帝这回却不像前几次那样,显得有些心不在焉。待那女子带着两名少女手捧着盘子袅袅婷婷走上来时,他才回过神。
“你真是菊仙?”皇帝问:“你叫什么名字?”
那女子低头一笑,却不语,又袅袅婷婷退下了。皇帝的目光一直追随着她,直到那身影隐在薄雾中才恋恋不舍地收回来,便低声轻叹,无限怅然。直到海公公出声提醒,他才总算肯将目光落在桌案的菜上。
这一看皇帝便舒心不少——头一道就叫人心旷神怡!
只见白玉盘中,整整齐齐摆着六个小卷,外皮薄薄一层,如玉般呈半透明的绿色;而里面却如翡翠般苍翠欲滴。
“这是何物?”皇帝问。
殷远生怕他又整出什么名字,赶紧:“回皇上,此菜名为翡翠玉段。”
名字雅致,其实不过是将菠菜和白菜取叶,在鸡汤中烫熟,晾凉挤干,然后将菠菜叶整颗铺在白菜叶上,卷紧成筒,再切成大小一致的段便成了。
做法虽看似简单,但也是很考验火候的——太嫩,菜不断生,吃起来有草味儿;太老,菜叶过软,难以成型。
更重要的是,蘸食的酱汁。功夫的七成以上,就在酱汁。蒜茸、香油、酱、醋、白糖……比例稍有不慎,味道便大相径庭。
而殷远出手,这些自然都不是问题。这道“翡翠玉段”颜色清新漂亮,吃起来十分爽口,难怪皇帝频频点头了。
之后殷远又呈上菊花羹让皇帝漱口,然后才让人上了“秋”部的最后一道菜品。
他一揭开盖子,皇帝龙颜大悦——最后一道菜,分明就是他喜欢的清蒸蟹!
一只只通体红亮,整整齐齐码在盘中,甚是诱人……
四时仙(三)
皇帝一见盘中的蟹,就再也坐不住了。他刚想动,又想起此时还有殷远在场,不好失了身份,只好咳了一声求救。
于是海公公连忙上前,拈起一旁托盘中的各样小巧工具,十分熟练地将一只蟹揭了盖,蟹肉蟹黄一一剔出,沾了沾酱汁,放在小碗中,几乎放了小半碗。蟹黄油亮诱人,蟹肉洁白如玉,就连见多识广的皇帝也不得不承认,这只蟹实在是肥美诱人。
等海公公收拾妥当,他这才端起小碗品尝,看神情十分满意。吃完了一只,又颇为遗憾地看了看盘中余下的。
说实话,对喜欢吃蟹的人来说,自己动手一点点将美味从坚硬的壳中拿出来的过程也是充满乐趣的。可是现在美食在前,却碍于身份只能端着,叫皇上分外伤感——他多想扑上去抱着盘子大快朵颐啊!
海公公见他脸色有异,赶紧又剥了一只呈上。
末了皇帝心满意足,这才有功夫问:“允之,此时不过七月间,你从何处找来这么肥的蟹?”
殷远笑:“皇上还请恕罪,容臣卖个关子。此时揭穿,可就没意思了,不如就当是仙家法力,等宴会结束,臣再一一说明?”
见他如此说,皇帝也不愿搅了宴会的兴致,遂点头应了,宴会继续。
最后自然是“冬”。
“臣斗胆,请皇上移驾。”殷远禀道。
皇帝此时兴致颇高,便起身随他沿着湖往深处走。此时湖中央仍有些星星点点的亮光,近处的多是暖黄色,越走得远,那亮光渐渐变为青色。
此时已至戌正,红日余辉渐渐收尽,因为雾气的关系,四周愈加昏暗。
皇帝觉得温度似乎有些冷下来,白日的燥热已经不见,反而觉得十分清凉。等他被带到湖边的一小片梅林时,几乎有些不敢置信。
苍劲的树枝上,点点淡黄,分明是盛放的腊梅!空气中似乎也飘荡着梅花那微苦的香气,更加印证了眼前所见。
“这……这不可能!”皇帝急切道,“四时有序,如何能更改!允之,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殷远见他一副不得答案不罢休的样子,无奈之下正要回答,却恰好从层层叠叠的梅花林中缓缓走出一个人。
那人一袭白衣,纤尘不染,衣角处用银线绣出几朵梅花,并不显眼,偶尔借着月光才能隐约看见。他长发松散绾着,微垂着眸,一副羞羞怯怯的模样。
皇帝刚坐下,一见那人又站了起来,连呼:“子豫!可是子豫?”
