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穿越1640 >

第294章

穿越1640-第294章

小说: 穿越1640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现在看来完全不是一会事。多尔衮已经准备先取巴蜀,然后拿下云贵,那么老沈就等于是两面受敌了。

两面受敌,作战是很难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其实这个战略多尔衮走的是对的,而且还能从而看出吴三桂的真面目。

大家都看出了巴蜀的重要性,但是目前张献忠却是不知大家都在准备对巴蜀动手。

两广的新军虽然不鞥派出来取巴蜀。但是贵州的士兵却是可以对巴蜀进行作战,大西军的很熟不到十万,而贵州驻防的军队就有几万所以不存在什么力量不平衡的状态。

但是想要打下巴蜀还是非常困难的。目前就是云南的态度不明确,如果云南的态度明确的话,那么两广拿下巴蜀的可能性会更大。

沐家世代镇守云南,按照历史的发展来看,这沐家是投靠桂王的只是目前不知道什么原因还未对沈犹龙做出回应。

恐怕这次是在能不能抵抗住多尔衮的进攻,如果能的话,很有可能这次事情过后就会投靠桂王,那么对两广来说整个江南已经有了一半的省份在自己的控制下。

两广一旦地盘扩大也就会对豪格发动进攻,豪格攻打两广虽然号称几十万大军,真正的满清八旗兵却是只有一万不到,这些人一旦战死了,那些大明新进投靠来的会不会买他账难说。

所以豪格对于沈犹龙来说不是什么威胁,反而是多尔衮的实际威胁的确更大,毕竟多尔衮的军队装备了火器,能与两广新军作战的也就属于他了。

如果不是兵力上的限制,沈犹龙很有可能会派出一支队伍进入贵州协同作战,拿下巴蜀,对于两广来说就等于拿下了云南,稳固了大后方。

大后方稳固了才有能力去正面对抗满清的军队,沈犹龙虽然没有派出军队前往,但还是派了不少人进入贵州协助当地的军队。

毕竟吴三桂可是比张献忠要强悍的多,大西政权未必能抵抗的住,历史上大西政权也的确是没有抵抗住满清。

在巴蜀问题上澳洲人给的建议是暂时不出兵以观察反应,毕竟现在整个战局微妙,一出兵很有可能整个战局都会变化,而且说不定这个正是多尔衮的计谋也说不定,用吴三桂出兵巴蜀的机会来攻打两广。

围魏救赵这种事情澳洲人可以做,满清就更可以,毕竟他们也是熟读三国的,这里面的兵法计谋他们用的非常熟悉。

要想彻底的化解目前的局势就是主动吸引阿济格的军队来攻打两广,只有把他们的部队吸引到了两广来对目前的局势才起到作用,而且最重要一点就是阿济格目前的军队分散,这对两广来说一次绝佳的机会,这次机会掌握好了,就可以成功的将多尔衮的计划打破,这是何语与王铁锤沈犹龙等人商量得出的结果。

为了实现这个计划,沈犹龙命令部队主动出击去攻打阿济格,吸引其进入两广设下的埋伏圈。(未完待续。)

第629章医保制度

1644年10月1日

时间进入到国庆,澳洲迎来了建国第四个年头,与以往相比,澳洲全国人数除了有所上涨之外,国家经济也在持续稳定像上涨,特别是今年黄福内阁上台之后,国家经济在两个季度之内连续上涨百分三,这几乎相当于周爱国那一届的一倍上涨率。

大幅度的经济上涨政府的开支却是大幅度的支持,所以国民并没有因为经济上涨而享受到多少福利待遇,这和当初黄福上台时提出提高国民待遇是相违背的。

当然对于思想还处于温饱线上的国民来说,能够吃到饱饭住上房子就是一件非常不错的事情了,至于什么医疗养老保险之类的他们根本没有想过,在他们认知的世界里,这些东西应该是官老爷们才能享受的。

的确,澳洲有健全的医保制度和社会福利养老制度,但是目前并不是每位国民都享受的到,目前为止能够享受这些福利待遇的基本上一企业高层和中层干部为主,另外一部分则是政府公务员。

