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枕江山 作者:月关-第4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且不算,土蛮俚僚各路首领也是痛定思痛,这两天一听说有什么官员有可能被委派到他们的地方作官,就会多方打听这个人的身份背景、为人品性,然后跑到她面前来哭宫,这儿不合适那儿不方便的施加阻挠。
女皇现在急于稳定朝廷在西域的统治,巩固朝廷重夺安西四镇的战果,迫切需要南疆的稳定,对他们的要求又不能置若罔闻,弄得女皇颇有一种内外交困的感觉。
她现在精力越来越不济了,想东西想久了就觉得头痛,对这些困境迟迟难以想出一个解决办法。而张氏兄弟的受宠和对权力的插手,又引起了朝廷重臣们的警惕,有关皇储的问题也成了他们时时向女皇进谏的一个话题,就更令武则天心生疲惫。
武则天信手拿起一封奏章,眯起老花眼随意地瞧了几眼,眉锋微微一皱,道:“关内道监察御史乔文达弹劾杨帆贪恋女色,滞留长安不归,这……是怎么回事?”
“哦!据说,杨帆往长安去接太平回京的时候,偶然邂逅独孤世家独女宁珂姑娘,对她一见钟情,为了她,杨帆还与范阳卢氏的嫡宗子弟卢宾之发生了一场纠葛,双方大打出手,为此……他还动用了武力,调了龙武卫去恐吓!”
婉儿答着,眸中悄然闪过一丝异色,但她按揉武则天双肩的一双柔荑,却没有一点急缓、力道的变化,依旧是那么轻柔、那么沉稳。
“哼!”
武则天大不悦,顺手把那奏章扔在了桌上,但转念一想,又道:“不对!不对……,杨帆滞留长安,究竟为了什么?”
婉儿轻声答道:“大家英明!小蛮怀胎十月,生产在即。她与杨帆都是孤儿,在家没有亲眷长辈,而小蛮因为幼年时蒙公孙不凡的妻子裴大娘收养,视其如母,所以怀了身孕之后,便迁往长安,以便与长辈住的近些,方便照顾。
杨帆了结南疆之事赶到长安时,小蛮已经分娩在即,杨帆有心照料妻子,等着孩子降生再回京,所以苦苦央求公主,以生病为由,暂时留在了长安。公主回京后,已经把内中缘由告诉了婉儿,因为大家近日一直为国事操劳烦心,婉儿还没来得及把此事禀奏大家。”
武则天恍然颔首道:“原来如此!”
武则天对杨帆和女儿的关系一直深信不疑,所以她不相信杨帆在女儿的眼皮底下,还敢搭讪其他女子。在她看来,杨帆既与女儿有关系,那么雌伏的也一定是杨帆,谁让她的女儿是天皇贵胄呢,杨帆若是一只馋猫儿,偷腥或有可能,为了一个女人这么大张旗鼓的,那也绝不可能,其中必有隐情。
这个隐情,她还是能够接受的,武则天哼了一声道:“这个杨帆,一向有些藐视君臣之道,对皇朝天子缺乏敬畏之心!如果他坦诚以告,求朕允准,朕就这么不近情理么,何必多方矫饰。”
婉儿此时已经改揉为捶,握起一双粉拳,轻轻为她敲着肩膀,嫣然道:“是呢,这杨帆虽已官居五品,却始终是个性情中人,有些市井习气,不像官场中人。不过,婉儿倒觉得,这样的人,大家用着反而比那些老谋深算的官僚们省心。”
这时,小海捧了碗醪糟进来,蹑手蹑脚地放到武则天面前,又向上官婉儿瞟了一眼,眼皮轻轻一垂,婉儿会意,一双小拳头捶得更加轻快了。武则天惬意地闭上眼睛,长长地舒了口大气。
过了片刻,符清清悄然出现在门口,上官婉儿看见后,便从武则天身后绕到身前,轻轻端起醪糟,对武则天柔声道:“大家为国事操劳若斯,婉儿瞧着都心疼呢。这醪糟已经热好了,大家且饮一碗,活血提神、舒筋活络。”
武则天张开眼睛,就着婉儿的手,抿了一口醪糟,抬眼看见符清清手持一份书札模样的东西正恭立在殿门口,逡巡不进的样子,便道:“什么事?”
符清清赶紧快步上殿,躬身施礼道:“圣人,有长安密奏!”
