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穿越1640 >

第298章

穿越1640-第298章

小说: 穿越1640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谓的精英贵族教育不过如此,就是利用更多更好的资源来培养自己的孩子,穿越众在穿越前可以说基本上都是普通人,没有真正的什么高官,对于精英教育的理念估计大多是不赞成的。

但是现在不同了,设身处地的想象想一下他们站在了这个国家最顶端,无疑是希望自己子孙将来能够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吗。不至于三代而亡,国外的家族能够一代一代传承这就和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刘云认为目前的教育改革还是必须进行的,至少穿越众的二代们不能只会吸附在国家的蛀虫。而是需要知道明白这个国家的来之不易,甚至去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去建设国家。

将来接班人问题上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接班人关系到这个国家未来是否会走上更为强大的道路还是灭亡,所以从现在开始布局做一些准备是很有必要的。

今年已经三十六岁的刘云,虽然并不算过老,但是长期工作于隐秘战线让他做事总喜欢谨小慎微。不管是任何时候他都会对一件事进行仔细的分析好坏,甚至影响到全局。

这一点是他和赵世杰被周爱国等几名老人看中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向他们这个年纪能够考虑到全局的人不多。所以在很多时候,即使相当一部分人对刘云做的工作比较排斥,但是几位老人对他却是非常满意。

就连教育部于丽红大姐对于这位也是相当的满意,这位让人讨厌的特务头子对教育事业的关心是她所喜欢的。

“小刘啊。你提出的精英教育计划。从本质上来说这是让穿越众拉开了与普通民众之间的距离,这样搞不好吧。”

于丽红比刘云十岁,所以小刘也不为过,在大姐的心里,其实认为应该大家接受一样的教育,至少这样才公平。

不过大家虽然在穿越前没有接受过什么真正的精英教育,但是对国外的一些事迹还是有了解过的,毕竟后世的网络发达。又很多喜欢八卦国外教育问题的热心网友,想要找出那么几个案例出来其实并不难。

“大姐。这不是什么好不好的问题,虽然这样做有点儿私心在里面,但你可以看看,穿越众里大多数这么拼命的为这个国家做事,他们难道只是为了那么一点荣耀和富贵吗,大多数还是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能一代一代传下去,这才是他们的目的。”

刘云说的这么直白,其实于丽红自己也知道,向她一样这么无私的恐怕不多,澳洲虽然不搞世袭制度,但是幕后的影子政府恐怕不会没有,而且那也是大多数所希望建立的政府。

到了澳洲建国百年后,或者说等到穿越众里最小的那一代老去,把这个国家交到那些本土国民手中,但他们必须要保证未来,自己的孩子后代不会这些人所伤害。

除了立法保证之外,一个在幕后可以影响到国家走向的影子政府也是很需要的,即使是号称灯塔世界美国不也是在各个豪门家族的控制下吗,总统不过是他们的代言人而已。

看看布什家族就知道,表面上这个家族是政治家族,但其实他还是一个军火家族,也是美国幕后影子内阁的一员。

所谓的精英教育不是就偏离普通民众,让穿越众的孩子与普通人隔开,这样不是精英教育,这样培养出来的只会是二世祖败家子。一个长期内心受到压制的孩子一旦有了自由就会做出一些非常让人难以想象的事情。

刘云可不是要培养出这样的孩子出来,精英教育往往比普通的孩子教育更为严酷现实。

但在于丽红看来这个的确会拉开普通孩子与穿越众孩子之间的距离,论资源和人脉穿越二代必然要比他们多的多。

“大姐,这个也不是什么坏事,其实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只要日子过的好他们并不会在意什么的,而且国家也是给了寒门崛起的机会,除了读书他们甚至比在大明获得更好的崛起机会。”

刘云说的崛起其实就是参政,寒门读书人通过考试走上政府岗位,当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的崛起,不过要比老牌的穿越众家族比就有差距了。

推动教育上对穿越众二代里的精英培养方式,虽然是刘云提出来的,但也是很多人的心声,大家最然没有说,但是从实际上出发,人家就是已经开始这么做了。

即使于丽红大姐不同意,但是人家还是这么做了,你不同意也没有用,在说了人都是有私心的,刘云能提出来说明他对自己还是比较尊敬,希望她这个教育部长提出,其实也算是送她一个人情,让大家对于丽红心中充满感激。