原来那公子正是殷篱所扮。他听见皇帝呼唤,也躬身行了一礼,用细细的声音略带怯意地说:“父皇,儿臣、儿臣扮着梅仙,不能近前行礼……”
他这副熟悉的模样,总算让皇帝一路摇摆的神智回归正位,对他笑道:“子豫竟然也来了。”
二皇子羞羞一笑:“儿臣也希望能让父皇觉得高兴。”
看见最心爱的儿子,皇帝哪里还顾得上装威严,连忙招手:“站了半日,可累了?到父皇这里。”
二皇子犹豫道:“方才几位都有献上乐舞,儿臣不会这些……”皇帝正想说不妨,却听他又道:“所以写了幅字……”
“快快呈上!”皇帝扭头对海公公道。
海公公连忙小碎步跑上前,双手接过二皇子手里的东西,捧给皇帝。
皇帝小心翼翼展开,见纸上斗大四个字:万寿无疆。左下侧还有几句话,大意是太平盛世万民安居,子豫愿父皇保重龙体我朝千秋万代云云,文采平平,但看得出费了一番真心——二皇子手腕力气弱,写字底气不足,这么大幅写成这样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偷偷眨了眨眼睛将里面水汽给逼回去,皇帝这才笑道:“难得子豫一份心,父皇很欣慰。快过来坐。”
二皇子微羞一笑,乖乖走过去,坐在皇帝左手侧,父子俩开始说话。
殷远偷偷松了口气。
当初“四仙”差一位人选,怎么也凑不齐,眼看沈瑜算好的日子就要到了,愁坏了一帮人。
齐灵玉自告奋勇说要弹琵琶,众人纷纷表示惊奇,从不知道她也会弹琵琶……
被蔑视让齐小姐很愤怒,当下差人从丞相府取来“自四岁起就得了”的那柄出自名师之手的琵琶,当场弹奏一曲。
弹完之后,所有人都沉默了片刻,接着聚在一起发愁。
被无视的齐小姐很是伤心,提起袖子就要上前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情,被跟着她来的二皇子拦住了,细声细气劝阻。
齐灵玉怕自己一不小心,拳头落错了地方,将弱弱的二皇子弄出个好歹,也只好作罢。
就是此时,降伏齐灵玉的二皇子进入众人视线。
眼前这位爷是谁?那可是全天下最能讨皇帝欢心的人!
于是众人将二皇子团团围住,上看下看,看得后者惊慌失措,只想择路而逃。
好容易说动他帮忙,大家一盘问才知道,这位爷,吹拉弹唱,琴棋书画——样样不会!
“殿下,恕臣无礼,这个……您平日在宫中,都学什么?”柳卓然忍不住问。
二皇子小声道:“看看书,习习字。太医说旁的都太耗心神,不宜。”
所有人泪流满面。
直到三日前,已经实在没有办法,沈瑜才道:“干脆就让二皇子去吧,写幅字。”
这才有了方才一幕。
见终于平安度过,殷远也不敢多耽搁,挥手就让上菜。
这回端上来的都是小盅小碗小碟,不见大盘子。
殷远先打开那小盅的盖子,只见里面放着数朵不知何物做成的五瓣梅花,梅花瓣半透明状;堆着切碎的火腿作花蕊,颜色粉嫩;花朵周围浇着蜂蜜色的浓稠酱汁,看起来就觉得很鲜美。
这道菜名为梅花冬瓜,是殷远精挑细选肉质肥厚的冬瓜,取肉削成花朵状,中心处被挖空,入鸡汤中焯熟;待冬瓜梅花煮至透明,才装在小盅里摆放整齐,将细碎的火腿末填好,盖严实盖子上火蒸。
蒸好后,又浇上鸡汤调制的芡汁就成了。
此菜口味极清淡,恰好合了梅之高洁,既具其形,亦具其神,可谓妙极。
皇帝将一小盅梅花冬瓜几乎吃净,二皇子也跟着食了数朵,小声赞道:“此菜倒有些意思,赏梅、食梅、思梅,令人一见忘俗……”
皇帝却道:“允之,朕这半天也没尝出这梅花到底是用何物制的。”
殷远笑答:“是冬瓜。”
“冬瓜?”皇帝略惊:“不像,没有冬瓜的味道,吃起来也软糯。”
“是臣将皮膜去的干净,在鸡汤里多炖了些时辰。”殷远解释。
见皇帝点头,殷远又道:“宴不可无粥,还请皇上尝尝这道‘金玉粥’。”
海公公闻言将粥分盛在小碗中,端给皇帝和二皇子。
此粥是山药和栗切碎末与羊肉汤同煮的,一白一黄,正应了那金玉二字,加之羊肉精华,乃养生妙品。可惜此时鲜栗未熟,殷远不得已用栗干代替,虽已尽力补救,吃起来仍有差异。这也正是此次宴会中,他最不满意的一道菜。
其实这细微的差异,普通人根本察觉不到,只觉得此粥鲜香可口。羊肉汤炖的极好,没有一点膻味,只有肉香,山药和栗粒粒柔软香甜,粥上撒的切得碎碎的芫荽,更是鲜美。
不知何故,此时四周颇有凉意,不像盛夏时节,眼观梅花,倒真有些初冬的意思。皇帝手捧温热的粥,只觉惬意无比。
吃过金玉粥,最后一道菜是梅花脯。只不过一小撮,青黄相间,摆在小碟子的中央——此物却是用来清口收尾的。
虽名梅花脯,实际上是用山栗与橄榄切成薄片,加盐等少许同拌,如此食之有梅花风韵,因而得名。
皇帝二皇子都吃了些。
一场盛宴已至尾声,皇帝颇为不舍地看向远处,问:“可还有?”
殷远笑道:“若皇上觉着满意,允之随时听您吩咐。”
其实看到梅花脯,皇帝自然也知道已经结束,此时听殷远这么说,也只能作罢。
他正想说两句夸奖的话,却听后面忽然传来一个干净清脆的声音:“父皇,您果然在这里!”
众人回头,见一十六七的英俊少年,身着皇子常服,正大步往众人方向走。
殷远有些惊讶,他竟能一路无碍地找到这里。正想着,少年已至皇帝身前,跪地就拜:“儿臣见过父皇。”
“承睿?你不是后日才回来?”皇帝略显惊奇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