从这一点上面来说,老百姓觉得这是官老爷享受的东西也没用错,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的确是这批具有一定特权的人在享受。

穿越众几乎在医院看病都是不用花钱的,但是其他的老百姓就不同了,他们是需要支付费用的。

国家医保制度的普及工作正在推行之中,黄福预计国庆后首次在首都曼城实行医保制度,从国庆长假之后,各企业必须为其招募一年以上的职工购买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这两种基本保险。

至于什么失业险,黄福觉得没有必要,一来是政府需要承担相当大一部分钱,二是这个时候澳洲国内失业率几乎到零。根本不用担心会失业问题。

医疗保险是国家推行的一项基本国民待遇,每个人都必须参保,具体的投保制度完全参考了穿越前国家实行的制度。

社区没有工作人员可参加社区代收的医疗保险,为了让大家知道医保制度的好处,卫生局特别在广场上摆了桌子给市民讲解。

这医保制度就是以后看病你不需要花什么钱了,基本上有大部分由国家给你支持,自己只需要付费一小部分即可。

卫生局的工作人员这么一解释,很多人就知道这个是什么意思了,毕竟医保还是有些接触的,那是官老爷们才能享受特权。现在居然告诉自己也能享受了,很多人都是有些错愕,认为自己听错了,不可能吧,难道这就是国朝政府提出的提高国民福利待遇。

黄福当初上台的时候主打两张牌,一张是经济速增一倍以上,这个基本上已经做到了,不得不说他也是借助了部分当前的形式,但是在发展经济上人家还是很有一套的。如果是周爱国政府继续连任的话,估计不会有现在这种结果。

保守的周爱国政府,主要以稳中平稳持续发展为主,经济上想要有所突破必然是没有的。而且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保守派对于扩张一直是存在意见的,所以他们对外扩张是非常反对的。

这和黄福政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黄福是主张扩张的政府。扩张殖民地扩张新的市场,这些都是拉动经济的主要手段,而保守派做的最多的就是提高国内市场购买力。

从理论上来讲扩大内在消费是一件好事。国内的市场同样重要,但澳洲本土的购买力有限,人口就摆在那里,工业要继续扩大生产就必须不断的像外倾销,而且很大程度上还要继续扩张新的市场才能达到经济增长。

黄福的确是做到了,只是用了半年时间就成功的让国内的企业连轴转动了起来,工人收入增加了,所带来的消费能力也同样在加大,对于当初保守担心的扩张太快会带来工业生产过剩的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显现出来。

除去必要的政府开支和军费开支,剩余的一部分黄福准备拿出了分批次兑现国民的承诺,医疗保险制度就是对国民承诺的福利之一。

以前看病就医,市民必须自己买单,现在首都市民只需要拿着医保卡到医院就诊就可以直接划拨出属于医保一块的费用,这还是相当方便的。

医保制度的推行对于首都市民来说是这个国庆最大的礼物,所以国庆节期间,市民们的热情程度比其他城市市民格外高,当然政府也像国内其他城市的市民做出了保证,医保制度是一项长期持续的政策会一直推行下去,并且让大家放心,分批推动是因为目前政府的财政不足,不足以在全国推行。

当然也有其他城市建设较晚,移民的年限没有到制定年限有很大的关系,老百姓对于澳洲政府的公信力还是挺信任的,毕竟一直以来,澳洲政府提出的各项政策都是做到的。

通过这一次首都市民优先享受到政策带来的好处,很多市民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越是发达的城镇和后建设的城镇有着很大的区别,比如政府拟定明年推行的城市之中就有攀枝花和圣诞岛市区,而同样作为市区级别的堪培拉却是排在了计划之中。

计划和推行是两个概念,推行都还有可能取消,就更别说计划了,计划是不一定实现的,所以市民惊讶的发现,做首都市民的好处原来这么多,这让很多移民到其他城市的移民后悔不已。

如果以后按照这种制度实行的话,也就意味着政府所有推行的政策都会最先在首都和大城市实行,至于偏远小镇最后只能在最后享受到政策。

当然随着制度的完善实行,这种差距也是会越来越小的,毕竟目前政府的开支的确过大,又要提前加入到大明战争事务中去,所以只能是一个城市城市的推行,而且从目前的考虑来说,也是在是推行阶段,目的是通过在首都的推行寻找出还有哪些不规范存在的漏洞,避免在其他城市出现。