她一走近,武则天就看清了她手中所持的札本上系着两条黄色的丝带,这是只有皇帝本人才可拆阅的秘本。一听说是从长安来的,武则天马上坐直了身子,上官婉儿把裁纸刀和银制的小剪刀放到武则天面前,便退开两步以避嫌疑。
武则天验看了札本上的几处秘记,确认它不曾被拆开过,便取过剪刀,剪断黄绫丝带,又用小刀裁开火漆封印,从中取出一份秘本,细细地阅览起来。
这是柳徇天的密札,密信中详细讲述了近来长安发生的各个方面的事情,包括李慕白过大寿,各路世家豪门异乎寻常的热情和各门阀阀主皆往恭贺的事情。
武则天看了嘴角微微一撇,她就知道那些世家不会放弃这个为子孙后嗣安排前程的大好机会。不过,她更清楚皇室与世家既是敌人也是盟友,他们既有共同维护的东西,也有相互争夺的东西,让世家从中得些利益是不可避免的事。
让他们得到多少,让他们得到多少才既合自己的心意,又不致引起世家的强烈反弹,这才是她这个皇帝需要考虑的事情。
武则天再往下看,便看到了方才监察御史曾经提到过的事情,因为柳徇天是当事人,所以比那位捕风捉影的监察御史说的更加详细。
因为他的奏本是密奏,不需要太多华丽的词藻,只需要把事情详尽地告诉皇帝,所以柳徇天事无巨细,连当时芙蓉楼上是一副什么情景,卢宾之与杨帆等人的行动举止、言谈表情,都详细描述出来,如同在写话本小说,看得武则天不时失笑。
再接下来,便是监察御史的弹劾奏章里也不曾提及的事情了。
柳徇天在奏本中详细讲述了他赴李府之宴时的所见所闻,世家豪门的种种表现,其中再度提到了杨帆,当他提到杨帆只提了一盒寿糕、两根寿烛作为寿礼时,武则天不禁开怀大笑。再看到杨帆与崔郑王李四姓高门子弟的一番冲突,武则天便把奏章拍在案上,对上官婉儿笑道:“杨帆武将出身,最看不得文人那些咿咿哦哦,之乎之也,忒也粗鲁了些。”
上官婉儿虽没看过柳徇天的秘奏,却对杨帆在长安的事情了如指掌,可她自然不能表现出来,因此只是随口应和两声,脸上依旧一副懵然模样。
武则天也不解释,只道:“诗以寄情,诗以咏志,诗以怀旧,以诗会友。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怎可把诗文贬得一文不值呢,这个杨帆,也不怕得罪了全天下的读书人。”
嘴里虽在批着杨帆,武则天却是眉开眼笑,满心欢喜,她就是喜欢看世家吃瘪。那些世家高高在上,目中无人,不管是李唐皇室还是她武则天,都从来不曾被那些世家放在眼里,杨帆的所作所为,可不正合她的心意么。
婉儿陪笑应是,依旧一副懵懂模样。武则天大笑,把那封密信递与她道:“你来瞧瞧,瞧他在长安都做了些什么混帐事!”
武则天递过秘信,不待婉儿看完,便道:“不过,杨帆出身庶民寒族,对那些饱食终日、只会夸夸其谈地摆出一副不食人间烟火样儿的世家神仙种种作派看不惯,也是人之常情。”瞧她模样,对杨帆做的混账事,那可是打心眼儿里高兴。
婉儿装模作样地把秘信浏览了一遍,打趣地笑道:“这个还真是他一向的风格。当初大家让他到刑部任职,他还不是去了几天,就拳打脚踢地闯开了一番局面?听说官场中人都称这杨帆是个愣头青呢。”
“愣头青好,愣头青好啊,天下多些愣头青,朕这天下就容易治理多了!”
武则天笑容可掬地说着,心中忽然一动,近日来不断困扰她的那团乱麻,似乎被她一下子找到了一个将它解开、理顺的办法,或者说是——找到了斩乱麻的一口快刀!
