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640-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合在一起。这个不用多解释大家都明白其中意思。
华商联合会组建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彼此之间的合作互利互惠,实行统一进价和销售价,当然这只是其一,它真正的目的是为了联合起这些华人,为了将来获得自己政治话语权做出准备。
当然在这里面的的众多人之中,很多并不知道华商会的真正作用,只有几少数几家巴城的大家族知道。
华商联合会只是一个联合的组织,以后只要会内成员不管受到了什么样难处,都能得到帮助,现在只是由澳洲牵头来做,其实以前他们也有类似的组织只是并没有像华商联合会那样写出具体的章程。
“各位,今天是我们华商联合会成立大好日子,大家干了这杯酒,以后有钱一起挣,有难处大家一起帮衬着。”
参加联合会的签名仪式结束,张威再次举起酒杯朝众人敬酒。
卓家家主卓文熊作为代表在签字仪式上最为突出,第一个就跑上去签下了自己的大明,而作为另一个华族大家,黄家家主也是不甘示弱迅速的第二个签下名。
这种时刻可不是犹豫的时刻,澳洲可都是看着呢,心里明白的很谁签字最先说明谁最对澳洲人表示支持,将来铁定少不了好处,当然也有选择没有参加的,对于这部分人张威也不强求,而是同样给他们敬了一杯酒表示以后若是想要加入还可以申请。
会议结束后,卓家和黄家还有老李都选择了留了下来,并没有急着走,张威知道他们应该是有话对自己说无论是答应还是不答应,他们都会回话。
“张大人,我卓家愿意当这个领头人,”即使有灭顶之灾也不怕,卓文雄又一次抢先站了出来说话。气得黄家家主黄太若牙痒痒的。
“我黄家也愿意做这个带头人,”黄太若瞪了一眼卓文雄慢慢的说道。
“哈哈,三位的心意我都知道,既然你们能留下自然说明你们都是愿意的,只是咱们此时要进行隐蔽,现在不得让大多数人知道,以免荷兰人引起怀疑,我看三位可以回去差遣族中子弟先到黑水当一段时间的雇佣兵,为将来训练自己的军队做一定的基础,三位觉得如何。”
“张大人如此建议甚好,黄某回去后便差遣族内子弟到黑水,”黄太若这次到是没有让卓文雄抢了先就表态。
“恩,黄掌柜也不用如此急着,黑水的负责人近期都没有在巴城,等到他们回来在派也不迟。”此时远在雨林之中作战的唐伟和江俊波不知道,张威已经无形之中给他们加塞了一部分人进来。
你们三人回去暗中准备即可,不用太过伸展至于邀请其他人加入你们可以从华商会里挑选,但千万要注意对方的品行。张威一再交代,之所以选择了这三人就看中了他们的稳重和野心还有实力。
其中卓黄两家是巴达维亚本土最大的华人家族,而李大河又是新兴势力之中最强的一个,有了这三人要进行接下来的布局就容易的多了。
第147章走私商人
1641年7月
进入七月的大明局势仍然朝着那段所熟知的历史进程发展,并没有因为穿越众的到来有了过多的改变。
相比于北方的天灾**和农民起义,南方仍然如一张温暖大船,平静的没有任何大事发生,就是不久前澳洲人与郑芝龙所部的冲突也在他刻意的隐瞒和遮掩下变为了一次和澳洲人的联合演习。
泉州郑家府院之内,几个当家人和主要负责人赫然而立,摆在众人面前的一尊洁白如玉的妈祖像。
“家主,这便是那卓家提供的货物,您观如何。”通和大掌柜老夏一脸笑容可掬的向众人介绍。
“恩,不错,不错,此物可称的上品,”郑芝龙把妈祖像拿在手里观看几遍之后赞赏道,随后又将他传送给自己几位兄弟看。
“家主,此物若是不仔细看,便看不出与澳洲出口的正规货有区别,您看那尊妈祖像的手指处,有一丝很小的裂缝,所以这是不合格品。”
郑芝龙听这么一介绍接过妈祖像拿在手里在次仔细一看,果然如夏掌柜所说,那翘着的手指果然有一处很小的裂缝,若是不仔细看还真的看不出。
“此物也算是精品,如此一丝小缝就要毁掉不准贩卖,也难怪那些生产的窑厂东家要偷偷贩卖。”郑芝龙感慨道。