沉默了片刻,于丽红看了看刘云,以及桌子上的方案:“我考虑一下吧,给我一些时间。”

于丽红这么回答其实表明她已经答应,所谓考虑不过是要思索如何将这个方案完善。

(未完待续。)

第638章发现商机的唐王

1644年10月8日

国庆小长假一过,澳洲的政府机构以及所有的工厂都张开了加班加点的工作,其实对于很多工厂来说,这个国庆节基本上就没有放假,怎个车间从早上到晚上都能看到生产操作的人员。

大家加班加点的工作,不当只是为了挣钱,还有为支援曾经的母国大明打赢这场正义之战,现在浙江的鲁王******已经不行了,一切都要看两广的沈犹龙了。

不久前福王一家老小也到了澳洲,这家人到了澳洲可就没有福王一家老小的过的幸福了,至少在生活上没有他那么富裕,毕竟福王做过南京朝廷的皇帝,带出来的好东西不少,随便拿些出来就能换得不少钱。

虽然没有这位同族的兄弟有钱富裕,但是唐王一家老小还是觉得自己幸福的,再也不用担心什么被人刺杀,或者被满清抓住了怎么办。

这里的生活就是他想要的,虽然钱不多,但是买下一栋别墅还是可以的。

也许被压印久了,所以唐王呢对于澳洲人的一切都比较感兴趣,他的钱不多,知道坐吃山空的道理,现在他不敢和福王相比较,听说福王得到了澳洲人支持,在东南亚的某个地方立国,虽说国小,但是一国之君在怎么样也会比自己好过,所以他就没打算和自己这位兄弟比较。

不过同为大明宗氏,福王还礼貌性的邀请这位到自己的国家去观赏。并且给予原有的唐王封号。

这两人更以前就不对付,现在怎么可能会走到一起,唐王拒绝了他的好意。表示自己还是喜欢澳洲的生活,并且答应以后有时间一定会去打扰福王,这么说已经是表示了自己不会去,但也是为了礼貌所以就这么给对方回答。

唐王知道坐吃山空的道理,这要是一直这样吃下去肯定是什么好的法子,必须要有收入,把钱存在银行肯定是不行了。

很快他在澳洲发现了商机。澳洲正在大规模的生产作战物资,作战需要粮食,粮食澳洲人不会从本土运。这样划不来。他们生产各种罐头,这种罐头唐王吃过一次,觉得味道非常不错。

至于这个和商机有什么联系呢,就要从他发现这个罐头的秘密说起。这个罐头居然没有民用。在大明他没有发现,甚至香港也很少发现,这就是他发现的商机。

罐头的保质期长,一般澳洲本土才有供应,这是很适合很多长期行路运输人的食物,如果自己拿下代理权专门销往大明,一定可以获得不小的利润。

于是他去一打听,人家生产罐头厂长一听是来代理。就与他谈了谈,最后告诉他如果要代理必须申请办理一个公司。否则不敢给他代理,你是大明的唐王不假,但是这里是澳洲。

唐王一听既然申请办理公司代理那就申请吧,反正既然认定了要做就按照澳洲人的意思来做,这样也好。

于是大唐食品有限公司就这样诞生了,主营业务就是代理澳洲罐头,不过这个罐头现在因为军用订单排满了,一时间还不能给他供货,需要等上一段时间。

唐王自然没有意见,只要自己拿下这个订单就等于了进项,甚至他都想到了销售的对象,郑芝龙去了南越,他的部队在那里开疆扩土,这东西一定可以用得到到,这就稳挣的买卖。

当罐头厂的老板将这事与穿越众们一说,大家都只是笑了笑,看来这位并不傻,知道做刺杀的道理。

既然人家没来求上自己,自己把问题解决了,这样就很好吗,至少不用担心他以后生活上有什么难处。

其实对于唐王的安排政府里一直没有确定,大家不可能在给他也弄个海外立国,真要是那样,那不是你老朱家即使丢了大明建立了多个大明吗,所以对他也没啥安排。

原本不久前还有提议,可以派个顾问去给这位做做工作,让把钱拿出来投资,不要放在一起这样不好,现在看来根本不用,这位自己就想到了要投资,这样就更好了,自己既然想到了投资,那更好。