(未完待续。)

第630章发行纸币

货币制度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人们生活方便,从而结束了以物换物的麻烦,通过货币人们在也不用以货物来交换自己想要的东西。

澳洲推行的货币制度一直以来是以银本位的制度,这是考虑到这个时期的各国货币基本上以银子为流通物,

从明朝中叶开始,大量的银子就通过货船源源不断的流入中国,从而让一个缺银国成为富裕的银子国,这种情况一直要持续到英国人敲开中国的大门时才会结束。

所以这一时期澳洲商人与大明商人进行货物支付的货币大多数以银子为主,银子虽然是个好东西,但随着贸易顺差,大量的银子流入了澳洲这也是一个大麻烦。

如何解决货币问题被提交上了日程,大明是有宝钞的,只是宝钞那个东西就连大明人自己都不用,而且考虑到目前印刷技术完全没有后世高,所以很多人一直是反对使用纸币的,毕竟纸币造假的难度太低了。

但随着贸易往来的增加,每次卖完货物都会带大量的银子装船回国已经成为了很多商人伤脑的问题,这些银子一旦进入港口,按照进出口的贸易制度规定,携带的先进出入境都有严格的限制,一旦超过了,不但要被调查而且还增收一部分税收。

所以大多数人能够把钱存在海外的尽量不带回来,但是银行为了货币的流通性还是必须把一些银子运回本土处理。

各国使用的银子大小不一,而且重量也不相同,为了方便大家日后使用,澳洲制笔厂特别弄出了一大批一两到一百两的银锭出来,就是为了让大家使用方便。

不过在怎么方便,还是没有纸币来的方便,纸币轻巧,放在口袋里一点也不重。银子就不同了,不但占据地方还真重,特别是要买一个什么大物件,那就得背着一大袋子银子上街,有时候不方便还得雇佣一辆小车,最主要的是这么多钱拿在手里也不安全。

虽然澳洲的治安环境一直很好,但毕竟还是让人心里有些担忧,所以没人愿意拿着这么多钱去消费。

为了解决市民消费的问题,纸币应用被提上可日程,由澳洲财政部和曼城银行牵头的为主导的单位。加入了对纸币应用的研究当中,纸币之所以没有大规模的使用完全是因为印刷技术上的问题,所以一直被否定了。

如果技术上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能很好的应用的,所以要解决技术问题就必须让科工委出头,如何防止假币的出现,以及纸张印花税防水等问题都需要解决。

其实防水是重要的一个单元,要进入水中,印刷在上面的图案和数字不被水化开。这就涉及到了化工方面科学,别看一张小小的纸币,它所包含的技术绝对是可以让人吃惊的。

防水并不是说完全的一直浸泡在水中没事,而是在一定时间内泡在水里没事。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可想而知,穿越众了的人才不一,并没有完全系统的人才,很多东西其实都是依靠大家的努力回忆拼凑出来的。

所哟要解决问题。大多数时候就是整个穿越众内部开始征集可解决的方法,最后难倒了一众二把子科学家的难题,却是被一位移民给解决了。这位移民提出,既然油布能防水,为什么不可以在纸币上涂上一层油蜡,这样应该也能防水。

这个实验得到证实,虽然在防水效果上没有后世那般有效,但防水的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至少三个小时内没有任何问题,最重要的是图案上的花纹也不会花。

问题得到了解决就应该大量的印刷,印刷这个对于穿越众来说不是什么问题,蒸汽印刷机一开动,钱就出来了。

不过在钱币的设计上大家还没有达成一致,有的说要用炎黄的肖像来作为纸币图案,不过这个被大多数人所反对,谁都没有见过炎黄两位的真面目,大家见到的都是演员在电视剧中的形象,所以根本不是一回事。

最后还是胡西静提出,不如就用周爱国的肖像来作为发行第一版的纸币肖像,毕竟他是第一位澳洲意义上的总统,也是很有纪念意义的,至于其他的小面额的纸币以及日后的纪念币发行,可以根据穿越众里做出贡献大的那位,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