“呵呵,家主说的是,这次卓家给我们提供了十箱各类澳洲货,昨日已经在通和暗中销售。”
“如此大好,不过你在销售之时可要说清,这货物与那正品之区别。”
“是,是,小的在销售之时都与那客官明确指出其中的不足,并且说明为何便宜。而这些购买之人也都是并不富裕之辈,所以对于这样的价格非常能接受,至于那些有钱的大客商是不稀罕购买这种带有一点小瑕疵的货品。”
“恩,老夏,这事做的不错。”郑芝龙起身走到夏掌柜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让他有点受宠若惊。
“大哥,那广州赵家咱们就这么放了,如此小家小门也敢与我郑家为敌,现在澳洲大舰已走,咱们是不是该收拾他。”说话正是郑芝龙的五弟郑芝豹,一脸胡茬的郑芝豹与郑芝龙的颇为温和的外表相比就要显得粗鲁的多。
对于广州赵家他们是一点也没有放在眼里,就算是比赵家更大豪门在这海上想要做生意,哪个不都得恭敬的给郑家送上银两,他一赵家发迹不到五年就敢与郑家公然为敌,这是对郑家权威的公然挑衅。
虽然澳洲人打败了郑家,可是郑家内部一干人等却是非常不服气的,曾几何时他们在海上受过如此之气。澳洲人打不过,难道这赵家还不能收拾一下。
“芝豹切莫冲动,这赵家背后是澳洲,若是咱们这时出手,难免澳洲人不会再次大船而来,到那时可就没有这般好谈了。进来南洋传来不少消息,你可想听一听。”
郑家吃的是海上饭,探子自然是遍布整个东南亚沿海的重要的港湾城市。对于巴达维亚黑水公司的事情也是有所了解。
黑水以一百多人击败近两千人,这个消息传回到郑芝龙这已经经过了各种加工,至于真实与否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澳洲人的火器及其厉害,陆上作战也完全依靠火器进行。
此时澳洲前有东南海上之胜,后又南洋陆上之胜,可以说正是所向无敌兵锋正旺之时,郑家要是这个时候不知进取的还要去触赵家这个眉头,恐怕没有好果子吃啊。
“大哥,那澳洲国不就是在南洋小胜一番吗,那些番邦野人本就无什么战力可言,咱们不必如此惧怕吧。”
“芝豹,你说的不假,那番邦野人并没有什么战力,可那澳洲火器犀利咱们是有目共睹,难道要让我郑家在损失十几艘战舰不可。”郑芝龙对于鲁莽的弟弟已经有些不满,说话的语气也加重了不少。
“五叔,我父亲大人的意思并不是怕了那澳洲,是咱们要避其锋芒,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如今澳洲兵锋正旺咱们要是强行去碰,说不定碰不到还会惹上一身麻烦,若是胜了咱们郑家自然好,若是败了对咱们可就影响太大了。”
一个赵家对于郑家来说其实并不算啥,就算其背后也澳洲人支持他也不过是刚刚有些名气而已,和那些沿海的大士绅海商大家比起来那简直就不是一个等级,郑家真正要防止的是这些人的异动,一旦郑家再次落败,难免他们不会出现异心。
郑森也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对于父亲的决定比较支持。郑芝龙望了眼儿子,露出一丝赞赏的目光。有如此智慧不冲动,将来必定能接下郑家的掌舵人之位。
“老夏,你与那南洋卓家的交往还可以继续,可以试探打听他们有没有军火出售。”
对于现在的郑芝龙来说,澳洲火器已经在他的脑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然是希望能获得一笔足够武装自己的力量,眼下各地反军四起,北方的鞑子又年年扣关。
他老郑也是一个极为有野心之人,若不是如此当年就不会接受招降,从一介海盗之身迅速漂白成为合法的朝廷命关。
“小的一定照办,回去后便联系卓家,询问他们是否能走失出澳洲火器,”夏大掌柜恭敬的回道。
能够得到家主的赞赏可谓荣幸至极,心里想着马上回去之后就联系卓家小姐,打听关于澳洲火器之事,只是不知道这火器有没有不合格品,若是有不合格的是不是威力也会锐减,这事得了解清楚,办好了保不准又能得到一番奖赏。