、第六百章 困兽
杨帆自李府寿宴之后,只是偶尔去独孤府一趟,其余时间都在公孙府陪着小蛮和阿奴。
自从杨帆回到小蛮身边,小蛮腹中的孩儿倒不像前几天那么闹腾了,大概是因为老爹回来,老娘开心,心情平稳,他在娘亲肚子里也舒坦了。只是偶尔开心起来,才会再度拳打脚踢的表现一番,以示他的存在。那时候就是杨帆夫妻最开心的时候,他们感应着胎儿的一举一动,会笑得合不拢嘴巴。
虽说小蛮的临产期已经近了,可是具体时间却还是不能确定,这对年轻夫妻当初浑浑噩噩的,一开始小蛮连自己已经有了身孕都不知道,如今又哪能确定具体的产期。孩子稳稳当当地待在娘肚子里,一时没有了要问世的模样,他的娘亲倒是静极思动了,整天跟郎君腻在公孙府的后花园里也觉无聊,便缠着杨帆带她出去逛逛。
杨帆看她虽然大腹便便,可走动起来倒还轻便,拗不过她的一再要求,这几天便带着她游尽了长安城。有时,他们会去大慈恩寺、青龙寺,看那西域胡人表演吞剑、吐火,有时会去东西两市采买东西。
出行的时候,阿奴和小蛮也会像长安贵族妇人一样,戴一顶遮了全身的“粒щx”,因为同行的还有一个公孙姑娘,所以没几天的功夫,大慈恩寺前表演幻术的胡人和东西两市卖稀奇古怪小玩意儿的小贩们,便都掌握了一条规律:
当一个年轻英俊的男人陪着三个头戴“粒щx”的女子来到他们面前的时候,那个男人会很大方的打赏、会很随意地买一堆破烂,如果那男人不舍得花钱,三个“粒щx”女子中身材最高挑的那位姑娘会吼的,所以杨帆很快就成了他们最欢迎的一位客人。
杨帆带着三个闲极无聊的女人整天东游西逛的时候。姜公子一直住在卢家府邸,闭门不出。
夕阳西下,姜公子提一壶虾蟆陵的“郎官清”,缓缓走在满地红叶之上。
满地红叶猩红如雪,白衣飘飘玉树临风,时而他也会举壶酌上一口美酒,修长的背影颇显寂寥。
因为本属于这座府邸的主人已经携家眷撤回范阳,因此宅中显得非常荒凉,缓缓步于其间的姜公子也尤其显得孤单。虽然他的旁边还亦步亦趋地陪着一个人,可是从他骨子里,依旧透出无尽的孤单。
亦步亦趋尾随其后的那个人,正在轻声地向他禀报着:“大食宝马咱们今年一匹也没有得到,因为自河中地区而来的马贩。都被突厥十姓部落给劫住了。契丹和回纥给咱们提供普通战马匹的那几家马商,现在与小飞将张义走动越来越近,今年给咱们提供的普通战马较之去年也少了六成,明年……恐怕会更少……”
那人越说心中便越是恐惧,偷偷抬头睨一眼姜公子的脸色,从侧后方看去,姜公子的脸色平静如水。没有丝毫怒意,可姜公子平静时是这样,大怒时也是这样,那人不知道公子现在是否已经勃然大怒。心中更是惴惴。
姜公子淡淡地道:“大食马能解人语,最受官宦豪门和军中将领喜爱,这不仅仅是一笔收入的问题,也是联系我们与世家豪门和军中将领的一条纽带。断不得!而普通战马……,突厥和回纥那些马商惟利是图。不管沈沐出多少钱,只要我们都比他多出一成价钱,也未必就抢不回来!”
“是!”
身后那人见公子没有发怒,暗暗松了口气,可是嘴里却有点发苦。
安西四镇是东行要道,而沈沐早早就与西突厥十姓部落建立了联系,就连西突厥十姓部落中的突其施部大首领乌质勒能够取代阿史那斛瑟罗,成为十姓部落的真正可汗,都是靠沈沐的资助。
如今,安西四镇到手,西突厥十姓部落返回故土,回报终于开始了。
这一项回报就是宝马。
大食马高大威武,是高门大姓乃至各地军中将领最爱之物,一匹宝马千金难求,可是自西域诸国过来的宝马,都被西突厥垄断,转而入落沈沐的手中。
不只是马,还有骆驼。
骆驼是沙漠之舟,沈沐对西突厥十姓部落的投资,使得他现在独占了西域八成以上的骆驼生意。而骆驼不仅是商队通过戈壁和高原荒时脚程最迅速也最安全的代步工具,朝廷的军队重新拓展到安西四镇,影响远及河中地区后,对骆驼的需求量也是与日俱增。
大食马虽好,可是价格太过高昂,大唐军中是不可能大量装备的,所以普通的军用战马,依旧以蒙古矮种马为主。大唐自己也养马,但所养战马远远不能满足军队的要求,每年需要购入大批战马,来源就是西突厥和回纥。
而小飞将张义纵横西域做马匪的这几年,不知不觉间就与西突厥和回纥两国最大的几个马匹供应商建立了联系,早在姜公子长安斗法失败,被迫弃经营多年的长安败走洛阳时起,这几个与他合作多年的大马商就倒戈投向沈沐一方。
正如姜公子所说,这不仅仅是一笔庞大收入的问题,而是通过军马生意,对军方和西域各大势力能够施加的影响和与他们之间建立的密切关系。拥有这些,他才是呼风唤雨的无冕之王,没有这些,他能影响谁?
姜公子似也知道此事说来容易,挽回实属不易,缓缓行了片刻,又道:“当务之急,是建立我们新的马匹来源,沈沐在西域卧薪尝胆、苦心经营多年,如今风头正劲,一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