唐王去做生意投资了,福王跌破了眼睛,不过一想也是,这家伙可没有自己的底子厚,所以对他去生意也没有笑话什么,毕竟都是一个祖宗下来的,甚至为了表示在这个异国他乡,自己这两个至少有些血缘关系的大明宗氏之间关系不是那么差,他还特意派人去给唐王送了些钱。

不过被唐王拒绝了,唐王可不想日后别人说他是靠着福王才做起来的,他到了澳洲就决定要过一种新的生活,这种新的生活具体是什么样的,他已经想好了,那就是通过自己双手创造出一个帝国来。

一个商业帝国,既然失去了权利,那么就要获得财富,在澳洲拥有巨大的财富也是一种权利,他已经决定要融入澳洲这个大家庭之中去,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积累起大量的财富,然后去参选议员。

这个决定他只和自己的家人说过,并且和几个儿子说大家都要为这个事情而努力,既然为了融入澳洲就必须要遵守澳洲的规矩。

也不知道这些人是不是所谓受到的教育不同,他们和普通移民的观念就是不一样,澳洲政府提出的孩子读书不要钱,但是人家只让家里男子之去上学,至于女孩子嘛。

呵呵,去工厂或者去官老爷有钱人家当个丫鬟贴补家用,很多初到澳洲人都有这样的想法,只是最后都被澳洲政府的法律给打消了这个念头,男女平等受到教育这是国家的规定,即使父母也不能剥夺。

当然对于那些棍棒下出孝子的家庭,政府也是会管的,总之在澳洲什么都好,这是新移民们的感觉,但就是有一点不好,澳洲国府还管老子打媳妇打孩子这事,而且你打媳妇,只要有人举报你,那就等着哈妇女联合会的起诉吧,几个月的牢房是少不了的。

这些规矩原本对于这些大明士绅阶层还有官僚来说应该是不能接受的,可是没想到是,这些人是最先接受的,就连福王唐王也是,这到让穿越众们有些意外。(未完待续。)

第639章战略物资储备局

国家战略储备局,这个单位是澳洲去年才新成立的一个单位,听名字就能知道,这个单位是干什么的,别看这个单位的名字不大,但管的事情挺多,而且很全面。

储备局的局长是高配的副部级干部,原因就是在于战略储备局管理的东西太多,只要是和战略储备搭上边的都能插手。

不光是粮食能源等平常物资的储备他们才可以管理,包括矿产以及生产出来的武器弹药他们都是有一定权限的。这个部门的人不多,目前只有十几个人,但是框架却是已经组建了起来。

去年的在政府工作报告会上,黄福首次提出成立储备局的建议,当时大家还围绕着这个建议进行了讨论,说有没有必要成立,毕竟在这之前国家已经成立粮食局以及民政局,这两个单位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管理储备物资。

只是黄福提出储备物资与其他不同,他是作战物资,应该有专门的部门负责,这样有便于合理的管理。

战略物资是作战物资,有些东西可以一直存放很久,有些不行,而民政局与粮食局之间管理的话存在着沟通不畅的,问题,这种跨越部门的合作一般都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种问题其实在平时出现没有什么,但是在战时要是出现了就会出大问题,到时大家都推卸责任,那可是关系到战士们的性命。

示意黄福提出了这个,也就得到了一部分人支持,毕竟澳洲需要作战的时候很多,加上黄福内阁主要扩大殖民地为主,这家伙别的什么不做对扩张殖民地的野心简直可以和另外一位扩张狂人范迪门一较高下。

要想实现自己的扩张梦想,其实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这一点黄福知道,要想扩张首先就必须做出一些准备。必要的物资储备就是一个。

这个战略物资储备局其实就是黄福为了扩张做准备的,一年前他就在为自己做准备。

不过现在这个部门成为了为远征军服务的部门,目前对澳洲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远东作战,这场澳洲将投入一万多人的战斗直接关系到了大明市场的存亡,也关系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