郑芝龙虽是海盗出生,可却是奖罚分明对做出贡献的立下功劳的手下从来都是一点也不吝啬,所以大家才会愿意跟着他干,也是在当年那么多海盗之中他为什么能脱颖而出的原因之一。
随着郑家父子还有更为机密之事要商议,夏大掌柜也知道自己不方便继续留下,很识趣的向郑芝龙告辞,准备去找阮婷婷假扮的卓家小姐询问澳洲火器之事。
第148章牛仔布
小农经济时代,中国历史的经济结构一直都是以自产自足为基本原则,从来没有大规模进口这么一词。
直到是十九世纪初期中国因为欧洲国家的入侵,这种局面才逐步打开,在明清时期中国一直都是世界上最有钱的国家,世界近三分一的白银都因为丝绸,茶叶,瓷器,贸易而流入中国。
这种对外贸易的顺差一直持续到十九世纪初西方列强敲开了中国大门才出现逆转,从最初英国对清朝发动的战争就能看出是一场贸易之战,原因就是英国生产的各类工业制品根本销往不进中国,而中国出口的丝绸茶叶等又是西方国家必须进口的货物。
相比于清朝的闭关锁国,大明朝还算是不错的,至少有过早期的郑和下西洋和隆庆开关,对于私人经营海外贸易放宽的多,也就从这一段时期内,世界白银大量的流入到了中国。
可海外贸易带来的财富并没有解决大明内部总总矛盾,而是加速了土地兼并,人民吃不饱饭。
广州城,在这里见到众多的澳洲货已经不是很么稀奇事,随着郑家对赵家的解禁,在加上澳洲的有意所为,澳洲货在这短短的时间只能在广州购买,这也让各地来往此进货的客商多了不少。
赵家已经俨然成为了广州城内新近崛起的家族,只是因为底蕴不足,赵德也很有制止名的把一些利益让了出来,毕竟要在这广州混完全吃独食是不行的。
最近澳洲新出品一种单色棉布,一经推出就受到了人们的喜爱,这种布不但摸起来厚实而且样式也好看,最重要的是还价美物廉耐磨,受到了很多并不富裕的家庭的喜爱。
甚至一些有钱人还特意购买了大量布匹,给家中的一些丫鬟家丁们做了一身新衣。
澳洲单色布的量虽然不大,但是任谁都可以看出这布的市场确实非常好,销售不到十天,所有广州城内布铺就销售一空断了货,没有买到布匹的人天天都往布铺跑询问着下一批什么时候到。
这种现象也让广州城内的各大布铺商号掌柜的乐开了花,纷纷前往赵宅交付定金询问下一批花布的到货时间。
赵德对此是既喜又忧,这澳洲单色棉布原本就是澳洲人推荐一种普通货物之一,无论是利润还是销售前景远都没有已经打开市场的镜子挣的多,当初也只是碍于面子要的不多,没想到现在卖的却是如此之好,他甚至开始有点后悔把价格订的太低。
“赵掌柜,这次您可一定要给我多十匹布,您是不知道这棉布有多好卖,现在那些码头做苦力的还有富户家中的家丁们都争抢着要买这种棉布啊,当初就不该听你的定那么低的价格。”
说话的广州城一家布铺的大掌柜,姓钱,名叫钱二两,此时对于当初赵德给出的定价非常后悔,这种棉布他特意叫人拿回去试过,不但厚实还耐磨,就是销售价格订的太低,现在想要提价走高端路已经来不及。
这种新式单色棉布正是由杨雯雯服装公司出品的海外第一种主打布匹,如果仔细发现可以看出,这种布就是后世的牛仔布,主要针对的销售群体就是普通老百姓,至于为什么没有放在高档区,是因为杨雯雯算过大明的有钱人就算购买也不会销售的太多,而庞大的普通消费市场才能带动布匹的销售。
得益于外贸部的推广,所以第一匹,一百匹步基本都分销给了赵德还有巴达维亚的几家经营布铺的华人家族。
别说钱二两此时后悔,赵德也是后悔的不行,这布匹的利润虽然薄,但是销量很大,若是湖广在往内陆的布铺都来提货,这薄利积少成多也不比镜子等高利润产品低。
最关键是这布匹是日常消耗品,是百姓日常所需的,不比镜子这种高价货只有官绅富户才买得起。
“钱掌柜,您喝茶,我这要是有步岂有不供应之道理,关键是我的货仓也没有了货,这次从澳洲人那进来的布匹只有40匹,所以根本没有存货,恐怕最快也要十天后才能有布匹供应啊。”
“十天,”钱二两心道,这十天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